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某中学课外活动小组暑期前往下图所示地区进行考察。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甲村位于丙地的( )
A. 正北方
C. 东北方
2. 图中B处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 )
A. 100米
C. 280米
3. 关于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合理的是( )
A. 建设河流到丁村的引水线路,①比②更合理
B. 甲村农业发展中应重视土地盐碱化问题
C. 图中乙河段的开发以防洪为首要任务
D. 丁村居民应整体迁移,防御滑坡灾害的发生
【答案】1. D
【解析】试题分析:
1. 结合图中指向标判断,甲村位于丙地的西南方向,D正确。
2. 读图可知,B处陡崖有300米和400米两条等高线重合,因此陡崖最低处大于200米,最高处小于500米,最大高差小于300米,C正确。
3. 建设河流到丁村的引水线路,①线路水可以自流,比②更合理。从图中可以判断出甲村地势较高,地下水距离地表较深,土地盐碱化不严重;图中乙河流河段地势整体偏高,流域面积小,而且有口袋型地形,下游地区有峡谷,适宜水能开发,防洪任务并不一定为首要任务。丁村从比例尺看出距陡崖有近5千米的距离,并不需要防御滑坡灾害。BCD错。
【考点定位】读图识图能力,陡崖计算,河流选线原则,水库建设条件等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征,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白露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9月的7、8日。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 二十四节气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如在山东、河南一带种植冬小麦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但向北到北京一带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那么向南到江苏、安徽等江淮地区“种麦正当时”是( )
A. 秋分
C. 霜降
5. 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为360°,顺地球公转方向,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白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约为( )
A. 105°
【答案】4. C
【解析】
4. 二十四节气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5. 据材料,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春分到秋分为180°,白露日在秋分前一个节气,故此时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约为165°,选B。
水浇地是指除水田、菜地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的耕地。望天田是指无灌溉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耕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 据图推测,甲省级行政区最有可能是( )
A. 吉林
C. 新疆
7. 有关解决我国望天田问题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发展灌溉排水系统
C. 调整耕作区的种植结构
8. 关于图中各省级行政区耕地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各省级行政区中西藏的水浇地面积最大
B. 福建气候湿润,水田面积居各省级行政区之首
C. 安徽的耕地结构主要与降水有关
D. 云南因为降水少,旱地的面积较大
【答案】6. B
【解析】
6. 由图可知,甲地灌溉水田比重高,说明该地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吉林多旱田,A错;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C错;贵州地表水缺乏,D错;只有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合发展水田,据此选B。
7. 望天田主要靠降水种植水生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由于是季风气候,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旱涝灾害,应采取措施减轻旱涝灾害,显然进行规模化人工降雨是增加降雨量不合理,选D。
8. 在各省区,西藏水浇地比重大,而不是面积大,A错;福建气候湿润,但地形以丘陵为主,水田面积居各省之首的是上海,B错;云南大面积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田面积大,D错。安徽的耕地结构主要与降水有关,选C。
2017年1月15日至18日,习近平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其间出席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并访问在瑞士的多个国际组织。读瑞士山脉、湖泊、铁路和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9. 在世界各国经济竞争力排名中,瑞士连续8年位列榜首,其突出的优势条件是( )
A. 靠近欧洲其他经济发达的国家
B. 城市主要沿铁路线分布,交通发达
C. 科教发达,创新能力强
D. 劳动力资源丰富
10. 受第四纪冰川活动的影响,图中北部地区形成了较多湖泊,其形成过程为( )
A. 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
C. 冰川侵蚀洼地积水而成
11. 有关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主要分布在北部种植业集中的地区 ②城市主要分布在湖泊沿岸地区 ③大城市数量多,中、小城市数量少 ④城市等级体系比较合理
A. ①②
【答案】9. C
【解析】
9. 瑞士在世界各国经济竞争力排名中名列前茅是因为其高精尖产业,源自其发达的科技,选C。
10. 瑞士北部地区的湖泊多为冰碛湖,是冰川消退时,冰碛物形成的凹地,或冰碛物阻塞河床、冰川谷潴水而成的湖泊。也即是冰川挟带碎屑物堆积而成,据此选D。
11. 由图可知,城市主要分布在北部种植业集中的地区,沿河谷低地或交通线路分布,大城市数量少,中、小城市数量多,城市等级体系比较合理,据此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A湖是委内瑞拉的“石油湖”,面积达1.34万平方千米,蕴藏着50多亿桶原油,每天原油源源不断地从湖底岩石裂缝中喷涌出来,日产量高达万桶。委内瑞拉湾沿岸气候干热,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而A湖湖区大部分区域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8 ℃,年降水量1 500毫米以上,为南美洲最湿热地区之一。
材料二 下图示意A湖周围等高线(单位:米)分布。
(1)推断A湖的成因,并指出推断的依据。
(2)分析该地区降水总体上北少南多的原因。
(3)A湖虽然与加勒比海连通但却是淡水湖,试分析原因。
(4)你是否赞同在A湖大力发展石油开采业?说明理由。
【答案】(1)成因: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依据:从等高线图中判断A湖与周围地形的落差大,A湖地势低;从湖底多裂缝推断其处于断层陷落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湖泊的成因、影响降水的因素、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根据等高线特征可以看出来A湖与周围相比落差大,地势低,而且湖底多裂缝推断处于断层陷落。
(2)主要从南部有河流淡水注入、北部湖泊与海洋相沟通有关。该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水量丰富,南部流入湖泊的河流众多,均是属于淡水;北部与加勒比海有水道相连接,海水的盐度高于湖泊水,受其影响湖水不断变咸;人工拓宽入海水道后增加了海水倒灌量,增加了北部湖水盐度含量。
