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期中考查高二地理试卷

时间:2017-12-05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读我国不同地区1950~2001年湿地面积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减少面积(万公顷) 

减少比例(%) 

新疆湿地 

142

50

玛曲湿地 

20

45

滨海湿地 

219

50

三江平原湿地 

136

37

1. 五十年代面积最大的是(  )

A. 新疆湿地    B. 玛曲湿地    C. 滨海湿地    D. 三江平原湿地

2. 调查并估算湿地面积的变化,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 RS和GPS    B. RS和GIS    C. 3GS和RS    D. GPS和GIS

3. 下列关于湿地的功能或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江平原多荒地,为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 内陆湿地对局部气候的调节有重要意义

C. 崇明东滩地处土地紧缺的上海,为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D. 滨海红树林,可成为当地木材的供应地

【答案】1. C    2. B    3. B

【解析】

1. 根据图示表格数据可知,五十年代湿地面积=减少面积÷减少比例,因此新疆湿地=142÷50%=284万公顷;同理玛曲湿地为44万公顷;滨海湿地为438万公顷;三江平原湿地约为368万公顷,因此面积最大的为滨海湿地,故答案选C项。 

2.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RS可以实时监测和调查湿地面积的变化;GIS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估算湿地面积变化情况。故答案选B项。

3. 三江平原多为沼泽地,应以湿地的保护为主,不能开垦为为耕地,A错误;内陆湿地能够涵养水源,对局部气候的调节有重要意义,B正确;崇明东滩为主要的海滩湿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应以保护湿地为主,不能作为城市建设用地,C错误;滨海红树林,湿地具有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不应该大量砍伐,D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湿地的作用:

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补充地下水;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天然储水系统;保护堤岸了,防风;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保留营养物质:流水流经湿地时,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被湿地植被吸收,或者积累在湿地泥层之中,净化了下游水源。湿地中的营养物质养育了鱼虾、树林、野生动物和湿地农作物;防止盐水入侵;提供可利用的资源;保持小气候:湿地可以影响小气候。湿地水分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航运:湿地的开阔水域为航运提供了条件,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珍贵的濒危物种等,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

下表为我国四地区典型农作物的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粮食作物

冬小麦

春小麦

水稻

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

棉花、花生

亚麻、甜菜

棉花、油菜

甘蔗、茶叶

 4. 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 甲——东北地区    B. 乙——西双版纳

C. 丙——珠江三角洲    D. 丁——台湾岛

5. 有关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为暖温带,两年三熟    B. 乙地可大力开垦湿地建设商品粮基地

C. 丙地农业限制因素是低温    D. 丁地光热充足、黑土深厚,但水资源短缺

【答案】4. D    5. A

【解析】试题分析:

4. 根据表格信息分析,甲地种植冬小麦,东北地区种植的春小麦,A错。乙地种植春小麦,应是东北地区,西双版纳位于热带,不种植亚麻、甜菜,B错。丙地种植棉花,珠江三角洲不是棉花产区,C错。丁地种植水稻、甘蔗、茶叶,可能是台湾岛,D对。

5. 结合前面分析,甲地种植冬小麦,花生是温带油料作物,是华北地区,为暖温带,两年三熟 ,A对。乙地是东北平原,应保护湿地,合理建设商品粮基地,B错。丙地位于长江流域,热量充足,农业限制因素是洪涝灾害多,C错。丁地适宜甘蔗种植,位于热带,光热充足,没有黑土分布,水资源丰富,D错。

【考点定位】不同区域主要农作物类型,作物熟制,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安徽师大附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查地理【解析】

6. 图中甲地等温线明显北偏,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太阳光照比周边地区强    B. 受南部海洋气团影响

C. 地处盛行风背风地带    D. 位于高气压中心

7. 限制该地农业生产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A. 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B. 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C. 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D. 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

【答案】6. C    7. B

【解析】试题分析:

6. 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是西北季风的背风坡,受西北风影响较小,因此其温度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温度,等温线向高纬度方向凸出。

7. 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限制农业生产的重大生态问题是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考点:区域生态问题

