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所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聚落 C. 耕地 D. 河流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 线路过长 B. 易受洪水威胁
C. 距城镇过远 D. 工程量过大
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 地形分布 B. 沙漠分布
C. 河流分布 D. 绿洲分布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颇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上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③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 粤、豫、黔、沪 B. 豫、粤、黔、沪
C. 粤、豫、沪、黔 D. 豫、粤、沪、黔
5.近年来,我国某省人口净迁入率大大减少,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水资源匮乏 B. 技术人才外流
C. 产业升级 D. 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
A. 积雪厚度 B. 降水量
C. 大气温度 D. 植被覆盖度
7.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
A. 年降水量最少 B. 冬季气温最低
C. 冬季风力最大 D. 年日照最少
8.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A. 蒸腾加剧 B. 低温更低 C. 太阳辐射减弱 D. 降雪期推后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 服务等级 B. 服务种类 C. 服务范围 D. 服务人口
10.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 空间集聚 B. 技术创新 C. 市场拓展 D. 产品升级
11.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 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 降低人口密度
C.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D. 促进城市竞争
读1978—2009年中国水稻生产重心演变轨迹图。回答下列各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聚落 C. 耕地 D. 河流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 线路过长 B. 易受洪水威胁
C. 距城镇过远 D. 工程量过大
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 地形分布 B. 沙漠分布
C. 河流分布 D. 绿洲分布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颇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上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③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 粤、豫、黔、沪 B. 豫、粤、黔、沪
C. 粤、豫、沪、黔 D. 豫、粤、沪、黔
5.近年来,我国某省人口净迁入率大大减少,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水资源匮乏 B. 技术人才外流
C. 产业升级 D. 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
A. 积雪厚度 B. 降水量
C. 大气温度 D. 植被覆盖度
7.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
A. 年降水量最少 B. 冬季气温最低
C. 冬季风力最大 D. 年日照最少
8.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A. 蒸腾加剧 B. 低温更低 C. 太阳辐射减弱 D. 降雪期推后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 服务等级 B. 服务种类 C. 服务范围 D. 服务人口
10.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 空间集聚 B. 技术创新 C. 市场拓展 D. 产品升级
11.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 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 降低人口密度
C.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D. 促进城市竞争
读1978—2009年中国水稻生产重心演变轨迹图。回答下列各题。
12.我国水稻生产重心演变轨迹的特点是( )
A. 整体向西北移动 B. 1990年前改变了三次
C. 1990年后移动速度变快 D. 2000—2003年移动最大
13.我国水稻生产重心的演变轨迹表明( )
A. 新增面积集中在中部 B. 不同地区增产差异小
C. 地域范围不断缩小 D. 传统区产量比重下降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第下列各题。
14.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光照 B. 热量 C. 土壤 D. 水分
15.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A. 降低运输成本 B. 改善生态环境
C.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 增强市场竞争力
16.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
A. 交通不便 B. 劳动力缺乏 C. 资金不足 D. 土地多盐碱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大势所趋。下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年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
A. 良好的工业基础 B. 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C. 充足的原料供应 D. 良好的生态环境
18.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 )
A. 能耗降低 B. 产品价格提高 C. 污染排放减少 D. 运输成本增加
19.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
A. 交通线 B. 输电线 C. 绿洲 D. 荒漠
20.下图是城市建筑物平均高度变化的示意图。H1、H2、H3分别表示城市建筑物平均高度:距城市中心越远,建筑物平均高度越低。形成这种变化特点的原因是
A. 城市中心区通风采光的需要 B. 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强度的需要
C. 为了降低单位面积用地成本 D. 为了体现城市的建筑风格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红木家具广受人们喜爱。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凭祥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近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
