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5日,我国有“超级天眼”之称的球面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它能搜索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最有可能干扰“超级天眼”搜索宇宙无线电信号的是(
A. 天气变化
2. 若“超级天眼”搜索到地外文明,则该星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可能是(
A. 坚硬的表面
【答案】1. D
【解析】
1. “超级天眼”是射电望远镜,是通过电磁波信息获取宇宙信息的;太阳活动时产生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电磁波信息影响它搜索宇宙无线电信号。选D正确。
2. 宇宙中生命存在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液态的水及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选C正确。
2016年11月30日,我国“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读二十四节气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在下列各组节气中,济宁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A. 小满、大暑
4. 万年历上写到:“2017年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大寒”。大寒当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C. 北京日出方位为东北
【答案】3. A
【解析】本题考查24节气及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夏至日是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的日子,小满、大暑距离夏至日时间一样,两节气的昼长相同;立冬时节昼短夜长,立秋时节昼长夜短;雨水时节昼短夜长,清明时节昼长夜短;雨水时节昼短夜长,处署时节昼长夜短。大寒当天1月20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在向北移动,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北京的昼长小于上海;北京日出方位为东南;海口地处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在冬至日12月22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年中最小,此时不是最小。
3. 夏至日是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的日子,小满、大暑距离夏至日时间一样,两节气的昼长相同;立冬时节昼短夜长,立秋时节昼长夜短;雨水时节昼短夜长,清明时节昼长夜短;雨水时节昼短夜长,处署时节昼长夜短。选A正确。
4. 大寒当天1月20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在向北移动,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A错;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北京的昼长小于上海,B正确;北京日出方位为东南,C错;海口地处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在冬至日12月22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年中最小,此时不是最小,D错。选B正确。
下左图为“云南石林喀斯特地貌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塑造左图所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力侵蚀
6. 云南石林广泛分布的岩石,其类型为图2中的(
A. 甲
【答案】5. B
【解析】
5. 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石灰岩经流水的侵蚀形成的。选B正确。
6. 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石灰岩,它是沉积岩;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对应图中的甲;乙是岩浆岩,丙是岩浆,丁是变质岩。选A正确。
霜是水汽在温度很低时产生的一种凝华现象,冻结附着在草木和其他物体上形成冰雪美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右图所示可能发生霜冻的日期是(
A. 20-21日
8. 图示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
【答案】7. D
【解析】
7. 霜是水汽在温度很低时产生的一种凝华现象,一般发生在晴朗的早晨温度较低时;图中24-25日早晨温度最低接近0℃,易发生霜冻。选D正确。
8. 图示天气系统过时,气温下降。伴随降水出现;过境后气温下降,天气转晴,判断是冷锋天气过程,对应图中的B;A图是暖锋,C是气旋,D是反气旋。选B正确。
下图为某船只环绕航行路线图(→代表其航行方向),起点和终点是我国东部某港口。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在航行过程中,若只考虑洋流因素影响,则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航行速度较快的是(
A. ①②
10. 在⑤处附近船员放下一个漂流瓶,如果在⑥处被人发现,漂流瓶经过的大洋环流模式(实线为暖流,虚线为寒流)是(
A.
【答案】9. A
【解析】
9. 在①②是顺着西风漂流航行,速度快;在③是逆着马达加西加暖流,速度慢;在④处是逆着日本暖流航行速度慢。选A正确。
10. 在⑤、 ⑥间形成南半球的中低纬大洋环流,是逆时针方向运动的;在大陆东岸是暖流流经,在大陆西岸是寒流流经,对应的是图C正确。
【点晴】
北半球中低纬环流是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中低纬环流是逆时针方向运动;中低纬大洋东侧都是寒流流经,西侧都是暖流流经;北半球中高纬环流是逆时针方向运动,大洋东侧是暖流,西侧是寒流。
读因热带雨林破坏而引起的自然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序号与代表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 ①—温室效应加剧
C. ③—两极冰川融化
12. 图示系列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 差异性
【答案】11. C
【解析】
11. 过度砍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①,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②,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导致极冰融化③,加剧海平面的上升④,淹没沿海的低地。选C正确。
12. 图示因植被破坏而导致的地理环境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选C正确。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下图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是(
①人口大省
A. ①②④
14. 关于上述人口迁移现象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 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 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 给迁入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答案】13. A
【解析】
13. 由图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是临近省份比重大;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占比高;中东部省份比例高。选A正确。
14. 人口迁移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A正确;人口迁移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缩小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B错;人口外迁,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C正确;给迁入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D正确。选B正确。
