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0月调研地理试题

时间:2017-11-06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读世界部分经纬网图,完成1-3题。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18届高三10月调研地理试题【解析】

1.图中四地所在大洲,“二战”前、后都是人口主要迁人地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四地所在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图中四地所在国人口增长特点及根本原因是

A.甲所在国人口增长慢  人们生育观念的影响

B.乙所在国人口增长快  民族经济发展的形响

C.丙所在国人口增长慢  战争及自然灾害的影响

D.丁所在国人口增长快  政治上独立较早的结果

下图中①~④反映的是人口发展四个阶段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读图回答4-6题。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18届高三10月调研地理试题【解析】

4. 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最接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②④两个阶段人口发展状况相比

A.生产力发展水平接近,出生率相近

B.医疗卫生条件相当,死亡率相近

C.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相近,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

D.受自然灾害、战争因素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

6.按照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人口增长模式演变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7-8题。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18届高三10月调研地理试题【解析】

7.若甲表示的是安徽省,箭头表示的是2010年以来的人口迁移,则乙最有可能是 

A.河南省          B.上海市            C.山东省              D.广东省

8.若图示表示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人口迁移,则箭头表示的迁移原因是 

A.国家有组织、有计划的人口迁移              B.地展、水早等自然灾害影响的结果

C.务工和经商                                D.三峡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导致的移民

读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关系示意图,完成9-10题。

9.下图中,能大致说明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关系的曲线是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18届高三10月调研地理试题【解析】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上海市消费水平高,而环境人口容最相对较大,其原因是

A.热量、水资源丰富                 B.位置优越,耕地面积广

C.矿产丰富,劳动力水平高           D.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

生育率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区育龄妇女实际生育子女的数量;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图为江西省某市抚养比和生育率示意图,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生育率。据此完成11-12题。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18届高三10月调研地理试题【解析】


 11.曲线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是

A. 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生育率、总抚养比

B.老年抚养比、生育率、儿童抚养比、总抚养比

C.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生育率、总抚养比

D.老年抚养比、儿童抚养比、总抚养比、生育率

12.上海市在短期内可以降低抚养比的措施是

A.提倡生育二孩,提高生育率

B.完善养老保障机制,提高医疗水平

C.鼓励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

D.放宽外来务工人员人户政策

下图为四个国家2000-201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人口密度柱状图。读图完成13-14题。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18届高三10月调研地理试题【解析】

 13.甲、乙、丙、丁依次对应的国家是

A.中国、法国、印度、美国              B.印度、中国、美国、法国

C.中国、印度、法国、美国              D. 印度、美国、中国、法国

14.就目前国际人口迁移而言,四个国家人口迁移的主流是

A.甲、乙迁往丙、丁                    B.甲、丙迁往乙、丁

C.甲、丁迁往乙、丙                    D.乙、丙迁往甲、丁

我国从1971年开始全面开展计划生育,江苏省的人口增长及年龄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读江苏省人口老龄化转变示意图,完成15-16题。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18届高三10月调研地理试题【解析】

15. 图中t3  时间可能是

A. 1949年              B. 1960年             C. 1982年               D. 2010年

16. 2016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全面二胎政策,积极看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行动。该政策的影响有

A.改变江苏省人口增长模式                B.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

C.老年人口的数量大幅度减少              D.短期内劳动人口数量大幅减少

读影响某地环境人口容量因素的权重示意图,完成17-18题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18届高三10月调研地理试题【解析】


17.当前与图示影响因素权重基本相符合的是

A.日本               B.南非             C.丹麦             D.新加坡

18.若图示内容表示我国的情况.则其对应的时期可能是

A.远古时期                               B.唐、宋时期

C.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             D.2020年以后

“胡焕庸线”是一条大致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划定的,反映了我国东南与西北人口分布上的差异,对我国人口、社会经济战略的规划与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读我国西北半壁与东南半壁人口比重、面积比重、人口密度对比图,完成19-20题。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18届高三10月调研地理试题【解析】

