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中低纬海区洋流分布的规律是( )
A. 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寒流
B. 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
C. 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为寒流
D. 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暖流
2.图中受西风吹拂而形成的洋流是( )
A. ①⑤
3.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洋流加快了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扩大了范围
B. 寒暖流交汇处会产生暴雨
C. 澳大利亚东岸气候的形成受寒流影响显著
D. 秘鲁附近沿海因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台湾北部海岸有一种外形奇特的烛台石,该石柱酷似烛台,顶端保留较为坚硬的“烛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5.烛台石奇特外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
C. 沉积作用、风化作用
6.7.台湾东侧海区分布有( )
A. 自南向北流经的暖流
C. 自北向南流经的寒流
下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水循环与岩石圈物质循环有直接联系的环节是( )
A. ①
9.水循环与岩石圈物质循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均能产生丰富的水能资源
C. 共同使陆地水得到不断更新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11.该类房屋的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
A. 缓解地表沉降
C. 减缓城市内涝
12.13.推广该类房屋,能获得综合效益最大的城市可能为( )
A. 拉萨
读下图,完成下面各小题。
14.图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 ①
15.下列选项中,与形成图④所示的上大下小的特殊地貌不相关的是( )
A. 岩性的软硬
C. 河流的水量大小
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海拔3776米),山巅白雪皑皑。读图,完成下列各问题。
16.富士山区众多湖泊的成因是( )
A. 泥石流阻塞河道
C. 地壳凹陷积水
17.每年10月中旬至次年2月末,有机会观赏到绚丽璀璨的钻石富士美景的地方是( )
A. 由中湖观日出
C. 西湖观日落
下图为地中海沿岸某河流中游河谷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18.图中河谷阶地的成因是( )
A. 河流的朔源侵蚀
C. 河流的搬运作用
19.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布局居民点的是( )
A. 甲地
下图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状态的人口增长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各小题。
20.图中所统计的起始年份的人口总数约为( )
A. 40万
21.根据图示信息的推理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低增长率并不意味着人口增长总数的降低
B. 要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必须长期不懈
C. 人口增长的同时也可能引起人口老龄化
D. 人口增长率已有下降趋势,人口压力不大
22.有关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环境污染就是因为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B. 不能说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增长
C. 人口数量增长,一定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D. 只要有先进技术,人口增长就不会使环境恶化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3.与现在我国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
A. 甲
24.与其他三国相比,甲国( )
A. 出生率最低
C. 人口增长数量最多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2002~2014年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5.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为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之和,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
A. 2008年
26.2007年后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下降,其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 政策限制外来人口进入
复活节岛是一个孤悬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小岛,与最近陆地的直线距离超过1900千米。大约在公元600年左右,该岛开始出现人类活动。下图为复活节岛人口总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关系图.读下左图回答下列问题。
27.据图可知,复活节岛( )
A. 在纯自然状态下提供物资可以养活大约6000人
B. 整个岛屿的社会发展最为繁荣安定为t1时期
C. 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时期为t2时期
D. t4时期的生态环境优于t1时期
28.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说明
A. 人口数量只能低于环境承载力
B. 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C. 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只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D. 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受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内蒙古东部的阿斯哈图分布着一片花岗岩石林,下图为“石林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质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9.与图中岩石成因有关的是( )
A. 变质作用
30.花岗岩石林形成的地质过程,排列顺序正确是( )
A. ①②③④
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 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下图所示为某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指数越大表示发展水平越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1.该市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 甲区域
32.下列有关丙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
B. 进行合理规划,加强人文城市化的建设
C. 今后需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
D. 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倡导生活方式的转变
人口构成包括人口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等方面。下图为1998~2000年我国迁移人口和未迁移人口的性别比(人口性别比是指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读小图,回答下列各题。
33.34.关于迁移人口和未迁移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未迁移人口中性别比差距大
C. 30~52岁迁移人口中男性约是女性的1.4~2倍
