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又名朝阳花,因其花常朝着太阳而得名。向日葵在盛开前,叶子和花盘白天随大阳从东转向西。太阳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盘又缓慢往回摆,在大约凌晨3点时,又朝向东方等待太阳升起。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在夏季向日葵花盘刚盛开时段,日本的向日葵花盘随太阳转动角度比乌克兰
A. 小
2. 为繁衍,夏季时向日葵花盘一旦盛开后,就不再向日转动,而是固定朝向东方,原因可能是朝向东方
①可得到更多太阳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
②可减少正午阳光的直射,避免高温灼伤花粉
③有助于烘干在夜晚时凝聚的露水,减少受霉菌侵袭的可能性
④有助于减少昆虫采花蜜造成伤害
A. ①②
3. 向日葵生长发育多与当地雨热同步,水分供求矛盾不突出,那么在我国华北地区播种向日葵最适宜的季节是
A. 春季
【答案】1. A
【解析】
【1题详解】
向日葵花盘盛开时段在夏季,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白昼越长,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转过的角度越大,所以低纬度地区花盘随太阳转动的角度比高纬度地区小,日本的纬度总体较乌克兰低,故A正确。
【点睛】注意昼夜长短与日出方位。
【2题详解】
固定朝向东方,可以避免正午阳光的直射,减少辐射量,否则高温会灼伤花粉。朝向东方,花盘一大早就可受阳光照射,有助于烘干在夜晚时凝聚的露水,减少受霉菌侵袭的可能性。②、③正确。花盘固定朝向东方,不利于光合作用;早晨温度较低,朝向东方在阳光的照射下使向日葵的花盘温度相对较高,能吸引昆虫停留传粉。①、④错误。故B正确。
【点睛】注意考虑光合作用的条件和生物的生活习性。
【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向日葵生长发育多与当地雨热同步,水分供求矛盾不突出。华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春季温暖,适合播种。A正确。
北方冬季大棚顶上常常结满露珠,影响棚内蔬菜光合作用,同时,较冷的水滴滴到蔬菜上,还容易导致蔬菜腐烂,造成减产。所以,大棚设计要尽力减小棚内湿度,并且有利于露水的收集。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 水滴由棚顶到集水容器的过程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
A. 下渗
5. 除棚内空气湿度外,影响集水量的因素还有
A. 大棚内外温差
C. 棚外风力大小
【答案】4. D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环节。棚内的水汽蒸发,遇到冷的玻璃顶凝结,然后在重力作用下水滴由棚顶到集水容器。根据水循环的环节可知,水滴由棚顶到集水容器的过程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降水,B对。
【5题详解】
凝结量的大小与棚内的空气湿度和大棚内外温差。大棚内的空气遇到冷的玻璃顶,就会凝结形成小水滴。大棚内的空气湿度越大,大棚内外温差越大,玻璃顶的温度越低,水气凝结越多,故答案选A。
河口沙嘴是黄河的前沿河段,河海交汇最为剧烈,可直观反映黄河口的冲淤变化。沙嘴的淤进蚀退与入海的水量和沙量关系极为密切。中游的小浪底水库1999年蓄水,2002年开始调水调沙实验。读黄河口沙嘴动态过程图,完成下列各题。
6. 图中南部沙嘴急剧蚀退的原因是
A. 黄河流域工业用水量增加
B.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C. 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D. 中上游水利工程建设
7. 推测图中出现北部沙嘴的原因
A. 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C. 海水对河口沙嘴侵蚀减弱
8. 2003~2006年期间,北部沙嘴快速向海洋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C.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调水调沙
【答案】6. 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极其变化,重点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和析图能力,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和调用知识的能力。
【6题详解】
