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财政局预算管理工作汇报

时间:2012-02-02  归属:实习报告

不断提升财政管理绩效。一是强化债务风险控制。二是强化支出绩效评价。三是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四是强化财政内控约束。致力科学规范。

一、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十一五”财政工作回顾

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年。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阶段性特征,坚持科学理财,狠抓工作落实,主动服务发展,有效巩固和扩大了金融危机下的三保”成果,圆满完成了 批准的年度预算。

(一)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为预算任务的121%增长41.8%。其中,全市财政收入完成44.3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8亿元,为预算任务的130.6%增长48.1%

增长21.3%。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70.4亿元。

增长132.5%支出完成41.7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42.1亿元。增长99.8%。

(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

为预算任务128.9%,市级财政收入完成17.1亿元。增长49.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6亿元,为预算任务的150.9%,增长65.7%。

增长34.6%。考虑到财政收支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市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9.5亿元。继续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330万元,以备以后年度调入使用。

增长148.1%支出完成13亿元,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8.3亿元。增长141%。

全市及市级当年财政收支能够实现平衡。

上述执行数字在决算汇编后还会有所变化。决算情况另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

(三)年财政工作的主要特点

科学征管和政策激励齐抓,一是收入规模创出新高。各级政府和财税部门坚持培植财源和涵养税源并重。着力提高征管效率和质量,全市财政收入继2009年突破30亿元后,年再上新台阶,达到44.3亿元,增长41.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8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全省第一。县域财政竞相发展,7个区县收入增幅在全省排名全部进位。其中,区收入增幅突破50%增幅跻入全省前五。屯溪区、歙县增幅分别名列全省第23位和第29位。区、区等5个区县实现总量全省排名前移。当年获省税收增长奖励6126万元。

增长21.3%保障实力进一步提高。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等领域支出全面增长,二是保障重点积极有为。年全市财政支出突破70亿元。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支出达到7.4亿元、5.7亿元、4.3亿元,分别增长10.2%12.1%7.7%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三是促进发展再出实招。围绕增强县域经济活力。整合工业、科技等财政专项资金5000万元,建立了优势产业扶持资金。通过多年不懈努力,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中央启动资金得以落实。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业风险投资,争取到省“种子”资金1亿元。争取到地方债券转贷资金2.1亿元,落实了中央投资项目地方配套,启动了市图书馆、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市民关注的公益项目建设。中心城区投入9441万元建设廉租房1377套。投入1010万元推进节能工程、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投入7000余万元建设城镇污水网管,投入2800万元加强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全市“三农”投入达17亿元,进一步夯实了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完成当年投资11.3亿元。全年投入资金13.2亿元,四是改善民生扎实有效。全市改善民生各类支出占财政支出的46%全面完成了35项民生工程建设任务。占计划的108%惠及全市130万城乡居民。

促进经济增长、支持社会建设相统筹,五是管理创新深入推进。各级财政坚持落实政策、深化改革相统一。积极创新财政管理体制机制。

二、十二五”财政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

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全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这个战略目标,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为主线,以培植壮大财源为关键,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不断壮大财政综合实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管理绩效,全力打造发展财政、创新财政、活力财政、亲民财政、绩效财政、精细财政,持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日建成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提供强大的财政支撑。

(二)主要目标

确保到2015年财政收入比年翻一番以上,财政总量实现翻番。加强财源建设、强化税收征管、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总量达到100亿元。

全市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力争达到15%税收比重和地方收入比重稳步提升。税收行业贡献的结构性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收入结构更加优化。2015年。

全市财政收入年均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县域财政发展更加协调,区域财政实力增强。2015年。十二五”末,力争有4个区县进入财政收入10亿元行列。

全市人均支出水平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结构明显优化,财政保障能力提升。2015年。财政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加快民生财政建设步伐,公共服务基本覆盖。按照“保基本、广覆盖”要求。基本实现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公共安全、基本住房、收入分配等保障机制城乡居民全覆盖。

(三)保障机制

未来五年财政工作的重点是推进“六大建设”建立完善“六大机制”一是深入推进发展财政建设,实现上述目标。建立完善灵活有力的财源建设机制;二是深入推进活力财政建设,建立完善持续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三是深入推进民生财政建设,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民生保障机制;四是深入推进创新财政建设,建立完善积极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五是深入推进阳光财政建设,建立完善规范透明的财政管理机制;六是深入推进绩效财政建设,建立完善运转高效的财税服务机制。

三、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及主要目标任务

立足于“能快则快、好中求快、又好又快”2011年全市财政收支预算草案如下:根据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精神。

