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山东省菏泽市高一2017-2018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时间:2018-03-05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探测地外生命和寻找地球之外的人类家园一直是人类不停的追求。阅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山东省菏泽市高一2017-2018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解析】

1. 与火星相比,地球上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 坚硬的固体表面    B. 强烈的太阳辐射

C. 适宜的大气厚度    D. 强烈的火山活动

2. 若登陆表中四颗行星,最能体会“度日如年”的是

A. 水星    B. 金星    C. 地球    D. 火星

【答案】1. C    2. B

【解析】

1.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为适宜的大气厚度与大气成分、充足的光照和温度范围、液态水等。与是否有固体表面、太阳辐射及火山活动无关,故选C。

2. 读图表可知,金星自转周期为243天,为四大行星中最长的,最能体会“度日如年”,故选B。

2017年9月6日晚太阳连续爆发两次“闪焰”(太阳耀斑大爆炸),其爆炸等级打破12年来的观测纪录,并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完成下列各题。

3. “闪焰”发生于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太阳内部

4. “闪焰”可能导致地球上

A. 信鸽迷途    B. 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

C. 地球上火山频发    D. 全球各地极光绚烂

【答案】3. B    4. A

【解析】

3. 由材料可知,“闪焰”为太阳耀斑大爆炸,耀斑发生在色球层,故选B。

4. 耀斑发生会导致信鸽迷途,A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而长波不会受太阳活动的影响,B错。火山喷发与太阳活动无关,C错。极光现象主要发生在高纬度地区,D错。故选A。

【点睛】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谱斑:太阳光球层上比周围更明亮的斑状组织。耀斑:发出的强大的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产生的带电的高能粒子到达地球,它们受地球磁场的作用向地磁极两极运动,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高纬度地区常常伴有极光出现,极光是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那里的高空大气层,被地球磁场捕获,同稀薄大气相碰撞而产生的。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气候变化的关系比较明显。高能质子达到地球附近肘会影响极区飞行,对卫星上的仪器设备有破坏作用,危及飞船外工作的宇航员。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扰动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作用于两极高空大气,产生极光;4.影响地球自然环境,产生自然灾害。

上天容易入地难。虽然目前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太空遨游,可谓“上天有路”。然而对于我们脚下的地球,却至今还是“入地无门”。 目前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下列各题。

山东省菏泽市高一2017-2018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解析】5. 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A. 莫霍界面    B. 上下地幔之间

C. 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    D. 地心附近

6. 如果人类有能力一直进入到地心,则下列有关入地过程中所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部各圈层密度是均匀的

B. 内部存在物质性质有较大差异的不连续面

C. 地球的外核为岩浆发源地

D. 自地表至地心都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答案】5. C    6. B

【解析】

5. 读图可知,地震波传播速度在2900米千米处土壤下降,该处为古登堡面,在其上部分传播速度最快,故选C。

6. 地球内部各圈层密度不同,内部春种物质性质有较大差异的不连续面,地球的软流层为岩浆发源地,岩石圈部分为坚硬的岩石组成,故选B。

【点睛】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

·1、地核的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内核为铁镍固体。地球不止一个核心,而是两个即内核和外核。地核之所以成为实心因为地心引力在此创造出的压力是地球表面压力的300万倍。地核是的高温可以达到华氏13000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上2000度。 地核内的铁流使物质产生巨大的磁场,可以保护地球免受外来射线的干扰。

·2、地幔为铁镁固体,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为岩浆发源地。

3、地壳厚度不均,陆壳厚洋壳薄,地壳上为硅铝层,下为硅镁层。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山东省菏泽市高一2017-2018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解析】

7. 古诗云“高处不胜寒”,其原因是低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 ①辐射    B. ②辐射    C. ③辐射    D. ⑤辐射

8. 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皮袄午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白天①强,夜间③强    B. 白天①弱,夜间③弱

C. 白天①强,夜间③弱    D. 白天①弱,夜间③强

【答案】7. D    8. C

【解析】

7.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图中①辐射为透过大气的太阳辐射,②辐射为大气吸收太阳辐射,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⑤辐射为地面辐射,故选D。

山东省菏泽市高一2017-2018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解析】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岳阳位于洞庭湖的东侧,下图为岳阳逐时湖陆风风速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变化曲线图(单位:米/秒)。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山东省菏泽市高一2017-2018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解析】9. 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 湖陆的热力差异    B. 湖陆的湿度差异

