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尼日利亚主要农作物分布图”,该国北部为灌溉农业区,南部为种植园农业。据此回答下面下面小题。
1. 该国热带经济作物油棕在南部大面积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 平原地形,地势低平
C. 降水稀少,土壤肥沃
2. 该国南部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 生产规模小
3. 该国北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 荒漠化、次生盐溃化
C. 水土流失、土地退化
【答案】1. B
【解析】
1. 油棕适合在水热丰富的地区生长;该国南部受暖流及盛行风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故B项正确,C项错误;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故A项错误;据图知,油棕的分布区域没有完全沿河分布,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B。
2. 从图中的纬度位置看该地区南部为热带,从图例农作物种类看,橡胶、可可、棉花等都是经济作物,该地区南部为热带种植园农业,生产特点为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A、C、D错,D正确。
点睛:灌溉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得生态环境问题是:
1、土地盐碱化加重(因为春夏季降水较多且集中,雨后气温高蒸发量大,地势低洼的地方排水不畅,土壤中的盐分随着蒸发的水上行到地面蒸发后留下大量盐分,形成土地盐碱化)
2、土壤肥力下降,土地板结严重.主要的原因是灌溉农业长期的灌溉和施肥使土壤的通透性变的较差,土壤的肥力随着腐殖质的减少和土地的板结下降.
3、用水量大,浪费严重.可能加剧当地的水资源不足和流域内中下游的生态退化。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下面小题。
4.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 土壤、水源
5. 甲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①欧亚大陆桥西端②扼北海航线要冲③位于莱茵河入海口④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
A. ①②
【答案】4. B
【解析】
4. 读图可知,甲位于西欧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常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不利于农业生产,而乙位于中亚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限制农业生产,故选B。
5. 图中甲国的最大港口为鹿特丹,位于亚欧大陆桥西桥头堡,扼北海航线要冲,位于莱茵河入海口,经济腹地广阔,约占整个欧洲的一半,故选C。
【点睛】农业区位自然条件:1)气候。判断分析当地气候,并根据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2)地形。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者林业。3)土壤。影响作物的种类。4)水源。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对干湿状况的要求选择。
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
C. 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
7. 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A. 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
C. 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
【答案】6. B
【解析】试题分析:
6.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密度也大,A错。东部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西部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达,B错。东部城市化进程快,城市化水平较低。西部城市化水平高,目前城市化速度慢,C对。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西部工农业发达,农业中乳畜业占重要地位,D错。
7. 6月至8月北半球是夏季,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经南海时不会遭遇梅雨天气,梅雨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区域,A错。经地中海时,正值副热带高压控制,风浪小,炎热干燥,B错。经红海时,两岸是沙漠区,看不到大片森林,C错。经阿拉伯海时,受季风洋流影响,多逆风逆水,D对。
【考点定位】不同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差异。
【方法总结】读图能力是建立在对图示基本特征了解的基础上,首先要根据海陆轮廓,读出图中东端、西端所在地区。然后才能根据区域的特征,判断正误。能够判断海上航线的分布位置,了解沿线经过主要地区的气候、植被、洋流等自然特征,才能判断。区域基本特征的记忆是基础。
下图所示M区域(阴影区),三十多年前曾经是一片荒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如今已变成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世界新粮仓,有当地“谷物带”之称。读图,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8. 从气候角度分析,阴影部分成为该地“谷物带”的区位优势在于(
A. 气温年较差大,利于谷物养分积累
C. 湿季多雨,作物生长季节水热充足
9. 关于该区域“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说法,可信的是()
A. 地势低平是最大优势
C. 可以改良耕作制度
10. 近年来,该区域的很多农田生产采用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的做法,此举可以( )
A. 增加农作物的熟制,提高农业产值
C. 改革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市场的适应性
【答案】8. C
【解析】图示是巴西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成为该地“谷物带”的区位优势在于湿季多雨,作物生长季节水热充足。热带,气温年较差小,全年高温。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广人稀是有利的区位条件。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业交替进行的做法,可以改革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市场的适应性。
8. 读图,根据经纬度,图示为巴西高原。从气候角度分析,阴影部分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B错。成为该地“谷物带”的区位优势在于湿季多雨,作物生长季节水热充足,C对。位于热带,气温年较差小,全年高温,A、D错。