35.36.江苏省南部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北部,近年来江苏省北部向南部人口迁移的数量减少,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需大量劳动力的工业由南部迁往北部
C. 南水北调使南部水资源减少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1.下图为“地中海沿岸某地地质构造与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该处地形形成的原因为_______。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水循环类型是_____循环,图中B环节是_____。
(3)在图中C环节的参与下,①处的_______岩可转化为②处的______岩,这种地质作用属于________(内、外)力作用。
(4)N地河流水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此地此时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
38.读下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005年A、B、C三国人口、社会和经济指标
(1)表列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2)根据表中资料说明人均GDP与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3)老年人口抚养比(ODR)是指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担老年人的人口数,是反映青壮年负担状况的指标之一。衡量一个国家青壮年负担状况,除考虑老年人口抚养比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A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大于C国,但A国青壮年负担比C国小,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其主要原因。
(4)分析C国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和人口发展趋势,对该国的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提出议。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羊卓雍湖为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地质时期曾为外流湖,湖水流入雅鲁藏布江,后来由于地质作用和气候变化等原因,变成内流咸水湖。2002年之前羊卓雍湖还在萎缩,却自2003年起快速扩张。这一现象遍及高原众多湖泊。下图为羊卓雍湖流域地理位置图。表格为羊卓雍湖流域(1961~2005年)每10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率表
(1)羊卓雍湖泊水位具有季节性涨落现象。指出其涨落规律,并分析成因。
(2)结合地质作用原理和水循环原理,分析羊卓雍湖后来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3)根据材料,分析2003年后湖泊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C
2.D
3.A
【来源】云南省腾冲八中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解析】
1.中低纬海区洋流分布的规律是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暖流,A错。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B错。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C错。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暖流,D对。
2.图中受西风吹拂而形成的洋流是②北太平洋暖流,⑥西风漂流,C对。①是日本暖流,⑤是秘鲁寒流,④是南赤道暖流,③是加利福尼亚寒流,都不是西风带影响形成的,A、B、D错。
3.洋流加快了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的范围,A正确。寒暖流交汇处会形成大渔场,B错。澳大利亚东岸气候类型的形成受暖流影响显著,C错。秘鲁附近沿海因受寒流影响,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没有暖流,D错。
点睛:中低纬海区洋流分布的规律是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暖流,即大陆东岸为暖流。洋流加快了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的范围。秘鲁附近沿海因受寒流影响,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
4.5.A
6.7.A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浙江省台州市2018届高三3月选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
【解析】
4.5.烛台石位于平台和山丘交接处的海岸边,终年受海浪作用的影响,尤其在秋冬季节吹起东北季风时,随之惊起巨浪,不断地将将烛台石的表面洗得光滑圆润,如此漂洗千万年后,水流不断沿着坚硬的结核外围不断的冲刷、风化、侵蚀,渐渐雕出圆椎状的石形,中央高点露出的坚硬结核如同烛火,便完成了一座座惟妙惟肖的烛台石。由此看来,烛台石奇特外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故答案选A。
6.7.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台湾东侧海域受日本暖流影响,洋流终年自南向北流。故答案选B项。
8.C
9.B
【来源】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期末试卷
【解析】
8.图中①表示海水蒸发、②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降水、④表示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可形成河流侵蚀和堆积地貌,与岩石圈物质循环有直接联系,D正确。
9.水循环均能产生丰富的水能资源,岩石圈物质循环不会;均实现了圈层间的物质交换,B正确;水循环陆地水得到不断更新;对地表形态改造的结果不相同。
10.11.B
12.13.C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10.11.该种雨水处理方式,最明显的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故C正确、B错误。收集到的雨水主要用于洗车、冲厕等,不是直接回灌地下水,因此对缓解地表沉降作用不大,故A错误。收集雨水与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关系不大,故D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选成B答案,注意题干要求“最突出的效益”。
12.13.北京人口密集,需水量大,水资源供应紧张,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且集中于夏季,因此该方式可以缓解水资源的紧张状况,效益最大,故C正确。拉萨、吐鲁番位于干旱地区,呼和浩特位于半干旱区,三地降水少,该方式意义不大,故A、B、D错误。
14.D
15.C
【来源】陕西省汉中市汉台中学、西乡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
14.考查地貌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①景观桂林山水,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②景观为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③景观为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④景观为风蚀蘑菇,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故D项正确。
15.④景观为风蚀蘑菇,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与河流的水量大小无关,故D项正确;由于岩性差异、风力大小和风向不同、地表松散碎屑多少的差异导致风蚀蘑菇的形成。
16.D
17.D
【来源】湖北省钢城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
16.富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该山地处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众多;由于早期火山喷发,岩浆阻塞河道,形成众多的胡泊,故选项C正确。