下图中阴影地带是表示我国某两种地理事物转变、交错分布的一个地带。回答下列问题。

安徽师大附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查地理【解析】

8. 图中阴影可能是我国的

A. 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地带

B. 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C. 平原向高原的过渡地带

D.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过渡地带

9. 图中甲地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严重    B. 水土流失严重

C. 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    D. 土壤污染严重

10. 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造成其环境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①人口增长速度快 ②压缩农业用地 ③轮作套种 ④盲目开荒、粗放耕作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8. A    9. B    10. C

【解析】

8. 结合图示的经纬度和河流轮廓判断该地区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图示阴影部分大致和400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地带,A正确;太行山一带是我国高原和平原的分界线,是二三级阶梯分界线,B错误;图示阴影部分大致为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C错误;阴影两侧内外流域的分界线是: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段,与图示阴影部分不符合,D错误。故答案选A。

9. 图中甲地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问题为水土流失,故答案选B项。

10. 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对环境压力大,①对。压缩农业用地,有利于环境保护,②错。轮作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不破坏环境,③错。盲目开荒、粗放耕作,破坏环境生态,④对。所以C对。

点睛:我国的地理界线:

一、我国地势阶梯界线: 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的东端。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我国气候界线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该线西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

(2)降水量和干湿地区的界线:①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②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坡。         ③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热量界线 :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线:鸭绿江口——长城(山西境内稍偏南)——祁连山——天山一线; 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贫乏界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此线西北,太阳能资源丰富.此线东南贫乏。

三、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四、中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北段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的东端为界,南段大致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

 

11. 位于西北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安徽师大附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查地理【解析】A. 泥沙淤积    B. 气候变暖

C. 排水造田    D. 黄河来水量减少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与明清时代相比气候变化不足以导致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银川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湖泊变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排水造田,所以选C项。

下图表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标的对比。回答下列问题。

安徽师大附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查地理【解析】

12. 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

A. 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耕地

B. 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

C. 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

D. 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

13. 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   )

A. 耕地后备不足

B. 水资源浪费严重

C. 人均土地面积少

D. 缺水问题突出

【答案】12. A    13. D

【解析】试题分析:

12. 我国南、北方的自然环境对比,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且南北差异大,北方土地多,耕地多,南方人口多,但差异较小。对照图分析,a代表水资源总量,c代表人口。A对,B、C、D错。

13. 结合前面分析,由于北方水少,耕地多,农业用水量大,容易造成水资源短缺,缺水问题突出,D对。北方人口较少、耕地较多,后备耕地较充足,A错。水资源缺乏,利用率较高,B错。地多人口较少,人均土地面积较多,C错。

考点:读图能力,我国南北方资源配置状况及面临问题。

 

资源诅咒系数是一个衡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优势偏离程度的指标,指数值越大,资源遭受诅咒的程度越高,即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并带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读1990-2007年典型区域资源诅咒系数变化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安徽师大附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查地理【解析】14. 山西省资源诅咒系数居高不下,可能的原因有()

①产业结构单一;②经济发展缓慢;③生态环境脆弱;

④人均资源占有量高;⑤吸引外资能力弱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15. 推测下列省区资源诅咒系数最低的是( )

A. 贵州    B. 上海    C. 内蒙古    D. 青海

【答案】14. D    15. B

【解析】试题分析:

14. 根据诅咒系数的定义结合山西的具体情况,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脆弱,吸引外资能力弱,导致资源诅咒系数居高不下。

15. 资源诅咒系数是一个衡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优势偏离程度的指标,指数值越大,资源遭受诅咒的程度越高,上海诅咒系数最低。

考点:能源资源的开发

 

下图是不同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安徽师大附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查地理【解析】

16. 美国与日本相比( )

A. 美国早期能耗增长比日本缓慢    B. 美国单位GDP能耗一直高于日本

C. 两国从高能耗到低能耗同步过渡    D. 美国能源利用率高于日本

17. 目前,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超过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

