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2017年6月19日我国部分城市的气温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 影响表中南、北方城市该日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2. 表中城市该日夜晚大气保温作用最明显的是
A. 北京
【答案】1. C
【解析】
1. 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晴天气温日较差大,阴雨天气温日较差小,导致日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气象条件,C正确。
2. 夜晚大气保温作用最明显的城市是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城市,根据表格材料可知,福州气温日较差最小,D正确。
读“台州市2018年1月份四周日最高、最低气温距平累积曲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3. 1月份,台州市气温较高的一周是
A. 1日~7日
B. 8日~14日
C. 15日~21日
D. 22日~28日
4. 1月份,台州市的气温日较差
A. 7日为16℃
C. 13日为0℃
【答案】3. C
【解析】
3. 读图分析可知,该图是代表的是温距平累积曲线图,曲线的一周的增长量说明一周气温的高低,读图分析可知,从15日到21日,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距平累积曲线,呈增长趋势,而且增长率较高,说明该周的气温较高,导致距平气温增长较快,从1日到7日,曲线在上升,但是幅度较小,A错误;7日到14日和22日到18日,累计曲线呈下降趋势,说明气温较低,因此ABD 错误,故答案选C项。
4. 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曲线是气温的累计曲线,因此之间的温度差异,也并非大值减去小值,A错误;18日的最高温的距平值,增幅较大,说明温度较高,最低气温的距平值增幅较小,说民气温较低,因此,此日的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差之最大,B正确;13日是的最高距平累计值和最低温距平累计值相等,但是可以看出13日的最低气温降低幅度大,说明温度低,最高气温的变幅大不,说明气温较较高,这说明此时的温差不为0,C错误;24日时最高温距平值累计值增幅较小,说明气温较低;和最低距平累计值增幅较小,说明温度也较低,依次该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D错;故答案选B项。
读“2018年1月26~27日浙江‘堆雪人’预报地图”。回答下面小题。
5. 给浙江大部分地区带来降雪的天气系统是
A. 气旋
6. 甲、乙两地“堆雪人”效果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
A. ①②
【答案】5. C
【解析】
5. 浙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冬季温度应该大于0摄氏度,但是由于冷空气势力过强,与暖湿空气相遇,从而形成冷锋天气系统,产生降雪天气,故答案选C项。
6. 本题主要考查降雪的条件,①是水汽要充足,②是要有低温条件,③是要有湿气凝结的条件,从图示来看甲地比乙地的纬度更高,温度更低,更易产生降雪;乙地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较强,暖湿气流的温度较高,降雪的条件相对甲较差,因此使得两地降雪量产生差异,因此②④正确,故答案选D项。
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甲、乙、丙、丁可能是冷锋的是
A. 甲、乙
8. 关于①处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 气压值较②处偏低
C. 与③处气压成因相同
【答案】7. C
【解析】
7. 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近地面的锋面往往和气旋结合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图中甲属于高压脊,不会形成锋面天气系统,甲错误;乙地位于高压天气系统的前沿,与南部的暖湿气流相遇易形成冷锋,乙正确;丙地位于低压槽,而且位于低压中心的左侧,易形成冷锋天气系统,丙正确;丁地位于低压的前沿,位于海洋,易受单一暖湿气团的影响,不易形成锋面,因此丁错误,所以乙、丙正确,答案选C项。
8. 读图分析可知,①地的气压值大于1028,②地气压大于1026,小于1028 ,因此气压值较②处偏高,A错误;①处为高压,水平方向气流辐散,B正确;③为亚洲高压,属于热力原因形成的,①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属于动力原因,C错误;①处为高压,垂直气流下沉,D错误。故答案选B项。
下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所示气压带风带表述正确的是
A. 甲赤道低气压带
10. 从气候角度考虑,受甲乙交替控制的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地中海式农业
【答案】9. C
【解析】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
9. 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60°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90°为极地高气压带。结合图丙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故选C。
10. 图中乙处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即为盛行西风带,北半球盛行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受甲乙交替控制的地区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故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地中海式农业。故选A。
读我国北方某城市连续三日“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 (图)及云量对该城市“城市热岛”强度的影响(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 图中有关城市热岛强度信息及其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城市热岛”强度表现为夜间强、白天弱
B. “城市热岛”现象整天存在
C. “城市热岛”的消失速度比形成的速度更快
D. 晴天时“城市热岛”强度大
12. 有关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 与自然下垫面相比,城区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降低、吸收率升高
B. 城区绿地、水面减少,蒸发蒸腾消耗的热量增多
C. 城市大气污染致使城区大气吸收较多的短波辐射