17.10月中旬至次年2月末属于冬半年,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根据左图中的东、西方位可知,由中湖地处富士山的东北可以观日落钻石富士的美景;河口湖、西湖基本位于富士山的正南,可以中午时观赏钻石富士的美景;龙岳山位于富士山的西北,日出时可能看到钻石富士的美景,故选项D正确。
【点睛】本组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地图的基本知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岛上火山众多。富士山为日本最高峰,且为活火山,地质时期岩浆活动频繁,对当地的地理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岩浆阻塞河道,形成其周边从多湖泊。在地图中运用指向标判断方向是一项地理基本技能。由图中左东右西推理出图中的外北内南,从而确定出图中各个湖泊相对于富士山顶的方位。根据太阳视运动规律,10月至次年2月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推理不同时间段太阳的方位,从而确定出图中“钻石富士美景”的观测点。
18.D
19.A
【来源】甘肃省临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18.图中河谷阶地的成因是河流的侧蚀与堆积作用,侧蚀河谷宽,堆积使两侧有河漫滩形成,C对。河流的向源侵蚀形成瀑布,A错。地壳整体下沉与两侧河漫滩形成无关,B错。河流的搬运作用是将侵蚀物带到下游其它地方,D错。
19.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布局居民点的是丁地,地形平坦开阔,地势较高,不受洪水危害,D对。甲地地域面积小,A错。乙地、丙地洪水位时被淹没,不适宜,B 、C错。
点睛:河流侧蚀使河谷宽,堆积使两侧有河漫滩形成。河流的向源侵蚀形成瀑布,地壳整体下沉与两侧河漫滩形成无关。丁地地形平坦开阔,地势较高,不受洪水危害,最适宜布局居民点。
20.C
21.D
22.B
【来源】湖北省钢城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
20.此题考查了学生从题干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能力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由题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状态”可推断图中所示斜线反映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条状图为人口每年增长规模。由坐标信息可知统计起始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当年人口增长规模为400(千人),由此计算可得起始年份总人口为200万人,故该题选C。
21.由图中信息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而年度人口增长规模为逐年上升趋势,故A错误;因为人口具有增长的惯性,所以只有长期的控制低自然增长率才可起到降低人口规模的效果,故B错误;而且人口低速增长的过程中会引发人口老龄化问题,故C错误;读图该区域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但是增长率还较高,人口增加速度还较快,所以人口压力还较大,故答案选D。
22.环境问题产生不是人口数量的增多的必然结果。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引发。主要原因是人类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或者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的物质和能量超出了资源的再生、更新速度而引发环境问题。故答案选B。
【点睛】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量。只有当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值降低为负值时,人口数量才开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环境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不合的发展方式而引发。只有人类坚持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才会得到改善和解决。
23.C
24.D
【来源】湖北省钢城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
23.我国当前的人口增长特征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为现代型;甲国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高,属于传统型,故A错误;乙国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为原始型,故B错误;丁国自然增长率小于零人口负增长,与我国增长状况不否,所以D错误;读图可判断丙国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为现代型,故答案选C。
24.读图可知甲国与其他三国相比,出生率最高、死亡率低于乙国,故A、B选项错误。图中无法判断甲国人口数量,故C选项错。甲国人口增长特征为高出生率、较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为传统型模式,故D正确。
25.D
26.D
【来源】湖北省钢城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
25.人口增长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根据图中数据,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机械增长率的和始终大于0,说明人口总数持续上涨,人口总量最大年份是2014年,所以D对正确。
26.我国城市化水平低,没有逆城市化现象,A错。房价升高,居住用地紧张不是主要原因,B错。材料不能表示政策限制人口进入,C错。该城市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水平高,2007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下降,可能是东部沿海城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产业转移,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减少,所以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人口机械增长率下降的原因。人口增长由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共同决定,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当人口增长率为正值时,人口数量成正增长,反之为负增长。当今社会影响人口机械增长及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就业机多、工资收入高、生活条件等优越,对人口移动的吸引力强,人口机械增长为正值。
27.C
28.B
【来源】湖北省钢城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
27.环境承载力受到资源、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环境承载力最大值为6000人,这是考虑到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各种因素而做出的估计数值,故A错;t1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环境承载力低,故B错;t2时期,该地人口数量和环境承载力均得到提高,据此推测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故C对;t4时期该岛实际人口接近环境承载力,环境质量较t1时期差,故D错。
28.读图1500年后人口数量大于环境承载力,故A错误;环境承载力受到资源、科技、对外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故C错误;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受到环境承载力的制约;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地区环境持续供养人口的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故B正确。
【点睛】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承受力或环境忍耐力。它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当今存在的种种环境问题,大多是人类活动与环境承载力之间出现冲突的表现。当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超过了环境所能支持的极限.
