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下学期2月模块诊断地理【解析】
1.C
2.D
【解析】
1.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与莫斯科区时相差5小时。依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时,莫斯科(东三区)的时间是10月17日2时30分,选C。
2.夏至日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冬至日是北半球白昼最短的一天,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北半球白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故此日过后两个月内,酒泉昼夜长短的变化是昼变短,夜变长,D对。
3.A
4.D
5.B
【解析】
3.表示的是火山喷发,形成喷出岩;表示侵入作用形成的侵入岩;表示风化作用形成沉积物;表示重熔再生作用。结合选项,A项正确。
4.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A侵入岩;岩浆经过火山喷发形成B喷出岩;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形成C变质岩;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D沉积岩。结合选项,D项正确。
5.岩浆的发源地是来自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故B对,其余选项可排除。
6.A
7.B
【解析】
6.智利地震频繁发生的原因是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选A。其余选项可排除。
7.智利沿岸的秘鲁寒流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选B,其余选项可排除。
8.C
9.B
【解析】
8.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则会有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这是海岸线位置稳定才会形成贝壳堤。
9.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的泥沙,并在白壳堤外堆积,形成新海岸,不断堆积,从而使得白壳堤距离海岸线的距离变大。根据上题结论,海岸线位置稳定才能形成白壳堤, A错;随着泥沙堆积,海岸线距离贝壳堤越来越远,B对。形成河口三角洲是由于河流从搬运泥沙在入海口堆积形成的,C错;河流改道是在内陆地区发生的,不会发生在海岸线位置,D错。故选B。
【点睛】
该题组是选择题部分难度最大的一组题,围绕“贝壳堤”这个主题,考查了河流堆积作用、海浪侵蚀及堆积作用,要求学生对有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原理,较强分析推理能力。第1题,学生容易被图中几条贝壳堤干扰,考虑几条贝壳堤形成的动态过程,认为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而错选B,这就要求学生审题一定要准确,抓住“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的关键词“任一条贝壳堤”和“形成过程中”。第2题,该题从动态的角度探究海岸线是如何远离贝壳堤的,主要是由于海水的堆积作用造成的。
10.D
11.C
【解析】
10.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故应选择白天,D对,其余选项可排除。
11.18时至次日6时吹陆风,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且热力环流一定是环流,故ABD错,C对。
12.C
13.B
【解析】
12.读大气的受热过程图判断,为太阳辐射,是地面辐射,是大气逆辐射,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越薄膜,从而使地面增温,地面增温后,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散失热量,但是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辐射却很少能够穿越薄膜,就相当于阻止了热对流,起到保温作用,故结合题干即为减弱了地面辐射,故C正确。
13.反光地膜能强烈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选B正确。
14.B
15.A
16.B
【解析】
14.地位于北美大陆30°-40°的西岸,是地中海气候,选B。
15.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冬季受西风控制,当地受某风带控制时,即此时受西风控制,是北半球的冬季。我国北方气候寒冷干燥,选A。BC多是夏秋季节,D是春季,可排除。
16.地最易发生森林火灾的季节是夏季,因夏季高温干燥,降水少,森林易起火,而冬季是温和多雨,不易气候,春秋季节介于中间,故选B。
17.C
18.B
19.A
【解析】
17.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下降,风速增大,降水明显,为冷锋。
18.降水出现的日期即为冷锋到达的时间。
19.冷锋多在冬半年多发,冷锋来临时会带来降温,如果急剧的降温就会带来寒潮,故该天气系统南下时形成的灾害性天气是寒潮,选A。
20.A
21.A
【解析】
20.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径流、下渗等环节,不同性质的地表,对下渗的影响是最大的,故A项正确;地表性质对降水、水汽输送基本无影响,故排除B、C项;地表性质对蒸发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不大,故D项错误。
21.据图曲线变化可知,绿地的累积入渗量高于其他地表性质的地面,故为了美化环境并减轻城市内涝的发生,城市下垫面最适宜增加绿地,故A项正确;草皮空心砖、普通混凝土砖、透水混凝土砖等地表的入渗率都小于绿地,故排除B、C、D项。
考点:水循环及其环节
22.B
23.A
【解析】
22.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洋流的分布规律是以副热带为中心呈顺时针流动的洋流,且大洋西侧为暖流,东侧为寒流,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23.图中甲为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处,故A项正确。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全球影响: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例如: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形成荒漠环境;
对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著名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例如: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我国的舟山渔场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海洋污染:扩大了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目前最严重的海洋污染是石油泄漏造成的)。
25.A
【解析】
24.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洋面封冻阻断了洋流的热量输送,减少了海洋水汽蒸发,使气候向冷干方向发展,封冻面积就会继续扩大,形成一个循环圈,代表气候变冷;气候向冷干方向发展会使生物数量减少,光合作用减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也相应减弱;这样就会使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代表温室效应加强,代表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后,生物繁盛,光合作用加强,二氧化碳浓度又会降低,又导致气温下降,洋面封冻面积就会继续扩大,这又是一个循环圈。
25.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故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6.B
27.C
【解析】
26.图中显示,从沿海到内陆地区,由于水分条件的差异,植被从森林到草原,再到荒漠的变化,体现了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故B项正确。
27.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条件为基础的,在东西方向上植被类型出现了森林、草原、荒漠有规律的更替,故C项正确。
28.C
29.B
30.B
【解析】
28.本题考查对水资源概念的理解。反映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以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主要指标;而世界上各洲径流量的多少,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这两个量之差就是径流量。故答案选C。
29.由材料分析可知,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水总量较少,水资源总量少;再加上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需水量大,而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水资源比较丰富,因此为了解决该地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大问题,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据此判断,正确,故答案选B项。
30.增强节水意识,普及节水技术是缓解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的重要措施,故答案选B项。
点睛: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原因:自然原因:空间分配不均;时间分配不均;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人为原因: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污染严重;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大。
(2)措施: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人工增雨、节约用水;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合理使用,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提高节水意识;保护水源、防止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
31.(1)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
(2)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原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积。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颗粒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解析】
(1)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形成了地球的地表形态.根据图中的信息,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
(2)在河流的上游到下游,流水的搬运能力不同,泥沙堆积的颗粒也不同。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依次颗粒变小。原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积。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32.(1)全年温和湿润;终年受湿润西风带控制。暖流增温增湿。
(2)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直布罗陀海峡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浪较小;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风浪较大。
【解析】
(1)爱尔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终年受湿润西风带控制。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2)直布罗陀海峡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属于地中海气候。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直布罗陀海峡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浪较小;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风浪较大。
33.(1)天气由多云、雨雪转晴(经历了一次雨雪过程);气温先下降后回升(或气温日较差变大)。
(2)D;理由:(根据一周天气变化)本周应为冷锋过境,21-23日期间出现雨雪天气,说明位于冷锋锋后的位置。
(3)该日多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夜晚多云,吸收地面辐射多,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
【解析】
(1)本题考查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天气特征从气温和降水等进行描述,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该地天气由多云、雨雪转晴(经历了一次雨雪过程);气温先下降后回升(或气温日较差变大)。
(2)本周应为冷锋过境,21-23日期间出现雨雪天气,冷锋主要是锋后降水。D位于冷锋锋后的位置。
(3)云白天可对太阳辐射起削弱作用,夜晚可起保温作用。11月20日该日多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夜晚多云,吸收地面辐射多,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
34.(1)需要收集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方面的资料。
(2)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解析】
(1)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故需要收集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方面的资料。
(2)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热带雨林带;向北是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热带草原带;再往北是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热带荒漠带;到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对应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