D. 城区下垫面(如建筑群)对风的阻力增大,风速减小,热量不易散失
【答案】11. B
【解析】
11. 由图可知,城市热岛强度表现为夜间强、白天弱,
12. 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城区大量人为热的释放;城区水泥、沥青等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升高、吸收率降低;城区水面、绿地少,蒸腾、蒸发消耗的热量少,温度高;城区对风的阻力大,风速小,热量不易散失;城区大气污染物多,吸收较多的红外线长波辐射而升温。据此选D。
【点睛】
近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近地面受热区域为上升气流,对应低压;近地面受冷区域为下沉气流,对应高压;高空与近地面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下垫面的冷热不均导致了局部热力环流的存在。
冰雾是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俗称“冒白烟”,在冬季,当近地面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成微小冰晶而形成。为减轻冰雾带来的灾害,当地因地制宜设计了高效日光温室,保证喜温作物越冬生产。温室前屋面上覆盖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草苫等保温材料两层。左图为大兴安岭冰雾日变化示意图,右图为该日光温室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一天中,冰雾高峰期出现在9时前后的原因是
①降温最快
A. ①②
14. 该日光温室前屋面的朝向是
A. 正南
15. 在冰雾出现日,为增强日光温室的保温效果,当地农民掀起和盖上草苫的时间分别是
A. 14时前后、20时前后
C. 日出前后、日落前后
【答案】13. 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冰雾的形成原理和出现的时间,日光温室对光照的有效利用。
13. 结合材料可知冰雾出现在冬季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所以冰雾形成需要空气中水汽较多,相对湿度较大时,且在气温最低的时候。所以本题②③正确,B选项符合题意。
14. 温室前屋面上覆盖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草苫等保温材料两层。我国东北地区在冬季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为保证冬季全室无光照死角,可以获得更长的日照时间,从而获得更高的热量,日光温室前屋面的朝向为正南才能充分利用光照。
15. 温室前屋面上覆盖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草苫等保温材料两层。在冰雾出现日,为增强日光温室的保温效果,白天或光照强烈时应该让温室内获得更充足的光照,就应该将草苫等保温材料掀起;在光照差或无光照时将保温材料覆盖保温。当地农民掀起应该是在白天,特别是白体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时以获得最多的光照;盖上草苫的时间段应该是气温较低、光照较差时,主要是夜晚,因此也就是日出前后是当地农民盖上草苫的时间。所以本题D选项正确。
针对多年冻土表面活动层的反复冻融,我国某铁路修建时为部分路段安装了两侧透风的面板叠瓦式遮阳棚(图a)。图b中曲线示意该铁路某处遮阳棚在暖季(7月至9月)某日与冷季(11月至次年3月)某日的棚内及棚外气温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表示暖季某日棚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 ①
17. 此路段冷季
A. 棚外日最高气温高于5℃
C. 遮阳棚的作用比暖季小
18. 该铁路线可能是
A. 青藏铁路
【答案】16. B
【解析】
16. 首先暖季气温比冷季气温要高,③④排除;同时棚内气温日变化小,棚外气温日变化大,所以②正确①错误。故选B。
17. 据上题分析可知,①②为暖季,
18. 据图可知,该地暖季时最高气温10℃左右,冷季时最低气温可达-20℃ ,可判断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故选A。
下图为某地多年平均的全年日气温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该地气温变化幅度最小的时段为
A. 2时-6时
C. 11时-15时
20. 从气温角度考虑,该地最有利于谷物成熟的月份是
A. 1月
21.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 华北平原
【答案】19. A
【解析】
19. 该地气温变化幅度最小的时段,是等值线最稀疏的时段,图示2时-6时等值线最稀疏,说明气温变化幅度最小,A对。其它时段等值线较密集,B、C、D错。
20. 从气温角度考虑,该地最有利于谷物成熟的月份,应是气温最高,昼夜温差最大的月份,作物生长旺盛,养分积累多。根据图示等温线,可以判断5月份气温最高,昼夜温差最大,B对。其它月份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小,A、C、D错。
21. 该地冬夏日平均气温差异不大,说明季节变化不明显,应位于热带。1、2月份气温比7、8月份气温高,应位于南半球,A、B错。夏季不热,冬季不冷,不可能是亚马孙平原,C错。最有可能位于巴西高原,受地形影响,夏季不热,D对。
由于荒漠戈壁和绿洲独特的气候特征和表面性质,决定了绿洲相对于其周围荒漠环境是个冷源,即形成绿洲最显著的“冷岛效应”,但绿洲中城市的发展不断影响“冷岛效应”。下表为我国新疆石河子绿洲1989-2013年相关数据变化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22. 1989-2013年石河子绿洲“冷岛效应”的总体表现为
A. 逐渐增强
23. 造成1989-2000年石河子绿洲“冷岛效应”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耕地面积减少
C. 水域面积增加
24. 绿洲中城市的发展要想减弱对“冷岛效应”的影响,最为关键的是
A. 合理规划城市土地利用
C. 提高土地利用率
【答案】22. D
【解析】
22. 根据表1,1989-2000年高温区和较高温区比例下降,说明冷岛效应增强,2000-2013年,高温区和较高温区比例增加,低温和较低温区比例下降,说明冷岛效应减弱,所以冷岛效应先增强后减弱,选D。
23. 据第1小题,1989-2000年高温区和较高温区比例下降,冷岛效应增强。读表2,可以看出1989-2000年石河子耕地、林地、草地均下降,B错。A选项,耕地面积减少对绿洲冷岛效应影响小;D选项,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导致气温升高,减弱冷岛效应;C选项,水域增多,导致气温降低,导致绿洲冷岛效应增强,所以选C。
24. 结合表格分析可知,绿地、湿地都可以影响到冷岛效应,因此,城市建设中要注意合理规划城市土地利用,对各功能区合理布局,选A。
【点睛】
冷岛效应是指由于戈壁沙漠较绿洲的比热小,同时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也不同,在阳光照射下戈壁沙漠增温比绿洲、湖泊快得多,戈壁沙漠上空被加热的暖空气,通过局地环流作用输送到绿洲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也得以保持稳定,于是形成了一个比较凉爽、湿润的小气候。
