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1~2题。
1.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将给我国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
A.我国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将由目前的长城一线南移
B.农牧交错带将北移
C.
D.该问题不会对全球的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2.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是( )
A.向大气中排放的SO2大量增多 加强对煤的除硫处理
B.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和热带雨林遭砍伐 节能减排和减少砍伐
C.工业化进程加快 减缓工业化进程
D.生物物种增多,对食物的争夺加剧 控制生物多样性
解析:图中反映的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
第 1 题,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种植冬小麦的北界将向北移;农牧交错地带将南扩;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的出现增多,已经影响到粮食安全;
第 2 题,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以及森林大量被砍伐。
答案:1.C 2.B
气候变暖背景下,若降水量的增加超过蒸发量的增加,则表明气候趋于暖湿;反之,趋于暖干。读“西北气候从暖干向暖湿转型范围和程度示意图”。完成3~4题。
3.据图可知
A.该地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B.天山及其以北显著趋于暖湿
D.陕西降水量趋于减少
4.图中气候转型区环境要素变化最不可信的是
A.冰川退缩将会停止
B.洪涝灾害将会严重
C.湖泊水位将会上升
3、B
4、A
解析
试题分析:考点:全球气候变化
3、读图可知,暖湿的程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增,并不是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增,A错误;天山及其以北地区显著趋于暖湿,B正确;伊宁暖湿强与兰州主要因为伊宁降水量增加,C错误;陕西主要位于未转型区是因为蒸发加强,D错误。
4、气候变暖雪线上升,冰川退缩将会加快,降水量的增加超过蒸发量的增加,融化加速,洪涝灾害将会严重,湖泊水位将会上升;气候变的湿润,植被覆盖率上升,沙尘暴日数将会减少。
5.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北界推移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B.种植习惯变化
C.机械化程度提高
D.化肥农药用量增加
6.据图推测该区域农业生产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棉花、玉米种植面积缩小
B.春小麦种植面积扩大
C.复种指数有所增加
D.作物适宜种植高度有所下降
解析:第5题,图中显示该区域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北界向偏北方向推移,说明该地区(尤其是冬季气温)有较为明显的升高,这应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第6题,随着气温的升高、热量的增加,喜温作物玉米、棉花、冬小麦和冬油菜的种植面积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喜凉作物春小麦会呈现出种植面积缩小的趋势;同时由于气候变暖,作物适宜种植的高度也会有所上升;作物的复种指数随着热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加。
答案:5.A 6.C
6、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地处印度洋的马尔代夫是一个由约 1 200 个珊瑚岛组成的群岛国家,全国平均海拔 只有 1.2 m。马尔代夫被众多旅游者视为“人间天堂”,醉人的风光给马尔代夫带来滚滚财 源,也使它成为世界上高消费的国家之一。
材料二 下面图甲为马尔代夫地理位置图,图乙为该国供游客居住的水上小木屋。
(3)马尔代夫开发图乙所示的水上小木屋有哪些好处?
解析:
第(1)题,马尔代夫海拔较低,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存在着被海水淹没的危险。
第(2)题,M国为印度,马尔代夫距离印度较近,印度国土面积大,因而可能成为马尔代夫最理想的搬迁之地。
第(3)题,一方面水上小木屋可以节约建筑用地,另一方面水上小木屋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景观。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