1.全市及市级收入预算草案

待各区县人代会召开后,再转自http://www.Gwyoo.com汇编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2011年全市财政收入预算任务52.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18%。全市财政收入预算草案为市级代编。

比上年增长1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1亿元,2011年市级(含经济开发区)财政收入预算任务19.9亿元。上划中央收入及出口退增值税7.8亿元。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任务20.7亿元。

2.市级支出预算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草案根据市级收入预算。预计市级(含经济开发区)一般预算支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3亿元,增长42.8%另外,为提高地方预算编报完整性,省财政厅提前告知我市2011年省财政补助市级专项预计数为9387万元。

预计2011年市本级一般预算财力为10.4亿元。剔除开发区收支后。

2011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0.4亿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比上年预算支出增长40%以下报告数据均不含经济开发区)

2011年市级预算安排的基本原则:

深挖潜力保平衡;统筹财力办大事;竭尽全力惠民生。

具体预算安排如下:按照上述原则。

增长62.2%国防支出633万元;公共安全支出8854万元,增长17.7%;教育支出8295万元,增长17.6%;科学技术支出2534万元,增长16.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394万元,增长5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925万元,增长10%;医疗卫生支出6931万元,增长85.6%;节能环保支出930万元,增长30.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758万元,增长83.5%;农林水事务支出2678万元,增长25%;交通运输支出1666万元,增长7%;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244万元,增长122.8%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335万元,按照支出功能科目分类: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698万元。增长37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2030万元,增长98.8%住房保障支出3730万元,增长24.7%粮油储备管理事务396万元;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1015万元;预备费3000万元,增长42.9%国债还本付息支出2258万元;其他支出21196万元,增长30%

增长9.6%;商品和服务支出0.3亿元,增长0.6%;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4亿元,增长14.7%;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922万元;单位专项业务经费0.6亿元,增长11.6%;预留调资支出1亿元,增长66%(行政事业单位津贴补贴第二次调整因政策出台较晚,未纳入当年部门预算)专项用途资金支出1.7亿元,增长116%(今年按财政部规定将除教育收费外的所有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整合资金统筹安排“四大体系”十大工程”支出3亿元,增长61%,按照支出经济科目分类:工资福利支出2亿元。重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定经济增长、优势产业培育、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等领域;预备费0.3亿元,增长42.9%

其中:土地出让支出20亿元;其它政府性基金支出0.6亿元。2011年市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为20.6亿元。

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为确保2011年财政工作目标任务的实现。

(一)切实抓好地方财源建设。致力财政增收。

夯实基础财源。多渠道增加“三农”投入,一是依托区域资源。大力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建设林农特色产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二是依托优势产业,壮大骨干财源。围绕“百亿园区”百亿产业”和“大企业大集团”三大培育行动计划,继续安排5000万元,加大优势产业扶持力度。加快经济园区建设,促进企业入园集群发展。加快提升优势产业,促进规上企业和骨干企业优化升级、规模扩张、裂变发展。加快企业上市培育步伐,形成投入产出率和税收贡献率较高的产业集群。三是依托结构调整,扶强主体财源。多方筹资1亿元支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不断扩大三产税源规模。四是依托区域合作,发展板块财源。超前谋划“高铁”经济,合理规划区域经济布局,鼓励打破园区地域界限,整合区域资源,实行资源共用、项目共建、税收共享。五是依托理念创新,培育新兴财源。安排4000万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准确把握新技术、新产业的变化方向,引导企业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继续做强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整合省市资金1亿元,组建创业风险投资体系,着力扶持企业创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

(二)确保收入目标任务完成。一是建立现代税收征管体系。二是完善税源精细控管体系。三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体系。四是改进收入增长激励体系。致力科学征管。

(三)加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向上争取和调整结构相结合,致力民生改善。全力提高财政重点保障能力,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一是提升民生工程管理水平。建立民生工程项目选择机制,全年计划投资16亿元,精心实施36项民生工程。继续强化工作协调推进机制,规范基础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探索建立民生工程项目后续管养机制,巩固扩大民生工程实施效果。二是提升社会事业发展统筹水平。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继续提高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支持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财政投入,促进体育、计生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三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稳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补助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大力支持廉租住房和公赁住房建设,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四是提升社会公共管理服务水平。深化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加大安全生产和食品医药质量安全支持力度,支持防灾减灾、公共安全事件监测预防体系和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完善财政应急保障政策措施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四)全面构建科学理财机制。一是深化财政改革。二是加强“两基”建设。三是推进生态补偿。致力管理创新。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工作汇报财政局预算管理
  • 上一篇:监查局思想解放工作汇报
  • 下一篇:县经济局年末工作报告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