9. 该区域是热带草原气候区,“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说法,地广人稀是有利的区位条件,D可信,选D。位于高原上,地势高,A错。植被是热带草原,B错。改良耕作制度,不是机械化生产,C错。
10. 近年来,该区域的很多农田生产采用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的做法,此举可以改革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市场的适应性,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生产,C对。不能增加农作物的熟制,A错。耕作业和畜牧交替,不能避免农田生态退化,B错。不能扩大机械化生产规模,D错。
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
A. 甲乙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山脉甲以北是塔里木盆地
B. 山脉乙东侧的②地水土流失严重
C. 山脉丙位于湖北省与两广的交界处
D. 山脉丁东侧是东北平原,西侧是内蒙古高原
【答案】11. D
【解析】试题分析:
11. 从经纬度位置及山脉走向,可以判断出甲山为天山;乙山为太行山;丙山为南岭;丁山为大兴安岭。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乙丁。答案选D。
12. 山脉甲以南是塔里木盆地,A错;山脉乙东侧的②地为华北平原,水土流失不严重,B错;山脉丙位于江西省与两广的交界处,C错;山脉丁东侧是东北平原,西侧是内蒙古高原,D对。答案选D。
考点:中国山脉分布及地形区。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④“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等等。据此回答下面下面小题。
13. ①②③④依次反映我国地理特征的地区顺序是(
A. 黄土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东北平原
D. 柴达木盆地
14. 与③所反映的地区相比,②所反映的地区(
A. 水陆交通便利
【答案】13. B
【解析】
13.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反应的内蒙古高原上大草原的景观;“黄梅时节家家雨”反应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梅雨季节的情况;“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应的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气状况;“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反应的是广西桂林的山水景观。
14. 与③所反映的地区塔里木盆地相比,②所反映的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水陆交通便利,纬度低,同高度楼房南北间距小;油气资源缺乏;降水量大,为了方便排雨水,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大。
【点睛】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5. 最适合做上图图名的是
A. 区域整体性示意图
C. 区域差异性示意图
16. 图示地区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
①生长期日照时间长 ②气温日较差大 ③土壤肥沃
A. ①③
【答案】15. 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地区的核心气候特征为干旱,气候干旱主要和深居内陆有关;而气候干旱导致降水稀少、传统民居多土质平顶;降水少,则地表水资源贫乏,所以通过坎儿井引水;气候干旱条件下,风力作用明显,多风成地貌,并且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适宜葡萄种植。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图体现了区域整体性。
甲地位于华北平原,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7.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海拔
18.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 广泛种植水稻
19.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河流流向
20.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A. 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C. 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答案】17. B
【解析】试题分析:
17. 读图,甲位于华北平原,耕作制度两年三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一年两熟,甲乙两地均位于平原地区,海拔高度相差不大,甲纬度较高,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是暖温带,积温较低。乙纬度较低,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亚热带,积温较高,所以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热量,水分、土壤不能改变作物的熟制。
18. 甲地位于华北平原,是缺水严重地区,不适宜广泛种植水稻,北方地区河流少,交通以陆上交通为主,水运不发达,甲地冬季河流结冰,乙地冬季河流不结冰,甲乙两地都是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19.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导致楼间距越大,所以是纬度因素。
20. 目前,甲地由于降水少,蒸发量大,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乙地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河湖的调蓄洪水能力下降,洪涝灾害较多,多风沙危害;乙地降水丰富,水资源并不短缺,甲地是平原,水土流失少;乙地多洪涝灾害。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21. 2013年3月,东北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天气。资料显示,春耕春播时期,东北地区还有1/4耕地过湿,不仅推迟了春耕,更加重了春涝的程度。据此回答下题。
对春涝灾情进行监测需要运用的主要技术是
A. GPS
【答案】C
【解析】R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GPS主要用于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GIS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更新、分析等。对春涝灾情进行监测主要依靠RS获取地面信息,故选C。
【点睛】
“3S”技术应用巧记
RS:记住“调查、监测”四个字。遥感是用来搜集信息的,涉及调查、监测一类的字眼,一般都是遥感的应用领域。如国土资源的调查、台风灾害的监测等。
GPS:记住“定位、导航”四个字。飞机导航、汽车导航都要用全球定位系统。要特别注意,全球定位是三维定位,除能确定经纬度位置外,还能确定海拔,所以高程测量也是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领域。
