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于2018年3月2日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在年内启动全球移动宽带卫星互联网系统建设。系统将实现六方面应用,包括智能终端通信、互联网接入、物联网接入、热点信息推送、导航增强与航空航海监视等。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全球移动宽带卫星互联网系统中导航增强应用,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
2.需要广泛运用全球移动宽带卫星互联网系统的行业有
①航空运输业 ②移动通信业 ③水稻种植业 ④大牧场放牧业
A. ①②
【答案】
1.C
2.A
【解析】
1.遥感R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导航应用增强主要运用的GPS是技术,C正确。
2.由材料“系统将实现六方面应用,包括智能终端通信、互联网接入、物联网接入、热点信息推送、导航增强与航空航海监视等”可知,需要广泛运用该系统的行业为航空运输业和移动通信业,A正确。
【点睛】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三者既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读澜沧江流域水能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3.澜沧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 季风气候,河流流量大
C. 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
4.澜沧江梯级开发对沿岸地区产生的影响是
A. 减少洪涝灾害威胁,避免地质灾害
C. 增加径流量,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
【答案】
3.A
4.D
【解析】
3.澜沧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是季风气候,河流流量大,河流落差大,A正确;地质复杂,工程难度大,是不利条件;澜沧江流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和科技不发达。
4.梯级开发可减少地质灾害,但不会避免地质灾害;梯级开发会改善航运条件,但不定会促进航运高速发展,航运高速发展还受当地经济条件的影响;梯级开发会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但不会增加径流量;会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展,D正确。
(题文)下图为某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该国西部及西南部为温带荒漠,近年来,该国甲地区草地退化、沙化日趋严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小题1)该国西部及西南部形成荒漠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 距海洋较远,受海洋影响小
C. 常年受高压控制,降水量少
6.(小题2)该国针对甲地区草地沙化问题采取的措施不可行的是
A. 建设人工草场
C. 实施退耕还草
【答案】
5.6.B
【小题2】【小题2】D
【解析】本题考查非地带性规律及荒漠化治理。图示南美洲的阿根廷,地处安第斯山东侧,大部地区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降水少,形成荒漠景观。甲是潘帕斯草原,针对草原沙化日趋严重问题,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建设人工草场、控制载畜量合理放牧,实施退耕还草,都有利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会加重对草原的破坏。
5.6.图示南美洲的阿根廷,地处安第斯山东侧,大部地区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降水少,形成荒漠景观。选B正确。
【小题2】【小题2】甲是潘帕斯草原,针对草原沙化日趋严重问题,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建设人工草场、控制载畜量合理放牧,实施退耕还草,都有利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会加重对草原的破坏。选D正确。
泰中罗勇工业园是中国商务部批准的首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园区位于泰国东部海岸、靠近泰国首都曼谷和廉差邦深水港。随着中国企业“抱团出海”的进一步实施,未来将逐步形成为集物流、会展、生产加工于一体的现代综合工业园区。为保证发展质量,园区对进驻企业进行综合考察,以期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链。2015 年来自杭州的中策公司进驻该产业园,投资泰国优势产业。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除政策外,影响泰中罗勇工业园区选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工业基础
8.吸引中策公司进驻园区的优势产业最有可能是
A. 毛纺织业
9.园区对引进企业进行综合考察的主要目的是
A. 减少劳动力成本,降低招工难度
C. 强化园区企业合作,避免过度竞争
【答案】
7.B
8.D
9.C
【解析】
7.泰中罗勇工业因区是东南亚最大的中资工业因区,依托政策等优势,该区己形成集物流、会展、生产加工为一体综合工业园。而物流和生产加工出口的产业对交通的依赖度较高;对技术和工业基础依赖度相对较小。图示中工业园区位于泰国东部海岸、靠近泰国首都曼谷和廉差邦深水港,距海港近且有高速公路直达海港,水陆交通运输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因此除政策外,影响泰中罗勇工业因区选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位置优越,B项正确。
8.2015年来自杭州的中策公司进驻该产业园,投资泰国优势产业。而泰国地处热带地区,农业主要以水稻、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为主,毛纺织原料缺乏,盛产天然橡胶。工业水平较低,精密机械和光伏产品不应是其优势产品,最有可能是橡胶制品,D项正确。故答案选D项。
9.由题意可知园区为保证发展,园区对进驻企业进行综合考察,以期形成上下游协同的产业链,主要目的应该是避免重复引进相似企业造成过度竞争降低工业园的竞争力。园区对引进企业进行综合考察,并不是共享基础设施,也不能起到扩大市场范围和减少劳动力成本,ABD错误。但是通过综合考察可以强化园区企业合作,避免过度竞争,C正确。故答案选C项。
