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巩固]
“东亚共同体”是东亚国家所建立的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东亚国家的资源、智力和技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据此完成1~2题。
1.“东亚共同体”( )
A.在国家主导下进行
B.是经济全球化的体现
C.通过地方政府的协商而形成
D.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规范经济运行的国际规则
2.“东亚共同体”内的各成员国之间应
A.消除贸易壁垒,保留非贸易壁垒
B.商品和资本跨国界自由流通
C.生产资料、信息参与全球性配置与重组
D.逐步建立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
解析:第1题,“东亚共同体”属于区域经济组织,体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它是以国家为单位的一种经济组织;选项D属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第2题,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在区域内部逐渐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选项C和D均属于经济全球化。
答案:1.A 2.B
规划建设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到2050年调水规模可达448亿立方米,从某种程度上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而西气东输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也可以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据此回答3~4题。
3.南水北调规划了“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其中的“四横”是指( )
A.长江、黄河、淮河、海河
B.长江、汉江、黄河、淮河
C.长江、通天河、大渡河、黄河
D.长江、渭河、淮河、黄河
4.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三条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线水量大,水质好,可利用现有的京杭运河输水,工程量小
B.中线水量大,水质好,可利用的现有设施有三峡水库
C.西线水量小,水质好,线路短,但地质情况复杂,工程难度大
D.三条线路中水质最好的是西线,水量最大的是东线,供水面积最大的是中线
解析:第3题,南水北调规划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第4题,东线水质较差;中线可利用的现有设施为丹江口水库和三峡水库;供水面积最大的是东线。
答案:
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回答5~7题。
5.兰郑长管道跨越的地形区包括(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
6.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交通便捷
C.市场需求量大
7.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 )
①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
②有利于油品安全、平稳、高效运输
③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
A.①②③
C.①③④
解析:第5题,该管线主要跨越了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第6题,油库扩建,归根结底是与市场需求量大有关的。第7题,该管线的修建有利于缓解区域间能源紧张的局势,而且相对安全、高效,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答案:5.B 6.C 7.B
8.下图为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主要工程分布图,图中阴影表示“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所经过的省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电东送”中路线与北路线输送的电相比,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西电东送”南路线的终点是__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该基地经济发展的位置优势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有(多选)( )
A.缓解长江中游地区能源紧张状况
B.将新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C.使沿线地区降水增多,温差变小
D.促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入区的有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
答案:(1)清洁、可再生
(2)珠江三角洲 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对外联系方便;毗邻港澳,临近东南亚,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3)AD
(4)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安定;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能力提升]
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回答1~2题。
1.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我国东北地区—①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
2.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
A.①→②
C.③→④
解析:第1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当地能源资源贫乏,符合图中③所示特征。第2题,②地资源丰富但需求量小,资源供大于求,③地资源贫乏但需求量大,资源供不应求,因此就产生了资源由②运往③的跨区域调配现象。
答案:1.C 2.D
3.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继“西气东输”之后,“十二五”期间又实施了“疆电外送”工程。“疆电外送”对调入区的直接影响是( )
A.调整产业结构 B.加剧环境污染
C.缓解能源紧张 D.促进资源开发
解析:选C。“疆电外送”对调入区而言调入的是电能,因此能缓解调入区的能源紧张状况。
2015年春季云南省部分地区出现气象干旱,下图为滇中引水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滇中地区春季出现缺水现象的自然原因是( )
A.污染、浪费较为严重
B.春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较小
C.经济发达,加剧缺水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5.有关滇中引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需要动力逐级提水才能输水到目的地
B.施工活动不会影响沿线生物群落
C.缓解受水区用水紧张状况
D.澜沧江和怒江为调水工程提供充足水源
解析:第4题,A、C选项是人为原因。滇中地区春季出现缺水现象是因为春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较小。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较小。第5题,读图,滇中引水工程由高处向低处引水,不需要动力逐级提水,可自流输水到目的地。施工活动会破坏植被,影响沿线生物群落。缓解受水区用水紧张状况。金沙江为调水工程提供充足水源。
答案:4.B 5.C
读Z河流流域示意图,回答6~7题。
6.关于图中Z河流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Z河流是我国汛期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
B.河流流经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珠江三角洲
C.位于我国东南部,向东流入东海
D.流域水系主要由西江、东江和北江组成
7.关于图中N工程的电力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电
B.以水电为主,以火电为辅
C.以火电为主,以水电为辅
D.火电
解析:第6题,图中Z河流为珠江,珠江水系由西江、东江和北江组成,注入南海。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珠江未流经青藏高原。第7题,图中N工程为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该工程起点为云贵高原,该地区降水丰沛,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同时贵州、云南一带煤炭资源较丰富,所以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输出的电力以水电为主,以火电为辅。
答案:6.D 7.B
8.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河南、湖北和陕西三省交界的丹江口水库调水,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局面。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图。
材料二 北京南水北调与海水淡化对比。 南水北调 海水淡化
取水口
成本
工程线长度
输水量
材料三 北京市年用水总量约36亿立方米,而本区拥有水资源量约为21亿立方米。
(1)要保证工程向北方稳定供水,还需采取什么措施?
(2)请归纳南水北调对供水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3)根据材料,指出南水北调工程的不足之处,并分析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
解析:第(1)题,要保证工程向北方稳定供水,既要有稳定水源,又要有节约意识,注意采取保护措施。第(2)题,南水北调可能使供水区下游河流的径流量减少,导致河口地区盐度升高,水质下降;加重下游泥沙淤积,淤塞河道,影响航运。第(3)题,南水北调工程不足之处是调水成本较高,输送距离较长,线路工程量较大。海水淡化成本低,输水距离短,但数量较小,无法满足北京市的需求。而南水北调工程调水量大,不仅能够满足北京的用水需求,还能缓解沿线区域的缺水问题。
答案:(1)修建水库、大坝储水;建立有关法律法规,沿途水资源的利用统一管理;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节约用水;严格治污,保证水质。
(2)①使供水区下游河流的径流量减少,导致河口地区盐度升高,水质下降;②加重下游泥沙淤积,淤塞河道,影响航运。
(3)不足之处:调水成本较高;输送距离较长;工程量较大。 必要性:虽然海水淡化成本低、输水距离短,但数量较小无法满足北京市的需求;南水北调工程调水量大,不仅能满足北京的需水要求,还能缓解沿线区域的缺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