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印度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2018-12-07  归属:印度农业地理
  二、印度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长期的殖民统治和传统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限制了印度经济的发展,使它成为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经济结构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殖民地特性。独立以后,印度政府致力于民族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从1951 年起,先后实行了几个五年计划和若干年度计划,使整个国民经济获得了发展。1966 年开始开展的以推广高产品种为核心的绿色革命,对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使印度的农业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长期以来,印度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农业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特别是经过1943 年的大饥荒以及1947 年“印巴分治”所产生的经济分裂,使印度的农业生产衰落不堪,独立初期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因此,政府最初对农业十分重视。如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政府对农业的投资达72.4 亿卢比,占国家投资总额的36.9%。同时,从“一五”时期起进行的土地改革,虽然收效不大,但在废除旧的柴明达尔①制度,减少中间剥削方面,获得了一些成功,再加上“一五”期间风调雨顺,粮食增产,粮食问题有所缓解。随之而来的“二五”、“三五”计划中,农业相对受到忽视,投资比重减少。重工轻农倾向的结果,发展农业的主要指标没有完成,粮食产量减少,造成工农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调。在这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人口增长26.3%,而农业生产只增长14%。为了摆脱由于农业减产造成的经济失调乃至政局动荡,60 年代中期,在联合国国际开发署帮助下,采取了发展农业的新战略,把发展重点从重工业转到农业方面,政府每年花费巨额资金对化肥、种籽、农药和农用水电等进行财政补贴,以促进农业的迅速发展(表1)。尽管印度的农业发展过程曲折,但总趋势是逐步发展的。在1950—1951年度到1983—1984 年度这30 多年中,农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3%,其产值从50 年代初到80 年代初增加了1.31 倍,农业产值一直是印度国民总产值的最大来源(见表2),在工农业净产值中约占65%。
  农业也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如棉麻毛纺织、制糖、卷烟、制革等工业都以农产品为原料。印度轻工业至今在工业总产值中仍占70%,80%左右的轻工业原料主要来自经济作物。例如印度第二大工业城市孟买,其有名的纺织、食品、制糖、制革等工业的原料棉花、蚕丝、羊毛、甘蔗等农副产品大都由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种植业和畜牧业供应,所以马哈拉施特拉邦强大而有效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孟买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独立30 多年来的经验证明,印度国民经济增长迅速的年份,往往就是农业上的丰收年;反之,若农业因受自然灾害或政府政策的失误而歉收,则整个国民经济也会出现发展缓慢或停滞不前的现象,甚至会造成倒退的局面,由此可见,农业在印度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农业印度作用地位
  • 上一篇:印度农业的基本特点
  • 下一篇:第一章 印度概述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