点睛: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而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是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合作: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产业的国际分工和合作;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和合作。
(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给转出区域和转入区域的自然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由转移国际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家或地区。
甘肃玉门是中国第一个大型石油基地,但近年来资源趋于枯竭。目前甘肃省正在河西走廊建设千万千瓦级发电基地,打造“陆上三峡”,玉门是其主战场。图4为“河西走廊”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河西走廊能够建设千万千瓦级发电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 风一电能源丰富
C. 水一电能源丰富
11.助推玉门成为“陆上三峡”主战场的因素是
A. 地形
12.发电基地的建设利于当地
A. 完善基础建设,减少寒潮危害
C. 加速资源枯竭,抑制经济发展
【答案】
10.A
11.A
12.B
【解析】考查风能资源的分布,风能发电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0.河西走廊建设千万千瓦级发电基地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丰富的风能资源发展风电产业。故选A。
11.该基地利用风力发电,促进了新能源的开发,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植被的破坏,进而保护植被,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环境污染,但对寒潮等自然灾害基本没有影响,A错误,B正确;风电能源为可再生能源,风电工业的建设不会造成资源的枯竭,且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C错误;风力发电与作物的生长无关,D错误。故选B。
读某国局部地区图及A、B两地降水资料图,回答下面小题。
13.导致A、B两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地势
14.甲河附近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混合农业区。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该地农场主产羊毛和水稻
C. 农场经营方式以国营为主
【答案】
13.D
14.B
【解析】本题组以澳大利亚区域等高线图和降水分布图为载体,考查降水的影响因素以及混合农业区的地理特征,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3.B地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夏季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多,冬季受西北风控制,降水少;A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两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同主要是因为大气环流的差异,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14.甲河附近的混合农业区为小麦—牧羊带,主产应为羊毛和小麦,A项错误;该地受大分水岭阻挡,位于盛行风的背风坡,属于雨影区,降水稀少,故B项正确;其经营方式为私营农场,C项错误;澳大利亚人口稀少,农产品主要销往国际市场,D项错误。
【点睛】第1题很容易因为A、B两地分属于大分水岭的东西两侧而错选地形地势。要注意区分两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的差异,再来判断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读(下图)南极洲等高线图和南极洲4个气象站的气温曲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15.关于四个气象站气温的正确叙述是
A. 最低气温均出现在7月
B. 各站之间的气温差异夏季最大
C. 气温季节变化最小的是法拉第站
D. 南极气温年较差为22°C
16.东方站各月气温都比南极点低,
主要原因是东方站
A. 纬度比南极点高
C. 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答案】
15.C
16.B
【解析】本题组以南极地区的等高线地图和气象资料为载体,考查南极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差异,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5.据图乙,东方站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A项错误;各站之间气温差异最大在7—8月份,属于南半球的冬季,B项错误;法拉第站气温曲线变化最小,气温的季节变化最小,故C项正确;南极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60℃,气温年较差为30℃,D项错误。
16.根据图甲,东方站海拔在3000m—4000m之间,南极点海拔在2000m—3000m之间,与南极点相比东方站海拔高,所以各月气温都比南极点低,故B项正确。南极点纬度比东方站高,A项错误;两地都位于南极点附近,均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C项错误;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项错误。
【点睛】南极地区地理特征
1.经纬度位置:南极圈(66.5°S)以南,南极洲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2.海陆位置:被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包围,是未来南半球各大洲横越南极空中交通唯一中间基地。
3.范围:南极大陆及其附近岛屿。
4.地形地势
