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中国的邻国。和中国一样,它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卓著、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伟大国家。
在历史上,中国和印度很早就有了联系。据《史记·西南夷列传》的记载,在西汉元狩元年(公元前122 年),张骞从大夏(即土火罗,位于今阿富汗北部)出使回来,他告诉汉武帝,说他在那里看到了蜀布和邓竹杖,这些都是今四川地区的出产。四川的出产为什么能在大夏国出现?张骞说明其中的缘故:“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入市”。身毒就是天竺的别译,即古代印度。由此可知,中国古代与印度之间的民间联系,早在西汉及其以前就已经存在。至于我们两国之间的使节聘问,在东汉也已经开始。根据《水经·谷水注》的记载,在公元1 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就已经“发使天竺”,有了国家之间的正式往来。此后,晋僧法显于公元4 世纪末入印度,前后15 年,足迹遍历北、西、中、东天竺,归国后,写成了著名的《佛国记》。唐僧玄奘于公元7 世纪前期去印度,前后17 年,走遍了印度全境,归国后,撰写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
中国很早就有研究外国地理的传统。《山海经》中已有涉及异域的(虽然是不可靠的)《海外经》和《大荒经》、二十四史中最早的《史记》和《汉书》,都有记述域外的专篇。但是在古代,从来就没有像《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那样,是经过作者长时期的实地考察而撰写的如此生动翔实的外国地理著作。而这两部古代的外国地理著作,其所研究的对象,恰恰就都是印度。对于我们今天对南亚和印度的研究来说,《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这两部古代外国地理名著,既是一种启发,又是一种鞭策。对这个伟大邻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研究,古人已经供献了这样杰出的范例,我们将如何按现代地理学的要求对这个国家进行研究,提出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这当然是一件非常必要的工作,同时又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课题。现在,经过几位作者几年来的努力,我们终于首先在印度的农业地理领域中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本书共分为九章,前三章介绍印度赖以发展农业的国土总貌,论证农业在印度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印度农业生产的特点,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印度农业发展和农业地理的影响,也就是按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诸要素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对印度的农业发展及其布局作出了一些评价。从第四章到第八章是对印度农业的主要部门种植业(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畜牧业、林业、渔业等的描述和论证。这一部分的内容,占全书的40%以上,无疑是全书很关重要的部分。印度的农业生产,具有古老的历史、庞大的规模和复杂的部门结构。对于这样一个有5 亿以上人口参加的农业部门的具体结构、发展水平和布局,要在不很长的篇幅中阐述清楚,当然是相当困难的。为此,对于这部分内容,我们只能在浩瀚的资料中加以精选,力求简明扼要而已。最后一章是分区概述。印度是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全国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这种差别势必反映在农业地理方面。我们根据地理的、农业的、历史传统的和统计学等方面的考虑,把印度全国分成喜马拉雅山带和东北丘陵区、中部低地区、半岛高地区、沿海平原区、岛屿区5 个区域,分别说明各区域的农业概况,用以勾划出印度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从而进一步阐明这个国家的农业地理。
长期以来,印度也和中国一样,是个以农立国的国家。直到现在,农业仍是印度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门。广大的印度农民,自古以来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通过辛勤的劳动,生产出大量农产品,养育了这个国家。不幸的是,自从16 世纪西方殖民者先后入侵以后,在长期的殖民和封建统治下,生产萎缩,经济凋敝,农村破产,除了殖民地类型的种植园畸形发展外,农业生产衰落,水利废弃。每遇灾歉年份,成千上万的农民辗转流离,饿殍遍野,使印度成为举世闻名的“饥荒之国”。印度独立以后,凋敝的农业开始发生了转变。由于连续几个五年计划的实行,以及包括本世纪60 年代中期以后的绿色革命等许多改革措施的开展,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已经初步扭转了长期存在的粮食短缺局面,并且改善了经济作物的供需矛盾。尽管由于社会制度所造成的贫富悬殊情况在农村有所发展,在农业中还存在不少必须解决的问题,但就整个农业来看,无论从国家投资数额、水利建设、机械化程度以及农业产量和产值等方面,都已出现了较大的进步,从而影响了农业生产的部门结构和地区分布。在一个5 亿多农民的国家里,农业生产在并不很长的时间里所出现的这种进步,不仅是世界农业地理上的一个引人入胜的课题,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无疑也是一件值得记载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