A. 持续开发能源资源,能源丰富    B. 人口持续增长,能源紧张

C. 生产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    D. 工业发展迅速,大量进口能源

18. 上海科研人员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巧妙“嫁接”,大幅度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这一成果将惠泽“一带一路”上严重缺水而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位于(    

A. 大洋洲、西欧    B. 东欧、东南亚    C. 中亚、西亚    D. 东亚、南亚

【答案】16. B    17. C    18. C

【解析】

安徽师大附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查地理【解析】

17. 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超过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主要是技术落后,采用粗放式的生产,能源利用效率低。故答案选C项。

18. “新丝绸之路”自东向西依次经过东亚、中亚、西亚、东欧、中欧和西欧。其中中亚与西亚因深居内陆或常年受副高控制,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但光热资源丰富,故答案选C。

点睛:该题以“一带一路”热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考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差异,要求学生平时复习关注热点,联系生活,学会知识迁移,了解“一带一路”战略的地理范围,理解战略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下图为“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模式”,甲乙分别为地球上两类原始森林。回答下列问题。

安徽师大附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查地理【解析】
19. 与乙森林系统相比,甲森林系统的

A. 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

B. 枯枝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

C. 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少

D. 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

20. 全球的乙森林系统主要分布在

A. 非洲大陆    B. 大洋洲

C. 亚欧大陆    D. 南美洲

【答案】19. D    20. C

【解析】

19. 根据生物量m的大小可判断出,甲森林系统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乙为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根据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代表物流量的大小可知,生物体储存的养分甲大于乙,落叶层储存养分乙大于甲,土壤中储存的养分甲大于乙,排除A、B、C。由图中箭头粗细,可推知甲森林系统整体物流量大,D项正确。

20. 根据热带雨林系统储存特点,养分储存在生物体内,故甲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乙为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北部和北美洲北部(北冰洋沿岸)。故选C。

 

读“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两地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题。

安徽师大附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查地理【解析】

21. 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A. 甲地区降水整体上比乙地区少    B. 甲地区可能地处乙地区东侧

C. 甲地区海拔应该高于乙地区    D. 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区略大

22. 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 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形成圆形漏斗区    B. 农牧业活动频繁,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C. 风力侵蚀强烈,形成风蚀洼地    D. 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普通植物无法存活

【答案】21. B    22. B

【解析】

21. 根据图示信息分析,甲图为草原地区,水井周围因过度放牧而退化成沙地,多出现于我国内蒙古高原的东部地区;乙图为沙漠中的绿洲景观,多出现于我国西部的沙漠地区。故判断甲地区降水整体上比乙地区多;乙地区气温年较差比甲地区大;甲地区可能位于乙地区的东侧。故答案选B项。

22. 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是草原和荒漠,主要发展畜牧业(或灌溉农业)。图中为草地,靠近井的地方形成荒漠,说明水井周围植被从有到无,主要是因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形成的,B对;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漏斗形成造成地面沉降、塌陷、地下水水质恶化、土地盐碱化等,A错;C、D显然与该现象无关。故答案选B项。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和区域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内容分析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近几十年来,东非高原因过度放牧和开垦,生态退化加剧。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

安徽师大附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查地理【解析】23. 造成东非高原牧民需要周期性游牧的根本原因是(  

A. 地球的自转    B. 地球的公转

C. 水循环    D. 地壳运动

24. 该游牧活动过程中可能经过的地点或地理事物是(  )

A. 南回归线    B. 热带雨林

C. 东非裂谷    D. 撒哈拉沙漠

25. 游牧至甲地附近时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中国人民中秋团圆    B. 西欧河流水位较低

C. 北冰洋冰封万里    D. 澳大利亚正值绵羊业忙季

【答案】23. B    24. C    25. C

【解析】

23. 游牧主要是逐水草放牧,所以要随着雨带的移动而迁移。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游牧地区都是热带草原气候区,随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雨季也南北移动。食草动物主要是逐水草而居。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的草原受赤道低压控制,多雨草原茂盛,动物迁往北半球;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的草原带受信风带影响干燥少雨,草原枯黄,动物南迁到南半球。由此看来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从而导致雨带推移,进而导致东非高原牧民周期性游牧,故答案选B项。