 19.根据上图中的数据材料,下列与“胡焕庸线”最接近的是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18届高三10月调研地理试题【解析】


  A.①               B.②               C.③                  D.④

 

20.在过去80年中,两部分的变化及原因分别是()

A.西北半壁人口所占比例大幅下降  因为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经济差异在扩大

B.东南半壁面积所占比例大幅增加  因为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城市化水平差异在扩大

C.西北半壁人口所占比例变化极小  因为地形和降水格局没有变化

D.东南半壁人口所占比例变化不大  因为自然、社会经济大格局没有根本的变化

下图为美国城城市化进程与小城镇数量变化图。据此完成21-23题。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18届高三10月调研地理试题【解析】

 21.1990年美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里,但却有诸多小城镇发展成为州首府,推测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 

 A.分散大城市的城市职能            B.扩大大城市的服务范围

C.增加城市化过程的问题                        D.限制大城市的服务人口

22.美国小城镇数量快速增长阶段,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化水平快速下降          B.逆城市化        C.郊区城市化          D.再城市化

23美国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力推小城镇建设要保持其特色,如教育城镇、养老城镇、旅游城镇以及退休老人城镇等各具特色的小镇。这样做的目的是

A.促使城市的功能分区更合理             B.缓解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C.减少居民的通勤时间                   D.保证小城镇的风貌和历史传承

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合理的房价收入比标准为4-6之间。下表为全国40个不同等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统计表。据此完成24-26题。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18届高三10月调研地理试题【解析】

 24. 一类城市房价收入比最高,其原因可能是

  A. 居民收入水平                             B. 人口密度大,用地紧张

 C.城市交通便利                             D.外来农民工较多

25.我国不同等级城市房价收人比最合理的是 )

A. 一类城市          B.二类城市             C.三类城市             D.都合理

26.为促进我国第三类城市房价收入比合理化,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提高居民收人        B.改善基础设施

C.加快城市化进程                            D.减少农民工进城数量与规模

城市通风廊道(即风道)能较好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加快污染物扩散,提高城市的环境质童。城市道路是城市通风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读某城市各功能区分布图,完成27-28题。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18届高三10月调研地理试题【解析】


27.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角度考虑,该城市的主干道走向应该为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西北一东南方向         D.东北一西南方向

28.甲图例代表的功能区最可能是()

A.住宅区           B.行政办公区         C.文化区                 D.工业区

读开封市1989-2010年不同时段城市扩张面积雷达图,完成29-30题。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18届高三10月调研地理试题【解析】

 29.开封市城市化扩张速度最快的阶段,扩张的方向主要是

A.正北向和东北向              B.西北向和正北向

C.正西向和西南向              D.正西向和西北向

30.在2004一2010年,开封市最可能出现 

A.城市化水平降低               B.耕地变为城市用地

C.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D.人口老龄化现象加重

生态游憩空间配置是休闲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城市优质生活环境营造具有重要意义。读常熟市全年各功能区各年龄段人口量指数图和各功能区人口比例图,完成31-32题。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18届高三10月调研地理试题【解析】


31.最需要进行生态游憩空间配置的功能区是 )

A.商务办公区                       B.商业活动区

C.生活居住区                       D.工业生产区

32.林地、草地、水域是城市生态游憩空间的主要微观类型,在生活居住区最适宜设置

A.林地、草地、水域                 B.草地、水域

C.林地、水域                       D.林地、草地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图。据此完成33-35题。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18届高三10月调研地理试题【解析】

 33.1980-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

A.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B.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是第三产业

C.城市化水平在提高                        D.人口出现负增长

34.图示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不会大规模出现

A.环境污染加重                            B.逆城市化现象

C.农业用地急剧减少                        D.能源紧张状况加剧

35.图示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产业中

A.水稻种植面积增加                        B.水稻商品率提高

C.花卉业产值比重减少                      D.乳畜业产值比重上升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T1年与T2年地价等值线图,据此完成36-37题。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18届高三10月调研地理试题【解析】