读某小区雨水花园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该小区绿化区及园林水景建设的主要目的(
A. 增加下渗、净化水质
C. 减少地表蒸发量
16. 该小区的规划设计不利于(
A. 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C.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答案】15.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城市对水循环进行改变,有利于城市环境改善。结合水循环和热容量等知识分析。
15. 该小区绿化区园林水景建设,通过排水沟、沉淀池、水管,会增加下渗,净化水质,A对;增加生物多样性不是主要目的,B错;地表水增加,增加地表蒸发量,C错;会增加下渗,会减少地表径流,D错;
16. 增加绿地和地表水,水热容量大,减弱城市热岛效应,A对;增加下渗,水域有调节能力,提高城市防洪能力,B对;增加水的利用,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C对;会增加下渗,减少城市地表径流,D错,选择D。
莼菜,是一种水生植物,有“水中人参”的美誉。重庆市石柱县黄水镇是全球最大的莼菜生产基地。莼菜阴阳价值及药用价值巨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对莼菜需求量很高,收购后的莼菜次日中午即可出现在日本餐桌上。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7. 黄水镇农业发展经历了由水稻到莼菜种植的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土壤
18. 保障莼菜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外市场的主要条件是(
A. 较低的劳动力价格
C. 交通运输和保险技术的发展
【答案】17. C
【解析】
17. 黄水镇是全球最大的莼菜生产基地,市场广阔;种植莼菜较水稻种植有更高的经济效益。选C正确。
18. 收购后的莼菜次日中午即可出现在日本餐桌上,对交通和保鲜要求高;保障莼菜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外市场,是交通运输和保鲜技术的发展。选C正确。
“工业4.0”时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读“工业4.0”产业链图,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9. 工业4.0时代,有关制造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
C. 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增加
20. 工业4.0时代(
A. 企业规模更大
C. 标准化生产更多
【答案】19. A
【解析】
19. “工业4.0”时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上升;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减少;对科技水平的要求增强。选A正确。
20. “工业4.0”是能过网络,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企业规模将更小;产品个性化定制更多;标准化生产更少;产品大批量生产更少。选B正确。
2015年10月16日,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正式签署雅万高铁项目,雅加达和万隆相距约120公里,高铁建成后,两城的通行时间将由目前的2-3小时缩短到36分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雅万高铁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A. 地形起伏大
C. 劳动力短缺
22. 雅万高铁修建后对雅加达与万隆之间原有交通运输方式冲击最大的是(
A. 内河运输
C. 公路运输
【答案】21. A
21. 雅万高铁沿线是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蚊虫多;由沿海平原向内陆山区延伸,地形起伏大,工程量大;印度尼西亚人口多,劳动力丰富;修建铁路与沿线矿产资源丰富度无关。选A正确。
22. 雅加达与万隆之间原有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雅万高铁修建后,两城的通行时间大大缩短,对公路运输冲击最大。选C正确。
降雨侵蚀力是指由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下图为1980-2003年延河流域平均降雨侵蚀力等值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该流域平均降雨侵蚀力(
A. 由北向南递减
C. 最大值出现在中部
24. 该流域降雨侵蚀力最强的季节是(
A. 春季
25. 在沟口筑坝淤地,会使流域(
A. 涵养水源能力降低
C. 输出泥沙量减少
【答案】23. D
23. 由图示等值线可以看出,平均降雨量侵蚀力由北向向增加,由东向西增加;最大值出现在中西部,最小值在西北部,小于1450.。选D正确。
24. 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地区是黄土高原,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流域内降雨量侵蚀力最强的季节是夏季。选B正确。
25. 从沟口筑坝淤地,可使水流速度下降,泥沙沉积,会使流域输出泥少量减少;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降雨量侵蚀力减弱,耕地得到保护。选C正确。
【点晴】
水土流失形成的条件:
1、地形条件:多在地形起伏大的;
2、降水条件:降水较多,或降水集中;
3、地表状况:植被覆盖率低,地面松散物质多。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5道题,共50分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写在试卷上的答案不得分
26. 2016年中国太阳能电板装机量达到全球的四分之一,成为太阳能发电量最大的国家。读某太阳能发电场(40°N,95°E)景观及太阳能电池板工作原理图,完成下列问题。
为了获得最大的太阳光照,太阳能电池板设计了水平转轴和竖直转轴,水平转轴是使太阳能电池板一日内始终面向太阳,竖直转轴是使太阳能电池板一年中每天正午时始终垂直于太阳光线。
(1)该地一年中,水平转轴转幅最大的一天是
(2)当正午太阳能电池板与地面夹角为一年中最小时,对应下列光照图中的
(3)A图中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
【答案】(1)夏至日(或6月22日)
(2)A
(3)
【解析】(1)夏至日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因水平转轴使太阳能电池板一日内始终面向太阳,所以这一天的水平转轴转幅最大;冬至日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的一天,太阳能电池板与地面的最大夹角也是最大,当地纬度40°N,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90°-40°- 23°26′,太阳能板与地面的夹角=90°- 正午太阳高度=63°26′ 。
(2)当正午太阳能电池板与地面夹角为一年中最小时,是夏至日对应光照图中A。图B是春秋分日;图C、图D都是冬至日。选A正确。
(3)A图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的纬度是23°26′N;由图示经度可知,30°E线是正午时刻,即是太阳直射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23°26′N,30°E )。C图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北两侧递减。
【点晴】
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
正午太阳高度角=90° - 当地纬度 ± 直射点的纬度
太阳能板与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是互余关系;冬至日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的一天,太阳能电池板与地面的最大夹角也是最大;夏至日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的一天,太阳能电池板与地面的最大夹角也是最小。
27. 下图为“2016年4月30日20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时间甲地受
(2)图中A天气系统是
(3)据上图推测,A天气系统过境时北京市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是
