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兰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属额尔齐斯河的一条支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流域升温明显,年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读“克兰河上游某水文站不同年代际(年代际变化指年代和年代之间的比较,每10年为一个年代。)年内径流过程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克兰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降水的水汽源自东南季风
C. 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2.20
A. 河流洪峰推后
C. 流域融雪提前
3.下左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右上图为M地区的建筑景观,右下图所示S岛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读图。
关于S岛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降水较少
下图为我国某地形区的湖泊松木希错流域示意图及该湖2013年面积变化及湖冰比例变化,回答下面小题。
4.松木希错结冰期大致为
A. 5个月
5.对松木希错面积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 流域面积
6.下列关于松木希错流域的自然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低
C. 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较多
2016国际海绵城市建设论坛暨第十四届泉州市科协学术年会于12月25日在泉州举行,本次大会以“让城市不再看海”为主题,海内外3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举,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7.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整个环节影响最明显
A. 下渗
8.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①缓解热岛效应
A. ①②③
9.公园中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主要的功能是
A. 美化城市环境
C. 调节小气候
圣劳伦斯河是北美洲东部大河,五大湖的出水道,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冬季河水不结冰,而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冬季河水结冰。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0.造成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不结冰的主要因素
A. 纬度
11.最易形成凌汛的河段是
A. 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C. 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简析科特迪瓦适宜可可种植的气候条件。
(2)评价布瓦凯作为可可加工及贸易中心的区位条件。
(3)当地可可豆主要采用日晒干燥法而非机械烘干,推测其原因。
(4)可可树易受风害影响,请提出当地减轻风害的可行性措施。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1)说明该地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2)试推测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的原因。
(3)分析该地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原因。
篁岭(下图)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
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如下图所示)。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
1.D
2.C
【来源】广东省湛江市2017届高三高考测试题(一)文综地理试卷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由材料“克兰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可知,该河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东南季风影响不到;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是外流河,由材料“属额尔齐斯河的一条支流”可知属于外流河;由图可看出,汛期出现在春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且径流量春季大于秋季,D正确。
2.由图可读出20 世纪90 年代较70 年代
【点睛】
河流的补给类型主要有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的最主要的补给来源,影响因素是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汛期出现在雨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主要分布在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如我国的东北地区,汛期主要出现在春季;冰雪融水主要分布在内陆高原和高山区,影响因素是气温,气温最高的夏季是汛期;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相互补给,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在洪水期和枯水期对河流经常起着调节作用,
3.A
【来源】广东省阳春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六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网可知S岛为新加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A说法错误。该岛虽然多雨,但由于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河流短小,没有大的湖泊,陆地上储存淡水的条件差,D说法正确。再加之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淡水资源严重不足,B、C说法正确。
【点睛】
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
4.C
5.A
6.C
【来源】【百强校】2016届黑龙江哈尔滨第三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4.读2013年该湖面积变化可知,该湖的湖冰完全融化的时间为6-10月,其它时间皆有冰,所以该湖的结冰期为7个月,故选C。
5.根据该湖年内湖泊面积来看,当气温低时,湖水结冰面积增大,6、7月份,湖冰融化完毕,雨季尚未到来,蒸发量大,湖泊面积最小,8-10月随着降水的增多,面积增大。所以面积变化与气温、降水、蒸发有关,而流域面积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对湖泊的面积影响基本固定,A错。故选A。
6.图中河流流向(自南北流向中间)可以看出地势中间低,南北高,A错。该湖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河湖补给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B错。由于该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地带,多滑坡和地震等地质灾害,C对。该湖河谷地区热量条件较好,有灌溉水源,可以发展河谷农业,D错。故选C。
【考点定位】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能力