36.从T1年与T2年期间,该城市用地的扩展方向是

A.向南、向西北                      B.向东南、向西

C.向西北、向东                      D.向西南、向北

37.影响该市T1年与T2年地价最高值的因素分别是

A.历史因素经济因素                  B.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C.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D.行政因素环境因素

下表为我国四个地区城镇人口比重在2006-2014年间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37-40题。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18届高三10月调研地理试题【解析】

 38.表中四个地区依次可能是

A.西藏 河南 北京 江苏                   B.江苏 河南 北京 西藏

C.西藏 北京 河南 江苏                   D.北京 江苏 河南 西藏

39.四地城市化过程中

A. A地区目前城市化水平最高,速度最快

B.大量外来人口迁人促进B地区城市化

C. C地是人口大省,促进城市化快速发展

D. D地应大力发展制造业,推动城市化进程

40.我国城市化发展中

①少数地区已经进人城市化后期阶段        ②各地区城市化水平不同,东西部差异大

③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突出      ④应将发展重心转向农村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41.(1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伴随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材料二  我国2009-2015年65岁以上人口比重和财政养老补贴示意图。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18届高三10月调研地理试题【解析】

材料三  贵州省某山村原有居民208人,人们在陡峭的山坡上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过着清贫的生活。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村民陆续外出打工、经商,逐渐迁出了大山。如今,山村里只剩下2位80多岁的老人和一条狗。

(1)从年龄结构的角度出发,说明人口老龄化加剧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

(2)分析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4分)

(3)结合材料三,请你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提出几条建议。(5分)

 

4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些年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但是在城乡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许多地方的城市建设进入了误区,将加速城镇化等同于加强城市建设,不考虑地方的实际经济情况,透支未来进行城市建设。

材料二  现代田园城市是以良好的生态基础为基底,以多中心、多组团为新型城乡空间格局,以经济、社会、生态、交通一体化作为城乡发展模式,拥有人性化、现代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分工明确、分类精细的社会性城市功能,由多级城乡组团构成的城市,也是能够为居民提供高质、高效生活的城市。

材料三  下图为现代田因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研究思路图。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18届高三10月调研地理试题【解析】

(1)说明我国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原因。(4分)

(2)从城市等级结构、城市空间布局、城市产业类型等方面分析现代田园城市与传统城市的区别。(6分)

(3)指出影响现代田园城市等级规模的因素。(4分)

 

4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市潜力值是指该城市与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内所有城市(包含它自身)间的相互作用力之和。它反映了某城市所具备的集聚集、能力,可作为反映城镇体系空间相互作用的代表性指标。

材料二  辽中南地区拥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工业化、城市化在我国起步早、水平高,但改革开放后辽中南各城市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全国水平。辽中南城市群以沈阳、大连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本溪、丹东、辽阳、营口、盘锦等城市。下图为2002-2011年辽中南地区城市潜力值的空间分布图。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18届高三10月调研地理试题【解析】

(1)说出辽中南城市群中城市等级最高的城市名称,并分析该城市发展的区位优势。(4分)

(2)大连是辽中南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之一,但大连的城市潜力值却比较低。试分析原因。(4分)

(3)请为辽中南城市群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全国百强校首发】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0月调研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根据经纬网可以确定,甲地位于西欧,乙地位于非洲,丙地位于南亚,丁地位于北美地区。“二战”前北美地区为新大陆,是人口迁入地,“二战”后北美地区因经济发达而成为人口迁入地;“二战”前西欧是人口迁出地区,“二战”后是人口迁入地区;南亚、非洲“二战”后因经济欠发达,是人口迁出地区,因而D项正确、

2.A  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日自然增长率低,而同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西欧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美更低,故A项正确。

