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中所示的节气为
A. 春分日
2.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点的地方时为6:00
B. 此时地球比较靠近远日点
C. 此后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D. 此后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答案】
1.D
2.C
【解析】
1.读图,图中北极圈是极夜现象,所示的节气为冬至日,D对。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A、C错。夏至日北极圈是极昼现象,B错。
2.图中赤道与晨线的交点时刻是6点,结合等份判断,相邻经线相差2小时,东边的比西边的早,C点的地方时为10:00,A错误。此时是冬至日,12月22日,地球比较靠近近日点,B错误。此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C正确。此后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D错误。
点睛:图中北极圈是极夜现象,所示的节气为冬至日。夏至日北极圈是极昼现象。赤道与晨线的交点时刻是6点,结合等份判断,相邻经线相差2小时,东边的比西边的早。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读“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B. 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C. 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D. 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4.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地为向斜成谷
B. 乙地适合打水井
C. 丙地不容易被侵蚀
D. 丙、丁之间有断层
【答案】
3.B
4.C
【解析】
3.结合图示雨线倾斜方向,图示锋面由甲向乙移动,即暖气团推动冷气团移动,是暖锋,A、C错误。乙地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气压将下降,B正确,D错误。
4.根据岩层和地表形态判断,乙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地貌是山谷,是背斜成谷,A错误。乙地是背斜构造,是储油构造,B错误。丙地岩层向下凹,是向斜构造,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容易被侵蚀,C正确。丙、丁之间岩层没有错动,无断层,D错误。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5.若图为热力环流,甲乙为近地面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气温比乙气温高
C. 甲气压比乙气压低
6.若图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环流位于北半球
C. ②为西风漂流
7.若图为地质循环,且甲表示变质岩,乙表示岩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丁为沉积岩
C. ②为上升冷凝
【答案】
5.B
6.C
7.B
【解析】
5.若图为热力环流,甲乙为近地面处,甲处气流下沉,乙处气流上升,说明甲处气温比乙气温低,A错误。乙气温比甲气温高,B正确。甲气压比乙气压高,C错误。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甲气压比丙气压高,D错误。
6.若图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即中低纬度环流,环流呈逆时针方向,该环流位于南半球,A错误。①位于大陆东岸,为暖流,B错误。②位于中纬度,为西风漂流,C正确。③位于大陆西岸,为寒流,D错误。
7.若图为地质循环,且甲表示变质岩,乙表示岩浆,结合箭头方向,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丁为岩浆岩,A错误。①作用形成变质岩,为变质作用,B正确。②作用形成岩浆,为高温熔化,C错误。丙为沉积岩,D错误。
读甲乙两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下列问题。
甲图
8.甲图所示地貌名称为
A. 三角洲
9.乙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 流水侵蚀
【答案】
8.C
9.B
【解析】
8.甲图所示地貌分布在河流出山口,位于山麓地带,名称为山麓冲积扇,C对。三角洲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A错。沙丘、沙垄分布在沙漠地区,如图乙所示位置,B、D错。
9.乙图所示地貌是沙丘、沙垄,其形成原因主要是风力沉积,B对。流水侵蚀形成的是沟谷,分布在湿润地区,A错。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等风蚀地貌,C错。流水沉积形成冲积平原或三角洲,D错。
点睛:甲图所示地貌分布在河流出山口,位于山麓地带,名称为山麓冲积扇。三角洲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沙丘、沙垄主要是风力沉积形成,属于风积地貌。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等风蚀地貌。
读“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回答下面小题。
10.甲的风向为
A. 东北风
11.C的气候类型为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12.①②③④⑤的变化体现出了自然带的
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答案】
10.C
11.B
12.A
【解析】
10.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甲的风向为西南风,C对。A、B、D错。
11.对照气压带、风带位置图,结合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C处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B对。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D处,A错。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B处,C错。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E处,D错。
12.①②③④⑤的变化,自然带是随着纬度更替的,体现出了自然带的纬度地带分异规律,A对。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自然带是随着经度更替的,B错。垂直分异规律自然带随着海拔更替,C错。地方性分异规律是局地小范围特征,D错。
读“香港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图”,完成第下列问题。
13.园艺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一般是
A. 土壤
14.1975~1998年,香港地区弃耕地比重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有
①城市规模扩大②政府限制农业的发展 ③全球变暖,不利于香港农业发展 ④农民进入市区寻找高收入工作
A. ①②
【答案】
13.C
14.B
【解析】
13.园艺农业是随着城市发展兴起的城郊农业,主导区位因素一般是市场,C对。决定农民种植作物类型、面积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土壤、地价、劳动力不是主导因素,A、B、D错。
14.1975-1998年,香港地区弃耕地比重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有城市规模扩大,占用耕地,①对。我国人口众多,政府执行稳定农业的发展政策,②错。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对香港农业发展影响不大,③错。农民进入市区寻找高收入工作,导致耕地闲置,④对。B对,A、C、D错。
