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马尔代夫位于热带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植被覆盖率高,不易发生水土流失;该国大气对流运动旺盛,且旅游业是支柱产业,环境污染少,基本无雾霭;该国主要有众多珊瑚岛组织,随着旅游业发展,珊瑚退化成为该国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使该国面临威胁。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该区域位于45°N,并且距海(180km)较近,是大陆西岸的西风带范围,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或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或常绿硬叶林;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草原一般为降水量较少的半干旱地区对应的植被;西坡山麓地带受西风带和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较多,可能形成针阔叶混交林,不可能是草原。选C正确。

				【答案】23.CD  
【解析】
23.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越高,说明可持续发展水平好,读图可知青岛和威海两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指数最高。
				24. 
		【答案】
支持A(2分)。农业发展为造纸工业提供更多的资源(2分);两国经贸合作的加强,资金来源更充足(2分);先进设备的引进,林木等资源利用率提高(2分);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扩大(2分)。
支持B(2分)。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大,市场有限(2分);扩大造纸厂规模可能加剧水资源紧张(2分);可能产生水体、环境污染(2分);砍伐林木可能导致生态破坏(2分)。
【解析】
从该地造纸厂的区位优势分析A观点,从资源利用分析,当地农业发展可为造纸工业提供原料;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林木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国际合作分析,两国汪贸合作的加强,资全未源更充足,可以扩大造纸厂规模;从市场分析,经济发展,会使市场扩大。从市场规模、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分析 B 观点,从市场规模分析,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大,市场有限;从保护环境角度分析,当地降水较少,水资源缺乏,扩大规模会加剧水资源紧张;污水排放量增大,会造成水污染:砍伐林木增多,可以导致生态破坏。
(1)有关该地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1)A(2)C
【解析】
(1)由图可知,该地的水稻种植业主要面向市场,因此其商品率较高;水稻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投入多,科技水平低,机械化程度低。
(2)在该图所示模式中,“订单农业”提高了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循环经济实现了对稻米的充分利用,但对环境污染物并非零排放;精深加工带动部分工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当地工业化的发展;品牌优质大米主要靠农民种植实现,而非精深加工。
【点睛】该题难度相对较大,主要考查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和循环经济,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教材相关知识并准确从材料中提供有用信息,从而解决地理问题。







				【答案】23.CD  
【解析】
23.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越高,说明可持续发展水平好,读图可知青岛和威海两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指数最高。
				24. 
				(2015·四川文综,9~10)农业化肥使用会增加河水中的NO3,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会增加河水中的PO4。下表为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长江、黄河四条河流中NO3和PO4的浓度数据。读表
回答3~4题。
| 
							 河流  | 
						
							 NO3(μmol/dm3)  | 
						
							 PO4(μmol/dm3)  | 
					
| 
							 ①  | 
						
							 32.9  | 
						
							 0.6  | 
					
| 
							 ②  | 
						
							 78.5  | 
						
							 1.6  | 
					
| 
							 ③  | 
						
							 17.5  | 
						
							 0.2  | 
					
| 
							 ④  | 
						
							 121.0  | 
						
							 0.4  | 
					
3.表中代表亚马孙河的序号是( )
				A.① 
4.若只考虑河流补给,黄河中游河水流经下游,NO3和PO4的浓度( )
				A.均显著增加 
				C.NO3减少PO4增加 
1.(2014·天津文综)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山城重庆工业历史悠久,是大型综合性工业中心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2014年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三峡水库面临着泥沙淤积、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三峡水库的环境问题,重庆工、农业内部结构应如何调整?并说明调整产生的具体作用。请填表回答。
| 
							 产业部门  | 
						
							 结构调整  | 
						
							 具体作用  | 
					
| 
							 农业  | 
						
							 ①  | 
						
							 ②③  | 
					
| 
							 工业  | 
						
							 
								  | 
						
							 ⑤  | 
					
			烟花爆竹燃放气象指数根据未来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得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主要分析是否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下图为2月14日烟花爆竹燃放气象指数预报与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据此回答1~2题。

 A.风 B.温度
C.降水 D.光照
2.下列推论与图示信息吻合的是( )
A.华北地区风力大,易发生火灾,指数高
B.青藏地区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指数低
C.“珠三角”地区春节工厂停工,指数低
D.两项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下图为“不同社会阶段资源利用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智力资源、矿产资源、空间资源(主要指区位条件)。读图回答3~4题。

				 
A.①智力资源 ②矿产资源
B.①空间资源 ③矿产资源
C.②空间资源 ③智力资源
D.②矿产资源 ③智力资源
4.工业文明阶段,曲线①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
B.资源种类增多,利用率提高
C.区位条件增多,影响程度增大
D.劳动力数量增多,素质提高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5~6题。

				 问题是(  )
A.荒漠化 B.臭氧层空洞
C.水土流失 D.全球变暖
6.图示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最严重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
联合国组织300名科学家对地球臭氧水平进行持续监测,最新监测显示2000年至2015年,中纬度地区50千米高度的臭氧水平已回升4%,科学家提出臭氧层可能会在21世纪中期实现痊愈,但仍需靠各国的共同努力。据此完成7~8题。
7.材料显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是(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8.目前破坏臭氧层的主要污染源是( )
A.工厂、家用炉灶燃烧矿物能源
B.汽车尾气
C.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放废气
D.工业、家庭广泛使用空调和冰箱
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完成9~10题。

				 
①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②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③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 ④属于种—养—加工一体化经营的生态农业模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0.该图显示了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措施有( )
①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③废弃物综合利用 ④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是“我国人口总量、GDP、能源生产量、能源消费量变化及预测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描述符合2010~2017年变化特征的是( )
				①人均能耗不断下降 ②人口增长明显变快 ③万元GDP能耗呈下降趋势 ④能源消费量大于能源生产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下列措施中,能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是( )
①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②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 ③结合国情,增加煤炭使用量 ④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3.阅读材料,回答(1)~(4)题。
材料一 石漠化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地表植被遭破坏,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等土地退化现象。贵州是我国西南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下表是对贵州某地的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 
							 坡度(o)  | 
						
							 5~10  | 
						
							 10~15  | 
						
							 15~20  | 
						
							 20~25  | 
						
							 25~30  | 
						
							 30~35  | 
						
							 >35  | 
					
| 
							 土层厚度(mm)  | 
						
							 120  | 
						
							 81  | 
						
							 80  | 
						
							 78  | 
						
							 71  | 
						
							 42  | 
						
							 20  | 
					
| 
							 有机质层厚度(mm)  | 
						
							 28  | 
						
							 20  | 
						
							 17  | 
						
							 15  | 
						
							 12  | 
						
							 9  | 
						
							 6  | 
					
材料二 科研小组为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设计如下生产布局模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因土地石漠化产生的关联性地质灾害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图中村庄修建沼气池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小组为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设计了________农业布局模式,其设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要求该地区大力建设水利设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漠化是发生在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的土地退化现象,表现为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这种现象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尤以贵州省最为严重。下图示意贵州省不同程度石漠化面积比重及石漠化景观。
			(1)分析贵州省石漠化现象严重的原因。
(2)请为贵州省防治石漠化提出合理建议。
				 
原因:贵州省喀斯特(石灰岩、岩溶)地貌广布;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受人类活动干扰,地表植被遭破坏;地形崎岖,坡度较大,流水侵蚀和搬运能力强;岩溶地貌发育的土壤层较薄,受侵蚀后基岩裸露。(6分)
建议: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增加地表植被;发展沼气,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多种经营。(4分)
				
【考点定位】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