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重庆卷
	图1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
	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甲处位于近日点附近,为冬至日,从甲运行到乙期间,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因此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答案】B
	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
	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
	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D.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
	【解析】当地球在甲位置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黄河流域进入枯水期,南极昆仑站正值极昼,潘帕斯草原处于夏季。三峡水库在汛期6-9月“排浑”,讯末10月,开始
	蓄水,实现“蓄清”。
	【答案】C
	读图2,回答3-5题。
	3.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
	A.德干高原B.巴西高原C.黄土高原D.伊朗高原
	4.乙气候类型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A.棕壤B.黑土C.黄壤D.红壤
	5.甲、乙两地可能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分别是
	A.咖啡、甜菜B.花生、咖啡
	C.甜菜、亚麻D.亚麻、花生
	【解析】甲地月均温都在15°C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的地区是巴西高原。乙地月均温在0°C以上,降水的分配比较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土壤是棕壤。
	【答案】3.B4.A5.A
	图3中,甲、乙两处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读图回答6-7题。
	6.游客在甲景观地可普遍观赏到
	A.奇松、云海B.石林、石芽
	C.椰林、孤峰D.森林、冰川
	7.两地地貌形成主导外力作用与岩石组合正确的是
	A.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B.乙——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C.甲——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D.乙——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解析】甲处景观可能路南石林。石柱的大小高矮不同,高的叫石林,矮的叫石芽。石芽与石林代表了不同的溶蚀阶段,岩石先是在地下被水溶蚀分割,岩缝中的土壤被冲走,就露出了石芽,石芽不断增高,就变成了石林。
	【答案】6.B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