2004年12月30日,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结合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5.“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 地形类型
16.“西气东输”管道的开通,对西部地区的好处有
A. 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B. 拉动西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 促进大量人口迁入西部地区
D. 解决西部能源紧张状况
【答案】
15.C
16.A
【解析】
15.“西气东输”为东部地区提供清洁能源,同时尽可能照顾沿线重要城市。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城市分布,C对。地形类型、人口分布不是管线走向的主要影响因素,A、B错。输气管线独立建设,与交通线路无关,D错。
16.“西气东输”管道的开通,对西部地区的好处有促进资源开发,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A对。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不适宜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错。“西气东输”管道的开通主要功能是输送天然气,管道开通不能促进大量人口迁入西部地区,C错。有利于解决东部能源紧张状况,D错。
点睛:“西气东输”为东部地区提供清洁能源,同时尽可能照顾沿线重要城市。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城市分布。利于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但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不适宜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2011年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7.未来人口压力最大的国家是
A. 甲
18.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甲
B. 最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丙
C. 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乙
D. 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丁
【答案】
17.C
18.A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17.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国 0~14 岁比重最大,说明未来人口压力最大。
18.甲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最大,出现老龄化问题,并且 0~14 岁人口比重最小,最可能是发达国家。最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乙,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甲,同时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也最小。 故选A项。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简图”,该市甲、乙住宅区出现了明显分化, 回答下列问题。
19.有关甲、乙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区邻近商业区,居民购物比乙区方便
C. 甲区交通便利,房价高
20.关于该市工业区区位选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位于城市边缘,地价较低
C. 邻近铁路线,交通便利
【答案】
19.B
20.B
【解析】
19.甲住宅区靠近工业区和铁路,属于低级住宅区;乙住宅区位于河流上游,靠近风景区,地势较高,属于高级住宅区,该小区的居民一般收入较高。
20.该市工业区位于城市外缘,盛行风的下风向,靠近铁路,交通便利,所以B正确。
下图为我国201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东部省份城市化水平总体高于西部省份
B. 青海城市化水平高于辽宁
C. 西北省份城市化水平总体高于东北省份
D. 黑龙江城市化水平最低
22.广东城市化水平高于新疆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答案】
21.A
22.C
【解析】试题分析:
21.从图中看,东部省份城市化水平总体高于西部省份,A正确;青海城市化水平为40%-60%,辽宁城市化水平大于60%,青海城市化水平低于辽宁;西北部省份城市化水平总体低于东北部省份;黑龙江城市化水平为40%-60%,不是最低的。
22.广东城市化水平高于江西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水平高,C正确;我国目前主要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发展水平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受气候、知名度和矿产资源影响较小。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城市化发展因素
【知识拓展】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和城市化水平较低,我国目前的城市化主要是工业化带动的;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题文)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3.(小题1)图中③所表示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
A. 采掘工业
C. 电视机装配工业
24.(小题2)由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发展变化,③的位置移向⑤处,其原因最可能是(
A. 信息通信网络越来越通达
C. 政府的影响力加强
【答案】
23.24.C
【小题2】【小题2】B
【解析】本题组考查工业区位及其变化。根据表格信息,接近的因素为主导因素。工业迁移意味着原有工业要素发生变化或者原要素的地位下降,这与技术革新、产业升级等息息相关。
23.24.根据表格信息,③所表示的工业部门对劳力的依赖性最强,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结合选项,C最合适。
【小题2】【小题2】根据材料,③应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③的位置移向⑤处意味着原工业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减少,这是由于产业升级或产业内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升高,工业用人大为减少的缘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5.(题文)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据有关部门统计,198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9485万人,到1994年上升到2亿人,200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3亿人。据估计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城市。
(1)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大中城市的拉力因素。
(2)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大中城市可能会给农村带来哪些影响?