(1)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文森山是南极洲最高峰。
(2)“冰雪大陆”,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5.气候:极地气候—酷寒、烈风、干燥(“寒极、风极、白色沙漠”)。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原因:纬度高、海拔高、气压高、西风漂流阻挡作用、极冰反射阳光)。
6.自然资源:淡水资源(固体淡水)、矿产资源(煤、铁)、生物资源(磷虾、企鹅、鲸等)
7.居民:无定居人口。
8.南极考察
(1)最佳季节是暖季极昼期(11月至次年3月)。
(2)科考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目前正在建设第五个科考站)。
(3)南极条约: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禁止核试验和放射性废物处理。
西伯利亚地区针叶林广布,是俄罗斯一个重要开发区。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7.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主要有
①地广人稀
③交通便捷
A. ①②
18.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气温较为适宜
③开发历史较长
A. ①②③
【答案】
17.D
18.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分区地理,学生要熟悉俄罗斯的地理知识,具有读图分析能力。
17.俄罗斯是传统的欧洲国家,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广人稀、矿产资源丰富,由于纬度高,冬季气候寒冷,且河流多为南北走向,而运输主要呈东西走向,交通运输不便,故D正确。
18.西伯利亚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大,主要是纬度稍低、气温适宜、开发历史较长、经济相对发达。而地形上,北部平原面积更大,故选C。
(题文)某“骨灰级”驴友准备在5月份从中国出发,计划在一个月时间内按图4所示线路进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小题1)下列河流中,该驴友在整个旅途中没有经过的是
A. 莱茵河
C. 赞比西河
20.(小题2)从俄罗斯到南非一线经过的气候类型主要有
①温带大陆气候 ②热带雨林气候
③热带草原气候 ④热带沙漠气候
A. ①②③
21.(小题3)对于沿途景象叙述正确的是
A. 坦桑尼亚草原的动物们向南迁徙
C. 刚果(布)分布有大片水田
【答案】
19.20.A
21.【小题2】C
【小题3】【小题3】D
【解析】
19.20.读图该驴友整个旅程经过中国、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等国家。伏尔加河主要流经俄罗斯注入里海;坦桑尼亚位于赞比西河口处;刚果河流经刚果布的北部地区;莱茵河主要流经欧洲西部的奥地利、法国、德国和荷兰等国家,该驴友未经过这些地区,故A正确。
21.【小题2】从俄罗斯出发,首先经过中亚地区的温带大陆气候,再经过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到达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附近,该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在非洲主要分布于刚果盆地,俄罗斯到南非未经过该区域。故C正确。
【小题3】【小题3】由材料可知,该驴友旅行的时间为5-6月份,处于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坦桑尼亚地处南半球,气候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冬季为干季,草木枯黄;北半球热带草原为湿季,草木茂盛,所以动物向北迁移,故A错误;南非大部分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5-6月为干季,降水少,河流为枯水期,故B错误;刚果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其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5-6降水较少,不可能分布有大面积的水田,故C错误;5-6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俄罗斯位于北半球,昼长夜短,故D正确。
【点睛】此题考查非洲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其植被湿季水草丰美,干季草木枯黄,动物转而迁往水草条件较好的地区。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故同一时间两地的气候特点正好相反,非洲大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河流径流量也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雨季径流量大,枯水期径流量小。
分布于我国东北平原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多,保肥、保水性强,是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肥沃土壤。20世纪50年代以来,黑土区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左图示意东北平原黑土的分布,右图示意东北平原黑土厚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东北平原黑土形成的自然条件是
A. 纬度偏高,气温偏低,物理风化作用弱
C. 地势低平,水系发达,有机质积累多
23.引起东北平原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微生物分解活跃
C. 人类过度垦殖,流水冲刷严重
【答案】
22.B
23.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知识,学生要熟悉黑土的形成条件和人类对黑土造成的影响。
22.东北平原气温日变化、季节变化幅度大,冻融作用明显,物理风化作用强,A错。东北平原黑土形成的自然条件是有机质来源丰富,冬季漫长,气候寒冷,有机质分解慢,积累多,B对。不是因为地势低平,水系发达,有机质积累多,C错。气温高分解作用强,不利于有机物质积累,D错。
