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时间:2018-01-11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回答下列各题。

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12月月考文综地理【解析】

1.2.该流域新垦区

A. 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

B. 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

C. 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D. 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

3.4.上图中行政中心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

A. 面状与点状    B. 线状与岛状    C. 点状与岛状    D. 点状与面状

 

下图中甲示意鄱阳湖水系,乙为该湖泊多年平均输沙量月变化统计图(入湖泥沙来自赣江等南部河流,出湖泥沙流入长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12月月考文综地理【解析】

5.据图判断鄱阳湖泥沙量淤积最严重的月份可能是

A. 3月    B. 6月    C. 9月    D. 12月

6.鄱阳湖泥沙来源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    C. 土地盐碱化    D. 酸雨

7.据乙图可推测与多年前相比

A. 湖区枯水期航运条件改善    B. 鄱阳湖对长江调蓄能力增强

C. 湖区汛期水位上升    D. 鄱阳湖流域生态得到改善

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12月月考文综地理【解析】

 8.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不利条件有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③污染严重,水质差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 ③④⑤    B. ①②④    C. ①②⑤    D. ①③④

9.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 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 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 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读区域发展不同阶段三次产业比重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12月月考文综地理【解析】

 10.11.上图中①②③曲线按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顺序排列为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②①③

12.13.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有

A. 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快    B. 工业化的起步源于科技创新

C. 人地冲突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D. 农业比重大,工业化刚起步

 

以下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12月月考文综地理【解析】

 14.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 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B. 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C. 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 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15.为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是 (

A. 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 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C. 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D. 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江西南昌市沿赣江而上20 km已形成一片面积达4.5万亩的厚田沙漠,被称为“江南水乡第一大沙漠”。虽然专家们曾在此展开了多项治沙试验,但始终成效不大。沙漠中心的龙王庙村青壮年纷纷携全家外出打工。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甚至有人在沙漠边缘哄抢盗伐林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12月月考文综地理【解析】

 16.造成江南水乡地区出现大沙漠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滥砍乱伐现象极为严重    B. 生活习惯

C. 执法不严    D. 气候变迁

17.本地区协调人地关系的当务之急是

A. 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推广省柴灶、沼气    B. 先移民,后治理

C. 加大对哄抢盗伐现象的处罚力度    D. 建水电站

读下面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12月月考文综地理【解析】

 18.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美国中部地区    B. 河流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 降水季节变化大,冬末春初降水较多    D. 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19.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腾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A. 1~2月    B. 4~5月    C. 9~10月    D. 11~12月

20.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错误的是

A. 设置专门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B. 以梯级开发为核心,利用和治理并重

C. 禁止新增工厂,防止大气污染

D. 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特色开发模式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12月月考文综地理【解析】

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12月月考文综地理【解析】

 21.左图是某种农业活动形式的示意图,该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右图中的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22.“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右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地区种植的农作物跟农谚吻合

A. b处    B. c处    C. e处    D. f处

 

山西省是我国著名的煤炭生产基地,“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是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及发展方向。德国鲁尔区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区内煤炭资游丰富。下图示意山西省和鲁尔区煤炭资源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12月月考文综地理【解析】

 23.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欠缺的条件是

A. 广阔的市场    B. 政府政策的支持    C. 便利的水运    D.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24.借鉴鲁尔区的整治措施,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山西省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 加快煤炭开采,发展重化工业    B. 促进产业升级,治理环境污染

C. 加强交通建设,变输电为输煤    D. 停止原煤开采,减少植被破坏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5.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于2008年正式开工,主干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南可达广东、香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目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滇黔两省与广东省签订了“西电东送”协议,至2005年滇黔两省已向广东省输送了500万千瓦左右的电力。“十五”期间总装机容量为660万千瓦的秦山二期、秦山三期和岭澳、田湾4个核电项目建成投产。与相邻省区近年来开发的大型露天煤矿相比,山西省的煤炭开采不具优势。

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12月月考文综地理【解析】

材料二:

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12月月考文综地理【解析】

材料三: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图

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2017-2018学年12月月考文综地理【解析】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指出我国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各应采取什么措施。

(2)据材料三具体分析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为缓解山西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困境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2.C

3.4.D

【来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第1章第1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1课时 练习

【解析】

1.2.西北地区是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所以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由图知,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不一致;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有相似性;与非农垦区是相互联系的。故选C。

3.4.区域空间分布形式一般是:农业区呈面状,城市和工业区呈点状。故选D。

 

5.C

6.A

7.C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八所重点高中教学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二7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5.由图中入湖泥沙与出湖泥沙关系,入湖泥沙大于出湖泥沙,当二者接近相等时,泥沙淤积最严重,可判断鄱阳湖泥沙量淤积最严重的月份可能是9月。

6.鄱阳湖泥沙来源地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低山丘陵地区降水量大,人口较密集,植被破坏严重,所以该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7.据乙图可推测该湖泥沙入湖多于出湖,泥沙淤积严重,湖区枯水期航运条件变差,所以A错;鄱阳湖对长江调蓄能力减弱,所以B错;湖区汛期水位上升,所以C对;鄱阳湖流域生态变差,所以D错。

 