下图为地球某较大尺度区域一定高度等压线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气流方向,图中数值单位是百帕,M、N、0、P四点处于该地区大气对流层上界,距海平面约12km。若甲、乙两地对应的地表区域分别为a、b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5. 下面关于a、b所在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A.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北半球低纬度
B. a位于南半球中纬度,b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C. a、b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D.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北半球高纬度
26. 甲、乙、a、b四个区域间大气流动方向是(
A. 甲→乙→b→a
C. a→乙→甲→b
27. 若a为大陆,b为海ww w.ks 5u.co m洋,且图中气压状况处于一年中最强盛时期,则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A. 欧洲西部白桦林处于落叶期
B. 地中海处于一年中盐度较高的时期
C. 巴西伊泰普水电站处于一年中发电量较多的时期
D. 贵州因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云雾弥漫,天气阴冷
【答案】25. C
【解析】
25. 根据材料,该地对流层厚度为12km,为中纬度地区的特征;图中甲乙分别为气旋、反气旋,分别呈现逆时针、顺时针,与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运动特征一致,据此,两地均位于北半球,据此选C。
26. 高空与近地面气压性质相反,甲为低压、乙为高压,对应的a、b应分别为高压、低压,近地面的气压值大于高空,据此,四个区域间大气流动方向是a→b→乙→甲,选B。
27. 甲为低压、乙为高压,对应的a、b应分别为高压、低压,若a为大陆,b为海洋,且图中气压状况处于一年中最强盛时期,即大陆上高压实力最强时,为北半球的冬季,则地中海地区受西风影响,温和湿润,处于一年中盐度较低的时期,选B。
下图为某月31°N纬线上①~⑦地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8. 图示季节,导致④地与⑦地气压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
A. 太阳辐射
C. 地形
29. 此季节,①地与⑦地相比,( )
A. 白天气温更高
C. 风力更强
【答案】28. B
【解析】
28. 从题干中可知图为某月31°N纬线上7个地点的气压分布图,这7个地点经度在0°经线向东到150°E经线之间,图中④地位于(31°N,80°E)刚好位于印度低压所在位置,其气压最低,则此时为夏季。从图中可知,⑦地位于(150ºE,31°N),处在太平洋附近,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洋温度较低,形成高压,因此导致④地与⑦地气压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故答案选B项。
29.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季节为夏季,①地位于陆地,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升温、降温快,白天的温度更高,晚上的温度较低,温差较大;海洋升温慢,降温慢,白天的温度较低,晚上温度较高,温差较小,A正确,B错误;地面的摩擦力较大,海洋的摩擦力较小,因此地面的风力较海洋较小,C错误;陆地水汽较少,降水较少,D错误。故答案选A。
当强冷空气经过渤海上空时,受海水加热加湿促使空气中的水汽凝华,形成“冷流云”,继而在山东半岛北部形成“冷流雪”,12月是月冷流雪量最多的月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 山东半岛南部冷流雪量远少于北部的主要原因是
A. 距海较远
31. .
A. 海陆气温差异较大
C. 渤海表层水温较高
【答案】30. B
【解析】
30. 山东半岛的冷流雪量是气流经渤海加热加湿后遇地形阻挡而成的,北部处于冷流雪量的迎风坡,南部处于背风坡,降水量要少于南部,选B。
31. 冷流雪量的多少取决于渤海的加湿加热能力,12月与2月相比,渤海的12月比2月表层水温较高,温差更大,强冷空气更易凝华成冷流雪,选C。
【点睛】
本题组的重点是读懂材料,明白冷流雪是指当强冷空气经过水域上空时,受水体加热加湿促使空气中的水汽凝华,再遇地形抬升导致形成的特殊降水现象。
2018年1月3—4日,我国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西部、江淮西部、江汉北部、山西南部等地出现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经过短暂的“中场休息”,1月5日开始,冷空气逐渐渗透南下,夺取了雨雪的主动权。6—8日的雪线南界比3—4日偏南。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1月6日2时时天气系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 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
A. 甘肃南部出现暴雪
C. 东部沿海为偏南风
33. 6—8日的雪线南界比3—4日偏南,主要原因是
A. 冷气团水汽含量增加
C. 暖气团水汽含量增加
【答案】32. B
【解析】
32. 读图,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甘肃南部位于冷锋锋前,冷锋降水在锋后,没有出现暴雪,A错。雪线南界比上次偏南,说明暖气团势力减弱,降水总量小于上一轮,B对。图示不能显示东部沿海,结合等压线延伸方向,可能是偏北风,C错。内蒙古高原受冷锋影响,锋后降水,D错。
33. 6—8日的雪线南界比3—4日偏南,主要原因是冷气团势力更加强盛,推动暖气团南移,B对,D错。冷气团水汽含量少,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暖气团水汽含量,A错。暖气团势力减弱,水汽含量减少,C错。
下图为手机APP中显示的我国华北某地某时段天气预报。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4. 未来几天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 暖锋
35. 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天气状况为
A. 多云 晴 大雪
C. 大学 小雪 晴
36. 1月6日7日两天,该地工作量较大的部门可能是
A. 教育、医疗
【答案】34. D
【解析】
34. 根据图示信息,未来几天该地将会出现大风、降温、降雪天气,符合冷锋过境的特征,选D。
35. 甲之前为暴雪天气,之后为小雪天气,因此,甲处不可能是晴天,结合选项,甲处最可能是大雪,丙处降温最大,温差大,为晴朗天气的表现,据此选C。
