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年4月1日我国在河北设立雄安新区,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下列做法与新区功能相符的是( )
①打造优美生态环境 ②发展高端高新产业 ③承载全国政治中心 ④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
A.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雄安新区功能要有优美生态环境,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和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但是它不承载全国政治中心。选择B。
读四大圈层联系示意图和我国某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 与右图所示地貌的形成相对应的外力作用是( )
A. ①
3. 下列关于四大圈层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②岩石圈厚度分布不均,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 ③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上部 ④大气圈密度随高度增加迅速减小
A. ①②
【答案】2. C
【解析】试题分析:
2. 右图地貌是沟谷,是流水的侵蚀作用,是水圈对岩石圈的影响。C项正确。故选C。
3. 考查各圈层特点。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岩石圈厚度分布不均: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不会缺失;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认底部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大气圈密度随高度增加迅速减小。B项正确。故选B。
【考点定位】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球外部圈层的特点
4. 下图为某一公益广告用图,图中数字代表该生物灭绝时间,该图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矿产资源枯竭
B. 大气污染加剧
C. 厄尔尼诺影响强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D
【解析】图中反映的是生物不断减少,所以该图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选择D。
冰岛被称为“冰火之国”,这一特征深刻地影响了该国能源利用方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在冰岛各种可再生能源中,开发利用最多的是( )
A. 水能
C. 风能
6. 冰岛位于( )
①消亡边界 ②生长边界 ③海岭附近 ④海沟附近
A. ①②
【答案】5. D
【解析】试题分析:
5. 冰岛处在板块的交界处,地热能资源丰富。D项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板块构造学说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左图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右图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左图中( )
7A. 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量多少
C. ③产生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
8. 此次暴风雪( )
A. 能加剧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C. 与旱灾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
9. 右图中出现降雪量最大的月份和地点可能是( )
A. 1月,甲地
【答案】7. C
【解析】试题分析:
7. ①气流是冷气流,来自陆地,携带水汽少,强弱不能决定降水量多少,A错。GIS技术主要是分析、处理信息,没有监测功能,B错。从图形看,湖泊水汽温度较高,产生③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降水在锋前,C对。④为高空冷气流,没有受热抬升过程,D错。
8. 暴风雪是气象灾害,属于外力作用,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A错。不能直接影响全球,B错。与旱灾都属于气象灾害,C对。对海上交通运输破坏不大,D错。
9. 根据材料,降雪出现在向风的湖岸,甲、丙在背风湖岸,降雪少,A、C错。降雪出现在冬季,4月份是春季,乙地可能性小,B错。11月份,丁是冬季的向风湖岸,降雪量大,D对。
【考点定位】降雪的大湖效应,气象灾害及影响,降雪量的分布特点。
读世界著名山脉、高原的雪线平均海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有关图中山脉、高原雪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拔越高,雪线越高
B. 纬度越高,雪线越高
C. 海拔是横断山与帕米尔高原雪线差异的主因
D. 降水是帕米尔高原与内华达山雪线差异的主因
11. 帕米尔高原上的布伦库勒湖冰山环绕,水草丰美,该湖泊湿地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 发展航运
【答案】10. D
【解析】试题分析:
10. 海拔与雪线不成正比关系,A错。纬度与雪线高度成反比,B错。帕米尔高原雪线低于横断山是因为前者纬度高、气温低,C错。帕米尔和内华达山纬度相近,但前者身居内陆,降水稀少;后者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多,所以,前者雪线高于后者,D正确。
11. 高山湖泊是多种候鸟繁衍之地,珍稀水生鱼类、植物等众多,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作用大,D正确。ABC均不属于湿地的生态功能。
考点:影响雪线的因素,湿地的生态功能。
12. 读中高纬度某河流近30年来径流量季节增减(每10年增加量)趋势图。近30年来流域内( )
①降水量增加 ②降水量减少 ③气温升高 ④气温降低
A. ①③
C. ②③
【答案】A
【解析】读图,根据各季节的径流量数值和年平均值,年平均是正值,说明降水量增加,①对。径流量增加,说明年降水量增加,②错。由于全球变暖,中高纬度近30年的气温升高,③对,④错。
读某发达国家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
A. ②③④①
14. 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B. 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
