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春节在M地旅游的中国游客拍摄的海边日出照片。读图回答问题。
1. 图示时刻太阳所处方位是(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南 D. 正东
2. 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可能是(
A. 18时10分 B. 7时20分
C. 16时40分 D. 5时50分
【答案】1. 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地理概况和太阳的运动规律和区时的计算。
【1题详解】
结合图示左图的经纬网和海陆轮廓可以分析M点位于南美洲东南沿海,春节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并继续向北移动,M点昼长夜短,太阳于东南方向升起,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方,日落时太阳位于西南方,故本题选A。
【2题详解】
图示M点位于西三区,此时西三区的区时大致位于5点至6点之间(该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较低,昼长应该在13小时左右),利用区时计算的“东加西减”原则,此时北京时间大致在16点至17点之间,故本题选C。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P+R”停车场,即驻车换乘停车场。市民早上驾车停进“P+R”停车场,然后换乘地铁或公交抵达工作单位,下班后再坐地铁或公交到达停车场,驾车回家。2016年北京市建设了批“P+R”停车场,凭当天乘坐公共交通的记录为证,在规定时间段内停放车辆按次收费2元。
据此,回答问题。
3. 北京市“P+R”停车场适宜布局地点及原因是(
A. 二环以内流动人口多,停车场利用率高
B. 三环到四环之间的住宅区附近,出行方便
C. 五环到六环之间的地铁站附近,换乘便利
D. 六环以外的高速公路沿线地价低且交通通畅
4. 建设“P+R”停车场能够(
A. 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状况 B. 减少私家车的拥有量
C. 促进城区商业中心外迁 D. 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答案】3. C
【解析】
考查城市化过程中交通拥堵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3题详解】
读材料,“P+R”停车场为是为市民提供私家车停车服务的换乘停车场,市民在此停车后再换乘地铁或公交到达工作单位,因此“P+R”停车场应在地铁站、公交站附近,便于市民换乘;二环以内地价高,用地紧张,且人流量大、车流量大,大量私家车进入会加剧交通拥堵,A错;三环到四环之间的住宅区附近,若附近有地铁、公交站,居民出行可直接搭乘而不需要自己驾车,因而不需建设“P+R”停车场,B错;五环到六环之间的地铁站附近,市民适合在此停车后换乘地铁,C对;六环以外的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公交、地铁站少,不利于市民换乘,D错。
【4题详解】
建设“P+R”停车场有利于减少进入城区尤其是市中心地带的私家车数量,减少车流量,从而有效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状况,A对;换乘前后,市民仍需要自驾车,因而不能减少私家车拥有数量,B错;城区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适合建设商业中心,而建设“P+R”停车场并没有使城区的交通、市场条件变差,也没使郊区的交通、市场条件变好,不会导致城区商业中心外迁,C错;“在规定时间段内停放车辆按次收费2元”,“P+R”停车场收费低,经济效益较差,D错。
玉门隶属酒泉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2009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玉门风能资源丰富,有“陆上三峡”之称,1997年玉门建成了甘肃省首个示范型风电场,经过20年不懈努力,现已建成投产风电场20个。
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5. 2003年4月始,玉门市实施了政府驻地迁址工程。玉门市驻地搬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石油资源面临枯竭 B. 新城区风能资源丰富
C. 新城区靠近铁路干线 D. 新城区位于绿洲边缘
6. 风电产业成为玉门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希望,然而已建成的风电机组运行率不足70%。玉门风电场“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是(
A. 风速变化大,风力发电不稳定
B. 技术水平低,设备维修率高
C. 本地电力需求少,外送能力弱
D. 风力发电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7. 近年来,玉门市尝试在风电场配套建设光伏发电,其作用是(
①可实现风、光互补
②可增强风电储能
③可集约利用土地,降低成本
④可解决弃风现象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5.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资源开发的条件,结合地区的特点分析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5题详解】
从材料看玉门石油资源枯竭,原有的资源优势降低,玉门市实施了政府驻地迁址工程,A对;风能资源丰富不是建设城市的条件,B错;靠近铁路干线和位于绿洲边缘不是主要原因,CD错。故选A。