3.B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特点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即经济发展水平与状况,因而,B项正确。

4.B  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并且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因而B项正确。

5.C  ②④表示人日增长模式的两个不同阶段,其生产力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条件不可能相同,而自然增长率接近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接近,C项正确。

6.B  按照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应顺应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人口增长模式演变的一般规律是由原始型到传统型再到现代型,因而B项正确。

7.B  2010年以来安徽省人口迁出的方向应是邻近经济发达的省市,而上海市距离安徽省较近,经济发展水平高、速度快,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因而B项正确。

8.C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人口大量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迁移的主要目的是务工、经商。

9.D  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最呈负相关,故D项正确。

10.D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有资源、科技、消费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等。上海市自然资源相对贫乏,消费水平高,但环境人口容量较大,其主要原因在于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对外开放程度高可以充分利用其他地区或国家的资源,提高木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因而D项正确。

11.B  江西省人口老龄化加剧,因而老年抚养比上升,儿童抚养比下降,但是受我国放宽“二孩”政策的影响,2010年以后的儿童抚养比应有所上升。老年抚养比与儿童抚养比之和等于总抚养比,生育率的变化趋势应与儿童抚养比的变化趋势相接近,因而④是总抚养比,①是老年抚养比,③是儿童抚养比,②是生育率,B项正确。

12.D 对上海市来说,提高生育率,短期内能够提高抚养比;完善养老机制能够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但不能降低抚养比;鼓励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只会加大上海市的抚养比,同时这也与上海市的社会经济状况不相符合;放宽外来务工人员入户政策,外来务工人员多为青壮年,可以在短期内降低抚养比,D项正确。

13.C  根据各国人口数量和面积,粗略估计可以得出乙是印度、甲是中国、丁是美国,丙是法国。

14.A  目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即从中国、印度迁往法国、美国,故A项正确。

15.C  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出生率降低,老年人扣比重开始上升,t3时期人口老龄化水平较以前有大幅度增加,之后增长较缓,该时期大约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因而C项正确。

16.B  人口自然增长率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人口不会出现“井喷式”的大幅度增长,江苏省人口增长模式不会改变,还应为现代型;老年人口数量不会大幅度减少;短期内劳动人口数量或因生育而减少,但不会大幅度减少;少儿人口数量的增加,则婴儿健康、教育服务行业的人数会增加,从而影响劳动力的职业构成,因而B项正确。

17.B 读图可知,影响该国环境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土地、矿产等资源,四个国家中只有南非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因而B项正确。

18.C  对于我国来说,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土地主要反映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上,矿产主要反映在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上,图示的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影响力均较小,因而可能对应的时期为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故C项正确。

19.B  根据我国西北半壁与东南半壁人口比重、面积比重、人口密度对比图中的数据可知,②线最为符合,B项正确。

20.D  虽然过去了80年,但是“胡焕庸线”的位置基本没有变化,对我国目前的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其位置基本没有变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社会经济原因,是多种因素在发展中长期综合影响的结果,因而D项正确。

21.A  小城镇发展成为州首府,可以有效地分散大城市的城市职能,更有利于城市发展,而城市的服务范围却没有改变,也不会限制城市的服务人口。

22.C  读图可知,美国小城镇数量快速增长阶段正是郊区化阶段,所以可能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23.D  美国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力推小城镇建设要保持其特色,更有利于保证小城镇的风貌和历史传承,避免出现千城一面的情况。城市功能分区是否合理、缓解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减少居民的通勤时间,这些都与特色小城镇建设没有联系。

24.B  房价收入比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住房价格和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虽然大城市居民收入较高,但由于各类建筑成本较高,人口密度大,加上土地资源有限,需求量大,造成房价很高;外来务工人员对房价的影响是很有限的;交通便利与否和房价收入比没有必然联系。

25.B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二类城市房价收人比最接近合理值。

26.A  影响我国第三类城市房价收人比的最主要因素是居民收人较低,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能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人,从而降低房价收人比。