图中南部沙嘴急剧侵蚀后退,说明河流入海口沉积的泥沙减少,原因可能是河流流量的减少或含沙量降低。读材料可知,沙嘴的淤进蚀退与入海的水量和沙量关系极为密切,中游的小浪底水库1999年蓄水,2002年开始调水调沙实验。从图中可看出,特别是2002-2003年、2003-2006年两时段南部沙嘴急剧蚀退,说明与中游的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时段相吻合,与中上游水利工程建设密切相关,D正确;图中1999-2002年南部沙嘴侵蚀后退不明显,此时段黄河流域工业用水量也增加,说明受其影响较小,A错误;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一个漫长持续的过程,不会在某一时段特别明显,B错误;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只会增加流量和泥沙淤积,C错误。故选D。
【7题详解】
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泥沙在河口大量堆积的结果。冲积物在河口堆积,开始先出现一系列水下浅滩、心滩或沙嘴,水流发生分叉,同时形成水上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就是在弱潮、多沙条件下形成的三角洲。它的特点是:河流入海泥沙多,三角洲上河道变迁频繁,有时分几股入海。泥沙在河口迅速淤积,形成大的河口沙嘴,沙嘴延伸至一定程度,因比降减小,水流不畅而改道,在新的河口又迅速形成新的沙嘴。而老河口断流后,又受波浪与海流作用,沙嘴逐渐被蚀后退。故推测图中出现北部沙嘴的原因是黄河改道,北汊入海泥沙淤积。故选D。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会导致黄河的入海口泥沙增多,南部和北部的沙嘴都应该扩张,而不是只出现南部消减,北部增多,故A错;黄河沿岸农业一直较多,因为降水较少,故农业需要充足的灌溉,不可能减少,故B错;换黄河改道次数较多,故海水对河口沙嘴侵蚀减弱,说法错误,C说法错误。
【8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中游的小浪底水库1999年蓄水,2002年开始调水调沙实验。从图中可看出,
【点睛】沙嘴,指从陆地突入水中的前端尖的沙滩。俗称沙尾,属于海积地形,是沙洲的一种形态,多由沿岸河流或海浪搬运泥沙,在海岬尖端或海岸之转折处沉积,透过沿岸流与沿岸漂移的堆积作用,形成一条沿岸以状似尾巴的低矮狭长沙滩由北向南延伸入海,另一端则与陆地相连。
澳大利亚地势低平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盐分容易随地下水蒸发而上升到地表,造成盐碱危害。科学家发现在南部小麦带(图)盐渍化农田上种植一种根系发达、吸水性强的盐生灌木滨藜,3~4年后,土壤盐分明显降低,并可在盐生灌木行间种植大麦、燕麦等作物,发展畜牧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M地土壤盐分含量最低时为该地
A. 春季
10. 种植滨藜能使土壤盐分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 降低地下水位,吸收土壤盐分
C. 增加大气降水,稀释土壤盐分
11. M地小麦收获期间,与我国徐州(34°15′N,117°ll′E)相比,悉尼(33°51′S,151°12′E)
A. 白昼时间较短
C. 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答案】9. D
【解析】
【9题详解】
图中M地是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土壤盐分含量最低时为该地冬季,D对。夏季炎热干燥,盐分含量大,B错。春季、秋季居中,A、C错。
【10题详解】
根据材料,滨藜是一种根系发达、吸水性强的盐生灌木,种植滨藜能使土壤盐分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吸收水分多,降低地下水位。能够吸收土壤盐分,使土壤盐分含量降低,A对。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不能降低盐分,B错。不能表示增加大气降水,C错。根系较发达,吸收水分,减少土壤地下水,D错。
【11题详解】
M地位于南半球,小麦收获期间,当地正值夏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我国正值冬季,与我国徐州(34°15′N,117°ll′E)相比,悉尼(33°51′S,151°12′E) 是夏半年,昼长夜短,日出时间早,A、B错。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较高,C对。正午物影较短,D错。
点睛:M地位于南半球,小麦收获期间,当地正值夏季,夏半年昼长夜短,日出时间早。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我国正值冬季,昼短夜长,日出晚。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较高,物影较短。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建、湖南、广东等地以红色砂砾岩为主体的丹霞地貌发育广泛。该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是,平顶山体,相互分离,四壁陡立。