24. 根据游牧活动的线路可知,该地经过东非高原,受地形的影响,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B错误;主要在南北回归线之间,A错误;撒哈拉沙漠主要位于北非,该线路不会经过,D错误;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的中部,该线路有可能经过,C正确。故答案选C。

25. 游牧主要是逐水草放牧,所以要随着雨带的移动而迁移。热带草原区的降水主要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赤道低气压带随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游牧至甲地附近时,说明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南,气压带、风带南移,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为冬季。中国人民中秋团圆为秋季,A错误;  西欧位温带海洋气候,而且冬季风力较为强劲,降水较多,河流水位较高,B错误;北半球冬季气温低,北冰洋冰封万里,C正确;南半球的夏季,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播种的农忙时期,为绵羊饲养的农闲时期,D错误。故答案选C项。

 

二、综合题(共4大题,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十三五”期间,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将由西北一域独大变成全国各地全面开花。 2016年12月31日,位于浙江省杭州湾南侧慈溪市的周巷水库、长河水库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一期100兆瓦并网发电,年发电2.2亿千瓦时,相当于标准煤7.04万吨的发电量,所发电全部并入国家电网。

“渔光互补”项目在水面上架设的光伏板对水面遮光,既能调控水温又能抑制有害藻类、促进有益藻类生长;研发团队创造的“藻菌调控技术”“精准投喂组合”“底排污技术”等,解决了传统养鱼排污难、鱼类交叉感染的难题,实现了水面上架设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面下养殖鲻鱼等高端水产品的企农双赢。

下图为我国2015年光伏发电地区分布及慈溪市水库“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景观。

安徽师大附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查地理【解析】

(1)与浙江相比,说明西北地区发展光伏发电的条件。

(2)“渔光互补”模式是一场能源与养殖的“绿色革命”,请分析说明。

(3)指出慈溪“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运营需克服的自然灾害。

【答案】(1)优势:a纬度较高,夏季白昼长,日照时间长;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b地广人稀,工程建设土地成本低。 

不足:经济相对落后,电力需求小,就地消纳能力弱;与东部市场距离远,电网输送能力有限,外送成本高。

(2)能源革命:太阳能发电并入国家电网,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紧张问题;是清洁能源,能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燃煤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光伏板架设在水面,节省土地资源。

养殖革命:光伏板遮光能抑制有害藻类、促进有益藻类生长,优化水生态环境,使水质变好;“藻菌调控”等技术,解决了传统养鱼排污、鱼类交叉感染等难题,减少了鱼类病害,提高了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形成洪涝灾害;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易受台风、风暴潮的影响。(任答一点得2分,但必须解释对应原因,否则不得分)

【解析】本题以“渔光互补”光伏发电为背景材料,考查光伏发电的条件、优势以及需要克服的自然灾害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光伏发电的条件。主要从光照资源、土地条件、市场条件、经济条件、基础设施等方面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西北地区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光照强;纬度高,夏季白昼长,降水少,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强,太阳能资源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地价低;但是比起浙江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电力需求小,就地消纳能力弱,与东部市场距离远,电网输送能力有限,外送成本高 。

 (2) “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较好地解决了发展新能源和大量占用土地的矛盾,能够获得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从绿色能源来讲,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将太阳能发电并入国家电网,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紧张问题;能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燃煤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光伏板架设在水面,节省土地资源;从绿色养殖来讲,光伏板遮光能抑制有害藻类、促进有益藻类生长,优化水生态环境,使水质变好;“藻菌调控”等技术,解决了传统养鱼排污、鱼类交叉感染等难题,减少了鱼类病害,提高了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本题主要考查光伏发电的因素。主要结合区域特征从气象灾害方面来进行分析。慈溪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形成洪涝灾害;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易受台风的影响。

 

27. 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市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收成良好,但大面积种植红著却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某农业公司采用“冬小麦一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很好地抑制了风沙活动。

安徽师大附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查地理【解析】(1)分析黄泛平原风沙区沙多的自然原因。

