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某县(Q)北依燕山,缓坡地分布有由片麻岩发育形成的土壤。该县板栗栽培历史悠久,境内百年粟树随处可见,是我国著名的板栗生产之乡(图l显示为该县生产的板栗)。早在20世纪40年代,位于我国东部的某国(R)从Q县采集种栗,并调集专家选择和Q县同一纬度(约400N)的本土山区进行了栽培试验,其生长出来的板栗品质却与Q县板栗相差甚远。据此完成1-2题。
1.同一纬度的山区,R国生长出来的板栗品质不及我国Q县板栗,形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自然条件可能是
A.光热 B.降水 C.土壤 D.地形
2.Q县应分布在我国的
A.辽宁省 B.河北省 C.陕西省 D.甘肃省
图2为“我国某省区M煤炭集团光伏发电产业链模式图”, 读图完成3-5题。
3.产业链模式图中的①②分别代表的是
A.粉煤灰与新型建筑材料厂 B.供气与液化气站
C.供水与灌溉农田 D.钢材与轧钢厂
4.下列说明与图示产业链各环节的联系,相符的是
A.冬季高效农业大棚光热可直接利用太阳能
B.热电厂供电供热保障多晶硅厂的生产
C.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为热电厂直接冷却的水源
D.太阳能电池板厂的原料来源于工业园区
5.M煤炭集团光伏发电产业,最可能分布在
A.黔 B.桂 C.闽 D.内蒙古
林线是高山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图3示意为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据此并读图完成6-8题。
6.依图可知,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高度相差
A.800米及以下 B.800-1000米
C.1000-1200米 D.1200米及以上
7.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最合理的解释是
A.地处低纬的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
B.地处山地迎风坡地带年降水量大
C.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
D.来自西部的暖湿气流在宽谷地带多云雨
8.多条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折向变化,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与盛行风向 B.降水与土壤类型
C.地势与山脉走向 D.气温与纬度位置
在某城市(40°43′N)主街道可看到旭日或夕阳位于街道正中间的景象。这种“悬日”景观的出现其实是自然与人工建筑的搭配。图4显示的是该街道某年5月28日日落“悬日”景象,据此完成9-10题。
9.出现这种景观,说明图示街道的走向为
A.东一西向 B.东南一西北向 C.南一北向 D.东北一西南向
10.该街道出现“悬日”景观,既有日出的时候,也有日落的时候。若天气条件允许,每年5月28日和7月12日会出现日落“悬日”,那么,出现日出“悬日”的日期应为
A.2月28日和4月15日 B.6月22日和8月30日
C.9月23日和11月29日 D.12月5日和次年1月8日
11.图5中的右图显示的是某特大城市与郊区间局部路段下班时间的路况,左图中与右图相应位置的车流(人流)流向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6.(2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某大陆中部地表分布着一块巨大的独体岩石,现在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观。在通往该地的路旁,竖立着特殊意义的路牌。对这块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巨大岩石,至今科学家仍未破解其确凿的出处来源,有的说是数亿年前从太空上坠落下来的流星石,其三分之二沉入了地下,三分之一浮在了地面。有的则说是一亿两千万年前与所在大陆一起浮出水面的深海沉积物……。
(1)根据提供信息,指出这块巨石所在的大陆,并简要说明图示路牌的作用。(6分)
(2)有学者就该大陆巨大岩石的形成,图示(图6-3)了其过程。若此图示是成立的,请依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对a、b、c、d图示内容加以解释说明。(14分)
37.(26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建成区通常指市区集中连片部分及分散在近郊与城市有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用地。图7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主体“岛屿城区扩展过程及海岸线变化图”,图中阴影表示建成区范围,图8是“建成区占该岛各高程土地面积比例变化图”。
(1)据图7概述1973年到2007年该岛建成区的变化及海岸线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2)城市建设挤占其他类型的土地是城市扩张的结果。据表,简要说明2007年与1973年相比,该岛在城市发展中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变化。(12分)
(3)依所提供信息对图示甲地区未来的土地利用提出你的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
42.(10分)旅游地理
互联网时代网民的旅游行为多元化、信息获取网络化、交易方式网络化。某网站对网民的出境游进行网上调查。部分结果如图8“网民喜欢的旅游景点类型”。
据图指出网民喜欢比重最大的景点类型,并举例说明怎样欣赏此类旅游景观。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9是中国主要自然灾害造成各种损失的比例(1949-1998)
据图指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并简要分析其危害性严重的原因。
44.(10分)环境保护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肉眼不可见,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2011年12月5日,受天气的影响,北京PM2.5的浓度最高超过400,空气达到“有毒害”重度污染程度。
指出PM2.5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并简述可以导致其污染程度加剧的天气状况。
地理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1-11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4分。)
A卷:1.C 2.B 3.A 4.B 5.D 6.D 7.C 8.C 9.B 10.D 11.A
B卷:1.B 2.C 3.A 4.B 5.D 6.D 7.C 8.C 9.B 10.D 11.A
第Ⅱ卷 非选择题(56分,若与所给答案不符,且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必考题(36题、37题,共46分。)
36.(20分)
(1)澳大利亚大陆(2分)提示过路司机小心袋鼠会突然穿过公路(4分)
(2)a在岩石形成的初期,岩层和其上下的结构都是水平状态。(2分)
b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岩层受水平挤压发生褶皱(褶曲)和断裂。(2分)
c背斜凸出部分风化严重,并且被地质活动破坏(侵蚀)、搬运。(4分)
d坚硬的岩层风化速度慢,留下凸出于地面的断头,而周围的结构在地质作用下成为水平的地面。(6分)
37.(26分)
(1)建成区面积逐步增大(4分) 填海造陆所致(4分)
(2)林地减少25平方千米;耕地减少39平方千米;淡水水域减少1平方千米;滩涂减少2平方千米;填海造陆19平方千米;建设用地增加86平方千米。(每项2分,合计12分)
(3)提出相关合理建议(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2分);其理由是基于甲地为该岛300米以上的土地类型区的基础上说明的,且符合逻辑(4分)。
选考题(42题、43题、44题,共10分。)
42.(10分)旅游地理
自然景观类(2分)如:观鸟要知道鸟类的迁徙规律,注意把握观赏时机;如观瀑布要选择适当距离仰视,注意把握观赏的角度。(8分)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气象灾害(2分)原因: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高;造成人员死亡的比例高;我国是农业大国,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范围最大;气象灾害对交通等基础设施破坏严重,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8分)
44.(10分)环境保护
来源:工业废气、交通运输(汽车尾气)(各种炉灶所排烟尘等,4分)
天气状况:大雾、静风(无风)、逆温等。(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