“咦?这里的桥哪儿去了呢?”周末我回乡下,发现烙在童年记忆里的桥不见了,桥底的小沟也已被填平。
大概从断奶后,我就随爷爷奶奶住在南浔郊区的乡下。当时爷爷、奶奶还年轻,白天还要种地,所以大部分时间,我都由太婆和现在已经去世三年的太公照看。
每天早上吃过粥,我就被送到太公家。太公太婆经常把席子铺在地上,再在上面摆了凳子、脸盆,让我坐在盆中,他们坐在凳上,就说我在开船。太婆拿了一本故事书给我讲鬼故事。她是个聋子,也没上过一天学,却自学成才地识了很多字。
再好听的故事听多了也会听腻,“船”也坐得无聊了,我便要去找在地里干活的爷爷奶奶。但是通往农田的路要经过当时看来很长的一段路,还有一个很陡的坡,再过一座独木桥。我当时不敢走。太公看我实在心焦,就去地里把奶奶找来。等她再回地里,我便要跟去。于是,我被奶奶牵着上了斜坡,再抱着过了独木桥,站在一旁看爷爷和其他人在地里挥汗如雨。没有人和我说话,我却觉得十分有意思。有一次,我甚至忍不住跳进了被爷爷三令五申不准玩的一袋油菜籽!那紫红色的油菜籽,踩在上面痒酥酥的,有趣极了!爷爷也只是拉我出来,并未骂我。
渐渐地,我去地里看爷爷奶奶次数增多了,路我不怕长了,坡也不怕陡了,只是那座会滚动的独木桥,我还是不敢走。一定要被爷爷抱过去才能经过。
再后来,大概到我上小学的时候,那根圆木被一块长水泥板所取代,终于安全了!
这次回乡下,我惊奇地发现那道小沟不见了!(大概是长时间不用,淤积了)连那块水泥板也不见了踪影。更惊人的是,那道坡其实不很陡,很好走,那段路程也不过一百米!
同样消失的还有太公。我望着镶在镜框内的他的悼文,再想着那座独木桥,心中甚是难受。
独木桥永久地消失了,而童年却在我的记忆中永不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