C. 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第一、二产业的人口
D. 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
【答案】13. B
【解析】
13. 根据图中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判断,①是“高高低”模式;③的出生率很高,死亡率有所下降,仍是“高高低”模式,出现在①模式之后;②的出生率、死亡率都比③降低,属于“高低高”模式;④出生率、死亡率都较低,自然增长率很低,属于“低低低”模式。所以演变历程正确的是①③②④。B正确。
14. 读图可知④阶段是现代型人口模式,属于经济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D正确。①阶段是原始型增长模式,没有人口老龄化问题,A项错;②阶段是过渡型人口模式,工业化水平高,农业产值小于工业产值,B项错;③阶段是传统型模式,属于农业社会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小于第一、二产业的人口,C项错。
用手机大数据看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者对工作日10时与23时的手机多日平均密度比值进行空间聚类分析(低值聚类为居住功能区,高值聚类为就业功能区)。读某城工作日10时与23时的手机多日平均密度比值空间聚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该城规模不断向外扩展,主要原因是( )
A. 平原地形
16. 关于该城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居住区面积比就业功能区小 ②就业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城西 ③中心的高值区最可能为商业区 ④河东居住区主要分布在内环以外
A. ①④
17. “用手机大数据看城市空间结构”,需要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GPS、RS
【答案】15. D
【解析】主要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和地理信息技术,学生能够根据材料和图分清低值聚类、高值聚类代表的城市功能区,熟悉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5. 城市经济不断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的劳动力,促进城市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平原地形、文化传承、 城市职能对城市规模扩展影响较小,选择D。
16. 从图中可以看出低值聚类(为居住功能区)比高值聚类(为就业功能区)大,高值聚类(为就业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城东,中心的高值区最可能为商业区,河东居住区主要分布在内环以外,选择C。
17. “用手机大数据看城市空间结构”, 首先是确定地理位置,其次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需要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PS. GIS,选择C。
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该区域影响城镇分布最主要区位条件是( )
A. 地形
B. 交通
C. 水源
D. 气候
19. 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①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③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④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推广耐旱品种的种植 ⑤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A. ②③④
【答案】18. C
【解析】
18. 根据信息“绿洲”,说明是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山麓地带接纳高山冰雪融水,水源相对丰富充足,C正确。
19. 组合选项宜采用排除法。根据题意,该地农业发展主要解决水资源问题,防止进一步的荒漠化和盐碱化。大量开采地下水,易导致水资源进一步恶化;山地要保护水土,不宜开发成耕地。因此②⑤错误,故C正确。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比值。下图为我国S省区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及其2009年三大产业产值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下列四幅图中,最有可能表示S省区2009年人口就业结构的是( )
21. 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劳动力的转移影响较大。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则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 )
A.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C.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答案】20. B
【解析】试题分析:
20.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比值。2009年,比较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约0.3,第二产业约3,第三产业约1。结合右图各产业所占比重,分析S省区2009年产业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约占一半,第二产业约占三分之一,第三产业约占三分之二。B对。
21. 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劳动力转移人数越多。根据图中比较劳动生产率数值,差值最大的是第一、第二产业,所以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A对。B、C、D错。
考点:比较劳动生产率,劳动力转移规模和方向。
下图为美国农业带分布图,Ⅰ~Ⅸ表示不同的农业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该图所体现的美国农业生产特点是
A. 专门化
23. 经过多年试验,原产中国的亚热带水果——柑橘在美国西部亚热带地区大规模移植成功,该地区气候成因与下图中的气压带、风带相关的是
A.