(2)分析开封沙岗地起垄种植为何有利于红薯生长(从红薯习性角度分析)。

(3)分析红薯种植加剧开封风沙活动的原因(从起沙原因角度分析),而“冬小麦一红薯”模式又为何能抑制风沙。

【答案】(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输沙量大;该区域地势平坦,夏季多暴雨,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泛滥成灾,大量泥沙堆积地表。(对“黄泛区”的解析) 

(2)沙地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岗地本身利于排水,不易发生涝灾,起垄种植又可进一步加厚土层,更易排水。

(3)加剧原因:开封冬半年气候寒冷,不适宜喜温的红薯生长,单一种植红薯会导致冬春季地表无植被覆盖,土地裸露;春季红薯播种前需翻土起垄,导致土层更疏松.(认识到起沙的物质条件)

抑制原因:两茬作物种植季节相连,可减少地面裸露时间;红薯生长初期可利用小麦秸秆覆盖地表。(认识到其本质就是防沙固沙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沙地成因、农业区位、以及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黄泛平原风沙区多沙地的自然原因可以从物质条件和动力条件来分析,物质条件即沙子从哪里来,从图中可以得知,黄泛平原靠近黄土高原;动力条件即哪种外力作用将沙子带过来沉积,由于黄河流经此地,加上材料中给出的信息“黄河”多次决口泛滥,黄河将大量泥沙带过来沉积形成。

安徽师大附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查地理【解析】

(3)风沙活动与风力、地表裸露程度、土壤状况等因素有关,一直栽培红薯会导致地面裸露面积大,土层更加疏松,风力侵蚀作用更强,所以风沙活动危害更大。冬春种小麦一方面可以减少地面裸露时间,一方面小麦秸秆可以覆盖地表,减少风沙对地面侵蚀。

 

 

28. 根据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5月23日,南美洲国家联盟特别会议在巴西举行,12个成员国领导人签署了《南美洲国家联盟宪章》,南美洲一体化又迈出了新的、重要的一步。

安徽师大附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查地理【解析】

材料二 读上图

(1)比较A、B两地气候类型,简述成因。

(2)巴西历史上多次迁都,1763年由①城市迁往②城市,1960年由②城市迁往③城市。简述由②迁都于③考虑的主要因素。

(3)根据图表信息,简述巴西人口分布特点。近年来该国对甲河流域的农业人口进行了适当外迁,请指出该区域对全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以及该区域未来的发展原则。

【答案】(1)均为热带雨林气候。A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上升气流强烈,高温多雨;B处在沿海,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还有沿岸巴西暖流影响。

(2)自然:高原内陆气候较为凉爽舒适,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社会:便于国土管理与开发,带动中西部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差异;减轻了东南沿海城市的环境压力。

(3)西北少,东南多

调节全球气候;维持大气碳氧平衡、全球水循环;保护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保护性开发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城市区位、人口分布、热带雨林的价值、开发与保护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A地为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该地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B地纬度稍高,位于大陆东岸,处在东南信风带的迎风坡,加上沿海巴西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全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2)巴西首都由①城前往②城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平衡人口的分布;从②城前往③城的主要原因是带动内地经济发展、减轻沿海城市的环境压力。

(3)从图中可以读出,巴西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部,西北较少;甲河为亚马孙河。亚马孙河流域是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热带雨林具有调节全球气候;维持大气碳氧平衡、全球水循环;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意义。该区域发展农业对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导致了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应该加强对热带雨林的保护,遵循可持续发展,保护性开发等原则。

点睛:(一)热带雨林的生态作用:

净化空气——空气的净化物;②具有自然防疫作用;③天然制氧厂;④天然的消声器;⑤对气候有调节作用;⑥改变低空气流;⑦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⑧多种动物的栖息地,⑨此外,热带雨林还具有物质用途 为生产生活提供木材。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随纬度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的气候。

(2)大气环流:不同地区所在的气压带、风带位置不同,气候不同。

(3)地面状况:包括海陆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

(3)人类活动:影响小气候。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高二地理试卷
  • 上一篇:云南省腾冲市八中高二2017-2018学
  • 下一篇: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第一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