29.D
30.B
【来源】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解析】
29.材料显示图中岩石为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结形成的火成岩,故C正确。
30.岩浆在地表以下凝结形成花岗岩;花岗岩形成后,经过地壳的抬升出露地表,在风吹、日晒、雨淋等作用下不断风化,经外力侵蚀最终形成图示景观。所以图中的地貌形成的过程:岩浆侵人→地壳抬升→外力风化→侵蚀,故B正确。
31.D
32.C
【来源】【百强校】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31.读图可以看到,甲区域景观城市与人文城市化水平都较高,城市化水平最高,A对。乙区域人文城市化较高,景观城市化水平低,总体发展指数较低,B错。丙、丁两区域总体指数为负值,水平低,C、D错。
32.读图,乙区域的人文城市化指数高,景观城市化指数低,A错。所以在今后要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B对。人文城市第指数已经较高,不用加强,C错。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在人文城市化指数中,已经是较高了,不必去努力提高,D。
【考点定位】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名师点睛】该题主要考查我国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过程上看一般分为景观城市化(即可以被人们所观测到的城市的发展变化,如道路的繁荣、高楼的林立)与人文城市化(即城市内部人口潜在的变化,如精神文明的建设,人口素质的提高等,与景观城市化有一定的联系)。若景观城市化和人文城市化相协调,则属于同步城市化。但现实中由于两者的差异性往往形成过度城市化(城市景观发展速度高于文化发展速度)和滞后城市化(城市景观发展速度落后于文化发展速度)两种模式。由图示可知甲区域景观城市化与人文城市化水平都较高,城市化水平最高,乙区域人文城市化较高,景观城市化水平低,总体发展指数较低。乙区域的人文城市化指数高,景观城市化指数低,在今后要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
33.34.C
35.36.A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十八)人口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33.34.性别比是指族群中男性对女性的比率。
35.36.江苏省属沿海发达地区,近年来正处于产业升级和原有产业转移的时期,因此选A。
37.(1)向斜
【来源】甘肃省临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岩层向下凹,地质构造为向斜;该处地形形成的原因为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容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图中B环节是水汽输送环节。
(3)在图中C环节地表径流的参与下,①处的岩浆岩可转化为②处的沉积岩,这种地质作用属于外力作用。
(4)N地属于地中海气候,河流水量最大的季节是冬季,此地此时气候特征为温和多雨。
38.(1)A
【来源】湖北省钢城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及人口问题,人口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其中机械增长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发达国家人口问题和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不同,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发达国家主要是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计算可得A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自然增长率最低,则人口增长缓慢,导致人口老龄化现象,造成劳动力不足等问题。
(2)由表中数据推理可知城市化水平和自然增长率呈负相关,和人均GDP呈正相关,即人均GDP越高,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
(3)抚养比由老年人口抚养比和少年儿童抚养比构成。A国人均GDP高,为发达国家,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生育观念的影响,出生率低,少年儿童比重小,少年儿童抚养比小。
(4)C国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少年儿童比重高,老年人口比例较低,所以人口增长快,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点睛】
39.(1)规律:夏季湖水水位高,冬季水位低。原因:河流水是羊卓雍湖湖水主要来源,河流的主要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融水量大,冬季气温低于0℃,融水量少。
(2)山地抬升,湖泊水外流通道被堵,羊卓雍湖流域成为内流区;气候变干,陆地内循环过程中降水补给给湖泊的水量减少,湖泊萎缩;土壤和岩层中盐分通过地上地下径流输入湖中;经长期的湖面蒸发,湖水中的盐分不断累积,湖泊逐渐成为咸水湖
【来源】湖北省钢城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河流补给作用,外流河(湖)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其水位的高低受降水的影响;内流河(湖)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其径流的变化主要和气温有关,气温高径流量大,反之径流小。
(1)周期性涨落规律是夏季湖水水位高,冬季水位低。夏季白天水位高,夜间水位低。影响水位涨落的因素,主要从水的来源分析。河湖的主要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冬季气温低于0℃,冰雪融水量很少。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夜间气温低冰川融水量小。
(2)湖泊变咸,主要是没有外泄水道。其次是蒸发量大,盐分积累。由于山地抬升,湖泊水外流通道被堵,羊卓雍湖流域成为内流区。气候变干,降水补给湖泊的水量减少,湖泊萎缩。土壤和岩层中盐分通过径流输入湖中。湖面水分蒸发,盐分不断累积,湖泊逐渐成为咸水湖。
(3)2003年后湖泊快速扩张,要分析水量增大的原因。因为全球升温加快,冰川融水补给增多。降水量增多,降水补给增多,湖泊水量增大。阴天和云量多遮蔽太阳,湖泊蒸发减少。补给量远大于湖泊蒸发水量,湖面迅速扩大。
【点睛】
影响内流湖水位涨落的因素,主要从水的来源及水的蒸发分析。河湖的主要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周期性涨落规律是夏季湖水水位高,冬季水位低。湖泊变咸,主要是没有外泄水道。其次是蒸发量大,盐分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