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油田的开发 北海是大西洋的边缘海,在大不列颠岛和欧洲大陆之间。南北长约1000公里,东西宽约640公里,面积约50多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位于西欧大陆架上,水深平均仅96米。属世界最浅海域之一。北海沿岸的国家有英国,欧洲大陆西岸的挪威、丹麦、德国、荷兰、比利时和法国。
英国从60年代中期开始在北海大陆架进行油气勘探,1965年英国在英格兰以东海域首次发现有经济价值的天然气田。1969年在苏格兰以东海域发现了第一个油田——蒙特罗斯油田,此后便掀起了开采北海油气资源的热潮。使西欧崛起一个油气资源丰富的产油区,它在世界海底石油藏量中仅次于波斯湾和马拉开波湾居第三位。这对贫油的西欧来说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目前在北海大陆架大量开采油气主要集中在英国和挪威所属海域。
1964年经北海沿岸国家协商缔约,规定按等分线划分大陆架,英国获占大陆架总面积的51%。英国北海海域包括三大沉积盆地,含油气层深2500~3500米。南部盆地在北纬54°以南,已发现20几个气田,储气层为二叠纪砂岩;该盆地开发最早,是目前英国天然气的主要产区,中部盆地位于北纬55.5°~58.8°之间,已发现约30个油气田,其中福蒂斯油田为北海三大油田之一,目前产量最大,主要含油气层是第三纪砂岩和白垩纪灰岩。北部盆地又称设得兰盆地,位于北纬59°~61°之间,这里油气蕴藏量是北海最大的,主要储油层是侏罗纪砂岩,发展潜力巨大,布伦特是北部著名油田。勘探表明,在英国北海海域,石油蕴藏量达30亿吨以上,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油田,约有80多个。从地质条件看,北海油气田的条件是较好的,钻井成功率较高,油气井均能自喷,并油质多为低硫质油。但是,北海的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全年2/3以上的时间是阴雨天,海面平均浪高10米,最高可达30米。在这种风大浪高,水深流急,情况变幻莫测的环境下,从海底开采石油困难较大,因而开采成本较高。
尽管开发北海油田困难很大,但英国仍下决心加快开采步伐,这是因为:(1)英国能源构成中石油天然气的比重日益增加,但英国一直是一个贫油国家,所消费的石油几乎全部依靠从国外进口。如1970~1974年间,英国平均每年所消费的石油达1亿吨。虽然英格兰中部有些小油田,但每年生产的石油还不够全国一天的消费。因此每年要用大量外汇进口原油,造成了国际收支和外贸上的赤字成为英国的沉重负担。(2)由于1973年开始爆发了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出现石油短缺,国际市场上的油价一涨再涨,西方依赖第三世界廉价原油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另外,这种石油售价远高于生产成本,使开采石油成为有利可图。(3)世界海上石油开采技术设备不断进步,使较深的海上采油成为可能。这些因素推动了英国加速对北海油田的开发。
英国北海油气勘探始于60年代中,但直到1975年6月才开始产油,当年产量就达160万吨,此后产量直线上升,1978年猛增到5280万吨,居西欧第一位。1981年石油产量首次超过消费量,为8940万吨,1984年又突破年产1亿吨大关,1985年达顶峰,年产1.224亿吨。使英国石油不但实现了自给,并有适量石油出口,成为世界重要产油国之一。尽管北海油田石油储量相当丰富,但目前产量高峰已过。据英国能源部1985年的报告,英国北海地区已经证实尚待开发的石油储量为11.3亿吨,总储藏量为47.8亿吨。政府为使北海石油不过早枯竭,已控制石油产量。1990年石油产量渐趋下降,当年产量为9300万吨。1991年又降至为8896万吨。据估计,英国北海油田的生产至少还可以延续一二十年。若干年后,英国将会再度成为石油进口国。
北海油田开发的意义 第二次大战后,英国经济长期处于衰退中,患了所谓“英国病”,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下降。北海油田的开发,虽不足以治好英国经济的痼疾,但毕竟使英国经济增添了某些活力,对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由于北海油田的开发,不但满足了英国自身对石油的需要,而且由大量输入石油转为净输出。更为突出的效益是改善了英国的国际收支状况。长期以来,英国的国际收支因大量进口石油,而长年出现逆差,例如1976年英国进口石油的开支就达40亿英磅。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猛涨,对大量进口石油的国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从1973年到1980年英国由于节省石油进口的外汇支出共达249亿英磅(1980年价格)。到1980年英国自产石油已达8000万吨,石油进口量大大减少,从而使英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顺差。此后,英国经济虽出现危机,但其对外贸易能基本保持平衡或顺差,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北海油田的石油。