36. 1月6日7日两天,该地雪天刚停,地面积雪厚度大,给交通、电力部门带来较大的工作量,选B。
【点睛】
北京初雪的标准是:全市多于10个人工气象站观测到降雪;或5大城区站均观测到降雪;或城区3个以上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且至少1个站降雪量≥0.1毫米时,才能将该场雪定义为初雪,2018年1月21北京迎来今冬初雪。下图为我国26个省级行政中心多年平均初雪日统计图,下表为北京2018年1月21~24日天气资料。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7. 造成北京今冬初雪日期异常的关键因素是
A. 冷空气势力强,降温幅度小
C. 城区经济发展,热岛效应强
38. 降雪过后,北京进入“极速制冷”、“冷冻周”模式,其成因不包括
A. 新雪反射地面辐射,地温低
C. 气温低湿度大,体感温度低
39. 下列关于各地区的省级行政中心多年平均初雪日的推测,正确的
A. 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初雪日期集中10月
B. 西北地区冬季风弱,初雪日期浮动较小
C. 华南地区地势低平,初雪日期集中12月
D. 西南地区地域辽阔,初雪日期全国最迟
【答案】37. B
【解析】
37. 北京今冬初雪日期异常,初雪时间晚,关键因素是暖空气势力弱,水汽缺乏,B对。冷空气势力强,降温幅度大,A错。城区经济发展,热岛效应强不是初雪晚的原因,C错。大气污染仍较重,凝结核多,D错。
38. 降雪过后,北京进入“极速制冷”、“冷冻周”模式,其成因新雪反射太阳辐射,不包括新雪反射地面辐射,A不包括。融雪吸收热量,气温低,B包括。气温低湿度大,体感温度低,C包括。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D包括。
39. 各地区的省级行政中心多年平均初雪日的推测,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初雪日期集中10月,A正确。西北地区冬季风强,初雪日期浮动较小,B错误。华南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远,初雪日期集中12月,C错。西南地区高山阻挡,初雪日期全国最晚,D错。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40. 若此图表示地球上的风带分布,则正确表示南半球风带的是(
A. ①
41. .若此图表示的是天气系统,那么能够正确表示冬季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A. ①
【答案】40. B
【解析】试题分析:
40. 南半球风带分布状况是:低纬为东南信风带;中纬为盛行西风(西北风)带,高纬度为极地东南风带,在结合南半球俯视图中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自西向东)来进行判断,答案选B。
41. 冬季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系统的是北半球的高压系统,答案选C。
考点:该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和天气系统的辨别。
下图是广东省2017年8月气温、降水量统计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42. 图示23~24日、27~28日降水量较大,影响其降水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
43. 据报道,23日在珠江口两侧地区降水量最大,则该日粤北的主导风向是( )
A. 偏东风
44. 广东省8月持续高温天气,大约在21日出现极端高温。有关其高温形成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8月太阳直射在广东省,正午太阳高度大,且昼长时间长,获得热量多,气温高
②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
③21日,台风欲来,广东处在台风外围而盛行下沉气流增温,加剧炎热
④23~24日、27~28日降水量较大,使气温有所降低,所以21日气温最高
A. ①②
【答案】42. C
【解析】
42. 8月,锋面雨带主要位于我国华北、东北地区,广东省强降水主要为台风登陆所致,台风为发展于热带海洋的强热带低压。图中A为冷锋系统;B为暖锋系统;C为低压系统;D为高压系统。故C正确。
43. 台风雨区位于台风中心附近,因此珠江口两侧地区降水量最大说明低压中心位于珠江口,粤北位于珠江口以北,即低压中心位于粤北以南,因此粤北的主导风向是偏北风。故D正确。
【点睛】本题解答宜采用排除法。
下图示意2017年12月10日2时近地面气压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5. 图中甲、乙两地的气压值可能分别是(单位hpa)
A. 1024,1012
C. 1022,1010
46. 此时
A. 东北地区天气晴朗
C. 大兴安岭风力较大
【答案】45. C
【解析】
45. 依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可知,甲为高压中心,乙为低压中心,图中相邻等压线之间的气压差为4百帕,因此甲地气压大于1020,小于1024;乙地气压大于1008,小于1012。故C正确。
46. 读图可知,大兴安岭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东北地区受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由当地等压线可知,珠江三角洲吹东北风;日本地区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故C正确,A、B、D错误。
2018年1月3~4日,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西部、江淮西部、江汉北部、山西南部等地出现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截至6日5时,上述地区积雪深度10~15厘米,局地超过20厘米。据气象部门预测,6~8日的雪线南界比3-4日偏南。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6日2时天气系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7. 此时图示地区最可能遭受雨雪天气侵袭的是
A. 甘肃省中部
C. 新疆塔里木盆地
48. 6-8日的雪线南界比3-4日偏南的主要原因是
A. 暖气团水汽含量增加
C. 冷气团南下升温剧烈
【答案】47. A
【解析】
47. 冷锋降水集中于锋后,根据图示信息,甘肃省中部位于较强冷锋的锋后地带,最可能早已雨雪天气侵袭,选A。
48. 图示为冷锋天气系统,6-8日的雪线南界比3-4日偏南说明冷锋势力更强,这是冷气团势力更加强盛造成的,选D。
【点睛】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下图为安徽省某日11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9. 从l4时到20时,合肥
A. 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
C. 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
50. 根据图示信息推测
