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1日0时42分,我国为玻利维亚成功发射通信卫星。读图1,回答下面小题。
1. 玻利维亚
A. 东邻巴西,西临太平洋
B. 受寒流影响,多雾少雨
C. 西南山地垂直带谱复杂
D. 城市多分布于平原地区
2. 卫星发射当日
A. 玻利维亚在傍晚可收看卫星发射直播
C. 中国南极昆仑站所在地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1. C
【解析】试题分析:
1. 图示玻利维亚东临巴西,西临秘鲁和智利;因山脉阻隔,不受寒流影响;图示平原地区城市很少;从而南部海拔高,纬度低,所以垂直带谱复杂,故选C。
2、玻利维亚大致位于西四区,北京位于东八区,北京时间比玻利维亚早12小时,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玻利维亚可收看卫星发射直播大约为中午;而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接近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23°26′-0°),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接近66°34′;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接近南回归线,南极昆仑站位于极圈内,中国南极昆仑站所在地出现极昼现象;
3. 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图(b)为校园图局部。读图,回答下题。
指示牌在图2(b)中的位置是
A. ①
【答案】B
【解析】由校园景观指示牌可知,该处正前方为校训碑和更远处的气象站,左侧为老校门,结合校园图可知,与所在之处吻合的为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 Q地的海拔可能为
A. 90米
C. 340米
5.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 260米
C. 360米
【答案】4. D
【解析】试题分析:
4. 图示等高距为50米,根据图中河流与等高线分布特点及山峰海拔可推知河谷向两侧海拔升高,山峰外侧等高线海拔应为450米,则河谷两侧等高线海拔均为350米,Q地海拔在400米至450米之间。故选D。
5. 已知山峰海拔为460米,要想求出其与湖面的高差,须求出湖面的海拔。湖面与瀑布都位于300~350米海拔范围,而位于湖面下游的瀑布落差为32米,据此求出湖面的海拔应为332~350米之间,故其与山峰的高差在110~128米之间。故选B。
【考点定位】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相对高度计算
【方法总结】等高线数值的判读:等高线值的判读是以等高线为基础,综合题目信息对所求地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判读。1、根据流水的方向判定。水往低处流,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由高值流向低值。2、根据示坡线判定。示坡线也叫降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3、根据等高距判读。等高距全图一致,结合图中所提示的信息,如海平面、某等高线高度等,进行综合分析,推算出所求地高度。4、根据两地间的气温差判读。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约为0.6℃/100m),可计算出这两地间的相对高差。5、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判断。比如两条等高线之间,或闭合等高线的等高值相同,那么如果这两条线(或闭合线中间)比外圈的等高值小,那么之间的数值即小;如果这两条线(或闭合线中间)比外圈的等高值大,那么之间的数值即大。6、根据公式法对相对高度的判读。(1)如果能从等高线图上直接读出所求甲乙两点间的海拔高度。则甲乙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两点之差。(2)如过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为不确定值,可以根据公式计算。H高—H低<∆H<H高—H低+2d,其中H高表示两点所夹等高线最高值的高程,H低表示两点所夹等高线最低值的高程。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3.9°N,95.9°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这次海啸造成近30万人死亡,南亚、东南亚等地区众多民众受害。回答下面小题。
6. 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
A. ①
C. ③
7. 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A. 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 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8. 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可能是
①人口老龄化
③多河流入海口
A. ①②
【答案】6. D
【解析】
6. 从图中看④位于近日点附近 ,时间为1月初,地震发生于12月26日,与图中④位置最接近,D正确。
7. 由材料“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3.9°N,95.9°E)发生地震”可知,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B正确。
8. 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沿海人口密度大、缺乏海啸预警系统,C正确;与人口老齡化和多河流入海口无关。
9.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能量的传递过程。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
A. 能量传递的顺序为①→②→③→④
C. 晴朗的秋夜多霜是因为④⑤均减弱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能量传递的顺序为①→②→④→③,一天中大气温度最高的时候③最强,晴朗的秋夜多霜是因为③减弱,①是促使大气增温的主要能量来源,所以B正确。
考点:大气受热过程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A. 3月12日
B. 6月5日
C. 3月22日
D. 6月20日
11. 该地可能位于
A. 祁连山地
C. 南沙群岛
【答案】10. D
【解析】
10. 由图可知,地面从北京时间6时左右开始接受太阳辐射,即6时左右日出,大约21时地面得不到太阳辐射,即大约21时日落,因此该地昼长约为15小时,因此该日日期应为6月5日或6月20日;该地若为晴朗的天气,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当地正午时最多,但图中显示在北京时间13时左右出现下降,应是受多云天气的影响。
11. 由图可知,该地该日正午北京时间约为13时30分,因此该地应大致位于97.5°E,可能位于祁连山地。
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 图中
A. 1月份①常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
B. 6月份气压带、风带向低纬移动
