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来,北极海冰的范围呈现出持续减小的趋势。读2018年以来(至8月初)80°N以北区域气温监测数据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北极地区
A. 2018年夏季气温高于常年 B. 气温0℃以上天数超150天
C. 地表吸收太阳辐射①时期比②多 D. 南极浮冰界线①时期比②要偏南
2. 引起北极海冰范围缩小的气候变化不会导致
A. 某些物种面临灭绝 B. 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
C. 地球电离层磁暴现象减少 D. 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多
【答案】【小题1】D
【解析】
【小题1】【分析】本题以2018年以来(至8月初)80°N以北区域气温监测数据变化图为载体,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文信息能力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可结合题目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读图可知,北极地区2018年夏季气温低于1968—2002年平均气温,A错误;北极地区2018年气温0℃以上天数不到100天,B错误;①时期气温在0°C以下,②时期气温在0°C以上,据所学知识,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故①时期地表吸收太阳辐射比②少,再者,①时期北极地区为极夜现象,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几乎为零,而②时期为夏季,此时北极地区为极昼,地表吸收太阳辐射为全年最大,C错误;①时期气温低,在0°C以下,海水结冰,浮冰范围大;②时期气温在0°C以上,海冰融化,范围缩小,D正确。故选D。
【小题2】【分析】本题考查北极海冰范围缩小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据所学知识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对主要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部门影响更为显著;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影响人体健康。而地球电离层磁暴现象减少是太阳活动造成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 下列有关帕克号太阳探测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与地球绕日同向 B. 运行轨道为正圆 C. 属于地球人造卫星 D. 数次飞越小行星带
4. 下列有关日冕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日全食时肉眼可见 B. 温度超过百万摄氏度
C. 最强烈的太阳活动是耀斑 D. 与空气分子摩擦产生极光
【答案】
【小题1】A |
【小题2】B |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帕克号太阳探测器。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读图,帕克号太阳探测器绕日运行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与地球绕日方向相同;帕克号太阳探测器的运行轨道为椭圆;帕克号太阳探测器绕日运行,不属于地球的人造卫星;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帕克号太阳探测器没有飞越小行星带。
【解答】
读图,帕克号太阳探测器绕日运行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与地球绕日方向相同,A对;帕克号太阳探测器的运行轨道为椭圆,B错;帕克号太阳探测器绕日运行,不属于地球的人造卫星,C错;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帕克号太阳探测器没有飞越小行星带,D错。故选A。
【分析】
本题考查日冕层。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日全食时,明亮的光球层被挡住了,用日冕望远镜可见日冕层,肉眼不可见;日冕层温度超过百万摄氏度;最强烈的太阳活动是耀斑爆发;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光辉。
【解答】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流域内冰川面积占比很小。读2001~2016年青海湖水量变化及气候要素图,完成下列各题。
5. 下列关于青海湖2001~2016年水量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 2016年的总水量约为70×108m3
B. 2004年水量达到近年最低值
C. 与气温升高冰川融水增加无关
D. 与蒸发持续减少关系最密切
6. 青海湖具有的生态价值是
A. 提供灌溉水源 B. 维持生物的多样性 C. 水运条件便捷 D. 提供丰富的农产品
【答案】
【小题1】B |
【小题2】B |
【解析】【分析】
本题以2001~2016年青海湖水量变化及气候要素图为载体,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形信息能力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全面准确获取信息及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
据图文信息,2016年的青海湖水量增加约为70×108m3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青海湖的生态价值,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熟记湿地的生态价值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据所学知识可知,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7. 秸秆工业化带来的效益不包括
A.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B. 纸浆漂白净化水质 C. 拉动剩余劳力就业 D. 土壤改良农业增收
8. 泉林纸业在本地收购的秸秆主要来自于
A. 小麦、油菜 B. 玉米、花生 C. 小麦、玉米 D. 水稻、甘蔗
【答案】
【小题1】B |
【小题2】C |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秸秆利用的效益,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中提到的秸秆收储模式图。
【解答】
由图可知秸秆工业化使得秸秆得到了充分利用,避免了过去焚烧秸秆现象的发生,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A项是秸秆工业化的效益,A错;由图可知该模式造纸为本色纸,免去了纸浆漂白环节,减少了水污染,B项不是秸秆工业化的效益,B对;该模式主要强调废物利用,并延长产业链,所以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拉动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效益,C错;由图可知该模式将秸秆残渣制作成肥料并得到施用,所以会使得土壤改良从而增收,D项是秸秆工业化的效益,D错。故选B。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农作物的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我国各种农作物的分布。
【解答】