C. 湖陆的海拔差异    D. 湖陆的面积差异

10. 下列四个时段中,为岳阳湖风最强的时段是

A. 2时-3时    B. 5时-6时    C. 13-15时    D. 18-19时

11. 图中陆风转湖风的时刻所在时段是

A. 5:30-6:30    B. 8:30-9:30

C. 13:30-14:30    D. 17:30-18:30

【答案】9. A    10. C    11. B

【解析】

9. 所谓湖陆风类似海陆风的形成,属于基本的热力环流.由于陆地(岩石)与湖泊(水)的比热差异,造成白天陆地气温高于湖泊,夜间陆地气温低于湖泊,气温热力差异造成了气压差异,形成了昼夜变化的风.白天:陆地气温高于湖泊,在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湖泊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湖泊吹向陆地.夜间:陆地气温低于湖泊,在陆地近地面形成高压,湖泊近地面形成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湖泊,故选A。

10. 读岳阳逐时湖陆风风速距平曲线图可知,在13-15点之间距平较大,为胡风最强时段,故选C。

11. 读岳阳逐时湖陆风风速距平曲线图可知,在8点30分以前为陆风,在以后为胡风,转换时间为8:30-9:30,故选B。

下图示意某地等压线(单位/hPa)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山东省菏泽市高一2017-2018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解析】

12. 若此图表示北半球高空同一水平面,则0点稳定风向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若此图表示南半球近地面同一水平面,则0稳定点风向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2. D    13. C

【解析】

12. 高空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风向在梯度力右侧,故选D。

13. 南半球近地面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影响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故选C。

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山东省菏泽市高一2017-2018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解析】14. 图中正确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组合是

A. A→B    B. A→C→D→E    C. F→D→G    D. I→D→G

15.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陆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答案】14. B    15. B

【解析】

14. 图中AB只发生在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为海上内循环,ACDE发生在海洋与陆地及其上空之间,为海陆间循环,故选B。

15. 我国东部地区为季风气候,夏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汽,产生丰沛降水,主要发生在夏季,故选B。

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完成下列各题。

山东省菏泽市高一2017-2018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解析】

16. 主要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 形成②图中峭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地壳上升运动    B. 流水侵蚀作用

C. 流水沉积作用    D. 风力侵蚀作用

18. 图中④景观一般形成在河流 (    

A. 上游    B. 中游    C. 出山口    D. 入海口

【答案】16. A    17. A    18. D

【解析】

16. 读图可知,山地河谷是受流水侵蚀形成的,千仞峭壁是由于断层形成的,沙丘是风力沉积形成的,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形成的,故选A。

17. 千仞峭壁是由于断层形成的,属于地壳上升运动,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故选A。

18. 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形成的,一般是河流在入海口地区流速降低,沉积形成的,故选D。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是与节气相关的诗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 诗中描述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0. 诗中描述的节气,我国华北地区最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A. 洪涝    B. 干旱    C. 台风    D. 寒潮

21. 倒春寒是华北地区春季的典型气候灾害。在倒春寒来临时,为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 施肥    B. 浇水    C. 熏烟    D. 覆盖薄膜

【答案】19. C    20. D    21. A

【解析】

19. 由材料可知,该现象发生在霜降节气,大约在每年10月份,为北半球秋季,故选C。

20. 由材料及上题分析可知,秋季容易发生剧烈降温现象,而此时农作物大多尚未收获,容易带来寒潮灾害,故选D。

21. 胶水、熏烟及覆盖薄膜都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起到对农作物的保温作用,而施肥会使农作物长势增强,不能起到防治冻害的作用,故选A。

台湾许多男女偏爱兔宝宝,避开虎宝宝,更期待龙宝宝,这就是“虎兔龙现象”,因此台湾地区的出生率每12年便会周期性出现一种特殊的逆转变化。读台湾地区2010----2014年人口数据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山东省菏泽市高一2017-2018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解析】

22. 据图可知,2010—2014年台湾地区的(  )

A. 人口出生率较高    B. 死亡率比出生率高

C. 自然增长率较高    D. 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23. 台湾地区下一波人口出生峰值期和低谷期可能出现在(  )

A. 2023年、2022年    B. 2024年、2025年

C. 2026年、2025年    D. 2024年、2022年

【答案】22. D    23. D

【解析】

22. 读图可知,在2010-2014年间,台湾的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均较低,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故选D。

23. 由于生肖具有12年的周期,上一个出生率高峰出现在2012年,则下一个丰年为2024年,上一个虎年为2010年,则下个低谷出现在2022年,故选D。

【点睛】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根据人口自然变动的特征,可将人口增长的一般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它体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转变的过程。

1.原始型。基本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高低)

2.传统型。基本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低高)

3.现代型。基本特点:人口出生率开始明显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随着两者的差距逐渐减小,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有些发达国家甚至开始出现负增长或零增长。(低低低)

读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山东省菏泽市高一2017-2018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解析】

24. 图中乙功能区最可能是   (  )

A. 住宅区    B. 工业区

C. 商业区    D. 绿化区

25. 该城市规划建设一仓储区,合理的选址是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答案】24. A    25. C

【解析】

24. 读图可知,图中乙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为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类型,属于住宅区,故选A。