23.引起东北平原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垦殖,流水冲刷严重,水土流失严重,C对。全球气候变暖,微生物分解活跃,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不是土壤厚度变薄的原因,A、B错。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大量被侵占,不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D错。
2016年我国在贵州黔南成功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其直径达500米。FAST台址位于貴州黔南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的大窝凼洼地,附近5公里范围没有任何乡镇,25公里范围内只有一个小县城,是科学家观测宇宙的理想之地。读图文,完成下面小题。
24.大窝凼洼地的成因可能是
A. 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口
B. 石灰岩溶洞坍塌形成的天坑
C. 岩层断裂下陷形成的构造湖盆
D. 古代冰川侵蚀形成的冰斗
25.大窝凼的地形对FAST工程建设最为有利的影响是
A. 土石工程量小
B. 地质条件稳定
C. 不易受洪水威胁
D. 便于设备的安装运行
26.我国FAST台址选择在贵州黔南大窝凼建设,主要是因为这里
A. 海拔较高,大气稀薄
C. 降水少,晴天多
【答案】
24.B
25.A
26.D
【解析】本题以我国天文观测的宏伟工程射电望远镜FAST的景观图为例,考查了工程选址的的区位条件,区域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侧重了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的综合。
24.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大窝凼洼地的成因可能为石灰岩经流水溶蚀,形成地下溶洞与暗河,地表坍塌,形成洼地,B项正确。该地石灰岩地貌广布,岩浆活动应形成岩浆岩,A错;断层处地质条件不稳定,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C错;冰川侵蚀分布于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此地并无冰川活动,D错,正确答案为B。
25.洼地地形有利于射电望远镜建设,土石的开挖和填埋工程量小,A正确;地质条件稳定是大型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并非最有利的影响,B项错误;此地并无河流流经,无洪水威胁,C项错;该地为喀斯特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设备安装困难较大,D项错误;正确选项为A。
26.贵州地处高原地形,海拔较高,大气干扰较少,但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并非大气稀薄,A、C项不准确;太阳活动的干扰情况主要与太阳活动出现的周期和强弱有关,B项错;选择大窝凼洼地修建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该地地广人稀,城镇少,人为干扰少,为收集电磁波提供了稳定的环境,D项正确。
第II卷(非选择题)
|
二、综合题 |
27.(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 图中A、B、C三座城市降水量统计表(单位:毫米)。
材料三 多瑙河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并在河流中、上游开发了梯级水电站,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形成了一些大城市。
(1)与B城相比,A城降水量的特点是什么,并简述其成因。
(2)说出多瑙河在C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3)D城市是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区位条件。
【答案】(1)特点:降水总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
成因:位于沿海地区,冬季西风带来了丰富水汽;(受地形阻挡,水汽抬升,多地形雨);夏季受副高控制,多下沉气流,降水少。
(2)逐渐变多
原因:冬季以降雪为主,气温低,流量小;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水增多;降水量有所增加。
(3)位于多瑙河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地处中纬度,气候凉爽适宜;有河流经过,淡水充足;交通便利;
国家首都,具有政治优势。
【解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A城与B城相比降水总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
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和地形影响。A位于沿海地区,冬季西风带来了丰富水汽,同时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夏季受副高控制,多下沉气流,降水少。
(2)从表格中数据看逐渐变多。
原因主要从河流的补给形式进行分析。冬季以降雪为主,气温低,流量小;冬季至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水增多;降水量有所增加。
(3)根据等高线可以判断地形条件,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气候条件,再从图中看处于河流附近,淡水充足;再结合材料可知交通便利;国家首都,具有政治优势。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疆伊犁河谷是亚欧大陆干旱地带的一块“湿岛”。
材料二 汉江谷地是大西北的“另类”(“鱼米之乡”“小江南”,秦巴山区的“明珠”),是我国重要的柑橘生产区,也是我国柑橘分布北界,今天这里又成为陇海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区的对接带。柑橘属亚热带常绿果树, 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畏寒冷,适宜栽培柑橘的地区年平均气温需15-22℃,冷月(1-2月)平均气温3℃以上;柑橘生长季节每月降水120-150毫米;柑橘要求中性偏酸的土壤,PH值5.5-8.5 ,但以5.5-6.5为宜.
材料三 河谷示意图。
材料四
(1)推测两河谷降水水汽主要的来源地,并说出输送水汽的盛行风向。
(2)汉江谷地能够成为大西北的“另类”,秦岭作用功不可没,简要说明秦岭所起的作用。
(3)简述该地柑橘种植的有利的自然条件。
(4)评价柑橘主要种植区寻求“公司+农户”的协作方式的好处.
