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届与名师对话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宇宙中的地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
	(2013•辽宁五校联考)据新华社电,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0年9月29日宣布,天文学家新发现一颗新行星,这颗行星围绕天秤星座内名为Gliese 581的红矮星(恒星的一种)运行,距地球约20光年(189.21万亿千米),公转周期约为37个地球日。回答1~2题。
	1.新发现的行星属于(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地月系
	解析:太阳系中由于太阳的质量体积巨大,太阳系内其他天体均围绕太阳公转,而这颗行星围绕天秤星座内名为Gliese 581的红矮星(恒星的一种)运行,因此不属于太阳系,更不可能属于地月系了。由于天秤座是银河系的星座,所以该行星应属于银河系,故选B。
	答案:B
	2.科学家不止一次报告过发现太阳系外可能有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但按美联社说法,先前发现的那些行星后来证明不太适合生命存在,而这颗行星明显处于“宜居带”。有关“宜居带”是指(  )
	A.恒星传递给行星的热量较高
	B.恒星温度适中
	C.星球上可能存在气态水
	D.行星距离恒星远近合适的区域
	解析:太阳系外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这颗行星明显处于“宜居带”。那该行星围绕旋转的中心天体恒星传递给行星的热量不会过高,也不应过低,如果温度过高,该行星上的物质就只能以原子的形式而存在;如果温度过低,该行星物质就以固态或晶体而存在,因此A不符题意。该恒星温度适中,对该行星影响也适中,只有行星距离恒星远近合适,才能保证该行星存在适宜的温度,也才能保证该行星上的液态水的存在,才能保证该行星所在区域处在“宜居带”,因此B、C均不合题意,D符合题意。
	答案:D
	3.(2013•重庆六区调研抽测)2013年3月10日,罕见明亮的彗星(编号为C/2011L4)到达近日点,其亮度与北极星相当,北半球公众用肉眼可观赏到。下图是该彗星到达近日点时太阳系部分行星运行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太阳对地球影响不包括(  )
	A.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能量来源
	B.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C.太阳东升西落,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地方时差
	D.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与变化
	解析:太阳东升西落,地方时差的产生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不属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C为符合题意的选项。
	答案:C
	(2013•诸城月考)30年前电影《星球大战》中首次描绘了一个有两次日出的世界(如右图所示),如今这一想象被证明是现实。2011年9月1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用开普勒探测器发现,距地球200光年的地方有颗行星在绕两颗恒星旋转,它和《星球大战》中虚构的星球十分相似,天文学家把它命名为“开普勒—16b”。这颗行星的体积、密度与土星非常相近,极有可能也是气体巨行星,中心由冰块和岩石组成,与绕转的两颗恒星几乎同处于一个平面。两颗恒星之间距离很近,比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更近。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现象,有可能在该双日行星上出现的是(  )
	①全球白昼无夜 ②白天立物双影 ③双日此升彼落 ④某天一次日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从图中可知在天空中有两颗相近的恒星,因此,白天立物双影,可能某天一次日落,不可能出现全球白昼无夜、双日此升彼落。
	答案:D
	5.该行星下列特征中,不利于其存在生命的是(  )
	A.体积、密度与土星非常相近
	B.同时接受两颗恒星照射
	C.绕转的两颗恒星之间距离很近
	D.与绕转的两颗恒星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解析:这颗行星的体积、密度与土星非常相近,引力很大,大气流动性很差,不利于其存在生命。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