【答案】22. A
【解析】
22. 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体现的是美国地区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故A项正确。
气温距平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右图为欧洲部分地区山脉分布和某季节气温等距平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山脉P的形成原因是
A. 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B. 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 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分离
D. 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25. 关于图中气温等距平线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是( )
①图示季节为夏季 ②图示季节为冬季 ③图中数值由大到小的变化体现了气候的海洋性由强变弱 ④图中数值由大到小的变化体现了气候的大陆性由强变弱
A. ①③
【答案】24. A
【解析】
24. 山脉P为欧洲西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其北部为欧亚板块,南部为非洲板块,两大板块在此碰撞挤压,形成褶皱山脉,A项符合题意。
25. 夏季时,北半球普遍高温,气温等距平值较小,冬季时,欧洲沿海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明显,较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较高,且由沿海到内部气温等距平数值增大,②说法符合题意;图示地区数值由大到小大致符合由沿海到内陆的分布规律,所以图中数值由大到小的变化体现了气候的大陆性由弱变强,海洋性由强变弱,③说法符合题意。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洞里萨河连接洞里萨湖与湄公河,不同季节其流向相反。
(1)古代海上航行,主要靠风作为动力,从乙航行到丙,最适宜时间是 (冬半年/夏半年)。甲所在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2)图中丙城市夏季的气候特征是 ,形成原因是 。
(3)湄公河流向总体是 ,其入海口形成的地貌是 ,河流上游主要以 (外力作用)为主。
(4)说明洞里萨河不同季节流向相反的原因。
【答案】(1)冬半年 亚洲水稻种植业
(2)高温多雨 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3)从北向南(从西北向东南) 三角洲 流水侵蚀
(4)地形平坦;该区域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差异大(有干、湿两季);丰水期河流补给湖泊,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所以不同季节洞里萨河流向相反。
【解析】第(1)题,根据季风洋流的方向可以判断,从乙航行到丙,最适宜时间是冬半年,顺风顺水。东南亚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第(2)题,丙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形成原因是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第(3)题,可从图中直接读出湄公河流向总体是从北向南(从西北向东南),其入海口形成的地貌是三角洲,河流上游主要是山区,以流水侵蚀为主。第(4)题,主要从气候方面进行分析。该区域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差异大(有干、湿两季);丰水期河流补给给湖泊,枯水期湖泊补给给河流,所以不同季节洞里萨河流向相反。
27. 读中国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右图为中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3个小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
(1)白洋淀是当地著名的湿地,其对气候的影响是 、 。
(2)图示箭头是 工程(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修建该工程有利的条件是可利用原有的 (河流)。对于调入区,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3)图中河流甲是 ,该河流以南区域自然带名称是 。
(4)简述设立雄安新区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答案】(1)增加降水(增加湿度) 减小温差(减小气温年较差、日较差)
(2)南水北调 京杭大运河 加剧土壤次生盐碱化
(3)淮河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4)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工业化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交通发展;利于调整产业结构。
【解析】第(1)题,湿地使蒸发量增多,降水增加(增加湿度);减小温差(减小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第(2)题,图示箭头主要沿京杭运河,是南水北调工程。对于调入区,南水北调导致沿岸地下水上升,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加剧土壤次生盐碱化。第(3)题,图中河流甲是淮河,该河流以南区域自然带名称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4)题,新区的建设,接纳产业转移,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工业化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交通发展;利于调整产业结构。
28.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库斯科城是历史时期印加帝国的首都,沿河谷西北方向130千米处的马丘比丘遗址中有一个能指示太阳运动的巨石——“栓日石”,图中突起的石块约0.5米高,为南北走向。