为了开发北海油田,英国政府广泛吸引外国公司进行投资,政府通过征收开采税、石油收入税和公司税等,大大增加了财政收入,对平衡财政收支起了重要作用。
第二,由于北海油田的开发,促进了英国工业的发展。这种影响是广泛的,从石油的勘探、开采、运输、直到加工等各领域。不但直接促进能源工业的发展,还开拓了与石油有关的新兴工业部类。其中包括海上平台、制造钻采设备、钻探船和运油船的制造、油管制造、以及海上服务设施等。这就为发展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并带动了机器制造业、化工、建筑、电力和运输等工业部类的发展。
第三,北海油田的开发,推动了英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对原来经济落后的苏格兰地区,随着北海油田的开发,工业结构和布局发生很大变化。1970年以前,苏格兰是英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地区,面积占全国32%,但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8.5%,人均产值也低于全国。人口与经济都集中在苏格兰中部低地,这里拥有采煤、冶金、造船等传统工业,是个老工业区,长期处于经济衰退、人口失业严重,是英国的主要萧条区。自从北海油田大规模开发后,给苏格兰衰退的经济带来生机。北海油田,目前开采主要集中在苏格兰的东部和东北海域,特别在设得兰群岛东部海域是主要油田的集中区,有著名的布伦特油田、尼宁油田等。在苏格兰东部海域有福蒂斯油田、派普尔油田等。现英国已探明和投产的油田,几乎全部在苏格兰海域。新建的输油管线、石油终点站和海港也主要分布在苏格兰东部沿岸和近海地区。苏格兰成为英国最大的原油基地。设得兰岛的萨洛姆湾、奥克尼群岛的弗洛塔、苏格兰东岸的克鲁登湾都是大的石油终点站和油港。由于为石油开采服务的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在苏格兰地区崛起,首先使中部低地的老工业区获得发展,为油田大量生产海上平台、油船、油管以及机器设备等,使原工业中心格拉斯哥、爱丁堡等城市获得新的活力。另外在苏格兰东西两岸也出现不少为石油工业服务的工业点,如东岸彼得赫德、阿伯丁、芒特罗兹、丹迪、梅西尔;西海岩的基肖尔恩、波塔瓦迪、格里诺克、亨特斯顿等。其中阿伯丁已发展成为英国北海油田的最大基地,许多行业都与北海石油相关,成为北海油田的“首都”。北海油田的开发对苏格兰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大促进了苏格兰经济的发展。
北海地区第二个产油国是挪威。它拥有的北海海域面积仅次于英国。挪威开发北海油气活动也始于60年代。1966年开始钻探,1969年发现石油,1971年试生产,当时只生产29万吨。1975年产油928万吨,成为西欧第一个石油净出口国。1985年产油3840万吨,1990年增至7870万吨,1992年达到10480万吨,产量超过英国,成为一个新兴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国。产量在欧洲仅次于俄国居第二位。挪威生产的油、气,只有少部分供国内使用,而大部分向国外出口。目前石油产值约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5,石油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1/3~1/2。石油、天然气的生产已成为挪威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外汇的主要来源。目前,在石油以及与石油有关的行业中就业人数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1/3。
挪威油、气生产迄今集中在北纬62°以南,已发现有开采价值的石油储量约为13亿吨,天然气2万亿立方米(相当于20亿吨石油当量)。挪威石油资源有限,如果近几年找不到新油田,到90年代末,石油产量将会急剧下降,到2000年挪威大陆架的石油储量将仅剩1/4。目前开采的最大油田是埃科菲斯克油田。
目前北海石油主要是英国和挪威进行开采,其他国家开采很少,主要受益者为英、挪,但对西欧来说,意义也是重大的,它结束了西欧完全依赖其他地区供应石油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