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人工土
人工土纲是指自然土壤经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了原来土壤的成土过程而获得新特性的土壤。我国农业历史悠久,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十分深刻,因此,在土壤分类上,应十分重视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水稻土、灌淤土、绿洲土和(土娄)土等都作为独立的土类,其共同特点是经受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获得新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我们把它们统归为人工土纲。美国的土壤分类,对人为因素的影响只体现于亚纲以下的分类单元上,如在亚纲中的耕翻扰动新成土(Arent),土类中的耕作淀积湿润淋溶土(Agrudalf)都是考虑到人为耕作活动这一因素。而联合国分类新增了人为土(Anthrosols)单元。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逐步重视人工土的研究,并建议成为独立的分类单元。国际土壤分类参比基础会议制定的土壤分类单元设立人工土(Anthric soil)。苏联学者 L. L. 谢学夫(Shishov)和 B. C. 罗扎诺夫(Rozanov)分别提出设立人为堆积土(Anthropogenic-accumulative)和人工土(Anthropogenic)土纲的建议。美国学者A. 柯斯(Kosse)也建议设立人工土纲。我国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于1988年提出的“中国土壤分类系统表”也设有人工土纲。可见人工土已为更多的学者作为独立单元进行研究,但在世界范围内这类土毕竟还是处于研究初始阶段。因此我们所确定的这些人工土,还很难与国际上许多土壤分类制相对照找出相应的土类来。
一、地理分布
本土纲分布在人类开发较早、耕作历史悠久的地区,或是人工排灌和耕作活动容易引起土壤深刻变化的地区。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水稻土主要分布于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南美洲和非洲也有小面积分布。在我国,水稻土分布遍及全国,集中分布在秦岭、淮河、白龙江一线以南。灌淤土、土和绿洲土则主要分布于半干旱和干旱地区。
我国人工土总面积62.6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