25. 仓储区占地面积较大,依赖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图中③处靠近城区,离铁路及公路较近,交通便利,故选C。

二、综合题(共50分)

26. 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山东省菏泽市高一2017-2018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解析】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___。

(2)图中甲乙两地近地面盛行上升气流的是___________,盛行下沉气流的是___________。

(3) 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甲乙表示城区的是_____, 判断依据是______;如果城区硬化面积进一步扩大,则城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势力将______(增强、减弱)。

(4)与乙处相比,甲处气温日较差较_________(大、小),说明原因。

【答案】(1)④   ⑤   (2)乙   甲 (3)乙   乙地垂直方向气流上升,温度高,为城区    增强 (4)大    甲处气流上升,为晴天;白天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降温快,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

【解析】(1)读图可知,④位于等压面下方,该处等压面向上凸出为高压区,该地气压高于等压面上的三地,而⑤位于等压面上方,气压较低。

(2)由于甲高空为低压,所以在垂直方向盛行下沉气流,乙地高空为高压区,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气流。

(3)读图,结合上题分析,甲为高压,乙为低压,近地面气流从甲流向乙,城市由于人口众多,工业密集,温度较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所以乙为城区。如果城区硬化面积进一步扩大,城区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将增强。

(4)甲为高压区,盛行上升气流,多晴天,昼夜温差大。

27. 某中学学生野外考察时收集到如下地貌图片(如下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山东省菏泽市高一2017-2018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解析】

(1)甲图中的岩石是____岩,地貌名称是____地貌,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_____。

(2) 青岛崂山“怪石”主要是_____岩,其圆滑而巨大的岩石形态是_____作用形成的。

(3)丙地貌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这种地貌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4)丁地貌为________,说明其形成过程。

【答案】(1) 石灰     喀斯特    流水侵蚀(溶蚀)  (2) 花岗(侵入)   风化 (3)风力沉积   西北   (3)冲积扇(洪积扇)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由于地势变平缓,水流速度减慢,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

山东省菏泽市高一2017-2018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解析】

(2)读图可知,怪石呈球状,为花岗岩球状风化形成。

(3)读图可知,丙地貌为沙丘,是风力沉积形成的。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4)丁位于山口地区,是河流随着地势变宽,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的冲积扇地貌。

28. 读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山东省菏泽市高一2017-2018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解析】

(1)目前乙国主要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解决措施有哪些?

(2)请判断甲、乙两国间人口的迁移方向,并说明理由。

 (3)分析甲、乙两国间人口迁移给甲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答案】(1)人口老龄化  建立健全养老制度,发展养老事业和家政服务;适当延长职工退休年龄;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效率;鼓励生育;接纳移民等。(任答三点即可)  (2)甲国人口向乙国迁移。甲国青少年比重大,人口就业压力大;乙国青少年比重小,老年人比重大,劳动力不足  (3)缓解就业压力,获得外汇收入

【解析】(1)读图可知,乙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在20%以上,出现老龄化现象。人口老龄化的解决措施主要从制度、鼓励生育及移民政策等角度分析。

(2)读图可知,甲国人口出生率较高,增长快,应为发展中国家,而乙国存在人口老龄化现象,劳动力不足,所以目前从甲国流向乙国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3)甲国向乙国人口迁移对甲国带来的影响主要从经济角度考虑。可以缓解本国就业压力大的局面,同时可以有外汇收入。

【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

①对迁出地:有利的: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地影响.

不利的:造成了人才外流.

②对迁入地:有利的: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节约了教育和培训费,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带动经济的发展.

不利的:引发种族冲突,影响社会治安,给自然和生态环境、人口与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如西部大开发对西部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

29.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各功能区布局合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山东省菏泽市高一2017-2018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解析】

(1)图中乙功能区可能是         ,说明判断依据。

(2)图中甲功能区可能是         ,说明判断依据。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山东省菏泽市高一2017-2018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解析】

(4)随着该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交通拥堵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

【答案】(1)商业区占地面积小,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  (2)工业区 位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靠近河铁路、公路,交通便捷  (3)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被建筑物覆盖;地表径流量增大,地表水和雨水下渗减少(使地下径流减少);植被减少,蓄水量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  (4)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等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乙功能区位于市中心地区,占地面积小,为商业区。

(2)读图可知,甲功能区位于城市边缘,靠近铁路,与盛行风向垂直,对城区的影响小,应为工业区。

(3)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主要从路面硬化,植被覆盖率降低对水循环的影响角度分析。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被建筑物覆盖;地表径流量增大,地表水和雨水下渗减少(使地下径流减少);植被减少,蓄水量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

(4)治理交通拥堵的措施主要从城市规划、完善交通及公共交通角度分析。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等。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地理期末试题
  • 上一篇:江西省赣州于都三中、全南县二中高
  • 下一篇: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