(3)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海水研读的因素。影响海域盐度的主要因素可从降水量、蒸发量、淡水注入和海区轮廓等方面分析。读图分析可知,入湖河流多,流入淡水量大;与加勒比海连接的水道狭窄,不便于海水和湖水的交换。
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①气候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②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
③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另外,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各个因素具有时空不同的变化,因此海水的盐度高低也具有时空的差异。
13. 分析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大理石(岩)是地壳中原生的各类石灰岩经过地壳内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变质岩,是优良的建筑材料。现代社会对大理岩的大规模开采、工业化加工、国际性贸易,使其装饰板材大批量进入建筑装饰装修业。云南省大理市,以质量好、储量大、埋藏浅的大理石矿藏而扬名中外。
云南省大理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地质公园”“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自古以来大理白族(当地主体民族)的能工巧匠们常选取具有成型花纹的大理石通过人工切凿、打磨,制作大理石画,还根据大理石的石质和画面特征制成屏风、挂屏、花盆、笔架、花瓶、砚台、图章、茶具、石臼,以及桌面、凳面、靠背等,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目前大理白族的大理石手工艺品已成为当地旅游市场的主要旅游产品。
(1)说明云南省大理市大理石矿藏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
(2)分析大理石矿藏开发对大理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3)简述现代大规模工业化开发大理石矿藏对大理市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1)大理石在地质历史上经沉积作用形成了巨厚的石灰岩;由于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高温高压的地壳内部环境使石灰岩变质为大理岩;内力作用使当地地层持续隆起;长期受外力侵蚀,使矿床出露地表或接近地表(任答3点即可)
(2) 大理石矿藏开发推动地方经济,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作用明显。如可以带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收入;产业可以促进城市化;改变了观念,推动民族进步,促进了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的形成;提升了城市形象和知名度。
(3) 大理石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现代大规模工业化开发会加速大理石资源的枯竭;加剧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地质灾害增多;破坏旅游景观资源;造成环境污染;冲击民族传统文化,传统技艺失传。
【点睛】
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
外力作用 |
形成的地貌形态 |
分布地区 |
||||
风化作用 |
使地表岩石被 |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
||||
侵蚀作用 |
风力侵蚀 |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西北地区雅丹地貌) |
|||
流水侵蚀 |
侵蚀 |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 |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
|||
溶蚀 |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 |
||||
冰川侵蚀 |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例:挪威峡湾) |
||||
沉积作用 |
冰川沉积 |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
|||
流水沉积 |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
|||
风力沉积 |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
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黄山景区于2016年12月14日至20日开展“等雪来惠皖乡”安徽人免费游黄山活动。活动期间,来黄山风景区旅游的安徽人免门票。下图为黄山风景区图。
(1)简析黄山风景区发展旅游的优势条件。
(2)分析黄山风景区选择在12月开展安徽人免费游黄山活动的原因。
【答案】(1)黄山风景优美,旅游资源质量高,集群状况好;毗邻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客源市场大;有高速公路、铁路经过,交通条件较好;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3点即可,其他回答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1)黄山风景区发展旅游的优势条件从旅游资源质量、交通、客源市场等方面分析。
(2)黄山风景区选择在12月开展安徽人免费游黄山活动主要是该时段为旅游淡季,从增加旅游淡季景区收入等方面考虑这样可以就近吸引游客等。
【点睛】
1、资源本身的评价。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质量特征(如其美感度、奇特度、医疗价值、体育价值等),丰度和集聚程度,环境容量,开发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分析;15.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东海渔场总面积77万平方千米,有长江、钱塘江、甬江、闽江等水系注入。近年来,东海近海渔业渔获物中经济鱼类的比重下降,并且渔获物低龄化、小型化趋势明显。据调查,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是渔业资源减少的原因之一。
(1)试分析东海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2)针对“东海无鱼”的困境,请你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1)陆上污染物排入河流并流入海洋,使海洋污染加剧;沿海地区养殖业的发展使近海海域富营养化加剧;油轮泄漏,大量原油进入海洋,使海洋生态环境恶化
【解析】(1)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是渔业资源减少的原因之一。陆上污染物排入河流并流入海洋,使海洋污染加剧。沿海地区养殖业的发展使近海海域富营养化加剧,水体中含氧量减少。油轮泄漏,大量原油进入海洋,使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污染海洋。
(2)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海洋的监管力度,在休渔期严禁捕捞。针对污染物来源采取相应措施。对陆上污染物和海上污染物,要实行达标排放,禁止直接排放到海洋中。治理海洋污染,恢复海洋生态环境。在近海设立鱼苗培育基地,将培育的鱼苗投放到海洋中,促进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油轮泄漏,要发展科技,采取措施回收、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