GIS:记住“管理、分析”四个字。它的主要功能是对数据的管理、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为人类的行为提供参考数据。如城市管理、出租车的调度管理、商业区的选址分析等。
22. 救护车司机要想随时确定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
A. 计算机技术
【答案】B
【解析】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可以提供地理事物的经度、纬度、海拔、速度,救护车司机要想随时确定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只需要一个GPS信号接收机,选B。
23. 在城市管理GIS中,将城市交通图层、居民区图层、公园分布图层叠加后,可以(
A. 计算城市绿地面积
C. 估算商品零售总额
【答案】D
【解析】居民区和公园附近的交通流量都很大,将三者叠加可以合理调整公交线路站点。
据新闻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山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4.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 风化作用
25.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 滥伐森林
26. 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 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C. 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答案】24. C
【解析】江西位于湿润区,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土壤侵蚀,说明是流水侵蚀形成。山区主要以林业为主,植被破坏,易导致荒漠化现象发生,所以要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
24. 根据材料,“红色荒漠”出现在湿润地区,是因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水蚀作用,C对,D错。风化作用、风蚀作用主要发生在干旱区,A、B错。
25. “红色荒漠”出现在中南部山区,属于湿润地区。由于地表植被破坏,导致表层土壤流失,底层红色岩石裸露形成。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滥伐森林,A对。过度放牧主要出现在草原牧区,B错。开山取石破坏山体结构,环境污染类型多,不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C、D错。
26. 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B对。大力开荒种田,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会降低植物覆盖率,不利于治理荒漠化,A、C错。彻底退耕还林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D错。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27. 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 ①②
28. 图中B处在古代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 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
C. 农业由耕种业向畜牧业转变
【答案】27. B
【解析】试题分析:
27. ①地区为宁夏平原,处在温带大陆气候区,降水少,蒸发旺盛;同时,宁夏平原位于黄河谷地,依靠黄河水的灌溉发展灌溉农业,长期的大水漫灌加上强烈的蒸发导致土壤盐碱化。
28. ②地区为农牧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过度开垦和放牧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导致生态恶化,形成沙漠。
考点:荒漠化的成因和治理。
下图为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的一个人工湿地系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是(
①防风固沙
A. ①③
30. 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进行对比实验,则检测到(
A.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C. 土壤矿物质总量增加
【答案】29. B
【解析】
29. 湿地不具有防风固沙的功能;也没有塑造地形的功能,①③错误;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即净化水质的功能,②④正确。综上所述,B对,ACD错。故选B。
30. 若没有植被,则出水口的流速会增加,B错;由于土壤缺水植被保护,则水土流失加重,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将减少,出水口的含沙量将增加,AC错,D对。故选D。
新华网河北2010年3月24日报道,石家庄新客站地区规划结构为“一带三廊”。“一带”指沿铁路布局的生态防护林带;“三廊”指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的“绿色历史”生态廊道,贯穿新客站核心区的“绿色科技”生态廊道,以及穿越居住区的“绿色生活”生态廊道。据此做下面小题。
31. 材料中关于“一带三廊”生态作用不包括的是(
A. 降低噪音、减轻污染
32. “一带”生态系统若在城市交通中应用,可起到的作用是(
①放氧除尘、吸毒杀菌 ②降噪隔音、减轻污染 ③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④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⑤划分车道、隔离交通 ⑥提神醒脑、减少事故
A. ①②⑤⑥
【答案】31. C
【解析】
31. 考查森林的主要功能及作用。据材料可知,“一带三廊”生态作用可以降低噪音、减轻污染、美化环境、增加城市绿地;防风固沙和保护农田的作用资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符合题意。
32. 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作用不是生态系统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故③④错误,结合选项A项正确。
【点睛】热带雨林的作用
热带雨林水汽丰沛,蒸发後凝结成云,再降雨,成为地球水循环的重要部份;不仅有助於土壤肥沃与生物生长,也有调节气候的功能。
1、净化空气——空气的净化物
2、具有自然防疫作用。
3、天然制氧厂。
4、天然的消声器
5、对气候有调节作用。
6、改变低空气流,有防止风沙和减轻洪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7、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
8、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
9、热带雨林还具有物质用途为生产生活提供木材。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3. 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A. ①②
34. 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A. ①②