8.B

9.D

【来源】【百强校】2016-2017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8.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到京津,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夏季降水多,调水量大,冬季水量少;调水没有现在的渠道,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穿越黄河,为避免受黄河影响,要建穿黄隧道;中线水质较好;工程建设利于改善受水区的生态环境。选B正确。

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于大量调水,会减轻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A错;能缓解北方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盐碱化问题,B错;与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无关,C错;调水到北方,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选D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南水北调及其影响。

【知识拓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东岸岸边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颐和园团城湖的输水工程。工程重点解决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个省市,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并兼顾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

可使受水地区的缺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环境将有显著改善。刺激经济增长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中线工程的兴建,将拉动建材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中线工程还将带动南方调水区、调水沿线地区、北方受水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设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社会。兴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大大改善库周的生态环境,并提高移民的生活水平。中线工程建成后,沿线城市居民优质饮用水能够得到保证,干旱年份一些城市将不再出现“水荒”现象。

 

10.11.B

12.13.D

【来源】河北省邯郸三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

10.11.图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高的是③,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高的是②,、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高的是①,故B正确。

12.13.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比重大,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性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人地冲突不明显。故D正确,A、B、C错误。

 

14.A

15.C

【来源】【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解析】

14.由于降水比较稀少,加之人类的过度行为,导致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从而加快了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

15.本题考查荒漠化的防治。沙尘暴的产生与植被遭到破坏有关,沙尘暴的防治的关键是恢复地表植被,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6.A

17.A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6.根据材料,造成江南水乡地区出现大沙漠的人为原因是砍伐薪柴为燃料,滥砍乱伐现象极为严重,B对。生活习惯、执法不严不是主要原因,A、C错。气候无明显变化,D错。

17.本地区的人地关系恶化,环境承载力下降,治理成效不大。所以协调人地关系的当务之急是先移民,后治理,B对。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推广省柴灶、沼气不能治理荒漠化问题,A错。加大对哄抢盗伐现象的处罚力度不能解决根本问题,C错。建水电站不能解决植被破坏造成的荒漠化,D错。

【考点定位】区域沙漠形成的原因,主要治理措施。

【名师点睛】沙漠形成主要是自然因素影响,在水乡地区沙漠形成,主要是人为因素的影响。结合材料信息,分析人类的不合理行为,找出原因。因人为破坏植被导致的沙漠区形成,说明区域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大,超出了环境承载力。所以要先移民,后治理。

 

18.C

19.C

20.C

【来源】【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考查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18.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A错误;所以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B错误;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D错误;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3月,冬末春初降水较多,C正确,故选C。

19.该地雨季冬春季,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应在雨季来临之前的9-10月,故选C。

20.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一直被许多 国家奉为国土整治的样板,田纳西河流域应加大开发力度和开放度,以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价的电力供应,吸引大量投资,所以禁止新增工厂是错误的,故选C。

 

21.B

22.D

【来源】【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美国的农业区分布。

2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示作物主要流向是牲畜的饲料,种植的人工牧草和作物几乎都提供给牲畜作饲料,畜产品直接面向市场,部分供给农家,反映的农业活动以养殖牲畜为主,产品主要供应市场,可判定这种农业活动形式为乳畜业,对应美国农业带图中位于美国东北部及五大湖地区的b乳畜带。图中a是美国的林牧业和灌溉农业区;c是美国的混合农业区;d是美国的棉花带。故选B正确。

22.“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该农谚来自我国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种植冬小麦,结合美国农业带分布可知f处为冬小麦带。故选D。

 

23.C

24.B

【来源】【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考查能源基地开发的条件及传统工业区整治措施。

23.鲁尔区天然河道和人工河道众多,有充足的水源;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不但降水少,而且降水集中,水资源严重不足,水运条件差。故选C。

24.借鉴鲁尔区的主要经验: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引进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研制新工艺、新产品;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等。鲁尔工业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区。世界上传统工业区的衰落,其原因虽各有差异,但共同点都有生产结构单一和环境污染严重这两点。因而调整产业结构与消除污染就成为整治、振兴的关键所在,这是在借鉴鲁尔区经验对传统工业区进行整治时必须抓住的关键,其他措施应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合适则用。所以山西省借鉴鲁尔区的整治措施,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促进产业升级,治理环境污染,B正确;

25.(1)材料一:能源供求配置不平衡。进行能源的跨地区调配。材料二:能源消费结构单一。大力发展水电、核电等新能源,实现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   (2)发展电力、炼焦等以煤为原料的工业,加强煤炭的加工和转化,调整能源工业的生产结构和产品的输出结构;发展炼铝、炼钢等高能耗工业;拓宽了煤炭的销售渠道

【来源】【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考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及能源基地建设措施。

(1)据材料一说明我国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是:实施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东部沿海建成核电项目投产等,说明能源供求配置不平衡。采取措施:进行能源的地区调配。材料二说明我国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是:从能源消费结构图中可以看出煤炭占70.4%,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单一。采取措施:大力发展水电、核电等新能源,实现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

(2)材料三图中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发展电力、炼焦等以煤为原料的工业,输出电力、煤气、液化气、焦炭等,可以加强煤炭的加工和转化;调整能源工业的生产结构和产品的输出结构,构建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产业链;发展炼铝、炼钢等高能耗工业;可以拓宽了煤炭的销售渠道,增加附加值。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文综地理试题
  • 上一篇: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中学2017-2018学
  • 下一篇:山东省新泰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