【答案】(1)高
(2)冷锋
(3)大风扬尘(沙尘暴)
【解析】(1)图示时间甲地处在高气压中心附近,受高气压控制,风由高压吹向低压,考虑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甲地风向为东北风 。乙、丙两地相比,乙处等压线密集,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更大。
(2)图中A是冷锋天气系统,图示冷锋天气符号图,由西北向东南其移动。北京市在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天气晴朗,对应图③;冷锋过境时,云层增厚,出现降水、大风天气,对应图②;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天气转晴,对应图①。
(3)此时是春季,北方植被还没有完全生长,当A天气系统过境时,北京市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是大风扬尘(沙尘暴)。
本题考查等压线的判读及天气系统。甲地处在高气压中心附近,受高气压控制,风由高压吹向低压,考虑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甲地风向为东北风 。等压线密集,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更大。图中A是冷锋天气系统,图示冷锋天气符号图,由西北向东南其移动。北京市在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天气晴朗,对应图③;冷锋过境时,云层增厚,出现降水、大风天气,对应图②;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天气转晴,对应图①。此时是春季,北方植被还没有完全生长,冷锋过境时,北京市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是大风扬尘(沙尘暴)。
28. 下面为某城市发展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1950年-2010年,该地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分区日益完善,这种变化反映了该地区的
(2)该地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
(3)甲、乙、丙三地中,能发展为高级住宅区的是
【答案】(1)城市化
(2)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水运便利;地形平坦;煤炭资源丰富。
(3)甲
【解析】(1)图示1950年-2010年,该地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分区日益完善,是伴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有口比重的不断增加,而出现的城市规模的扩大,这种变化反映了该地区的城市化过程。
(2)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有利的自然条件要考虑气候、水源、资源、地形等;该地区城市临近河流,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临近河流,水运便利,利于城市对外联系;地处沿河平原,地形平坦,城市发展空间大;周边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城市发展的产业基方便面好。
(3)甲靠近森林公园,环境优美;靠近科教文化区;临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适宜发展为高级住宅区。乙、丙靠近铁路或高速公路,环境较差,离市区远,对内交通不便。
【点晴】
城市化标志:
1、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的扩大。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有利的自然条件要考虑气候、水源、资源、地形等;一般多在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资源丰富的地方。
29. “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新疆的A地区(见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区种植番茄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2)从气候方面分析A地区生产的番茄品质优良的原因。
(3)说明番茄榨汁企业在该地区布局的优势区位条件。
【答案】(1)水源
(2)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3)接近原料产地;交通比较便利;土地租金低。
【解析】(1)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地是我国新疆塔里木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源是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星因素。
(2)A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热量充足,利于作物生长;晴天多,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积累养分。
(3)番茄榨汁企业在此布局,主要是接近原料产地,生产成本低;交通比较便利;土地租金低。
3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参是一种名贵中药材,被称为“百草之王”。人参喜冷湿,怕积水,忌强光直射。长白山中部的抚松县有种植人参的传统,当地农民采取“伐林栽参、大棚种植”的方式,扩大种植面积,目前,该县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人参种植基地。韩国从我国进口的人参是其出口量的20倍,人参产业的产值是我国的3.5倍。2012年,韩国商人因农药残留超标和重要微量元素缺失等原因,没有在该县收购人参。下图示意抚松县某地区的地形图。
(1)指出A、B、C三地中,最适合人参种植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近年来,当地推广“林下载参”,逐步代替“伐林栽参”的种植方式。选择其中一种生产方式,分析其利弊。
(3)针对抚松县人参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答案】(1)B地
(2)“林下栽参”符合人参的天然生长习性,品质优良;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小,生态环境效益好;但是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产量较低且不稳定.
(3)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人参品质;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强品牌意识,提高知名度;加强生态保护.
【解析】(1)人参喜冷湿,怕积水,忌强光直射;B地森林覆盖率高,林下可以避免阳光直射;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位于山坡上,排水条件好,不易积水。
(2)人参喜冷湿,怕积水,忌强光直射;“林下栽参”符合人参的天然生长习性,品质优良;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小,生态环境效益好;但是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产量较低且不稳定。
“伐林栽参”破坏森林生态系统,也不利于人参生长所需的湿冷环境;没有了森林的遮挡,阳光照射强不利于人参生长;但种植面积大,人工栽培产量高。
(3)改进措施要考虑人参的可持续发展;从种植技术、提高人参品质、提高附加值,提高经济收益、提高知名度、加强生态保护等方面分析。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人参品质;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经济收益;增强品牌意识,提高知名度,扩大当地人参的影响及扩大市场;加强生态保护,保护人参的种植生长环境。
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及农业区位。最适合人参种植的地点,要结合人参和生活习性进行分析。推广“林下载参”,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适应人参生长习性的角度分析;“伐林栽参”从破坏森林生态系统,不利于人参生活习性角度分析。改进措施要考虑人参的可持续发展;从种植技术、提高人参品质、提高附加值,提高经济收益、提高知名度、加强生态保护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