由题可知该企业位于山东且秸秆来自本题,所以秸秆可能来自山东本地的农作物,小麦玉米在山东有大面积种植,且能产生丰富的秸秆,所以C正确;有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花生产生秸秆不多,甘蔗分布于我国南部沿海和四川盆地,所以ABD错误。故选C。
9. “闽新轴带”沿线省份属于西部地区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0. “闽新轴带”沿线正在开展跨省区高铁线路规划和建设。与公路运输比,高铁的优势有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
【小题1】C |
【小题2】D |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政区。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平时加强对中国政区的理解和记忆。
【解答】
西部地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共12个,分别是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中部地区有8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等省市;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读图可知“闽新轴带”沿线省份属于西部地区有新疆、甘肃和陕西等3个,C对,ABD错。故选C。
【分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平时加强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解答】
与公路运输比,高铁的优势有安全性好,速度快,②
11. 该蘑菇石上粗下细特征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差异侵蚀 B. 流水溶蚀 C. 风力沉积 D. 变质作用
12. 梵净山没有积雪冰川带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较干旱 B. 地形崎岖 C. 相对高度小 D. 海拔较低
【答案】
【小题1】B |
【小题2】A |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塑造地表形态的力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情况。熟练掌握什么是外力作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解答】
据题可知蘑菇石上粗下细主要是受到流水作用,而流水作用也属于外力作用,A差异性侵蚀和题意无关;C风力沉积不是蘑菇石上粗下细的原因;D属于内作用,故选B。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塑造地表形态的力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情况。熟练掌握什么是外力作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题可知梵净山海拔较高,所有气候干旱,
13. 影响世界咖啡产地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生物 D. 市场
14. 目前,美洲咖啡种植范围能够扩展到更高的纬度地区,影响此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交通 B. 市场 C. 政策 D. 技术
【答案】
【小题1】B |
【小题2】D |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咖啡产地的主要因素,考查学生分析获取地理信息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明确农业区位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咖啡是热带的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地形、生物和市场对咖啡分布的影响小,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咖啡种植范围变化的因素,考查学生分析获取地理信息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明确农业区位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咖啡是热带的经济作物,目前,美洲咖啡种植范围能够扩展到更高的纬度地区,原因是技术的进步,交通、政策和市场对咖啡生长环境的影响不大,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5. 当台风在上海登陆时,杭州的风向最可能是 |
A. 西南风 B. 东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北风
16. 下列有关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移动的路径无任何规律 B. 经过地区均有洪涝发生
C. 监测主要通过RS技术 D. 台风中心附近风力最小
【答案】
【小题1】A |
【小题2】C |
【解析】【分析】
【解答】
台风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如只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空气是从高压指向低压,在东部是东风,南部是南风,西部是西风,北部是北风。但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东部的东风向北偏,故是偏南风;南部的南风向东偏,是偏西风;西部的西风向南偏,是偏北风;北部的北风向西偏,是偏东风。台风在上海登陆时风向是东南风,杭州位于台风的西南方向,而且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所以杭州的风向是西南风。A对,BCD错。故选A。
【分析】
【解答】
台风移动的路径一般向西或西北移动,A错;台风灾害有大风、暴雨和风暴潮,不是所有经过地区均有洪涝发生,B错;当台风发生时,RS技术可以及时监测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移动方向和速度,以及强风暴雨出现的地区,C对;台风中心风力最小,D错。故选C。
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项目采用直流供电制式,速度目标值每小时120千米,将于2021年12月底前竣工并投入运营。读金华市轻轨交通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下列有关轻轨交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利于完善地区交通运输网 B. 发展轻轨是为了完善产业结构
C. 轻轨交通噪声大运量大占地广 D. 每个城市都应该发展轨道交通
18. 金义东市域轻轨交通建设可促使
A. 沿线地带形成大型工业区 B. 沿线站点吸引商业网点集聚
C. 城市中心商务区迁往郊区 D. 市区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衰落
【答案】
【小题1】A |
【小题2】D |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轻轨交通的特点和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是答题的关键。
【解答】
金华市轻轨交通的建设,有利于完善地区交通运输网,改善基础设施,A对;
发展轻轨的目的主要是是为了完善地区交通运输网,B错;
轻轨交通采用直流供电制式,噪声小,C错;
各城市应该根据交通状况,按照需要发展轨道交通,D错。
故选A。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市域轻轨交通建设的意义。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是答题的关键。
【解答】