【答案】(1)伊犁河谷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盛行风向为西南风; 汉江谷地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盛行风向为东南风。
(2)减小冬季风,阻挡风沙,增加冬季温度;抬升夏季风,增加夏季降水;地势起伏大,气候差异显著,增加生物多样性。
(3)该地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气温较高,热量充足;(纬度较高,昼夜温差较大);地处河谷地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土壤具有适宜的酸碱度(具有中性偏酸的土壤)。
(4)公司提供技术、柑橘幼苗;农户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公司技术人员为农户讲解种植知识,避免滥施化肥、农药和除草剂而导致柑橘质量下降;
公司的收购为农户的安心种植提供保障。
【解析】整体分析:伊犁河谷位于天山山脉西部,谷地向西敞开,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秦岭所起作用,主要从对气温、降水、植被的影响分析。柑橘属亚热带常绿果树, 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畏寒冷,汉江谷地位于亚热带,热量丰富。
(1)伊犁河谷位于天山山脉西部,谷地向西敞开,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盛行风向为西南风。汉江谷地位于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盛行风向为东南风。
(2)秦岭所起作用,主要从对气温、降水、植被的影响分析。秦岭呈东西走向,汉水谷地位于秦岭南侧,冬季能减小冬季风,阻挡风沙,增加汉水谷地冬季温度。夏季抬升夏季风,增加夏季降水。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增加生物多样性。
(3)柑橘属亚热带常绿果树, 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畏寒冷,秦岭对柑橘生长的自然条件影响,主要从对气温、降水的影响。汉江谷地位于亚热带,热量丰富。冬季因秦岭阻挡,受北方冷空气影响较小。位于河谷地区,热量不易散失,气温较高。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4)汉水谷地的柑橘品质较好,发展果汁饮料产业的原料丰富。位于内陆地区,劳动力成本较低,土地租金较低。果汁饮料的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对外交通便利。
(5)假设某年柑橘价格降至“萝卜价”,经销商不再收购,很多种植户损失惨重,“公司+农户”的协作方式,由公司提供技术、柑橘幼苗,农户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公司技术人员为农户讲解种植知识,避免滥施化肥、农药和除草剂而导致柑橘质量下降。公司的收购为农户的安心种植提供保障,减少农户的损失。
29.(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说明图中南太行山的形成过程。
清徐老陈醋是山西省的地方传统名产,其酿制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陈醋以当地种植的红高粱为主要原料,以井水为酿造水源,经蒸料、发酵、熏醅、水淋而成新醋,再通过“夏季伏晒”和“冬季抽冰”的陈酿过程,剔去醋中水分。
2概述清徐老陈醋生产的有利条件。
大同素有“中国煤都”之称,近年来大同坚持低碳发展,积极开发新能源,全力建设国家新能源基地。
(3)分析大同从国家煤炭能源基地向新能源基地转变的主要原因。
【答案】(1)地壳运动导致岩层弯曲变形,岩层断裂,岩块相对上升形成山脉;后又经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
(2)原料丰富;水质优良;年降水量较少,晴天多,夏季高温、日时时间长,有利于发酵和蒸发水分;冬季寒冷,有利于“抽冰”,剔去醋中水分;工艺独特,历史悠久;当地人饮食偏好。
(3)煤炭资源减少,开采成本升高;煤炭开发利用过程污染严重;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资源丰富;清洁可再生;开发利用技术日益成熟;环境保护的需要增强;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增大;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能源建设等相关知识,难度较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从南太行地质结构与地貌示意图可以看出地壳运动导致岩层弯曲变形向上弯曲,后又发生岩层断裂,抬升,海拔较高;后经外力的风化、侵蚀地表出现山谷等地貌。
(2)首先需要从图示图例切入,描述山西霾的空间分布特征,着重描述清楚哪里多、哪里少即可,然后从地形、风向、人类活动等方面回答原因。
(3)清徐老陈醋是山西省的地方传统名产,其酿制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徐老陈醋生产的有利条件,可以从原料、水质、热量、光照、人口等方面回答。
(4)大同从国家煤炭能源基地向新能源基地转变的主要原因,可以从煤炭资源减少、开采成本升高、开发利用技术日益成熟、环境保护的需要增强等方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