C. ②、③控制的地区多形成对流雨
D. ④是带来较少降水的东北信风带
13. 冬至日前后
A. 地中海沿岸主要受①控制
B. 内蒙古高原主要受②控制
C. 西欧平原主要受③的控制
D. 华北平原主要受④的控制
【答案】12. D
【解析】试题分析:
12. 读图根据图中风向的偏转方向判断,图示区域为北半球,1月份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形成高压,①为副热带高气压带,A错。6月份气压带、风带向高纬移动,B错。②为副极地低压带,③为西风带,控制的地区多形成锋面雨,C错。④为东北信风带,由高纬度向低纬度运动,降水少,D对。故选D。
13. 读图可知,①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地中海沿岸地区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A错。②为副极地低压带,位于北纬60°附近,内蒙古高原纬度较低,不会受副极地低压控制,B错。西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受西风带(③)控制,C对。④为东北信风带,华北平原受季风环流影响,D错。故选C。
【考点定位】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名师点睛】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1)大致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2)高低气压相间分布。
(3)信风带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
(4)一般地,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30 °纬线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60°纬线附近;极地高气压带分布在90°纬线附近。
14.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根据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河均以降水补给为主
B. M河流量比N小
C. M河水位季节变化比N小
D. M河含沙量比N小
【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判断出M位于中亚,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较小,水位季风变化大,含沙量大;N位于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降水丰富,河流流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流含沙量小,B正确。
【点睛】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较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汛期: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⑥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流越急,水能越大。)⑦凌汛:有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和发生在较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⑧径流量变化。⑨流速:短促的河流流速快,长而平直的河流流速慢。
15. 图示意不同类型餐馆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题。
①②③④依次示意
A. 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
C. 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
【答案】A
【解析】根据四幅图中分布密集程度,可知①图在四川盆地最密集,是川菜馆,②为湖南最密集,是湘菜馆,③图在广东最密集,是粤菜馆,④在东部沿海发达省区最密集,是西餐馆,所以选A。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6. 图示地区包括的省区有
A. 青、渝、宁
C. 川、藏、滇
17. 图中湖泊位于我国
A. 地势第二级阶梯
C. 内流区
18. 与兰州—酒泉铁路沿线相比,宝鸡—成都铁路沿线
A. 光照充足、风沙较大
C. 气候湿润、多内流河
【答案】16. A
【解析】
16. 图中兰州位于甘肃(陇),甘肃西侧是青海(青),东侧是宁夏(宁),北侧是内蒙古;成都位于四川(川)四川东侧是重庆(渝),西侧是云南(滇);图中没有江西(赣)、西藏(藏)和新疆(新),A正确。
17. 图中湖泊是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属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内流区,因气候高寒,人口密度小,C正确。
18. 宝鸡—成都铁路线要翻越秦岭和大巴山,地表崎岖,森林茂密,D正确;宝鸡—成都铁路线经过地区为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多外流河。
19. 读图,完成下题。
④所在的地形区是
A. 青藏高原
C. 横断山区
【答案】D
【解析】结合图中的坐标可读出④位于(30°N,115°E),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D正确;图中①位于青藏高原,②位于横断山区,③位于四川盆地。
20.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根据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松花江有凌汛的河段是b段
B. ①山脉以西为内蒙古高原
C. ②山脉是我国半湿润半干旱的分界线
D. ③山脉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答案】A
【解析】图中松花江b段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有结冰期,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流,有凌汛,A正确;①是太行山,以西为黄土高原;②是秦岭,我国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③是大兴安岭,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一年两个时期同一河床的断面形态,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 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中,河流
A. 径流量增大
C. 含沙量增加
22. 随着该河流所在山区植被的恢复,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减缓,这是由于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径流
B. 降水变率减小
C.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表径流
D. 河道加深拓宽
【答案】21. B
【解析】试题分析:
21. 甲较乙时期河床更深,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中,河流侵蚀作用减弱;含沙量增加,径流量减少,流速减慢,堆积增强,河床变浅。选B正确。