【答案】33. D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33. 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展开,煤炭输出减少,可以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①对。图中没有显示出煤炭产量的变化,②错。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的相互关系和数量比例,结构讲调整或优化,不会转移。③错误。从图中显示的生产结构看,山西省改变了过去以煤炭开采、输出为主的生产结构,对煤炭进行了深加工,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当地的收入,④对。所以D正确。A、B、C错误。
34. 从图中看,二氧化硫只是部分回收,没有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①错。图中产业部门中煤炭的深加工,焦化、炼钢等会加剧温室气体排放,加重当地大气、水的污染,不会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②错。③对。山西黄土高原地区,位于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煤炭。钢铁等重工业耗水量大,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④对。故以C正确。A、B、D错误。
【点睛】本题需要学生在阅读图表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善于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读我国2000年与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下面小题。
35. 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
C.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36.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A. 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C. 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
【答案】35. A
【解析】试题分析:
35. 虽然从图中能够看出石油的消费比重在降低,但由于我国的能源消费量在提高,因而不能确定石油消费量在下降。故选择A项。
36.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所以可以确定①是煤炭,且煤炭的比重在增加,说明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因而为山西煤炭资源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的能源消费情况。
读美国部分山脉、水系(数字代表河流),回答下面小题。
37. 上图四个数字所代表的河流中,表示田纳西河的是
A. ①
38. 田纳西河的汛期出现的季节是:
A. 夏秋
39. 田纳西河水力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①穿行于崇山峻岭中,落差大 ②流域内降水丰沛 ③下游河谷较开阔④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A. ①②
40.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任务是
A. 开发丰富的水能资源,在干流沿线建设梯级电站
C. 加强水利建设,扩大流域农业灌溉面积
41.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在流域开发过程中,做好土地利用规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注意调整农、林、牧结构,积极扩大耕地面积
C. 缩小林、草比重,积极建设自然保护区
【答案】37. C
【解析】
37. 田纳西河为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俄亥俄河的支流,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地区,故为③,选C。
38. 由于田纳西河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侧,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冬季西北风的迎风坡,故降水量集中于冬春季节,河流汛期为冬春季节,选D。
39. 田纳西河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且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水丰富,所以水力资源丰富,选A。
40. 流域的开发都以河流的利用和治理为核心,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在田纳西河干、支流修建了大大小小的水坝,开发丰富的水能资源,故选A。
2009年3月3日,麦罗维大坝发电仪式在麦罗维举行。麦罗维大坝是继埃及阿斯旺大坝后在尼罗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二座大型水坝,该大坝对苏丹解决能源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被誉为苏丹的“三峡工程”。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42. 该大坝的主要功能是(
A. 防洪
43. 该大坝建成后,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不包括(
A. 库区周围降水增加
C. 减少尼罗河下游泥沙沉积
44. 该工程是由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承建,在建设过程中我国工人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 )
A. 常年暴雨
45. 该大坝所在区域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 土壤盐碱化
C. 荒漠化
【答案】42. B
【解析】
42. 据材料分析,该大坝对苏丹解决能源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说明大坝的主要供能为发电,故B项正确。
43. 大坝建成后,库区由于蒸发量增加导致降水会增加;水库调节温度的变化,使白天温度不会太高,夜晚温度不会太低,减小昼夜温差;泥沙在库区会大量沉积,尼罗河下游泥沙沉积会减少,故D项符合题意。
44. 该地位于热带地区,纬度低,热量丰富,常年高温,故B项正确;该地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不会出现常年暴雨的天气,故A项错误;该地盛行东北信风,风从陆地吹来,不会经常出现飓风,故C项错误;基础设施差不属于自然障碍,故D项错误。
45. 该区域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不合理的开垦、过度放牧,会导致荒漠化面积增加,故C项正确。
【点睛】水库对环境的影响
1、增加灾害发生的频率
兴建水库可能会诱发地震,增加库区及附近地区地震发生的频率。山区的水库由于两岸山体下部未来长期处于浸泡之中,发生山体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频率会有所增加。
2、造成库区泥沙淤积
由于受水坝的拦截,受水势变缓和库尾地区回水影响,泥沙必然会在水库内尤其是大坝和库尾(回水的影响)淤积。
3、使土壤盐碱化
不断的灌溉又使地下水位上升,把深层土壤内的盐分带到地表,再加上灌溉水中的盐分和各种化学残留物的高含量,导致了土壤盐碱化。
4、河水的水质的改变
