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一)地球运动规律

时间:2018-03-12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日晷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定时刻的一种仪器。日晷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晷针垂直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南高北低,顶部指向北极星,晷面有刻度。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一)地球运动规律【解析】

1.夏至日时,若湖北省宜昌市某中学校园(111°E)内有一日晷,则日晷影子的移动规律是(  )

A. 从西南呈顺时针方向移动到东南

B. 从西南呈逆时针方向移动到东南

C. 从西北呈顺时针方向移动到东北

D. 从西北呈逆时针方向移动到东北

2.该校园(111°E)内日晷晷针影子在日晷所示“午”的中间位置时(  )

A. 北京时间为12时    B. 地方时为12时

C. 刚好日落    D. 刚好日出

 

【来源】湖北省恩施市清江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一)  地球运动规律

【答案】

1.A

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生要掌握时间的计算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夏至日时,太阳日出东南,日落西北,湖北省宜昌市在北回归线以北,日出时日晷影子向西南,日落时日晷影子向东南,移动规律是从西南呈顺时针方向移动到东南,选择A。

2.该校园(111°E)内日晷晷针影子在日晷所示“午”的中间位置时为当地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采用120°E地方时,相对校园向东相差9°经度,所以北京时间为12时36分;不可能是刚好日落或刚好日出,选择B。

读110°E经线M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内变化图,该地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差40°,回答下面小题。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一)地球运动规律【解析】


 3.M地的纬度位置为(  )

A. 23°26′N    B. 20°N

C. 23°26′S    D. 20°S

4.M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A. 46°34′    B. 43°26′

C. 86°34′    D. 83°26′

 

【来源】湖北省恩施市清江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一)  地球运动规律

【答案】

3.B

4.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学生要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

3.南北回归线上冬至日和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差46°52′,由材料可知冬至日和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差40°,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AC错误;该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12月22日,所以说该地位于北半球,B对D错误。

4.从上题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的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的20°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46°34′,选择A。

下图为一年内某两日夜半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一)地球运动规律【解析】


 5.甲、乙两图所示日期大约相隔(  )

A. 3个月    B. 6个月

C. 9个月    D. 12个月

6.当①③两地同时日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③两地均地方时24时日落

B. ①③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C. ①③两地季节相同

D. ①③两地盛行风向相同

 

【来源】湖北省恩施市清江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一)  地球运动规律

【答案】

5.B

6.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读图是关键,学生要从图中的信息判断出日期,结合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进行回答。

5.从图中看甲北极圈出现极夜,为北半球的冬至,乙南极圈出现极夜,为北半球的夏至,两者时间相差6个月,选择B。

6.①③两地处于同一经线为90°E,当两地同时日出时,应为春分或秋分,太阳直射赤道,①地位于北极圈,③地位于南极圈,两地距离赤道相等,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均为23.5°;①③两地均地方时18时日落;①③两地季节相反;①③两地盛行风向不同,选择B。

物体正午影长率为正午时物体影长与物体高度的比值。下图为我国某地物体正午影长率的年内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一)地球运动规律【解析】


 7.该地纬度可能为(  )

A. 4°N    B. 22.5°N

C. 30°N    D. 45°N

8.当该地物体正午影长率为a值时,当地正值一年中(  )

A. 夜长最短的一天    B. 日出最晚的一天

C. 气温最高的一天    D. 寒潮活动最频繁的季节

 

【来源】湖北省恩施市清江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一)  地球运动规律

【答案】

7.B

8.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昼夜长短变化,日出日落时间变化。

7.读图,根据图中正午影长一年中有两次影长为0,判断一年有两次直射现象,应位于赤道和回归线之间,即纬度在0°-23.5°之间,两次为直射时间相差很短,应该位于回归线附近,B对。

8.读图,影长最长时,应是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是冬季。影长最短时,是直射,应是夏季,a位于两次直射之间,且日影短,应是夏至日。所以当地正值一年中夜长最短的一天,A对。日出最早,B错。气温不一定最高,C错。没有寒潮活动,D错。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板把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发电时通过计算机系统不断调整电板的倾向和倾角,保证太阳光线始终与电板垂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一)地球运动规律【解析】


 太阳能电板示意图

9.若悉尼使用图中设备发电,某日太阳能电板朝向是先朝东北,后朝正北,再朝西北,则悉尼该日(  )

A. 昼短夜长    B. 昼长夜短

C. 昼夜等长    D. 不能确定

10.若某日某地太阳能电板与地面的夹角为60°~80°,则该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和该地的纬度分别可能是(  )

A. 10°N,30°N    B. 20°N,80°S

C. 20°S,80°N    D. 20°N,80°N

 

【来源】湖北省恩施市清江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一)  地球运动规律

【答案】

9.A

10.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学生要掌握不同时期日出方向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9.若悉尼使用图中设备发电,某日太阳能电板朝向是先朝东北,说明日出东北,后朝正北,再朝西北,说明日落西北,则悉尼该日冬半年,昼短夜长,选择A。