A. 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
C. 20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
【答案】49. C
【解析】
49. 读图,从l4时到20时,合肥有冷锋过境天气,风向变化较小,B、D错。等压线变密集,风力变大,C对,A错。
50. 根据图示信息,14时宿州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比合肥低,A错。冷锋降水在锋后,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多,B错。20时合肥是雨后,空气质蹙好转
下图是某区域时刻地面天气形势示意图,虚线为可能出现的锋线,阴影为雨区,完成下面小题。
51. 图中气压区是
A. 高压区,垂直方向为下沉气流
B. 低压区,垂直方向为下沉气流
C. 高压区,垂直方向为上升气流
D. 低压区,垂直方向为上升气流
52. 图中锋线经过宁波时可能会带来大风降温天气的是
A. 甲
【答案】51. D
【解析】
51. 图中气压区外围形成锋面,说明为低压区,垂直方向为上升气流。
52. 在锋面气旋中,低压中心西侧槽线上形成冷锋,冷锋锋后可能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丙位置符合。
【点睛】低压槽上,来自不同方向、性质不同的气团聚合,易形成锋面。其中低压中心西侧槽线上为冷锋、东侧槽线上为暖锋。对于北半球来说,冷锋大致向南移动,锋后即冷锋锋线北侧为雨区;暖锋大致向北移动,锋前即暖锋锋线北侧为雨区。南半球相反。
蒙古气旋发生或发展在蒙古中部和东部高原一带。2013年3月8-9日,受蒙古气旋(尤其是冷锋过境)的影响,我国北方13个省市(自治区)遭受了历史罕见的大风沙尘天气袭击,下图为此次大风沙尘天气综合动态图(图中D的位置示意本次沙尘暴中蒙古气旋的中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3. 8日20时至9日8时,受沙尘天气影响严重的省份是
A. 甘肃
54. 影响此次蒙古气旋移动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 地转偏向力
55. 此次蒙古气旋没有带来大量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旋势力弱
【答案】53. A
【解析】
53. 由材料可知,此次沙尘天气主要是冷锋带来的。读图可知,8日20时至9日08时冷锋主要经过甘肃。故选A。
54.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次蒙古气旋从西北方向移向东南方向,且该时段为3月份,故此可以判断推动此次蒙古气旋移动的是亚洲高压。故选D。
55. 从移动速度可以判断出,此次蒙古气旋的势力较强,且移动速度快,使得冷锋、暖锋的形成更加强烈,更易形成降水;但该时段为3月份,空气干燥,缺乏形成降水的水分条件;地形抬升作用对气旋及锋面降水的产生影响较小。故选C。
【点睛】冷锋的特点:①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②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表示,三角形标在暖气团一侧。③冷锋坡度大。④冷锋降水主要出现在锋线后及附近,雨区狭窄。⑤冷锋降水时间短,强度大。⑥冷锋过境时,常常出现阴天。气旋的特点:①中心气压低于周围气压。②周围旋转向里符合,北半球为逆时针,南半球为顺时针。③中心气流上升,多形成阴雨天气。风速大小判断: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速小。气温变化判断: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风,气温降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的风,气温升高。
下图为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6. 图中甲处大气活动中心的主要成因是
A.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C.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57. 图中
①乙锋面为暖锋 ②丙锋面过境后气温骤降,气压升高
③乙锋面降水集中在锋后 ④现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
A. ①②
【答案】56. C
【解析】
56. 图中甲处大气活动中心位于大陆上,是高压中心,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C对。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无关,A错。是受冷气流下沉形成,B错。图示北半球是冬季,是副根据地低压带被切断,D错。
57. 上图中乙锋面位于锋面气旋左侧,为冷锋,①错。丙锋面是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②错。乙锋面降水集中在锋后,③对。北半球气旋是逆时针方向运动,图中丙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④对。D对,A、B、C错。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58. 图中气压带代表
A. 赤道低气压带
C. 极地高气压带
59. 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A. 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
B. 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
C. 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
D. 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答案】58. D
【解析】试题分析:
58. 根据风带风向,图中气压带代表的高压,A、B错。极地高气压带周围是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C错。只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对。
59. 根据图中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分布,结合风带的风向判断,图示位于南半球。 该气压带不能影响北非地区,A错。风带1位于南半球,不影响台湾东部夏季降雨,B错。受风带2影响,南半球的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C对。旧金山位于北半球,不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D错。
【考点定位】气压带、风带分布,南北半球风向差异。
【名师点睛】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在南北半球风带的风向不同。根据风带风向,可以判断所在半球,注意图示为南半球的高压带。了解气压带、风带的特征,对气候特征的影响。结合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气候类型及特征。
60. 下列各图所示的热力环流中画法正确的是(
A.
