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华北地区区域开发与整治

时间:2011-01-29  归属:中国自然地理

第三节  区域开发与整治

华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周口店人、山顶洞人到早期奴隶社会的半坡村人都发迹在华北的山地和平原。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都在华北,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摇篮。早期的人类选择这里发展生产、巩固政权,说明这里的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据历史记载,秦以前的一千多年中,自然界所遭到的破坏还是很轻微的,自然灾害并不严重。以黄河为例,秦以前只发生过三次改道。秦统一中国之后,修筑长城,向牧区移民,推行垦草为田,发展农业的政策,使森林、草被遭受严重破坏。结果,秦之后到西汉末年,王莽即位的180年间,黄河发生十余次决口,五次大改道。东汉之后的800多年,灾害又有所减轻。这与东汉推行睦邻政策,与匈奴和好,并停止移民垦荒,恢复了草原的生境有关。到了宋朝之后,灾情又逐渐加重。据历史记载,宋代平均每30.2年发生一次大水灾,元代4.8年一次,明代11.3一次,清代5.3年一次。经过几千年的农业垦殖和封建统治者的破坏,使华北地区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某些阶段由于人们的整治,局部地区的自然条件得到某些改善,但总的趋向是使比较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逐渐恶化。这最直接的因素是由于植被遭到毁坏。毁草、毁林使许多优良树种,如椴、揪、青杄、落叶松等所剩无几,使广大地区由森林和森林草原演化成为旱生灌丛草原。植被破坏导致土壤严重侵蚀,黄土高原地区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量黄土东泻,威胁下游河流,堵壅决口。另方面,地面由于缺乏植被保护而使蒸发加强,气候变干,土壤随之盐渍化,生境干燥化。同时,随着森林、草原的破坏,一些珍贵的森林动物,如虎、豹、梅花鹿、大型偶蹄类的动物、羽毛美丽的褐马鸡、长尾雉等濒于绝迹。华北特有动物四不像(麋鹿)的消失,也是人类破坏的结果。

华北地区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特别丰富,有许多特大煤田。煤种齐全,动力煤、煤焦煤、无烟煤应有尽有,煤质优良,赋存条件好,开发的经济性高,此外,钼、铝、铜、铅、锌、铁等都居全国重要地位,天然气、石油资源前景广阔。特别是能源和矿产资源组合良好,黄河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为建立能源-重工业-化工工业基地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之,华北地区具有比较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自然界的不合理利用,带来许多恶果,使我们在华北平原利用、改造自然方面面临着旱、涝、洪、碱灾害的治理和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防治等问题。

一、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

黄土高原的整治是改善华北地区自然条件的中心环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约43万平方千米,其中严重的约有28万平方千米。黄河每年流经三门峡(陕县)的泥沙量约为16亿吨,主要来自河口镇至龙门之间的各支流,面积约占10万平方千米。据观测,每平方千米平均每年冲走表土300—400吨,这些表土每吨含氮0.8—1.5千克,磷1.5千克,钾2.0千克。肥土大量流失,地形支离破碎,耕地越种越薄,产量也越来越低。长期的水土流失,从根本上恶化了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并且造成了黄河下游历史上经常性的决口、泛滥和频繁的水旱灾害。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黄土高原开展了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总的来说,治理速度慢,而破坏却很严重。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大量增加,滥垦以扩大耕地面积,广种薄收的方法仍在继续。同时,又忽视造林、种草,发展林、牧业,天然植被和林地被严重破坏,整个黄土高原地区残存天然林面积仅2200万亩左右,只占整个地区总面积的2.7%。甘肃子午岭林区,近十年来森林界线后退8.5—12千米,森林面积减少20%。黄土丘陵区的大部分耕地的坡度在15°—30°之间,水肥不足,由于采取广种薄收方法来找出路,以至“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加以滥伐、滥樵、滥牧,使水土流失日益加重,整个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另一方面,在治理工作上,时起时落,没有坚持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连续治理;又存在重工程、轻生物措施的倾向;而且治理标准低,林草保存面积少,缺乏长远、全面的规划和统筹安排。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区域开发整治华北地区
  • 上一篇:华中地区
  • 下一篇:华北地区区域内部差异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