由于水质的恶化及水流流速的减慢,使水生植物及藻类到处蔓延,不仅蒸发掉大量河水,还堵塞河道灌渠等等。这些水生植物不仅遍布灌溉渠道,还侵入了主河道。它们阻碍着灌渠的有效运行,需要经常性地采用机械或化学方法清理。这样,又增加了灌溉系统的维护开支。
5、对下游河道的影响
由于水势和含沙量的变化,还可能改变下游河段的河水流向和冲积程度,造成河床被严重冲刷侵蚀,入河(海)口向陆地方向后退。
6、对气候的影响
库区蓄水后,水域面积扩大,水的蒸发量上升,因此会造成附近地区日夜温差缩小,改变库区的气候环境。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下面小题。
46. 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从1980年到2005年的变化,正确的是
A. 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
C. 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47.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 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C. 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答案】46. A
【解析】
46. 读图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A对;第二产业比重波动上升,B错;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幅度较大,C错;第二产业比重位居第一,D错。
47.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第一个阶段的主导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个阶段的主导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选D。
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48. 兰郑长管道跨越的地形区包括(
A. 青藏高原
49. 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理位置优越
50. 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
①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
③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
A. ①②③
【答案】48. C
【解析】
48. 兰郑长管道跨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没有经过青藏高原、西川盆地和内蒙古高原,C对,ABD错。故选C。
49. 油库的扩建,归根到底与市场需求量有关,B正确;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运营成本不是主要原因,ACD错。故选B。
50. 该管线的修建有利于缓解区域间能源紧张的局势,而且相对安全、高效,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
【点睛】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我国先后实施了若干跨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
1.跨区域调配资源原因的分析思路
(2)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 本地少,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
2.解决该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思路
开源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外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其原地区仍然属于成长性产业,主要为了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而进行的空间的主动移动。下图是“某产业在某地区生产成本和利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1. 该产业在本地利润水平下降最快的时间及原因,正确的说法是(
A. ①~②之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
C. ③~④之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
52. 该地生产成本主要随本地经济发展而上升,主要原因可能有(
①地价上升
A. ①②
53. 该产业在本地出现明显“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时间最可能是(
A. ①以前
【答案】51. B
【解析】试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51. 从图中看利润水平从①~②期间下降最快,生产成本基本不变,原因可能是市场竞争加剧,B正确。
52. 从图中看,该地生产成本在③~④之间明显上升,原因可能是地价上升和劳动力价格上涨,A正确。
53. 从图中看②之后生产成本开始上升,利润水平继续降低,开始出理衰退性产业转移,C正确。
一些跨国企业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订单的方式,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下图示意其一般模式,在该模式中,制造工厂的国际性转移速度较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4. 在图示模式中
A. 发单企业集中在亚洲
C. 产品全部在接单企业的工厂制造
55. 从事下列产业的跨国企业,适于采用图示模式的是(
A. 普通服装制造
56. 在图示模式中,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
A. 原材料价格
【答案】54. D
【解析】试题分析:
54. 一般来说,发单企业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A错;而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分布着大量的接单企业,B错。从图中可以看出产品除了在接单企业制造外,还有其他工厂,C错。利润随订单流向在逐级递减,D正确。
55. 金属冶炼和甘蔗蔗糖不需要采取跨国生产模式,C和D错;汽车制造精密零部件跨国分工,技术含量较高,一般在在发达国家专门化生产,B错;只有普通服装制造业技术含量不高,符合图示模式,A正确。
56. 通过分析,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利润,由发达国家向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发展中国家快速转移,C正确。
【考点定位】工业的集聚与分散,影响工业的因素,产业转移。
【名师点睛】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成本、市场、内部交易成本。其他因素: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第II卷(综合题
5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分析金沙江水能资源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
(2)分析该地适宜松茸生长的独特条件。
