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洛河 氵状头 111.0 96.5 3.5 38.9 0 1340 1945.9.26 1960~1979
泾 河 张家山 179.5 88.1 11.9 33.3 0.01 1430 1958.7.11 1920~1978
渭 河 咸 阳 32.2 82.7 17.3 29.4 0.23 729 1968.8.3 1934~1978
	   3.河流的输沙量
	   河流的输沙量是指一定时段内流过河流过水断面的泥沙量,它是流量和含沙量的函数,随着流量
	的大小和含沙量的多少而变化。陕西黄土地区的河流,虽然河水较小,但含沙量却很大,所以输沙量
	是很大的。输沙量如同径流一样,也具有地区分布和时间变化的特点。
	   (1)  河流输沙量的地区分布
	   陕西黄土地区河流输沙量的地区分布与含沙量的分布基本一致,北部大于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
	大于黄土高原沟壑区,林区、平原盆地区最小,黄土丘陵沟壑区,年输沙模数在10000吨/平方公里
	以上。其中,山陕峡谷高达20000吨/平方公里以上,窟野河下游最高可达47100吨/平方公里,成为
	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方。输沙模数最低区是在子午岭林区,黄龙林区和关中平原,年输沙模数为
	100~200吨,或低于100吨/平方公里。(见表5.29)。
表5.29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输沙模数地理分布表
	  输沙模数分区(吨/平方公里·年)     地  理  分  布
	     20000~30000          皇甫川、孤山川、佳芦河,窟野河下游,秃尾河下游
	     10000~20000          窟野河中游,无定河下游,清涧河、延河上游,北洛河上游
	     5000~10000          延河中、下游,北洛河的刘家河到金佛坪河段,泾河的长武、彬县、旬邑一带
	     2000~5000          泾河中游,石川河上游,千河中游,北洛河中游
	     1000~2000          云岩河、仕望河、宜君一带
	      500~1000          麟游、永寿一带低山丘陵区
	      100~500           黄龙山林区葫芦河中游,子午岭林区
	   一条较大的河流,所流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土壤侵蚀差别很大。例如,北洛河从北到南,
	流域的气候、地形、植被等差异很大,输沙模数呈现出高、低,高、低的波状起伏分布。输沙模数由
	大于10000吨/平方公里变化到低于100吨/平方公里,南北相差100多倍。其主要原因是:上游为黄土
	丘陵沟壑区,山大坡陡沟深,植被缺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输沙模高达10000~20000吨/平方公里;
	中游为黄龙山、子午岭稍林区,由于森林的防护作用,水土流失轻微,形成一个低值区。输沙模数为
	100~200吨/平方公里;在以洛川原为中心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原面宽广平坦, 沟谷面积相对较小,
	水土流失比上游小,但比林区大,是一个相对的高值区,输沙模数为500~1000吨/平方公里;洛河
	下游进入关中平原,地面平坦,耕作发达,水蚀微弱,是一个侵蚀低区,输沙模数低于100吨/平方
	公里。具体分布情况见图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