【6题详解】
风速变化大,风力发电不稳定,可以利于其他形式发电进行调节,不是“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A错;本地经济落后,人烟稀少,电力需求少,外送能力弱,电力市场小,是“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C对;技术水平低,设备维修率高,
【7题详解】
近年来,玉门市尝试在风电场配套建设光伏发电,风力小,光照好,可实现“风”“光”互补,①对;光伏发电不能增强风电储能,②错;同时建设两种发电,可集约利用土地,降低成本,③对;“弃风”现象主要是市场问题,建设光伏发电不能解决“弃风”现象,④错,故选B。
8.“七下八上”是指每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我国气象部门高度关注的一个多雨时期。读中国雨带进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与“七下八上”多雨期密切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B.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C. 阿留申低压
D. 江淮准静止锋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我国降水特征和雨带推移的原因。
【详解】7、8月为夏季,此时亚欧大陆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在陆地上形成低压中心(亚洲低压),在太平洋上则保留了高压中心(夏威夷高压),冬季亚欧大陆气温低于同纬度海洋才会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A错,冬季太平洋气温高于同纬度陆地,形成低压中心(阿留申低压),C错;7月下旬到8月上旬,随着副热带高压脊线的北移,我国雨带推移到北方,此时东北、华北进入雨季,而华南、西南大部分地区也处于雨季,但江淮地区因受副高控制而进入伏旱,江淮地区高温少雨,而江淮准静止锋多出现在6月份,B对D错。
【点睛】学生应掌握我国雨带推移的原因和规律:每年6月以前,副高脊线位于北纬20°以南,高压北缘是沿副高脊线北上的暖湿气流与中纬度南下的冷空气相交汇的地区,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形成大范围阴雨天气,受其影响华南进入雨季;到6月中、下旬,副高脊线北跳,并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雨带随之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即梅雨;7月上、中旬,副高脊线再次北跳,摆动在北纬25°~30°,这时黄河下游地区进入雨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结束,进入盛夏。由于处于高压脊控制,出现伏旱;7月末至8月初,副高脊线跨越北纬30°,到达一年中最北位置,雨带随之北移,华北北部、东北地区进入雨季;8月底或9月初,高压脊开始南退,雨带随之南移。10月以后,高压脊退至北纬20°以南,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
9.下图为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6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问题。
2018年11月26日8时,①地(
A. 太阳辐射较强 B. 地面辐射较强
C. 大气逆辐射较弱 D. 云层反射作用较弱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等压线、天气系统判读和天气系统的特征。
【详解】读图,①地位于我国新疆北部,①地由里向外等压线的数值为1040、1035、1030等,可判断①地为高压中心,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此时为北京时间11月26日8时,①地位于90°E附近,与120°E相比经度相差30°,可推出①地此刻的地方时为26日6时,1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新疆昼短夜长,日出时间晚于6:00,即此时新疆还处于黑夜,没有太阳辐射,而云层的反射作用主要是指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没有太阳辐射也就没有反射作用,A、D错;此时地面没有接收太阳辐射,地面温度较低,地面辐射较弱,B错;高压控制,以晴朗天气为主,云层、水汽少,大气逆辐射较弱,C对。
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天山山脉之间的赤沙山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盐丘,下图为盐丘形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10. 下列岩石与含盐层岩石成因相同的是(
A. 板岩、砂岩 B. 石灰岩、页岩
C. 玄武岩、石英岩 D. 花岗岩、砾岩
11. 推断盐丘形成地质过程(
A. 沉积作用
B. 水平挤压
C. 沉积作用
D. 沉积作用
【答案】10. B
【解析】
【分析】
考查岩石的成因和地貌的形成过程。
【10题详解】
读图,含盐层岩石与其上的砂岩层岩石一样都具有层理构造,可判断含盐层岩石属于沉积岩;板岩为变质岩,A错;石灰岩、页岩均为沉积岩,B对;玄武岩为岩浆岩,石英岩为变质岩,C错;花岗岩为岩浆岩,D错。
【11题详解】
读“盐丘形成示意图”:首先是形成水平的含盐层岩石,该岩石为沉积岩,因此形成作用为沉积作用,B受水平挤压说法错误;接着岩石受到水平的挤压力作用发生弯曲,使含盐层岩石和其上的砂岩层岩石都向上隆起,D受外力侵蚀说法错误;之后,位于上部的、隆起的砂岩层岩石受外力侵蚀作用,渐渐变薄直至顶部全部被侵蚀掉,C盐层流动说法错误;最后,由于没有砂岩覆盖,隆起的含盐层在水平挤压力的作用下,盐层不断向上、向外流动,形成了盐丘,故选A。
