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石家庄、武汉、杭州、福州四城市4月16日的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读表,完成第1~2题。
地点 |
日出时刻 |
日落时刻 |
① |
05:39 |
18:26 |
② |
05:31 |
18:27 |
③ |
05:55 |
18:51 |
④ |
05:46 |
18:58 |
1.表中数码所代表的城市正确的是( )
A.①——武汉 B.②——杭州
C.③——石家庄 D.④——福州
2.该日北京时间15:30,王先生在武汉某动车站拍摄照片(上图),此时正好一列动车启动出发,据图判断该列车的行驶方向是(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答案1.B 2.B
解析第1题,4月16日太阳直射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四地昼长①12小时47分、②12小时56分、③12小时56分、④13小时12分,判断①最短,为福州,④最长,为石家庄。第2题,北京时间15:30,武汉市为下午,太阳在西南方,影子朝东北方,动车朝太阳所在方向前进。
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读2006—2014年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图,完成第3~4题。
3.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2006年 B.2010年 C.2013年 D.2014年
4.近20年来,我国劳动人口数量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老龄化加剧,死亡率增高
B.出生率低,人口增长缓慢
C.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增加
D.劳动力跨国流动逐渐增多
答案3.C 4.A
解析第3题,从2006—2014年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图可以看出,2014年劳动人口增长率为负数,之前劳动人口增长率均大于0,因此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13年,所以C项正确。第4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近20年来,我国劳动人口数量低增长甚至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老龄化加剧,死亡率增高。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5~6题。
5.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
①断层的发生 ②砂岩沉积 ③页岩沉积 ④岩浆的侵入 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④②①
6.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
B.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
C.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D.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
答案5.C 6.C
解析第5题,根据岩层特点可知,该地最早形成了石灰岩,石灰岩受外力侵蚀后又出现了页岩的沉积,后又发生了砂岩的沉积,之后又发生了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了花岗岩,最后发生了断层,使石灰岩、页岩、砂岩、花岗岩都发生了断裂错位。第6题,图中花岗岩为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断层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钟摆族”指工作在城市中心,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潮汐车道”方便“钟摆族”上下班。读下图,完成第7~8题。
7.对“钟摆族”的叙述最可信的是( )
A.“钟摆族”多居住在高级住宅区
B.“钟摆族”购房主要考虑环境质量
C.“钟摆族”都自己驾车上下班
D.“钟摆族”的形成与逆城市化有关
8.“潮汐车道”的设置目的主要是( )
A.优化配置道路资源
B.美化城市道路景观
C.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D.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答案7.D 8.A
解析第7题,依据材料可知,“钟摆族”工作在城市中心,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表明与逆城市化有关。第8题,由“潮汐车道”的概念及图示可知,设置“潮汐车道”的目的主要是优化配置道路资源。
耕地在国家经济发展建设中具有多种功能,如生态安全维护、国民经济贡献、基本生活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等功能。读我国1949—2011年耕地功能变化示意图,完成第9~10题。
9.1985年后出现的曲线②反映的耕地功能是( )
A.生态安全维护 B.国民经济贡献
C.基本生活保障 D.粮食安全保障
10.引起曲线①功能强度持续上升且跃居首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总数巨大 B.现代农业的发展
C.大力开垦荒地 D.地理环境的变化
答案9.A 10.A
解析第9题,由图可知,从1949年开始,除②外其他曲线所代表的耕地功能一直存在,而②所反映的耕地功能在1985年之后才出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耕地的维护生态安全的作用逐渐显现,并注重对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最终达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所以与②相符的为生态安全维护。第10题,由图可知,随着经济的发展,曲线③④功能强度呈现下降趋势,而曲线①功能强度持续上升,可知①应为粮食安全保障,其并未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强度减弱,是因为人口总数巨大且新增人口多致使粮食需求有增无减。