某地理小组在对上述丹霞地貌考察时发现,丹霞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较小,但不同山体大多存在着山麓和山顶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多、山腰较少的“哑铃式”分布格局。考察人员还发现,许多峡谷中热带物种所占比重较同纬度其他区域高,尤其在偏南向开口的半封闭型谷地的坡脚地带,形成了“沟谷雨林”。图10示意某丹霞地貌区的植被分布及“沟谷雨林”景观。
(1)筒述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2)从地形、土壤等角度,分析植物呈“哑铃式”分布格局的原因。
(3)分析“沟谷雨林”形成的有利条件。
【答案】(1)含铁的碎屑物在地势低洼处沉积并固结,形成红色砂砾岩 ;地壳抬升与挤 压形成(垂直节理发育)中低山脉;流水沿岩层裂隙侵蚀,并在重力崩塌、风力侵 蚀等外力作用下,形成山体相互分离,四壁陡立的丹霞地貌形态。
(2)多数山体,山麓坡缓,土层较厚,落叶层较多,土壤肥沃,光照和水分充足,植 物的物种数量和生物量较多;山顶平缓,土层较厚,土壤保水性好,土壤含水量多, 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多;山腰地形陡峭,土层较薄或无法保留土壤,且土壤水分条件 差,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少。
(3)位于我国东南部,纬度更低,太阳高度更大,气温更高;四周崖壁陡立, 使阳光反射更强,沟谷得到的太阳辐射更多;偏南向开口的半封闭型谷地的坡脚地 带,湿润气流容易进入,降水多,水热条件好;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较小且山体相互分离,有利于暖湿水汽在其间的流动、扩散。
【解析】
【详解】(1)丹霞地貌的成因可从岩石类型入手,再结合其地貌特征进行分析,丹霞地貌以红色砂砾岩为主体,红色砂砾岩是沉积岩;是地质史上含铁的碎屑物在地势低洼处沉积并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红色砂砾岩;后由于地壳抬升与挤压形成中低山脉,垂直节理发育;后经流水沿岩层裂隙侵蚀,并在重力崩塌、风力侵蚀、风化作用等外力作用下,形成顶平、山体相互分离、四壁陡立的丹霞地貌形态。
(2)该地是丹霞地貌,平顶山体,麓缓、坡陡的地形,地形影响土壤厚度,进而影响植物分布,导致山顶、山麓、山腰因地形的差异而植被分布出现差异;多数山体,山麓坡缓,土层较厚,落叶层较多,形成丰富的腐殖质层,土壤肥沃,加之光照和水分充足,植物的物种数量和生物量较多;山顶平缓,土层较厚,土壤保水性好,土壤含水量多, 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多;山腰地形陡峭,土层较薄或无法保留土壤,且土壤水分条件差,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少;形成了山麓和山顶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多、山腰较少的“哑铃式”分布格局。
(3)许多峡谷中热带物种所占比重较同纬度其他区域高,尤其在偏南向开口的半封闭型谷地的坡脚地带,形成了“沟谷雨林”,即沟谷雨林的形成与河谷温度高、降水多有关;丹霞地貌发育的地方,多位于我国东南部,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气温高;丹霞地貌四周崖壁陡立, 使阳光反射更强,沟谷得到的太阳辐射更多,增加的沟谷的温度;偏南向开口的半封闭型谷地的坡脚地带,湿润气流容易进入,降水多;沟谷地带水热条件好,利于植被生长;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较小且山体相互分离,有利于暖湿水汽在其间的流动、扩散。
【点睛】丹霞地貌形成条件:
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以砾岩、砂砾岩、砂岩为主的红层;红层中的红色主要是岩石中高价铁的含量较高造成的。丹霞地貌形态的顶与其上覆地层的岩性和风化物有关,顶是一些铁质胶结物和较坚硬抗风化较强的岩性。受垂直节理控制的陡坡,主要是较大面积的岩块沿垂直节理面发生崩塌作用形成壮观的陡崖。崩塌物堆积在崖脚,崖麓的陡缓受崩塌下来的岩块的影响,块体较大的岩块堆积形成坡面陡,反之则缓。流水作用在丹霞地貌演化中起重要作用。流水侵蚀可以分为物理的冲蚀(下切和侧蚀)、化学的溶蚀作用等。流水的侵蚀掏空坡脚的物质,加快重力崩塌作用的进程。流水对红层中可溶性成分进行溶蚀,促进水动力侵蚀和风化作用的进行。
沟谷雨林形成条件:
有些山谷或者盆地地区由于地形影响,造成了局部气流上升,容易形成降水,且因处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炎热,这时就形成了局部的雨林气候,且有着和雨林气候同样的特征,高温多雨,由于这种地形造就该地区的植被,所以被称为沟谷雨林。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华北平原东部地区盐碱地分布广泛,台田模式是该地区治理盐碱地的一种有效方式。修筑台田时,先在底部铺塑膜,塑膜上铺暗管(暗管通向沟渠),然后堆土成台田用于耕作,挖沟为渠,放养水生生物。下图示意台田构造。
(1)分析该区域春季土壤表层盐分易富集的原因。
(2)推测图中塑膜和暗管的主要作用。
(3)筒述该地区台田模式的主要生态效益。
(4)有专家认为该区域中的黄河三角洲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你认为专家提出该观点的理由有哪些?