27.D  从风向玫瑰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盛行东北风和西南风,故城市道路的走向为东北一西南方向时更有利于通风散热和污染物的扩散。

28.A  甲图例代表的功能区在该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因此最有可能是住宅区。

29.D  从图中可以看出,开封市城市化扩张速度最快的阶段是2004-201年,该阶段最主要的扩张方向应为正西向和西北向。

30.B  2004-2010年是开封市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城市热岛效应增强;人口老龄化与城市化并无必然联系;随着城市的扩张必然导致大量耕地变为城市用地。

31.B  在各种功能区中,商业活动区的人口量指数最高,人口比例最高,且中、青年占比较大,因此最需要进行生态游憩空间配置。

32.B  老人、孩子在生活居住区停留的时间更长,对草地和水域的需求性更大,而林地需要占用更大的空间,不适宜在生活居住区布局。

33.C  从图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上升后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因此该地区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说法不对;第二产业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因此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第二产业,即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珠江三角洲目前并未出现人口负增长现象;由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在上升,因此城市化水平在提高。

34.B  发达国家进入城市化后期,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但在我国还未出现;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矿产和能源短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能源紧张问题;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存在着占用耕地、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

35.D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水稻种植面积、产量及商品率逐渐下降,花卉业和乳畜业产值比重上升。

36.C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的发展沿轴线L1与L2向西北与正东方向扩展。

37.A  从“夫子庙”与“新街口”可知,该城市为南京市。南京是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历史因素对城市结构影响很大,因此早期地价最高值出现在夫子庙;后来新街口由于位于城市中心而成为新的地价最高值。夫子庙与新街口的地租变化特点分别反映了历史因素与经济因素对地价的影响。

38.D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排序,依次是北京、江苏、河南、西藏,其城市化水平依次降低。

39.B  A地目前城市化水平最高,但速度最慢;B地位于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促进城市化水平提升;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与总人口多少关系不大;D地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制造业,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别,应重点发展第三产业。

40.D 北京、上海等地区城市化水平达80%以上,己进人城市化后期阶段,①正确;表格数据中显示不同地区处于不同城市化阶段,地区差异大,②正确;我国城市化总体处于中期加速阶段,出现环境污染、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③正确;城市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是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然在城市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但不能因噎废食,故④错误。

41.(1)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需求减弱,影响经济发展(1分);从口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社会生产(1分);老龄化加剧,使社会、家庭养老负担加重,影响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l分)。

(2)提高少年儿童的比率,降低老年人口的比率(2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有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问题(2分)。

(3)完善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兴办农村福利养老机构,建立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农村老人活动中心;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人;加强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宣传教育。(每点1分,共5分。注意:既要有宏观措施,又要有具体措施)

42.(1)我国城镇化进程进人中期加速阶段,城镇规模快速扩张,城乡发展不均衡;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城镇化质量低;现代田园城市能够为居民提供高质、高效的生活。(任答2点,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现代田园城市由城、镇、村共同组成,而传统城市只包括城市本身;现代田园城市各功能区比较分散,形成多中心、多组团、网格化的空间格局,而传统城市功能区多为集中式布局,采用单中心模式;现代田园城市产业类型以高科技产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为主导,传统城市的产业多为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每点2分,共6分)

(3)城市功能;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工作半径;人口分布密度。(每点1分,共4分)

43.(1)沈阳。(1分)辽宁省的省会;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利于城市的发展;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条件便利;资源、能源丰富,工业基础好;高等院校比较多,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任答其中3点,每点1分,共3分)

(2)大连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与其他城市距离较远;与辽中南城市群中大多数城市不相邻;受到沈阳市影响力的制约。(任答其中2点,每点2分,共4分)

(3)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加强区域合作;积极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任答其中3点,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调研地理试题
  • 上一篇:江苏省姜堰市二中高三2017—2018学
  • 下一篇:河北省景县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