11.(2018·天津卷,7)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
答案B
解析四个选项中,A、C、D三项分别是人类生活废弃物的高效利用或无害化生产,只有B项是共享单车的使用方式,是绿色出行方式,没有体现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不属于循环经济。
二、综合题(共56分)
必做题(共46分)
12.(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青岛港和烟台港港阔水深,浪小流缓,不淤不冻,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天然良港。日照港海岸线平直,浪大流急,但水域深,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输出港。山东省济宁市的煤炭源源不断地通过这里向外输送。
材料二 山东半岛局部区域图。
(1)分析日照港与青岛港、烟台港相比不利的自然条件以及建立日照港的主要目的。(6分)
(2)青岛港的腹地比烟台港的腹地广,向西可达郑州、西安,试说明其主要原因。(4分)
(3)烟台港与大连港之间早已开通了汽车轮渡,现在又开通了火车轮渡。轮渡与采取卸货中转的方式相比有什么好处?开通火车轮渡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10分)
答案(1)海岸线平直,风浪大,缺乏船舶避风浪的港湾。方便济宁煤炭的外运。
(2)青岛港国际集装箱运输等业务发达,服务功能强。
(3)好处:可减少货物装卸次数,降低费用;节省运输时间,加快货物的周转速度。意义:缩短运输距离,提高运输速度;减轻铁路的运输压力。
13.(26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位于涅瓦河口三角洲上的圣彼得堡是18世纪初彼得大帝在丛林和泥潭(沼泽)上建设起来的,是俄罗斯通往欧洲西部的出海口,现在是一座科学技术和工业高度发展的国际化城市,以舰船、动力机械等制造业为主。
(1)描述涅瓦河的水系特征。(6分)
(2)分析18世纪前涅瓦河口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6分)
(3)评价18世纪初圣彼得堡建城的条件。(8分)
(4)简述圣彼得堡发展造船工业的有利条件。(6分)
答案(1)发源于拉多加湖,先向西南流,后折向西北,最后折向西南,注入波罗的海;河网较密集,南侧支流多于北侧;干流河道弯曲,入海口多分汊。
(2)气温较低(或冬季寒冷,夏季温和),蒸发较弱,蒸发量小于降水量;位于河口,地势较低洼,海水易倒灌,排水不畅。
(3)有利:地形平坦,便于城市建设;水源充足,水运便利;森林资源丰富;与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相比,气候较温和;邻近西欧,地理位置优越。
不利:受西风影响,多雾;沼泽广布,建设成本高;地势低洼,易发生洪涝灾害;热量不足,种植业发展条件差。
(4)技术水平高;工业基础好;水域面积大;水陆交通便利;市场需求量大。
选做题(二选一,共10分)
14.【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海南岛和泰国普吉岛都以热带海滨风光著称。
(1)从自然条件分析,与海南岛相比,普吉岛热带海滨旅游的主要优势。(4分)
(2)海南岛和普吉岛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异域风情,吸引了各地游客的大量到来,繁荣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简述当地旅游业繁荣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答案(1)纬度低,冬季气温高;台风影响小。
(2)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外来文化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冲击;导致土地、房价、日常生活服务和消费品价格上涨;会出现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占用和毁坏一定数量的农田和林地。(任答3点)
【解析】普吉岛热带海滨旅游与海南岛相比的主要自然优势表现在冬季气温高(纬度低)和受台风影响小(不在台风侵袭路径上)。
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从:破坏生态环境、破坏旅游资源、对当地传统文化造成冲击、日用消费品和房价上涨和一些社会问题出现等。
考点:海滨旅游的自然优势;旅游业繁荣给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15.【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2015年4月22日,国务院颁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目标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下图是我国部分城市、工矿区及农村地下水污染分布示意图。
(1)分析图示地区地下水污染的空间分布特点,并简述东北地区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的自然原因。(4分)
(2)我国不仅地下水污染较严重,而且地表水污染也严重。请你就把我国建设成“碧水蓝天”中的“碧水”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答案(1)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严重;北方以城市和工矿区水污染为主,南方地区以农村水污染为主。
自然原因:降水少,径流量小,水体自净能力较弱。
(2)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业污染;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利用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加强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
【解析】
(1)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污染程度和污染类型差异回答。排污严重而水体自净能力弱,所以污染严重。自然原因:降水少,径流量小,水体自净能力较弱。
(2)一方面减少排污:从意识上增强人们意识;从技术方面或经济结构方面较少排污。另一方面工程治污。
考点: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