22. 随着该河流所在山区植被的恢复,下渗作用增强,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径流,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减缓。选A正确。
考点:考查水循环及河流地貌。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3.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最早的是
A. ①
C. ③
24. 等值线在②处明显向北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C. 地形
25. ①、②、③、④四地中,年太阳辐射量最强的是
A. ①
【答案】23. B
【解析】试题分析:
23. 从图中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可以看出①地4月10日-4月15日、②地4月6日、③地4月10日、④地4月6日-4月10日,最早的是②,B对,故选B。
24. 等值线在②处明显向北弯曲说明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较早,温度较高。从图中经纬度可知②处地区为东北平原海拔低温度较高,西侧为大兴安岭、东侧为长白山地海拔高气温较低,C对,故选C。
25. 根据地理位置可知,④位于内蒙古高原,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故选D。
【考点定位】等值线图的综合判读
【知识拓展】等值线图判读的一般规律
1、读数据(注意等值距)
①同线等值:同一条等值线上的各点数值相等;
②相邻等值线:一般情况下,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
③高值区或低值区:位于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小范围闭合区域,表示数值不在两线数值的正常范围之内,其内数值判读方法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如山坡上的山峰或洼地。
2、比大小:
①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的大小,如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四周降低;气旋其中心气压值低于四周;
②根据等值线的变化趋势比较某两点(或两区域)数值高低。
3、看疏密(比值差)
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反之差异越小。
4、判趋势
①等温线在北半球向北递减,在南半球向南递减;
②图中最大值出现在什么地方,最低值出现在什么地方,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变化趋势如何?如我国的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递减。
5、析弯曲
①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向数值小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如等高线图中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为山谷,向低处弯曲的为山脊。
②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如等温线的弯曲会受到海陆分布、地形、洋流、地表植被、城市建设等因素的影响。
6、辨方向:
①看走向或延伸方向,如判断山脉的走向;
②在等高(深)线上判断坡向,在等压线上判风向。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2010年10月上旬海南暴雨成灾。10月初,南海中部的热带低压使海南东部、中南部出现了强降水;3日至5日,北方南下弱冷空气与南海西北部的热带低压共同作用,造成海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进一步加强;同时,受新生成热带低压影响,海南强降水仍然持续。依据材料和图,回答下面小题。
26. 材料中的弱冷空气表现为
A. 东南风
C. 西南风
27. 海南暴雨形成的原因有
①我国东部雨带撤回南部沿海地区
②热带气旋频繁出现
③海南省中部山地加剧了局部降雨的强度
④地处中低纬度
A. ①②④
C. ①③④
28. 此次海南连降暴雨,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有
①洪涝
A. ①②
【答案】26. B
【解析】试题分析:
26. 我国位于北半球,北部纬度高,气温低,我国的冷空气主要来自于北方,所以材料中的弱冷空气表现为偏北风。故选B。
27. 10月份海南暴雨形成的原因有我国东部雨带撤回南部沿海地区,热带气旋频繁出现;海南省中部山地加剧了局部降雨的强度,①②③对。海南岛位于低纬度,④错。故选D。
28. 根据海南岛的地形,海南岛中部为山地,连降暴雨,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有洪涝和泥石流。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定位】影响降水的因素
泰国苏梅岛(9°N,100°E)面积约247平方千米。北京的地理老师小王和他的朋友小李春节期间到苏梅岛旅游。下图为小王手绘的苏梅岛地图以及二人的对话。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9. 苏梅岛
A. 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C. 盛产柑橘、葡萄等水果
30. 图中
A. 西侧为沙质海岸,东侧为礁石海岸
C. 酒店区的优势区位因素是旅游资源
【答案】29. B
【解析】
29. 由材料可知,苏梅岛位于泰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A错误;每年的5-10月为当地的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当地的旱季,旱季时节,降水较少,适合旅游,因此为旅游的旺季,B正确;该地为热带地区,盛产热带水果,柑橘为亚热带水果,葡萄为温带水果,C错误;图示岛屿的东西长度大约为6cm,根据比例尺估算其东西长度大约为1.8km,南北长度大约为5cm, 根据比例尺估算其东西长度大约为1.5km,由此估算该岛屿的面积为1.7平方千米,与材料所给数据不符,因此D错误。故答案选B。
30. 读图分析可知,该岛屿的西侧为码头,说明西侧海水较深,适合建港,多为礁石海岸,东侧分布有海滩和旅游景点,说明东侧多泥沙淤积,应该为沙质海岸,A错误;东侧地形平坦,对公路的影响较小,主要是受旅游景点的影响,B错误;酒店主要是为了接待游客,距离景点较近,游客越多,市场条件越好,C正确;修建码头需要港阔水深,因此影响码头选址的主要因素是水域条件,D错误。故答案选C。
点睛::港口码头建设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
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
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
第II卷
二.综合题(共40分)
31.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奥运会是跨越国界的全球盛事,是主办国向整个世界展现自身风貌的机会。2016年8月5~21日,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大西洋沿海城市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上图为历届现代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分布示意图,下图为北京和里约热内卢的气候资料图。