(3)说明松茸产业对香格里拉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答案】(1)主要位于季风区,降水量大,径流量大;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多峡谷地形,易于建坝;当地人口稀少,移民工程量小;政策支持力度大。
(2)高山地区气候温凉雨季降水充足,湿度大;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植被茂密,多松树、栎树,可提供营养支持;高山地区虫害少;生态环境好,污染少。
(3)松茸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经济价值高,提高当地居民收入;采摘、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兴起,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解析】试题分析:
(1)考查水能开发条件评价。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考虑。自然条件:能丰富、峡谷条件、梯级开发;社会经济条件:淹没面积的大小、人口的多少、经济活力、交通状况、政策等。
(2)根据松茸的生长习性和区域特点分析。“松茸常单生或群生分布于海拔1600~3200米的山坡上”,该地海拔高;“在出土前必须得到充足的雨水”,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出土后必须立即得到充足的光照”,海拔高光照充足;“与松、栋属的树木须根发生共生关系”,植被茂密,多松树、栎树,可提供营养支持,除此之外,高山地区气温较低,病虫害少,生态环境好。
(3)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等。
【考点定位】水能开发条件、农业区位因素、产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58. 读黄土高原上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2)从水土流失治理的三大类措施来看,图示治理措施有哪些类型?
(3)“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将各字母代表的相关内容填写在下方对应的数字空格处。
A.修基本农田
【答案】(1)①使耕地表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单产降低。②造成当地生态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③大量泥沙汇入黄河,抬升下游河床(形成地上河),加剧了洪涝灾害。
(2)工程措施、生物措施。
(3)①A/D
【解析】(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带走地表肥土,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向黄河输送大量的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的困难。
(2)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调理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各业生产;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恢复地表植被;合理放牧;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安排生产生活;采取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工程措施,减少水土流失等。据图,图示治理措施体现了打坝淤地工程措施和植树造林生物措施。
(3)据图中箭头的关系可知,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包括打坝建库,还有修筑梯田、平整土地等,即①为A或D,②为D或A;工程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贮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所以③为B或C ,④为C或B ;植树造林生物措施主要目的是蓄水保土或发展多种经营。即
【点睛】本题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为载体,考查水土流失的危害和防治措施,以及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做题需明确:(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是: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土壤疏松、易容,地表千沟万壑,破面水土易流失;加之,人们开垦、采矿修路毁林毁草,破坏植被、地表。(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是:带走地表肥土,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向黄河输送大量的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的困难.(3)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是:调理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各业生产;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恢复地表植被;合理放牧;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安排生产生活;采取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工程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5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浙江省海宁市皮革商城是以梢售皮衣为主的专业化市场,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在当地培育了大全的皮衣及相关配套企业。现阶段,海宁市众多皮衣企业在从完善皮衣设计到销售产业链环节时,更是向打造高端时尚产业迈进。皮革商城吸引了上海和杭州服装批发市场的转移。
下图为海宁市区位示意图。
(1)简述海宁市皮革商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2)试分析海宁市服装产业从皮革产业向高端时尚产业转型的原因。
(3)简析海宁市承接沪、杭服装批发市场对该地打造高端时尚产业的积极作用。
【答案】(1)地处长三角地区,该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有利于客货流转;商业氛围浓厚,该地区居民商业开拓意识强。
(2)皮革产业市场趋于饱和,产品和产业结构趋同,竞争激烈;高端时尚产业的产业链长,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高;具有服装产业的基础,易于转型。
(3)有利于加强品牌建设,形成产业集聚规模效应;接近商品货源地,节省运费;靠近生产厂商,有利于技术交流和创新。
【解析】(1)商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位置、交通、市场等因素分析。读图,海宁市地处长三角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有利于客货流转。该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该地打造高端时尚产业,吸引了上海和杭州服装批发市场的转移,说明区域商业氛围浓厚,该地区居民商业开拓意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