市域轻轨交通,时速快,轻轨的建设可促使市区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衰落,
故选D。
19. 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的土地利用类型最可能是
A. 耕地 B. 林地 C. 草地 D. 城建用地
20. 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生产采用“滴灌薄膜覆盖技术”的理念是
A. 节水,回收利用废弃物 B. 调水,保护生态系统平衡
C. 调水,减少废弃物排放 D. 节水,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答案】
【小题1】C |
【小题2】D |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的能力,草地的比重最大,其次是林地和耕地。
【解答】
我国土地类型中,草地的比重最大,约为32.6%,故A为草地,C正确;B比重约为16.6%,为林地,B错误;C比重约为13.5%,为耕地,C正确。
故选C。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农业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明确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我国北方旱地农业气候较干旱,薄膜可以将蒸发掉的水分再次循环再利用,减少灌溉水源,节水,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区位商是某地某一产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与全国相应行业增加值占全国GDP比重的比值。下表为我国内陆某省区部分工业部门区位商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21. 该省区产业发展优势区位最明显的是
A. 油气资源蕴藏量大 B. 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C. 水能资源充足 D. 农产品产量大
22. 影响有色冶金采选业的主导因素是
A. 原料 B. 动力 C. 市场 D. 劳动力
【答案】
【小题1】D |
【小题2】A |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位商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是答题的关键。
【解答】
结合材料,区位商是某地某一产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与全国相应行业增加值占全国GDP比重的比值,区位商>1,意味着区位优势明显;区位商<1,意味着区位优势不明显。该省区位商中食品加工工业和轻纺业的数值大,并且主要是原料指向型工业,所以该省区产业发展优势区位最明显的是农产品产量大。D对,ABC错。
故选D。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工业部门按主导因素的不同分为原料指向型工业、市场指向型工业、动力指向型工业、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技术指向型工业。
【解答】
有色冶金采选业需要靠近原料产地,属于原料指向型的工业。所以,影响有色冶金采选业的主导因素是原料。A对,BCD错。
故选A。
23. 近几年,某城市群核心城市老年人口比重降低,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 人口出生率 B. 人口死亡率 C. 人口密度 D. 人口迁移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人口死亡率上升会导致老年人口比重降低。
【解答】
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城市化水平高,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近几年,某城市群核心城市老年人口比重降低,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人口死亡率高。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4. 图示年份,该省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 2002~2004年 B. 2006~2008年 C. 2008~2010年 D. 2014~2016年
25. 下列有关该省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城镇化率上升是开放二孩的结果 B. 总人口逐年递增趋势是政策所致
C. 死亡率上升缓慢说明老龄化减缓 D. 该省人口类型属“低-低-低”型
【答案】
【小题1】B |
【小题2】D |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及转变。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能力。掌握人口增长模式及转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从该省总人口增长情况看,2006年以前和2010年以后,人口增长缓慢,2006~2008年,人口增长最快,B对,ACD错。故选B。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人口变化及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能力。掌握区域人口变化及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城镇化率上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果,和开放二孩无关,A错;总人口逐年递增趋势是由自然增长率决定,B错;死亡率上升缓慢说明老龄化加快,C错;该省出生率上升0.07%,死亡率上升0.004%,自然增长率上升0.066%,人口类型属“低-低-低”型,D对。故选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1)西北
(2)印度洋
(3)热带雨林
(4)不透水地面多,地表径流下渗少;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区;地表沉重的混凝土建筑加重了地面的下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措施、板块运动自然带、农业和地面下沉等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区域区域气候、自然带、城市化、交通等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是答题的关键。
【解答】(1)1月份,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北半球的东北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风,所以1月份雅加达盛行西北风。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可以开辟亚运快速通道,增加通行量,夜可以鼓励公共交通出行。
(2)爪哇岛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板块间相互碰撞挤压,形成消亡边界。
(3)印度尼西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地带性植被是热带雨林。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水稻种植业和热带种植园农业。
(4)由题干材料可知,雅加达人口众多,城市建成区97%的土地被混凝土和沥青覆盖,居民挖井取水普遍,由此可知,雅加达地面下沉速度快的原因有不透水地面多,地表径流下渗少;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区;地表沉重的混凝土建筑加重了地面的下沉。