10.太阳光线始终与电板垂直,若某日某地太阳能电板与地面的夹角为60°~80°,该地有极昼现象,说明位于极圈以内,太阳高度角为10°-30°,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0°,由最大的太阳高度到最小太阳高度相差20°,可知该地与极点相差10个纬度,即该地的纬度是80°,根据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求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综合可以判断出该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20°和该地的纬度分别可能是80°,选择D。

 

11.北京一学校课外活动小组,于某日观测到其所在学校某时刻的树影如下图所示(箭头表示方位)。此时该学校所在地可能为北京时间(  )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一)地球运动规律【解析】


 A. 1月5日6:30    B. 3月21日18:30

C. 7月20日6:30    D. 5月10日12:30

【来源】湖北省恩施市清江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一)  地球运动规律

【答案】C

【解析】读图,根据指向标,此时树影朝向西南方向,太阳应位于东北方向。夏季北半球日出东北方向,所以该学校所在地可能为北京时间7月8日6:30,C对;1月5日6:30日出东南方向,A错;3月21日18:30已经是日落时刻,不可能,B错;5月10日12:30接近正午时刻,也不可能,D错。

下表为2016年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一)地球运动规律【解析】


 12.13.甲城市与乙城市的纬度差约为(  )

A. 7°    B. 8°

C. 9°    D. 10°

14.15.M日最可能为(  )

A. 1月22日    B. 2月22日

C. 4月22日    D. 6月22日

16.17.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主要取决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和白昼长度。下列选项中,天文辐射最少的是(  )

A. 10月22日的甲城市

B. M日的甲城市

C. 10月22日的乙城市

D. M日的乙城市

 

【来源】2016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带解析)

【答案】

12.13.C

14.15.D

16.17.A

【解析】试题分析

12.13.根据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等于两地纬度之差,可计算出甲城与乙城的纬度差。10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甲为47°14′,乙地为56°16′,可知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差约9°,故甲城与乙城的纬度差约9°,C正确。

14.15.10月22日,甲地昼短夜长,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M日期昼长夜短,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排除A、B两项;4月22日距离春分日刚过一个月,白昼时间不会是13小时55分,5月22日更加合适,故D项正确。

16.17.据上题可知,甲、乙两地位于北半球,说明当北半球冬半年的时候天文辐射较少;M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9月23日——次年3月21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甲城与乙城相比,甲城10月22日的白昼时间更短,获得的天文辐射更少,故A正确。

【考点定位】正午太阳高度、白昼长短的变化规律

下表所示为6~8月两地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据表回答下面小题。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一)地球运动规律【解析】

 18.①地可能位于(  )

A. 16°S~18°S之间    B. 18°N~20°N之间

C. 3°N~5°N之间    D. 33°S~35°S之间

19.关于②地纬度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能位于南回归线以南

B. 一定位于北极圈以北

C. 一定位于赤道

D. 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以北都有可能

 

【来源】2015届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第三次摸底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答案】

18.C

19.B

【解析】试题分析:

18.6~8月太阳直射北半球, 6月1日-6月22日,是北半球各地昼渐长至最长,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渐大至最大;6月23日-8月31日,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但昼渐变短,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渐变小。①地昼长先增长、后减短,说明①地在北半球;①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说明①地在赤道附近。选C正确。

19.6~8月②地昼长始终不变,有两种可能:一是在赤道,二是在极地;②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说明②地在北半球;综合结论②地在北极附近。选B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我国东北某城市(46°N,127.5°E)公司高层办公楼周围有四处露天停车位。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一)地球运动规律【解析】

20.在6月份,该城市晴天较多,图中四处停车位中,庇荫条件最好的停车位是(  )

A. a    B. b    C. c    D. d

21.6月某日天气晴好,公司员工北京时间8时上班、17时下班,员工上班时停到d车位时刚好不被太阳晒,下班回家时,该员工的爱车被阳光暴晒的时间约为(  )

A. 1小时    B. 1.5小时    C. 2小时    D. 2.5小时

 

【来源】【百强校】2016届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答案】

20.D

21.C

【解析】试题分析:

20.1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该地位于46°N,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由于该公司办公楼楼层较高,相比较而言,办公楼北侧d车位遮阴条件最好。选D。

21.北京时间8时,办公楼所在的127.5°经线的地方时是8:30,办公楼刚好挡住了d车位的阳光,由于d车位为办公楼北侧的中间位置,根据太阳方位上午、下午关于正午(当地时间12时)对称的规律可知,该员工的爱车在当地时间15:30开始会被太阳暴晒,此时北京时间是15时,而员工17时下班,所以爱车被阳光暴晒的时长最可能是2小时。选C。

【考点定位】地球运动的意义

【名师点晴】注意该地所在经线127.5°E与北京时间所在经线120°E地方时的差异及其转换是解答的关键。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高三地理2018届地球运动规律二轮复习专题
  • 上一篇:2018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 下一篇:江西省赣州市2018高三上学期期末考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