【答案】B
【解析】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受热地区空气上升,近地面气压低,受冷地区空气下沉,近地面气压高,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起;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陷。A项未形成环流;城市温度高,气流上升,C错;白天陆地温度高,气流上升,夜晚海洋温度高,气流上升,D错;夜晚山坡降温快,气流下沉,谷地气流上升,据此选B。
雾淞是过冷却雾滴(低于O℃的雾滴)
61. 有关我国雾淞及雨淞观赏地分布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雨淞山谷多山顶少
C. 雾淞多分布于北方和南方高山
62. 我国华南地区雨淞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冻结核少
63. 黄山观赏雾淞、雨淞的季节也是黄山观云海的最佳季节,其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季节
A. 昼长长,日照时间长
C. 气温高,低云的凝结高度升高
【答案】61. A
【解析】
61. 山谷地区海拔低,气温比山顶气温高,不容易形成雾淞及雨淞, A选项错误,故选A;看图可知,B、C、D是正确的。
62. 我国华南地区纬度低、气温高,低温天气少,不利于雨淞的形成,故选B。
对流层中,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下图是某山脉不同坡向的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4. 推测该山地
A. 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呈南北走向
C. 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呈东西走向
65. 关于该山地气温垂直递减率叙述正确的是
A. 南坡小于北坡
C. 南坡夏季小于冬季
66. 造成12月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北坡植物分布少,地面增温速度快
B. 南坡积雪面积大,反射太阳辐射多
C. 北坡阻挡冷空气,山麓气温比较低
D. 南坡人类活动少,城市热岛效应弱
【答案】64. C
【解析】
64. 图示为秦岭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情况,该山地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呈东西走向,C正确。
65. 从图中看该山地气温垂直递减率南坡在冬季时高于北坡;南坡年变化小于北坡;南坡夏季高于冬季;南北坡差异冬季大于夏季,D正确。
66. 从图中看12月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北坡,原因是北坡气温较低,C正确;植被和人类活动对气温垂直递减率影响较小;秦岭南坡是阳坡和冬季风的背风坡,积雪面积比北坡积雪面积小。
【点睛】
气温垂直递减率:在干空气时,海拔大约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下降约1度,一般来说这个物理量是恒定值;含有水汽的较湿空气,就会受到水汽凝结时的释放潜热所致,因此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会约下降0.6 度而非前者所述的1度了;不同于干空气,该物理量其实不是恒定的0.6,其取值范围在0.4到0.9之内。这是因为对于湿空气来说,会受温度与压强影响。
沿海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陆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海陆风的影响范围可达上百千米。左图为天津市某年春季、夏季、冬季和全年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图,右图为天津市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7. 左图中Ⅰ、Ⅱ、Ⅲ、Ⅳ对应的时间分别是
A. 夏季、全年、春季、冬季
C. 冬季、全年、春季、夏季
68. 天津热岛效应会导致陆风势力增强显著的地点是
A. ①
【答案】67. C
【解析】
67. 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指城市地区的气温相对周围地区较高,主要与城市的尘埃多,排放的温室气体多,排放的废热多,而且城市下垫面硬化面积大,植被覆盖率低有关,都使得城市比周围地区温度高。研究表明大城市中冬季城市中人类活动排放的废热远高于太阳辐射,热岛效应最强,夏季热岛效应较弱。故选C。
68. 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比同纬度海上低,近地面陆地形成高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高,形成低气压,使下层空气由陆地流向海洋,形成陆风;夜晚热岛效应形成的城市风是由郊区吹向城市,如下图所示;②、③两地的城市风风向与陆风风向基本相反,起到削弱作用;①地城市风风向与陆风斜交,④城市风风向与陆风风向相同,对陆风势力起到增强作用,故选D。
【点睛】(1)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 。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2)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
我国华北某地西北靠山,东南面海。下图示意该地15日11时~16日11时近地面气温和相对湿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9. 据图推断,该地近地面空气中水汽量最多的时刻是
A. 15日14时
70. 该地15日23时~16日0时受阵风影响。该阵风的风向与性质是
A. 西北风;暖湿
【答案】69. A
【解析】
69. 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与气温有关,气温越高,饱和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越多。据图推断,该地气温最高时间是15日14时,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量最多的时刻,A对。其它时间气温较低,空气中饱和水汽含量较少,B、C、D错。
70. 该地15日23时-16日0时是夜晚时段,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海洋降温慢,气温较高,气压低。水平方向上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区。该阵风的风向是西北风,C、D错。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是暖干。B对,A、C、D错。
