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了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下面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接收到从莫霍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A. 青藏高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A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 甲地
3.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 甲乙丙丁
4. 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长时,图中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A. a
【答案】2. D
【解析】
4题: 请在此填写小题的解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季节移动,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长时,正值北半球夏至日。根据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可知北半球夏至时,气压带风带偏北。图中位于北纬30度至60度,属于北半球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偏北,副极地低气压带越过北纬60度,是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的位置,故A正确;图中位于南纬30度至60度,属于南半球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偏南,副极地低气压带越过南纬60度,是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的位置,故B不符合题意;图中位于0度至南纬30度,属于南半球东南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偏南,副热带高气压带越过南纬30度,是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的位置,故C不符合题意;图中赤道低气压带正好位于赤道上,是北半球春分或秋分时的气压带风带位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学科网
点睛: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变化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根据南北半球的纬度分布差异确定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5. 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图1所示),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30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甲比乙气温高3°C。该实验所模拟的地理原理是
A. 反射率差异
C. 热力环流
【答案】D
【解析】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受热过程及下垫面对气温的影响.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6. 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① ——重熔再生
C. ③ ——变质作用
7. 主要由图中②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
A. 长江三角洲
C. 喜玛拉雅山
【答案】6. C
【解析】
8. 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和风向示意图,其中风向正确的是
A. A
【答案】D
9. 2016年第26号台风“洛坦”于12月22日凌晨2点钟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 “洛坦”将以每小时25-3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图4为“洛坦”的移动路径。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台风“洛坦”气流运动状况的是
A. A
【答案】B
【解析】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气旋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的流向。
下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资颗粒大小不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0. 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
A. 100㎝/s
11. 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流速低于该物质会发生沉积,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
A. 粘土、粗砂、砾石、石块
C. 石块、砾石、粘土、粗砂
【答案】10. B
【解析】
点睛:本题主要借助流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考查对坐标图的判读,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纵横坐标的含义,具体如下:(1)坐标横轴表示河流流速,越向右流速越高;(2)坐标纵轴表示搬运物质的颗粒直径,越向上颗粒直径越大;(3)流速越大搬运能力越强,搬运物质的颗粒直径越大。
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①风力
A.①②
13. 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
①蒸发
A. ①④
【答案】12. B
【解析】
点睛:本题以沙漠地区的“日光蒸馏法”作为考查的材料对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水循环的主要环节等知识进行考查,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下图为某天气系统经过石家庄市前后的气温、气压、降水、风速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4. 该天气系统到达石家庄市的时间是
A. 3日
15. 下列现象与图示天气系统过境无关的是
A. 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C. 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答案】14. C
【解析】
点睛:本题考查锋面与天气变化,以及寒潮的影响。属于基础试题,只要正确读图获取天气变化过程,依据冷锋过境时对天气的影响即可解答问题.[来源:Zxxk.Com]
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堤状堆积体。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图8示意终碛堤及冰水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A. 大小均匀
17. 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
A. 流水堆积、侵蚀—冰川堆积、侵蚀
C. 冰川侵蚀、堆积—流水堆积、侵蚀
【答案】16. C
【解析】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冰川作用与冰川地貌,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材料的解读以及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终碛沉积物具有的特点要结合材料中的图片获取,冰水扇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的判断首先要阅读材料,明白冰水扇形成的过程,然后再分析过程中的地质作用。本题难度较大,获取材料信息并迁移应用时解题的关键。学科网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8. “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C. 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19. “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来源:Zxxk.Com]
A. 年降水量增多
【答案】18. A
【解析】
点睛:本题以“冷岛效应”为材料,考查“冷岛效应”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冷岛效应”强弱的因素,意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城市比郊区气温高,形成热岛效应。绿洲、湖泊相对于周围的沙漠区,气温低,形成“冷岛效应”。两者的原理都是不同性质下垫面间的热力性质差异。热力差异的大小,与绿洲、湖泊的面积大小密切相关。面积越大,“冷岛效应”越显著。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它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 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A. ①④③②
21. 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 整体性特征
【答案】20. C
【解析】
净初级生产量指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中扣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掉的那部分,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殖的能量。左图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随气温变化图,右图为净初级生产量随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2. 仅考虑气温的影响,净初级生产量
A. 随气温升高而增大
C. 随气温升高先增后减
23. 下列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量均值最大的是
A. 温带沼泽湿地
【答案】22. C
【解析】
22题: 请在此填写小题的解析! 据题干可知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能量,而呼吸作用则消耗能量;图1反映的是随着气温变化的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和呼吸作用损耗的能量的变化情况,两者的差值就是净初级生产量。结合图示可以看出净初级生产量随气温升高先增后减。故答案选C项。
23题: 请在此填写小题的解析! 结合两图可知,针叶林所处地区温度较低,光合作用微弱,净初级生产量较小;荒漠地区降水量较小,净初级生产量较小;温带沼泽湿地和中纬度草地相比,温带沼泽湿地属于潮湿地区,净初级生产量较大。故答案选A。
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律
25. 形成上述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来源:学科网ZXXK]
A. 土壤
【答案】24. A
【解析】
点睛:本题以非洲景观分布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陆地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及变化的基础,意在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了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即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分异规律,结合题中的信息解题即可,不同的气候条件,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气候的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变化的基础是热量和水分。其中以热量为基础的是纬度地带性规律,也叫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经度地带性规律,也叫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山地垂直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受热量和水分的共同影响。局地小范围的自然带变化属于非地带性规律。
坐落在贵州省平塘县一个喀斯特地貌坑“大窝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FAST)于2016年9月全部竣工,开始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图13为建好的FAST实景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A. 风力
27. “大窝凼”适合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表不易积水
A. ①②
【答案】26. B
【解析】
在河边垂钓是人生一大乐趣,关键是地点的选择,应在饵料丰富且利于观察到浮漂的地方,小明同学来到一条河流(下图)的下游河段(该河段水位较稳定)垂钓。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A. 甲
29. 该河段水位较稳定的原因可能是
A. 降水全年丰富且均匀
C. 高山冰雪融水的补给作用
30. 该河河段甲处冬季相对最易结冰,其原因是
A. 位于凸岸,水浅
C. 位于凹岸,水浅
【答案】28. C
【解析】
2016年3月初,我国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受某天气系统影响。表2为“华北平原甲、乙、丙三地(同纬度)三天气象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2. 3月2日丙地气温最高,原因是
A. 太阳辐射强
C. 大气削弱作用弱
【答案】31. A
【解析】
33. 在图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则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的时间约为
C. 16时—次日8时
【答案】D
下图为 “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A. 山间低地
35. 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答案】34. D
【解析】
34题: 请在此填写小题的解析!
35题: 请在此填写小题的解析!
第二部分
36. 读世界洋流局部图,完成下列问题。
(2)P洋流使大陆西岸的_________________气候的范围向______________(方向)扩展。
(3)经过N岛东海岸洋流性质是 __________(寒流或暖流)由于该洋流的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N岛东岸形成了______________气候。
【答案】
(1)纽芬兰渔场或者纽芬兰
(2) 温带海洋性气候
(3) 暖流
37.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乙处地质构造为_______,构造地貌名称为_______。甲、乙两地地质构造中最有可能发现油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说出甲处构造地貌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丙地不适合修建地下隧道的理由是什么?(至少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判断①处岩石为_______(根据岩石成因),①、②岩层的形成年代①_______②(早于或晚于)。
【答案】(1)背斜
(2)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图示山岭
(3)丙地位于向斜槽部,岩层下凹,建隧道容易塌方
地下水容易汇集
(4)岩浆岩(或侵入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