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以全球变暖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厄尔尼诺、青藏高原隆起、南极科学考察、北冰洋航线等背景材料切入,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2.以区域图、模式图切入,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
3.利用区域气候、区域地形图考查自然带的类型、分布及成因。
1.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思路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要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
(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关系。如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要结合其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其相关地区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
3.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及非地带性分异判断方法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
(2)非地带性分异判断方法:依据自然带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高度,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主要比较自然带的类型、分布范围及延伸方向等,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如热带雨林带主要分布于南北纬10°之间,但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出现在回归线附近,是受地形和洋流等影响形成的,属于非地带性。
4.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判断方法
思路
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要领:
(1)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更替规律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见下图)。纬度越低,山地自然带类型越多;相对高度越大,山地自然带类型越多。
(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分布高度的因素为热量和水分条件。
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因此,有些基带是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3)同一山体两侧垂直自然带的高度比较
①假设两侧水分相同,看热量差异。一般同一山体的阳坡拥有较多的热量,即阳坡的同一自然带的分布上界比阴坡的高。
②假设两侧热量相同,看水分差异。
a.一般迎风坡降水较多,即迎风坡的同一自然带的分布上界比背风坡的高。
b.从降水与蒸发综合考虑。如黄土高原:阳坡降水大于阴坡,但阳坡蒸发也大于阴坡,综合起来是阳坡的土壤水分条件往往比阴坡差,因此阳坡森林分布上界比阴坡的低。
③具体山地要具体分析其水、热的综合状况,看是热量起了主导作用,还是水分(不是降水)起了主导作用。
(4)不同地区的不同山体的同一自然带的高度比较
①一般纬度越高,同类型自然带的分布高度越低。
②一般距海越远,同类型自然带的分布高度越高。此种情况应为干旱区的山地,其基带的降水量较少,但降水量由基带向上增加,故其森林带开始出现的下界高度较湿润地区的山地高。
5.地带性、非地带性的区别与联系
(1)非地带性因素是叠加在地带性因素之上的,会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完整、不鲜明。
(2)从宏观上来看,地带性因素对自然带的影响是普遍的、基本的,而非地带性因素对自然带的影响是局部的、特殊的。
(3)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不是割裂的,这两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正因为如此,使得地理环境和自然带的分布既有规律,又有复杂性。
6.世界陆地主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
实际分布的自然现象 |
形成原因 |
按理想状态的地带性分布 |
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
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的输入 |
自北向南是热带雨林带(北)、热带稀树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 |
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
|
|
南美大陆南段东岸形成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 |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 |
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 |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
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
热带雨林带 |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 |
东部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
热带稀树草原带 |
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 |
||
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暖湿 |
||
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
成因类似于马达加斯加岛东岸的热带雨林带 |
热带稀树草原带 |
南半球缺少寒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
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没有陆地分布 |
寒带苔原带(较高纬度)、亚寒带针叶林带(较低纬度) |
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
温带荒漠带 |
(2017•新课标全国卷Ⅲ)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
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答案】1.D
【解析】1.结合图例可以判断,8月份,在长江口附近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故选D。
2.读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长江口附近8月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密度逐渐增大,由于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能力强,所以流水携带的泥沙到河口地区沉积,泥沙中的营养盐类物质丰富,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河口处因泥沙量大,水较混浊,不利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而向东泥沙量小些,水较清,利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因此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递增。故选C。
3.与夏季相比,冬季海水水温低,浮游植物总数相对减少,河流径流量降低,携带泥沙能力降低,流速减慢,河口地区泥沙淤积量少,所以总体浮游植物的密度降低,总量减少。因泥沙量变小,河口处水没夏季那么混浊,故密度高值向陆地方向移动。故选A。