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充足,气温较低时,大气中的水汽容易饱和凝结形成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降低,这种天气现象就是雾。2017年12月13日到14日南京市出现一次特殊的双层浓雾天气现象。下图为此次浓雾出现前后不同高度气温随时间的变化(斜线柱表示2点前后雾的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1. 图示时间内,地面最低气温约为
A. -0.5℃
72. 据图推测,上层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地面气流上升,水汽冷却凝结而成
C. 弱冷空气侵入,水汽冷却凝结而成
73. 两点钟后,上层雾和下层雾的变化应是
A. 上层雾上升,下层雾浓度变小
C. 上层雾上升,下层雾浓度增大
【答案】71. A
【解析】
71. 雾的形成条件是有逆温现象,图示时间内,2点后出现浓雾。根据气温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出现逆温现象后,地面最低气温值应位于8点附近的地面,温度范围约为-1℃-0℃,可能是0.5℃,A对。B、C、D错。
72. 据图推测,上层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弱冷空气侵入,水汽冷却凝结而成,属于平流雾,C对。地面气流上升,水汽冷却凝结而成,易形成降雨,不是雾,A错。大气逆辐射强,地面降温慢,水汽不易凝结,B错。地面辐射冷却带动上层大气降温属于辐射雾,从地面开始出现,D错。
73. 上层才是冷空气侵入形成的平流雾,随着冷空气下沉,两点钟后,应是上层雾下沉,A、C错。上层雾和下层雾叠加到一起,下层雾浓度增大,B对,D错。
点睛:雾的形成条件是有逆温现象,根据气温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判断出现逆温现象后,地面的温度范围。上层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弱冷空气侵入,水汽冷却凝结而成,属于平流雾。冷空气下沉,两点钟后,应是上层雾下沉,与下层雾叠加。
“百度知道”中有一个问题——“中国哪里单片雪花最大?”有人在“百度知道”中给出的最佳答案是“黑龙江的漠河,因为那里最北、最冷,所以产生的雪花也就最大”。下图为雪花形态、温度与湿度的关系坐标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4. 据图可知
①气温越低,单片雪花越大②空气中水汽饱和度越高,单片雪花越大③气温越接近-15℃,单片雪花越大④空气中水汽含量越低,单片雪花越大
A. ①②
75. 推测我国的下列地区中,1月份单片雪花最大的是
A. 黑龙江的牡丹江
C. 内蒙古的呼和浩特
【答案】74. C
【解析】
74. 据图可知,水汽含量越大,空气中水汽饱和度越高,单片雪花越大,同时气温越接近-15℃,单片雪花越大,②③正确。故选C。
75. 据上题的分析可知,,空气中水汽饱和度越高,气温越接近-15℃,单片雪花越大。虽然均为我国北方的城市,但河南的郑州气温不会降低到接近-15℃,B排除;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和河北的张家口水汽含量小,水汽饱和度低,CD排除;黑龙江的牡丹江水汽含量大,空气中水汽饱和度高,且气温会低于-15℃,因此1月份单片雪花最大。故选A。
读某地两日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6. 该地1月盛行偏北风,6月盛行偏南风,据图分析该地可能位于
A. 华北平原
77. 关于该地6月9日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降水多少与气温高低呈正相关
B. 该日降水不可能是对流雨
C. 该日8:00左右地面辐射最强
D. 12~13时气温降低是因为云层增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答案】76. D
【解析】根据风向,判断该地可能位于季风区。根据温度判断,不可能是温带、热带,根据降水集中在6月份,北半球夏季,不是地中海气候。该地9日午后有降雨,气温下降,可能是对流雨。
76. 该地1月盛行偏北风,6月盛行偏南风,说明位于季风气候区,不可能是地中海沿岸,C错。据图分析,该地最冷月气温大于0 ℃,小于15 ℃,不可能在温带或热带地区,A、B错。可能是亚热带气候区,位于珠江三角洲,D对。
77. 读图,该地6月9日降水多少与气温高低无正相关关系,A错。该日降水集中在午后,可能是对流雨,B错。该日10:00左右太阳辐射最强,所以地面辐射最强,损失热量最多,C错。12~13时气温降低是因为云层增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D对。
下图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右图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8. 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C. 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D. 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
7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的风向为东南风
C. c的风向为西南风
80. 若该图表示白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是陆地,乙是海洋
C. 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答案】78. B
【解析】
78. 据图可知,①地气压高于②地,故A项正确;③地气压高于④地,故B项错误;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高,故C项错误;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低,故D项错误。
79. 甲地的温度低于乙地,故A项错误;b为下沉气流,故B项错误;甲地的日较差较大,故C项错误;d为上升气流,故D项正确。
80. 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气压较高,乙地气压较低,故甲是海洋,乙是陆地,故A、B、D项错误;C项正确。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受天气影响,图中东阳河河水时清时黄,当该河流量偏大、流水色泛黄时,图中所示区域可观测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独特景象。某中学地理野外实践社团,通过研究卫星云图发现9月23日傍晚是观测上述独特景象的最佳时机。社团成员9月23日来到图示区域开展研学活动,并选择好观测点进行观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1. 该社团有四名成员分别位于甲、乙、丙、丁四处,受地形影响,在观测点只能看到其中一处的成员,该处是