材料二 2015年3月23日首都利马以东山区,受到突发暴雨影响,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较为严重的灾情。
材料三 下图为秘鲁示意图及马丘比丘遗址中的“栓日石”景观图。下表为秘鲁不同区域气候资料。
(2)结合材料二所示时间段,分析利马以东地区滑坡和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
(3)古代印加人崇拜太阳神,希望“栓日石”能拴住太阳并利用“栓日石”上影子的变化来指导生产生活。用地理原理说明当地两种说法是否正确。
说法一:春秋分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内最大,“栓日石”上没有影子出现,可以开始春耕秋收等。
说法二:冬至日,“栓日石”投射下的影子方向从朝西北—朝北—朝东北。
【答案】(1)河 利马位于沿海平原,库斯科位于高原河谷,地势平坦利于建城;两城沿河,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水源较充足;利马热带沙漠气候但受寒流影响,气候干燥温和;库斯科位于热带高原,气候凉爽。
(2)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且风化作用强,碎屑物质多;此时气温较高,冰川消融量较大,且气候异常,暴雨强度大;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或地形起伏大)(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①错误。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该地为约10°S,正午太阳高度角约80°,由于凸起石头为0.5米左右,影子很短,可忽略为零,但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约在春分日前一个月或秋分后一个月左右。
②错误。当地为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东北升西北落,“栓日石”投射下的影子方向从朝西南—朝南—朝西北。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利马和库斯科两城都沿河布局。 从地形分析,利马位于沿海平原,库斯科位于高原河谷,地势平坦,利于建城。从水源条件分析,两城沿河,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水源较充足。从气候条件分析,利马热带沙漠气候,但受寒流影响,气候干燥温和,适宜居住。库斯科位于热带高原,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2)从地质条件分析,该地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且风化作用强,碎屑物质多。材料二所给时间是3月份,此时气温较高,冰川消融量较大,且气候异常,暴雨强度大,导致河流水量大。从河道特征分析,区域地形起伏大,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侵蚀能力强,携带泥沙石块能力强。所以多滑坡、泥石流灾害。
(3)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读图,该地为约10°S,正午太阳高度角约80°,由于凸起石头为0.5米左右,影子很短,可忽略为零,但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约在春分日前1个月或秋分后一个月左右。说法①错误。
当地位于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太阳东北升西北落,“栓日石”投射下的影子方向从朝西南-朝南-朝西北。②错误。
考点:区域聚落形成条件,地质灾害 类型及成因,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日影朝向。
29.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四川盆地中有丘陵分布,其中有多数丘陵顶部存在砾石层,分布高度大致相等,砾石的磨圆度很高。
材料二 下图为四川盆地及成渝城市群周边地区示意图,下表为四川省、浙江省两次人口普查统计部分数据。
材料三 成渝城市群建设获中央批准,两地不再只考虑单边利益。
(1)简析丘陵顶部存在砾石层的原因。
(2)说明图中西部地区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原因。
(3)比较分析四川省与浙江省人口老龄化特点。
(4)分析成(成都)渝(重庆)城市群建设的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1)流水沉积形成砾石层;地壳抬升河底上升;流水下切侵蚀形成。
(2)纬度较低;地势起伏大;生物多样性显著;人类活动干扰少。
(3)同:两省老龄化水平均提高,两省社会经济发展(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异:四川省老龄化水平由低于浙江省到高于浙江省(四川省老龄化速度比浙江省快)。四川省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务工,浙江省外来青壮年务工人员多。
(4)成都、重庆城市规模大,经济较发达,辐射带动作用较强;所在区域人口城市密集;交通联系便利;国家政策支持。
【解析】试题分析:
(1)砾石层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丘陵顶部存在砾石层,说明地质时期,该地地势低洼,是河流流水沉积地区。后来地壳抬升,河底上升。受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下切侵蚀形成丘陵地貌。砾石出现在丘陵顶部。
(2)图中西部地区纬度较低,位于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 生物多样性显著。对外联系不便 ,人类活动干扰少,自然环境保存完好,所以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根据表格数值分析,两省老龄化水平都增长,说明两省社会经济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四川老龄人口比重由低于浙江,转变为老龄人口比重高于浙江。说明四川省老龄化速度比浙江省快。主要是人口迁移造成的,四川省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务工,浙江省外来青壮年务工人员多。
(4)成都、重庆城市规模大,经济较发达,辐射带动作用较强。所在区域人口城市密集,交通联系便利,利于城市群建设。根据材料三,建设成渝城市群有国家政策支持。
考点:岩层形成过程,自然保护区的形成条件,区域人口老龄化特点,城市群建设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