(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第4题。
冻土是指温度在0℃或0℃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
4.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 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
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 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
【答案】4.D
【解析】4.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活动层的厚度增大,永冻层的上界下降,排除A、C;全球变暖,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春耕播种时间提前,B错误;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D正确。故选D。
(2017•北京卷)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读图,回答第5题。
5.该山地
A.海拔3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 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
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答案】5.C
【解析】5.读图可知,海拔3000米左右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0℃,最热月平均气温约为14℃,积雪可能融化;气温年较差随着海拔升高减小;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坡的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左右,而这四个站点海拔低于4000米,所以该山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故选C。
6.(2017•新课标全国卷I)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下图)。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6.【答案】(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000—2300米左右)。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
(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
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
(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
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
(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解析】(1)由材料可知,山地苔原带呈单峰变化,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按照一般变化规律,植物多样性应当先增加后减少,读图可知,阳坡曲线(虚线)呈单一变化,生物多样性始终呈减少趋势,说明受到了干扰。阳坡2000—2300米,植物多样性少,而在2300米以上,基本符合苔原带植被类型的变化规律,所以在2300米以下,干扰强度强,2300米以上,干扰强度减小,即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2)读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所以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苔原带的多样性多于阳坡。
(3)阳坡受太阳光照时间较长,获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根据材料可知,阳坡与阴坡的降水条件、坡度差别不大,而导致阳坡与阴坡的植物多样性有明显差异,引起干扰的因素应为蒸发量大小导致的水分条件的差异,所以可以判断阳坡温度高,蒸发量较阴坡大,湿度小。
(4)由材料可知,在更高海拔地区,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热量条件变差,蒸发量减少,而水分差异也相应变小,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从而导致阴坡和阳坡的植物多样性差异减小。
(2016•新课标全国卷I)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7—8题。
7.磷高累积区是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8.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答案】7.A
【解析】7.读图可知磷高累积区位于海拔4000m左右,四川西部某山地海拔4000m高的位置植被最可能是高山草甸带。常绿阔叶林带为四川山地的基带自然带,随着海拔升高,依次出现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山冰雪带等。
8.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磷累积量较低,根据材料提示“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土壤含水量低不利于磷的积累,大气温度低有利于磷的积累,地表径流越小越有利于磷的积累;山坡2000—3000米处磷累积量较低,说明土壤含水量较低。山坡2000—3000米处生物生产量应高于海拔4000米附近磷高累积区。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9—11题。
9.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A.大气温度 B.降水量 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
10.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年降水量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11.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
【答案】9.C
【解析】9.在高山苔原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气的温度与海拔有关,A错;该带由于海拔高,气候严寒,湿度很大,降水量较多,降水量与海拔有关,B错;该地风力较大,坡度越大的地区,积雪厚度小;坡度较小的地区和洼地,积雪的厚度大,因此积雪的厚度与坡度有关,与海拔无关,C对;坡度大小影响土层薄厚,海拔高低影响气温,土层和温度都会影响植被的生长,D错。故选C。
10.由上题可知,雪期缩短会加剧冻害,由此判断积雪覆盖一方面通过增加土壤的湿度,起到抵御冻害的作用;另一方面“积雪覆盖”会低于强风的侵袭,起到“保温”作用。长白山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A错;西北坡,不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地区,气温不是最低,B错;西北坡是夏季风的背风坡,晴天多,日照时数不是最少的,C错;西北坡是冬季的迎风坡,风势猛烈,积雪易被风力吹散,不易堆积,植被裸露,导致冻害加剧。故选D。
11.气候变暖,一方面,降雪的条件不易形成,使得雪期退后,另一方面,由于温度较高,积雪不易存留堆积,积雪冬季覆盖时间变短,矮小灌木裸露,缺少积雪的覆盖,加上强劲的风力,使得冻害加剧。故本题选C。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13题。
12.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13.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
【答案】12.B