2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1)缩短路程
( 2)垂直分异
( 3)④
(4)农作物品质高,市场需求量大;科技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地广人稀,本地农产品生产量大于消费量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川藏铁路建设多采用隧洞和高架桥梁的目的。影响铁路建设的因素主要从地形、气候、地质条件等方面分析。
(2)本题考查从成都到拉萨自然带变化体现的分异规律。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有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垂直地域分异和地方性分异规律。
(3)本题考查川藏铁路沿线①—④段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路段及原因。影响太阳能的因素从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
(4)本题考查青藏高原可以成为未来的商品农业基地的原因。商品性农业基地主要从农作物品质、市场需求、商品率等方面分析。
【解答】
(1)读图,川藏铁路穿行于崇山峻岭,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采用隧洞和高架桥梁可以缩短路程、降低坡度。
(2)读图,从成都到拉萨降水量逐渐减少,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从成都到拉萨地势升高,水热状况发生变化,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山地垂直分异规律。
(3)读图,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 ,是中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故川藏铁路沿线①—④段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④。③路段附近河流多为国际性河流,上游开发水能,会引起下游河流水量变化,容易引发国际争端
(4)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光照强,农作物品质高,市场需求量大;科技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地广人稀,本地农产品生产量大于消费量 ,可以成为未来的商品农业基地。
2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萨尔瓦多是中美洲人口最密集的国家,多山地、高原,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现已成为海外投资热点。材料二:中美洲局部略图。尼加拉瓜湖海拔为29米,面积8157平方千米,湖水通过圣胡安河向东南注入加勒比海,湖中生活着众多的海鱼。
(1)比较甲、乙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和地形的角度简析其成因。
(2)说出尼加拉瓜湖的主要水文特征。
(3)从地形地质角度简析萨尔瓦多泥石流多发的原因,并说出泥石流对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主要影响。
(4)萨尔瓦多有色金属和硫磺矿丰富,简析其原因。
【答案】(1)差异:与乙地比,甲地年降水量少;降水季节变化大
成因:甲地夏半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降水充沛;冬半年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乙地全年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各月降水丰富
(2)淡水湖;面积大(或水量大);主要补给来自大气降水;夏季水位较高
(3)成因:多高原山地,地形起伏大;地壳活跃,岩石破碎
危害:淹没农田;摧毁交通设施
(4)地处板块边界,岩浆活动频繁,有利于有色金属矿产形成;火山喷发物多形成硫磺。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气候的特征及成因、湖泊的水文特征、泥石流的成因及对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影响以及矿产资源分布的原因,考查学生分析获取地理信息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明确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1)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主要从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说起,因为甲地夏半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降水充沛;冬半年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乙地全年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各月降水丰富。所以降水量甲地少且季节变化大。
(2)据材料可知,尼加拉瓜湖湖水通过圣胡安河向东南注入加勒比海,湖中生活着众多的海鱼。湖泊有水体交换,因此是淡水湖。根据气候类型和图表判断,面积大(或水量大);主要补给来自大气降水;夏季水位较高。
(3)本题考查泥石流的成因及影响,泥石流需要具备大量碎屑物,降水及起伏的地形,据图和材料可知,该地多高原山地,地形起伏大;地壳活跃,岩石破碎。泥石流可以淹没农田;摧毁交通设施。
(4)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及意义,板块交界多岩浆活动,利于有色金属矿物的形成。地处板块边界,岩浆活动频繁,有利于有色金属矿产形成;火山喷发物多形成硫磺。
2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1)山峦连绵,气候湿润,植被丰富;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花蜜合成和积累;生态环境好,污染小,花蜜品质高。
(2)气候干湿状况呈波动变化;距今3710年至1500年期间,气候相对干旱;距今1500年至500年期间气候较为湿润;距今500年以来,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3)聚落多分布在盆地边缘,河流下游的冲积扇上;聚落向高海拔地区(或河流上游地区)迁移。
(4)当地的地方时为8月8日11时24分。同:两地都是昼长夜短;异:杭州的昼长较短,夜较长。
【解析】本题考查了农产品品质优良的条件、气候变化、土地荒漠化的影响、聚落分布特征及迁移特点、地球运动。
(1)农产品品质优良的条件可从以下几点来分析:环境质量好,灌溉水源水质好、污染源、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本题果子沟地区成为高品质蜜库的原因为:山峦连绵,气候湿润,植被丰富;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花蜜合成和积累;生态环境好,污染小,花蜜品质高。
(2)由材料三有机碳的变化曲线,以及题干中条件:干旱时期土壤有机碳含量少。可判断出气候干干湿状况呈现波动变化,大致变化特点为距今3710年至1500年期间,气候相对干旱;距今1500年至500年期间气候较为湿润;距今500年以来,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3)西北地区限制人口聚落分布的最大的因素为水源,盆地边缘,河流下游的冲积扇上水源相对丰富,故聚落多分布于此。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土地荒漠化严重,故聚落应向河流上游地区迁移。
(4)地方时的计算,相差15°相差一小时,先计算出经度差,再计算出时间差,然后利用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