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B
4.C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城市区位因素
3.从自然条件分析,适合城市发展的是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水源充足的位置。故选B。
4.南京,资源不足,交通便利,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故选C。
城市 |
人口(单位:千万) |
|
2011年 |
2025年 |
|
北京 |
1.6 |
2.3 |
达卡 |
1.5 |
2.3 |
墨西哥城 |
2.0 |
2.5 |
孟买 |
2.0 |
2.7 |
7.
A.服务种类
8.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
9.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C.促进城市竞争
7.A
【解析】
试题分析:
7、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这可知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核心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不受影响,因而城市的服务等级也没有受到限制。
8、根据材料,各城市分工明确,同类产业活动集中在同一个城市,因而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技术创新、市场扩展和产品升级不是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是产生的直接影响。
9、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这样可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而不能提高乡村人口比重,也不会降低人口密度,对促进城市竞争没有影响。
考点:城市化和城市规划。
【名师点睛】该题组通过文字材料信息,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的能力。第4题,解答该题的关键点是通过文字信息明确该空间规划的一个特点:核心城市功能定位,由文字信息中的“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可知并进而推知这些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受到了限制。第5题,通过获取文字信息,可明确该空间规划的另一个特点:城乡土地空间分布明确。 “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明确并进一步推理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间在空间上有着明确的地域分布,所以促进了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第6题,通过对文字信息归纳总结,该地区规划的城市地域与空间结构,体现了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10.B
11.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组结合以漫画形式展现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形象生动。考查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治理措施。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针对问题(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采取措施,否则易误选。
10.试题以漫画浑身布满灰尘与油渍的小鸟形象说明了当今城市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问题。
11.根据题干信息,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的合理措施:A。建设新城区,可以,但扩大城市规模不可以。因为盲目扩大城市规模可能使城市化问题更加严重。故A错。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与减缓污染严重关系不大。故B错。
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是针对臭氧层空洞而言的,与题意不符。
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和工业可以减轻城市化过程带来的不利影响,故D对。

(1)
(2)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学习小组收集的该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分析该城市百分比变化的原因。(8分)

【答案】
(1)地租水平A地最高,B地次之,C地最低。C地远离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地租较低。
(2)D地。①靠近文化区;②地势较高;③靠近森林,处在上风地带,环境优美;④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⑤交通比较便利。
(3)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被建筑物覆盖;雨水下渗减少(使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大;植被减少,蓄水量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
(4)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②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④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等。
【解析】(1)根据城市地租理论,由市中心向边缘地租逐渐降低。地租水平A地最高,B地次之,C地最低。C地远离市中心和交通干线,所以地租较低。
(2)高级住宅区对环境质量要求高,适宜靠近文化区。D处的地势较高,靠近森林,处在上风地带,环境优美。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交通比较便利。所以最佳地点是D地。
(3)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城市的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地下径流减少。主要原因是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被建筑物覆盖。雨水下渗减少,使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大。植被减少,蓄水量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
(4)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②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④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等。
点睛:了解城市地租理论,由市中心向边缘地租逐渐降低。高级住宅区对环境质量要求高,要求环境优美,水质好,空气洁净,交通便利。宜靠近文化区,位于河流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了解城市化对区域下渗、地表径流、蒸发的影响。
13、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9分)
材料一: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材料二:如图。

(1)图中“城市病”的表现有那些?(8分)
(2)导致上述“城市病”的“病因”是什么?(8分)
(3)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设想如何将你所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10分)
(1)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就业压力大
(2)城市化速度快,城市规模过大,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3)交通方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立交桥等交通设施。能源利用方面: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
【解析】本题以漫画图呈现信息,侧重人文地理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解决措施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病”的“病因”是城市发展过快、城市规模过大、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病”是城市发展过快、城市规模过大造成的,会造成居住困难、交通拥堵、受教育费用高、就医困难、环境质量恶化、幸福感下降。
(1)读图可知,图中“城市病”主要包括人口增多,就业压力大。环境污染问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资源短缺等问题。
(2)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城市过度扩张,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导致的。
(3)将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的措施,可以从合理布局有污染的企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使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方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