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届与名师对话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8--气压带和风带
	(2013•济南一中检测)下图为“近地面与3000 m高空垂直气压差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若a、b、c位于同一纬度,则下列情形可能出现的是(  )
	①a、c代表冬季的海洋 ②a、c代表夏季的海洋 ③b代表白天的陆地 ④b代表晚上的陆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由图中a、b、c三地近地面与3000 m高空气压差大小可知,近地面a、c为高压,代表夏季的海洋,b为低压,代表白天的陆地。
	答案:B
	2.若a、b、c位于同一条经线,且a、b、c三地之间形成的环流属于三圈环流的一部分。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c之间的距离接近6660 km
	B.近地面大气可能由b向a、c流动
	C.a、b和a、c之间一定盛行信风
	D.a、c所代表的气压带移动方向一定相反
	解析:a、b、c位于同一条经线上,且a、b、c三地之间形成的环流属于三圈环流的一部分,则a、c为两个高压带,它们之间相距60°即6660 km
	。
	答案:A
	(2013•太原调研)下图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图中数字为月份与日期)。读图完成3~4题。
	 
	3.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南极地区的极夜时间长于北极地区
	C.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
	D.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解析:由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增温快,所以北半球低纬度地区高温期明显长于南半球,则赤道低气压带位于北半球的时间要长于南半球。
	答案:D
	4.从图中可看出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  )
	A.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同步
	B.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C.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相反
	D.超前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解析:太阳直射点位置9月23日前后在赤道、12月22日应该在南回归线、3月21日在赤道,而图中显示赤道低气压带在相同日期位置分别在北半
	球、赤道附近、南半球,明显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答案:B
	下图为“沿30°纬线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此时该纬度上海陆气压差值为一年中最大。据此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①、②两地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冬季位于气压中心
	B.②地冬季气压高于夏季
	C.①地夏季气压较②地高
	D.②地气压季节波动较①地小
	解析:沿30°S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沿纬线方向气压差异不大,题图显示的应是沿30°N的气压带分布情况。①地位于印度半岛北部,夏
	季为低压中心。②位于北太平洋海域,常年在夏威夷高压控制下,气压季节波动比①小。夏季,夏威夷高压的势力更为强盛。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