A. 甲
82. 卫星云图显示9月23日傍晚,图示区域经历
A. 冷锋过境前天气B.冷锋过境后天气C.低压过境时天气D.高压过境时天气
83. 在图中观测点观测到“白日依山尽”时,落日位于图中
A. ①
【答案】81. C
【解析】
81. 该社团有四名成员分别位于甲、乙、丙、丁四处,受地形影响,在观测点只能看到其中一处的成员,该处是丙,在观测点所在山谷对面,没有地形阻挡,C对。甲与观测点间有山脊阻挡,A错。乙与观测点间有一凸坡阻挡,B错。丁与观测点位于同一等高线上,等高线弯曲,表示有突出部分山体阻挡,D错。
82. 图示中没有卫星云图,9月23日是秋分,根据纬度,该地位于北方,当该河流量偏大、流水色泛黄时,傍晚可观测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独特景象。即在雨后天晴时,更易观测到材料中景观。图示区域经历的天气系统应是冷锋过境后天气,河流水量大,天气晴朗,B对。冷锋过境前天气晴,河流水量少,看不到日落观景,A错。低压过境时天气阴雨,多云,看不到日落景观,C错。高压过境时天气晴天,河流水量小,D错。
83. 9月23日是秋分,在平原地区或海面上,日落正西方向。在图中观测点观测到“白日依山尽”时,受山脉阻挡,落日不能到达图中正西方向,位于西南方向④点,D对。A、B、C错。
点睛:根据等高线判断,丙在观测点所在山谷对面,没有地形阻挡,可以看到。山脊、凸坡、山体形态,都会阻挡视线。当该河流量偏大、流水色泛黄时,傍晚可观测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独特景象。即在雨后天晴时,更易观测到材料中景观。秋分日在平原地区或海面上,日落正西方向。
影响风力大小的主要直接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而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由地表热量分布不均造成,下图为昆士兰州(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北部)太平洋沿岸某气象观测站在3 月中某两天测定的风力大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4. 关于该气象站M、N两日的判断,合理的是
A. M日正午气温相比更低
C. N 日次日为风和日丽
85. 乙时刻大约是
A. 8;00
86. N曲线丁时刻该地风向最可能为
A. 东南风
【答案】84. D
【解析】
84. 图中N曲线丁时刻风力接近10级,不可能是海陆风,由材料可知此时南半球低纬度太平洋沿岸气象站在3月,最可能是台风,次日受台风影响,不可能风和日丽;M曲线表示的海陆风,午后2点陆地气温最高,海洋和陆地温差最大,风力最大,乙时该为14点,M曲线乙时该风力比N大,说明M日正午气温较N日气温高;M夜间风力也较大,夜间气温较低,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次日可能为晴天,D正确。
85. 图中N曲线丁时刻风力接近10级,不可能是海陆风,由材料可知此时南半球低纬度太平洋沿岸气象站在3月,最可能是台风;M曲线表示的海陆风,午后2点陆地气温最高,海洋和陆地温差最大,风力最大,乙时该为14点,B正确。
86. 图中N曲线丁时刻风力接近10级,不可能是海陆风,由材料可知此时南半球低纬度太平洋沿岸气象站在3月,最可能是台风,此时台风并没过境,该地位于台风的西侧,最可能是西南风,B正确。
下图为我国某地形区内甲、乙两监测点地温包络线分布图(地温包络线由各深度的最冷月平均温度线与最热月平均温度线组成,形状犹如向上的“喇叭”),地温季节变化波动为零的深度被称为地温年变化深度(记作ZA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7. 该地形区可能为
A. 华北平原
88. 推测乙监测点地表景观可能为
A. 沼泽草甸
【答案】87. C
【解析】
87. 读图分析可知,该地无论在最热月,还是在最冷月,该地在一定的深度低温都会达到0℃或以下,说明该地地下存在多年的冻土层,因此说明该地温度较地,或者纬度较高,或者海拔较高,排除AD;由图分析可知,该地地温最高温时,地表温度也在5℃以下,说明该地夏季凉爽,东北平原夏季温度较高,不符合题意,因此B排除,青藏高原,由于海拔较高,夏季气温较低,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项。
88. 根据乙监测点的地温包络线可知该地的地温全年低于0℃,年较差较小,最有可能发育的地表景观是沼泽草甸。正确答案是A。
二、综合题
89. 2007年1月中旬以来,武汉市雨雪天气持续不断,但一直是下雪不见雪。1月16日凌晨,武汉城区下起该年第一场大雪,从凌晨2时左右至7时,持续的大雪使城区主要道路铺上了厚厚的积雪。残雪还未融化,浓雾又起。17日,江城遭遇了入冬以来较罕见的一场浓雾。读下图及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空气中水汽凝结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称为雾。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由辐射冷却形成,叫辐射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叫平流雾。
资料二:武汉市2007年1月6日~20日气象数据变化图
【答案】(1) 11
(2) 11、16、20
(3) 日平均气温在0℃以上,没有达到能使水以液态形式存在的冰点。
(4) 辐射雾
【解析】(1)武汉市气温日较差最大和最小值出现日期可从图中直接读取。
(2)降水与空气的上升运动息息相关。由图可知,11、16、20这三天的气压低,空气抬升的幅度最大,则推测这几日雨雪较大。
(3)武汉市“下雪不见雪”是指所下的雪被融化了,由图可知,下雪日期内,武汉的日平均气温在0℃以上,没有达到能使水以液态形式存在的冰点。
(4)大雪后的浓雾属于辐射雾,该雾形成于降雪后且日平均气温在0℃以上,由于雪融化快,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同时还需要有相对的静风条件。由图可知,雪后不仅气温在冰点以上且17日气压高空气对流较弱,大量的水汽便凝结形成了雾。
【点睛】
雾是在近地面空气层中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气温冷却到一定程度,相对湿度达到90%左右,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的天气现象,雾一般有生成、持续、消散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