【答案】(1)华北平原地区春季降水少,晴天多,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南北 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和夏季风转换期) ,风力大;平原地区 地势低平,地下水位低,随着水分蒸发,盐分上行,在土壤表层富集。
(2)塑膜:隔断上、下盐分的移动(阻挡塑膜上方盐分下行,也阻挡塑膜下方盐分上 行) ;汇集下行水分和盐分,使暗管更好的发挥作用 。 暗管:通过透水孔,快速排水、排盐到沟渠,降低地下水位。
(3)减轻土壤盐碱化危害,提高土地质量 ;形成良性生态系统,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4)灌溉水源紧张,缓解水资源压力;土壤盐碱化较重,相对适宜牧草生长;畜牧产品市场扩大,牧业经济效益高。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华北平原东部春季土壤表层盐分易富集的原因,与当地春季气候有关,可结合春季气温、降水等特征进行分析。盐碱化形成与蒸发旺盛及排水不畅有关;暗管通向沟渠,通过透水孔,快速排水、排盐到沟渠,降低地下水位,减少盐碱化的发生。台田模式的主要生态效益从对防止盐碱化、维护土地生态系统等方面意义分析。黄河三角洲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可从大牧场牧业发展的条件及黄河三角洲不适宜发展种植业的条件分析。
【详解】(1)华北平原东部春季土壤表层盐分易富集的原因,与当地春季气候有关,可结合春季气温、降水等特征进行分析;华北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春季降水少,晴天多,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和夏季风转换期),风力大;平原地区 地势低平,地下水位低,随着水分蒸发,盐分上行,在土壤表层富集。
(2)盐碱化形成与蒸发旺盛及排水不畅有关;先在底部铺塑膜,然后堆土成台田用于耕作,塑膜可隔断上、下盐分的移动,即阻挡塑膜上方盐分下行,也阻挡塑膜下方盐分上行;塑膜上铺暗管,塑膜还利于汇集下行水分和盐分,使暗管更好的发挥作用。暗管通向沟渠,通过透水孔,快速排水、排盐到沟渠,降低地下水位,减少盐碱化的发生。
(3)台田模式的主要生态效益从对防止盐碱化、维护土地生态系统等方面意义分析;台田模式是堆土成台田用于耕作,挖沟为渠,放养水生生物,这种生产方式,利于排水,减轻土壤盐碱化危害,提高土地质量;水生养殖,形成良性生态系统,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4)黄河三角洲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可从大牧场牧业发展的条件及黄河三角洲不适宜发展种植业的条件分析;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草场广阔,交通便利的地方;黄河三角洲盐碱化严重,灌溉水源紧张,不利于种植业,发展牧业可缓解种植业带来的水资源压力;土壤盐碱化较重,相对适宜牧草生长,不利于作物生长;畜牧产品市场扩大,牧业经济效益高。
【点睛】台田模式是一种由台田、排水沟道与鱼塘等其他农业生长机制共同构成的盐碱地土地利用模式,上部台地进行农业种植,下部坑塘进行水产养殖。通过调控地下水位来改良盐碱地,系统中均采用抬高地面开挖鱼塘和排碱沟的基本立面结构来有效控制地下水位。一方面,抬地挖塘可以增加地下水位与台田耕种表层的相对距离,使地下水位相对深度大于土壤返盐临界深度。另一方面,通过控制水位高度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地下水位。两方面共同作用使台田表层土壤在旱季时不致引起积盐。形成“上粮下渔中间稻”的良性循环农业生态模式,成为集菜、鱼、稻、禽、猪等多品种生态养殖高科技农业模式;有效地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田间小气候,初步形成了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1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继2016年推行河长制之后,中共中央提出到2018年年底前,我国将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湖长体系。湖长有六大任务,包括严格湖泊水域空间管控,严格控制开发利用行为;加强湖泊岸线管理保护,实行分区管理,强化岸线用途管制;加强湖泊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入湖污染物总量;加大湖泊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开展湖泊生态治理与修复;健全湖泊执法监管机制。
我国建立湖长体系与湖泊面临严峻的生态压力有关,试简述我国湖泊面临的主要生态压力
【答案】毁林开荒、围垦湖泊造成湖泊面积萎缩·湖泊对径流的调蓄能力下降;湖泊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超标排污、违法养殖造成水质恶化;湖区非法采砂影响防洪、航运安全,破坏生物栖息地;湖区过度捕捞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湖泊面临的主要生态压力。可结合材料信息“六大任务”推测生态压力。水域空间管控对应湖泊面积减少问题--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加强湖泊岸线管理保护,实行分区管理,强化岸线用途管制,加强湖泊水资源保护,对应合理用水—湖泊径流调蓄功能等;水污染防治,对应水质恶化等;加大湖泊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对应,生物多样性;生物栖息地等环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