【点睛】沉积岩具有两大基本特征: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岩层呈层状),解题时要善于利于特征判断岩石类型。此外学生还需识记三大类岩石的主要代表岩石:岩浆岩,主要有花岗岩(侵入型岩浆岩)、玄武岩(喷出型岩浆岩)、流纹岩、安山岩等;沉积岩,常见的有石灰岩、砾岩、砂岩、页岩等;变质岩,主要有片麻岩、板岩、大理岩、石英岩等。
二、综合题(共56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7月4日,习近平主席与梅德韦杰夫总理正式提出“冰上丝绸之路”的概念,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冰上丝绸之路”是以俄罗新北冰洋的东北航道为基础,穿越北极圈,是连接东北亚与西欧最短的海上航线。
材料二:北极东北航线和传统航线及额尔齐斯河流域水系图。
村料三: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1901年,额尔齐斯河就实现了从新疆布尔津至俄罗斯的定期通航,如今,俄哈两国已法定联合开发额东齐斯河航运,最终经鄂毕河与北极东北航道互通互联。
(1)评价“冰上丝绸之路”通航的区位条件。
(2)简述“陆上丝绸之路”东西两端气候类型及农业类型。
(3)推测额尔齐斯河——鄂毕河航道对中国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意义。
【答案】(1)有利条件:相比传统航道,航程较短;已有俄罗斯北冰洋东北航道作为基础,航道建设成本较低;伴随全球变暖,北冰洋冰面融化期延长,有利于航运;沿线经过的国家少,不稳定因素较少;沿线区域(东亚、俄罗斯、欧洲)有广阔的运输需求。
不利条件:冰封季节的航行增加了运输难度和安全风险;脆弱的北冰洋生态系统严重制约了“冰上丝绸之路”航运效率。(有利4点,不利2点)
(2)东:季风气候;种植业。西:温带海洋性气候;畜牧业。
(3)通过额尔齐斯河向北联通“冰上丝绸之路”,中国西北内陆拥有了北冰洋的出海口;通过额尔齐斯河——鄂毕河航道,加强了沿线区域的经济联系,形成中、俄,哈经济走廊,促进沿线经济发展;联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冰上丝绸之路”,形成“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纵横交错的广阔空间。
【解析】
【分析】
考查交通区位条件及其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
【详解】(1)注意评价类问题,作答时思维要全面,应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大方面分析。“冰上丝绸之路”是以“俄罗新北冰洋的东北航道为基础”,已有航道基础可以利用,有利于节省建设成本;读图,北极东北航道航行比传统航道航行时间缩短12-15天,说明航程较短、耗时较少;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北冰洋海域海冰数量减少,海冰结冰时间缩短,有利于延长通航时间;传统航道需经过马六甲海峡、索马里沿岸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航行容易遭遇海盗和受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影响等,而“冰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国家数量较少,安全性高且受多变的国际局势影响小;“冰上丝绸之路”沿线经过的国家经济合作较密切,航运需要量大。
不利条件:“冰上丝绸之路”经过的海域为高纬寒带地区,气候寒冷,结冰期较长,影响正常通航时间,而结冰期通航需利用破冰船,航运成本高、风险大;北极地区海洋生态环境脆弱,北极开发困难重重,自然条件严峻,开发成本高昂,基础设施薄弱,制约“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和通航。
(2)读图,“陆上丝绸之路”东起我国西安、西至荷兰鹿特丹港;我国西安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光热水充足,地形为渭河平原,适合发展小麦等种植业;鹿特丹位于欧洲西部沿海,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农业生产以奶牛养殖为主,为畜牧业。
(3)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大陆内部,“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通过额尔齐斯河——鄂毕河航道的建设,使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了通往海洋的航运通道,我国东部航运连接的主要是太平洋,该航道还使我国拥有了通往北冰洋的出海口;额尔齐斯河——鄂毕河航道加强了我国西北部和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地区的联系,改善了交通条件,有利于促进三方的经济合作和沿线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我国西北部和哈萨克斯坦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额尔齐斯河——鄂毕河航道的建设使“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冰上丝绸之路”相接,扩大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合作空间。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三江并流地区地理环境独特,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江在此平行南流,形成世界上罕见的“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生物逐渐进行出非常特殊的适应性,成为动物、植物学研究的热点地区,号称“世界级物种基因库”。