(1)说明历届现代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分布特点。
(2)与东京相比,说明里约热内卢在奥运会举办期间的昼长情况。
(3)与北京相比,说明里约热内卢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答案】(1)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或欧洲和北美洲)。
(2)与东京相比,里约热内卢白昼短,且昼短于夜,昼逐渐变长。
(3)降永特征:里约热内卢年降水量约1200mm,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雨季时间长(降水集中在9月至次年5月)。
原因:里约热内卢距海近,受来自海洋的信风影响时间长(或受副高影响时间短),加之沿岸暖流的增湿作用。
【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历届现代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尤以欧洲和北美洲集中。
(2)2016年8月5~21日,是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但开始向南移;与东京相比,里约热内卢白昼短,且昼短于夜,昼逐渐变长。
(3)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里约热内卢是热带雨林气候;里约热内卢在巴西高原的东南部,距海近,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时间长,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地形雨多;加之沿岸巴西暖流的增湿作用,降水丰富。与北京相比,里约热内卢年降水量约1200mm,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雨季时间长。
考点:考查区域环境差异。
32.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尼加拉瓜湖的水位每年5至10月上升,12月到次年4月下降。
(1)分析尼加拉瓜湖水位季节变化的原因。
(2)说明图示地区火山众多的原因。
【答案】(1) 该地区5月至10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导致湖泊水位上升;12月至次年4月受信风带控制,且东部山地阻挡了海洋上水汽的进入,降水少,导致湖泊水位下降。
(2) 该地区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岩浆活动)频繁),因此火山众多。
【解析】试题考查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多火山的原因
(1)结合经纬度位置可知,尼加拉瓜湖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 5月至10月,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湖泊水位上升;12月至次年4月气压带风带向南移,该地受信风带控制,且东部山地阻挡了海洋上水汽的进入,降水少,湖泊水位下降。
(2)图示地区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
【点睛】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度--20度之间;成因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33. 读图,回答问题.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图示两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并任选一条河分析其水文特征的成因。
【答案】(1) 水文特征:与黄河相比,泰晤士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河流含沙量小。
成因:泰晤士河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小;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且植被条件好,河流含沙量小。
水文特征:与泰晤士河相比,黄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河流含沙量大。
成因:黄河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流经黄土高原植被条件差,河流含沙量大。
【解析】试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
泰晤士河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季节变化小,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无结冰期;且植被条件好,河流含沙量小。
黄河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季节变化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有结冰期;流经黄土高原植被条件差,河流含沙量大。
34.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地形、气候、水文三个方面说明图示区域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
(2)指出图示地区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答案】(1)地形:西部为山地、中部为丘陵、东部为平原,地势西高东低。
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气温日、年较差大,大陆性强。
水文:河流众多,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大,有冰期;地下水丰富。
(2)
【解析】试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农业区位因素
(1)根据等高线和河流流向可判断出,该地西部为山地,中部为丘陵,东部为平原,地势西高东低;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我国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气候大陆性强,气温日、年较差大;从图中可看出,该地河流众多,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所以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植被破坏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有冰期。
(2)该地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受地形影响,在大兴安岭地区发展林业,山麓及丘陵地带发展畜牧业,灌溉条件较好的东部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流、水库发展水产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