【解析】12.读图,经历三次冰期的山峰,被地壳抬升最早到达终年积雪高度。按照这一规律,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果洛山经历三次冰期,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时间最早,雪宝顶次之,太白山终年积雪高度最后达到。故选B。
13.从图中可以看出,点苍山属于只经历末次冰期的山峰,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说明现在气温偏高,没有形成冰川。故选B。
(2018届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模拟考试)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水分。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下图示意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据此完成1—3题。
1.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
A.树冠集水作用强 B.无蒸腾作用消耗
C.树冠遮荫效果好 D.土壤硬化下渗弱
2.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A.融雪 B.风沙 C.降水 D.蒸发
3.若北疆梭梭树冠的垂直俯视面积为S,正午树荫成熟中龄枯树裸地面积为S',S与S'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1 C.全年P<1 D.冬至日P<1
(2018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三诊考试)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要素在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这是由于山体中央太阳辐射被吸收并转换成长波热能,其温度(T1)远高于山体外相同海拔自由大气的温度(T2)。研究表明,形成山体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山体基面高度和降水。另外,山体越大,和周围环境差异越大;山体效应在山体内部比边缘地区明显。据此完成4—6题。
4.下列山地中,山体效应最显著的是
A.泰山 B.华山 C.阴山 D.横断山
5.山体效应的形成不是因为
A.地形闭塞,同外界的热交换少 B.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强
C.晴天多,光照强 D.基面高,大气易被加热
6.与山体效应最吻合的地理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由山麓向山顶的垂直分异 D.非地带性
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下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依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的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
2.樟树对干旱环境反映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
①树干脱皮,抑制水分蒸发
③气孔收缩,削弱蒸腾耗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森林可以吸收大量的CO2,而森林土壤是CO2产生的重要来源,土壤CO2主要来自于微生物呼吸、植物根呼吸和土壤动物呼吸。某科研小组对武夷山同一海拔、同一坡向、同一优势树种(米槠林)的土壤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3—5题。
3.武夷山森林土壤CO2排放量最高值出现在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4.同海拔、同树种的武夷山东坡比西坡的土壤CO2排放量大,其主要原因是
A.降水较多 B.蒸发较大 C.气温较高 D.枯枝落叶较多
5.研究表明,天然米槠林土壤比人工米槠林土壤CO2排放量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土壤温度较高 B.土壤湿度较大 C.土壤含水量较高 D.枯枝落叶量较多
【解析】1.枯树根区没有树冠,不存在树冠积水作用强,A错;枯树根区没有树冠,无蒸腾作用消耗,B对;没有树冠遮阴,不存在树冠遮荫效果好,C错;枯树根区土壤疏松,下渗作用强,D错。故选B。
2.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是指梭梭根区的土壤比其他地区更为湿润。新疆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其降雪主要分布在冬季,所以融雪主要是春季气温回升,春季融雪量大,A错误;新疆全年降水稀少、多大风大气,所以风沙和降水对其“湿岛”效应的季节差异影响很小,B、C错误;梭梭根区夏季树冠较多,树冠能够遮蔽阳光,减少土壤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春季枯黄,树冠稀少,对阳光的遮蔽作用不明显,D正确。故选D。
3.当树冠垂直俯视时面积最小,北疆地区纬度较高,一年之中无太阳直射现象,所有时间都为斜射,面积大于垂直辐射面积,所以全年P<1。故选C。
【答案】4.D
【解析】4.由材料分析可知,由“山体效应”可知,山体内部温度高于山体外部。“山体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山体基面高度、降水和山体的大小。泰山位于我国的山东,华山位于我国的山西,阴山位于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三个山脉的山体较小,而且降水较少,因此“山体效应”并不强显著;横断山脉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成南北走向,山体高大,而且来自印度样的湿润气流可以进入山谷,降水较多,因此,该山脉的“山体效应”最为显著。故选D。
5.由材料分析可知,山体内部的气温高于山体外部的气温,主要是由于山体内外热交换较少的原因,A正确;由材料分析可知,山体温度较高是由于山体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转换成长波热能的原因,并非大气的保温作用,B错误;晴天多,光照强,山体才容易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C正确;而且,基面高,空气稀薄,大气易被加热,D正确。故选B。
6.由山体效应的现象可知,与低地相比,山地的气压、气温和湿度都有所降低,而日照和辐射则有所增加,到一定的高度时有较大的降雨量、在山坡上,多种不同气候带的分布,类似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故选B。
【答案】1.C
【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不同天气状况的三天的液流量比较可知,晴天的液流量大于阴天,阴天大于雨天,说明液流量的变化与温度和光照有关。夏天温度高,光照强,植物的生长速度快,影响输送较快,因此液流量应该是最大的。故选C。
2.树木适应干旱应该减少水分蒸发,可以气孔收缩,减少蒸腾作用,削弱蒸腾耗水;也可以在干旱后期,通过大量落叶,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③④正确。树干脱皮是树木生长的一种表现,并非耐旱的特征,①错误;植被耐旱,根系应该发达,②错误。故选D。
【答案】3.C
【解析】3.根据图示曲线,森林土壤CO2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枯枝落叶量呈正相关。武夷山地处亚热带地区,枯枝落叶季节变化较小;武夷山森林土壤CO2排放量最高值出现在7~8月,此时是夏季,气温高、土壤温度高,降水多、土壤含水量大,C对。其它时段土壤温度较低,含水量较小,A、B、D错。故选C。
4.同海拔、同树种的武夷山东坡比西坡的土壤CO2排放量大,其主要原因是东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A对;蒸发量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错;两坡的气温、枯枝落叶差异不大,C、D错。故选A。
5.研究表明,天然米槠林土壤比人工米槠林土壤CO2排放量大,最可能的原因是天然林中的枯枝落叶量较多,人工林有人工管理,落叶量少,D对;天然林与人工林在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含水量方面差异小,不是主要因素,A、B、C错。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