材料二:丽江雪桃产自该去的云南丽江,海拔2400—2800米原生态高原地区,果树不施用化肥、农药,每年3月开花,10月果子成熟,而其他地区的桃子从开花到成熟大多为3—4个月,丽江雪桃国型硕大、色彩鲜艳、口感甜脆、营养极为丰富,是馈赠礼品中的佳品。
材料三:下图为三江并流及云南丽江周边区域
(1)分析三江并流地区成为“世界级物种基因库”的原因。
(2)分析丽江雪桃果型大、色彩鲜艳、口感好、营养丰富的自然生长条件。
(3)专家建议在丽江地区扩大丽江雪桃的种植规模,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答案】(1)原因:纬度较低,地跨热带、亚热带,热量充足;受夏季风(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相对高差大,垂直地域分异显著,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山高谷深,区域空间相对封闭独特,导致生物多样且多特有物种。
(2)背靠玉龙雪山,有清洁的高山冰雪融水,灌溉便利;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雪桃色彩鲜艳;气候温凉,生长周期长,积累的营养物质多;病虫害少,土壤优质,富含多种微量元素。
(3)赞成。该地区自然环境优越,适合丽江雪桃的生长 ;丽江雪桃口感好、营养丰富,绿色无污染,市场竞争力强。
不赞成。地处西南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远离市场;大 规模种植会引起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 少。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农业区位条件相关知识。第一题从地理位置出发,分析气候、地形等方面的影响;第二题从水源、气候、土壤等方面分析;第三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赞成与不赞成皆可,说明理由即可。
【详解】(1)读图可知,三江并流地区纬度低,水热条件好,山高谷深,地势落差大,山脉地理环境垂直分异显著,与外界环境相隔离,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使该地区成为了“世界级物种基因库”。
(2)读材料二、图可知,丽江海拔高,为季风气候,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和光照条件,气温适中、土壤肥力高、病虫害少,丽江地区的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与之对应。背靠玉龙雪山,有清洁的高山冰雪融水,灌溉便利,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雪桃色彩鲜艳,气候温凉,生长周期长,积累的营养物质多,病虫害少,土壤优质,富含多种微量元素。
(3)赞同与不赞同皆可,说明理由。若赞同,应从环境土壤条件和经济因素方面论述;该地区自然环境优越,适合丽江雪桃的生长;丽江雪桃口感好、营养丰富,绿色无污染,市场竞争力强。若不赞同,应从交通便利性与环保角度回答,地处西南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远离市场,大规模种植会引起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点睛】三江并流地区它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效益显著。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土壤、市场、交通运输、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等。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采摘游”在一些大城市周边地区兴起,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浙江建德市是全国最大的大棚草莓生产基地之一,阳春三月,天气渐暖,大量游客来到这里,摘草莓、尝草莓、赏美景。草莓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颇受人们喜爱的鲜食水果。
分析建德市草莓采摘点的分布特点及近年来“采摘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答案】由于游客多来自周边地区,为了方便自驾游客的采摘,草莓采摘点主要分布在交通干线两侧。
原因:靠近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市场距离较短;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对休闲娱乐体验旅游的需求增加;附近旅游景区数量多,地域组合好,对游客吸引力大;有高速公路、国道等,交通通达度好。
【解析】
试题分析:图示草莓采摘点主要分布在交通干线两侧。建德市靠近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游客多来自周边地区,市场距离较短;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对休闲娱乐体验旅游的需求增加,就近可体验休闲娱乐;附近旅游景区数量多,地域组合好,不仅有旅游还有休闲体验,对游客吸引力大;附近有高速公路、国道等,交通通达度好,方便自驾游客的采摘。
考点:考查旅游地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