【答案】(1)大中城市的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医疗、教育等条件好。
(2)有利影响:促进了农村与外界的交流;有利于缓解农村的人地矛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不利影响:可能会造成劳动力短缺问题;可能会出现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社会问题。
【解析】(1)大中城市的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医疗、教育等条件好,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即大中城市的拉力因素。
(2)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大中城市,有利影响是促进了农村与外界的交流。劳动力外迁,有利于缓解农村的人地矛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迁出人口主要是劳动力人口,农村大量劳动力人口迁出,不利影响是可能会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可能会出现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社会问题。
26.读“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生产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并分析原因。
(2)据图探究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
【答案】(1)制约因素:水源。
原因:墨累—达令盆地东部边缘的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继续深入,导致墨累—达令盆地降水稀少,水源成为其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形成了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以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力。
【解析】(1)墨累—达令盆地东部的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继续深入,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导致墨累—达令盆地降水稀少,水源成为其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水源。
(2)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是形成了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以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力,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多种小麦或是多牧羊,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强。
27.(题文)天津滨海新区是我国发展最快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07 年5月,“空中客车”公司在欧洲之外的首个飞机总装线合作项目落户天津
滨海新区,并于2008年8月开始组装第一架空客A320飞机。每一架大型飞机有上百万个部件,涉及70多个学科和工业领域大部分产业,需要庞大的配套产业群支撑。滨海新区通过对国内外招商引资,促使大批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同时,也吸引了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在天津的总装线上,“中国制造”的比例将从开始的 15%逐年上升,并以此为契机,逐步加快国家民航高科技产业化基地建设。到2015年底,该总装线生产的飞机将全部销往国内,以后再考虑出口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1)“空客”公司各零部件企业适宜工业集聚还是工业分散?并说明这样布局的好处。
(2)分析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新工业的区位因素。
【答案】(1)工业分散,好处: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高素质人才多;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完善。
【解析】整体分析:每一架大型飞机有上百万个部件,需要庞大的配套产业群支撑。“空客”公司各零部件企业适宜工业分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从交通、市场、技术、政策、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
(1)每一架大型飞机有上百万个部件,需要庞大的配套产业群支撑。“空客”公司各零部件企业适宜工业分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这样布局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新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从交通、市场、技术、政策、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滨海新区的有铁路相通,有港口,水陆交通便利。位于京津唐工业区,市场广阔。靠近京津地区,高素质人才多。有政策支持,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完善。
28.读“环境问题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环境问题。
(2)据图提出治理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答案】(1)①臭氧空洞②酸雨③全球变暖。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转变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合理开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解析】(1)根据箭头方向,①是受氟氯烃气体影响形成,代表的环境问题是臭氧空洞。②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影响形成,代表环境问题是酸雨。③由二氧化碳影响形成,代表的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
(2)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治理措施。问题产生的根据是人口快速增长,资源消耗增加。所以治理措施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减轻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转变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合理开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