7.B
8.A
9.D
【来源】【全国百强校】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7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部分试题
【解析】题目通过活水公园的雨水收集示意图,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了解城市内涝的原因,治理措施所利用的原理,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湖泊属于湿地,了解湿地的主要功能。注意题目考查的是荷花池在缓解内涝方面的主要功能。
7.读图,根据图示水体间关系,可以判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通过雨水收集井,将雨水收集起来,减少了地表径流,所以对水循环整个环节影响最明显地表径流,B对。对下渗影响小,A错。对 降水、水汽输送没有直接影响,C、D错。
8.活水公园将雨水收集,有利于减轻城市内涝,②对。处理后进行合理利用,有利于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③对。城市湿地面积增加,有利于缓解热岛效应,①对。
提供工业用水,不属于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④错。A对,B、C、D错。
9.公园中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主要的功能是增加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B对。美化城市环境、调节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属于缓解城市内涝问题的功能,A、C、D错。
10.A
11.B
【来源】广东省阳春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六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
10.读图可知,普雷斯科特附近有一个水电站,电站大坝放水发电,导致水库下游雷斯特科至康沃尔河段流速加快,因而不结冰,所以造成普雷斯特科至康沃尔河段不结冰的主要因素是流速。
11.根据蒙特利尔气温降水图可知,蒙特利尔附近河段有4个月的结冰期,而其上游的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冬季河水不结冰,所以康沃尔至蒙特利尔河段最容易形成凌汛。
12.(1)科特迪瓦纬度低(靠近赤道),终年高温,热量充足;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生长期降水充足,空气湿度大。
(2)有利条件:地处该国中部,且临近可可主产区,位置优越;陆路交通枢纽,且有铁路与港口相通,交通便利。不利条件:经济不发达,能力不足,且技术较落后。
(3)收获季节降水相对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无需专业的烘干设备,成本低。
(4)选择避风的区域栽培;营造防风林,削弱风力;培育矮化(抗倒伏)、抗风品种。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word】广东省惠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1)根据材料,可可生长在热带雨林气候区,适宜高温多雨的环境。根据图示经纬度,科特迪瓦纬度低,靠近赤道,终年高温,热量充足。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生长期降水充足,空气湿度大。
(2)从图示位置分析,布瓦凯地处该国中部,且临近可可主产区,位置优越。位于公路、铁路交汇处,是陆路交通枢纽,且有铁路与港口相通,交通便利,便于原料、产品的集散。但是,该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加工能力不足,加工技术较落后。
(3)根据材料,每年10月到次年1月是该国可可的收获季节,此时段气压带、风带南移。所以收获季节降水相对少,晴天多,光照充足,适宜可可晒干。该国经济水平低,不使用专业的烘干设备,成本低。
(4)可可易受风害影响,所以要选择避风的区域栽培。营造防风林,削弱风力。发展农业科技,培育矮化、抗倒伏或抗风品种,减少风害影响。
13.(1)趋势: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8月份(春季开始上升,夏季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
原因:华北平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8月份,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此后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
(2)因素:(同一农业耕作区)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密度(植株密度)、叶片大小、植茎高度均不同,因此植被覆盖度的大小差异明显。
(3)4~5月份峰值原因: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4~5月份正值冬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 6月份是冬小麦的收获期,植被覆盖度下降;8月份玉米、高粱等达到生长期峰值。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word】广东省惠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1)读图,根据图示曲线,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8月份。按季节划分,从春季开始上升,夏季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冬季最低。主要因为华北平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覆盖率上升。8月份,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此后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植被枯萎或叶落,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
(2)在同一农业耕作区,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叶片大小、植茎高度均不同,因此植被覆盖度的大小差异明显。
(3)根据材料,该耕地生态区位于华北地区,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4~5月份正值冬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6月份是冬小麦的收获期,作物收获后,地表植被覆盖度下降。小麦收获后,播种玉米等作物,8月份玉米、高粱等达到生长期峰值,植被覆盖率又出现峰值。
14.旅游价值:篁岭晒秋是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民俗文化产品价值高;篁岭晒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购物和农家乐开发价值等。有利条件:(篁岭晒秋)旅游产品独特,与附近旅游景点的旅游产品差异明显,可以实现产品互补;接近著名旅游景点(婺源、景德镇等),客源有保障。
【来源】2017届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可以从观赏价值、体验价值、购物和农家乐开发价值等方面回答,开发的有利条件可以从旅游资源、市场、交通等方面回答。
考点: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5.养殖过程海水渗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成都龙泉高中高三一轮总复习周考文科综合地理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高位虾池养殖过程中,导致大量海水渗漏,进而导致地下水变咸,附近土壤盐碱化,从而影响农作物和植被的生长;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出现富营养化现象。
考点: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