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东南风
A. 晴朗天气,a大部分为大气反射
B. 湖泊湿地,b能和缓地加热大气
C. CO2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
D. 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
3.冻雨是上层的过冷水滴、冰晶、雪花进入中间暖层化为水滴,再降落到近地面并接触到0℃或0℃以下物体表面立即冻结的特殊天气现象。下列气温的垂直分布示意图中,最有可能形成冻雨的是
A.
2015年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征,踏上了为期159天、总航程约3万海里的科考征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启程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是
A. 亚洲低亚
C. 阿留申低压
5.此季节,北半球发生断裂的气压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6.考察期间,东亚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 东南风
C. 东北风
7.下图为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
A. ②①③④
8.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气温越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就越少,越容易形成霾。从自然条件考虑,出现雾霾天气主要受下列哪种天气系统的控制
A. 甲
读“2016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9.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各地经度差异大
10.立冬日,南部沿海地区仍处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A. 位于低纬,正午太阳高度大
B. 南岭阻挡弱冷空气南下
C. 临海,比热容大,气温高
D. 刚好有台风登陆,气温高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模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1.气压的分布状况与月份的对应关系最有可能的是
A. 甲图—5月份
C. 乙图—7月份
12.高原隆起使M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出现的变化是
A. 气温降低,降水量减少
C. 气温不变,降水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