(1)说明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的原因。
(2)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
(3)说明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2.B
3.B
1.D
2.B
3.B
【解析】试题分析:
1.该地位于西北地区,铁路的建设会选择在海拔低的山谷附近,所以结合这个角度,答案也是地形。选D。
2.从图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为盆地内部,而兰新线位于盆地边缘,所以最可能是距离城镇远。该地位于西北,降水少,所以洪水灾害威胁小。从图中看出,该铁路线没有穿越等高线,所以工程量不大。B对
3.该地区的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所以选B。
【考点定位】影响铁路线建设的因素
4.A
5.C
1.该地位于西北地区,铁路的建设会选择在海拔低的山谷附近,所以结合这个角度,答案也是地形。选D。
2.从图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为盆地内部,而兰新线位于盆地边缘,所以最可能是距离城镇远。该地位于西北,降水少,所以洪水灾害威胁小。从图中看出,该铁路线没有穿越等高线,所以工程量不大。B对
3.该地区的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所以选B。
【考点定位】影响铁路线建设的因素
4.A
5.C
【解析】
4.图中对角线右下省级行政区横坐标大于纵坐标,说明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说明有大量人口迁出(务工等);同理,对角线左上省级行政区纵坐标大于横坐标,说明户籍人口小于常住人口,说明有大量人口迁入。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前往经济发达地区。图中越往右上的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越多。结合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可知,①③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粤、豫、黔、沪。
5.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地区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吸引人口迁入。随着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中西部省份转移,使得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力需求减少,人口净迁入减少。
【点睛】经济因素是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导致中西部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随着我国东部地区产业机构的调整,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导致东部地区廉价劳动力需求减小,与此同时,东部地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高素质的劳动力的需求迅速增加,一段时期内出现“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现象”,即高素质的劳动力的短缺现象。
6.C
7.D
8.C
4.图中对角线右下省级行政区横坐标大于纵坐标,说明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说明有大量人口迁出(务工等);同理,对角线左上省级行政区纵坐标大于横坐标,说明户籍人口小于常住人口,说明有大量人口迁入。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前往经济发达地区。图中越往右上的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越多。结合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可知,①③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粤、豫、黔、沪。
5.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地区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吸引人口迁入。随着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中西部省份转移,使得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力需求减少,人口净迁入减少。
【点睛】经济因素是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导致中西部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随着我国东部地区产业机构的调整,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导致东部地区廉价劳动力需求减小,与此同时,东部地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高素质的劳动力的需求迅速增加,一段时期内出现“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现象”,即高素质的劳动力的短缺现象。
6.C
7.D
8.C
【解析】试题分析:
6.在高山苔原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气的温度与海拔有关,A错;该带由于海拔高,气候严寒,湿度很大,降水量较多,降水量与海拔有关,B错;该地风力较大,坡度越大的地区,积雪厚度小;坡度较小的地区和洼地,积雪的厚度大,因此积雪的厚度与坡度有关,与海拔无关,C对;坡度大小影响土层薄厚,海拔高低影响气温,土层和温度都会影响植被的生长,D错。
7.由上题可知,雪期缩短会加剧冻害,由此判断积雪覆盖一方面通过增加土壤的湿度,起到抵御冻害的作用;另一方面“积雪覆盖”会低于强风的侵袭,起到“保温”作用。长白山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A错;西北坡,不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地区,气温不是最低,B错;西北坡是夏季风的背风坡,晴天多,日照时数不是最少的,C错;西北坡是冬季的迎风坡,风势猛烈,积雪易被风力吹散,不易堆积,植被裸露,导致冻害加剧。
8.气候变暖,一方面,降雪的条件不易形成,使得雪期退后,另一方面,由于温度较高,积雪不易存留堆积,积雪冬季覆盖时间变短,矮小灌木裸露,缺少积雪的覆盖,加上强劲的风力,使得冻害加剧。
【考点定位】考查气候变暖的影响,意在考察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带的影响。
【名师点睛】本组题以全球热点气候变暖位背景材料,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对高山自然带的影响。小题1,用排除法即可,在高山苔原带,大气的温度、降水量、植被的覆盖率都与海拔有一定的关系,因此ABD排除,积雪的厚度与坡度的陡缓,积雪存留的条件相关,与海拔关系不大。小题2由材料中“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加剧,可知冻害与西北坡的积雪厚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西北坡是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强劲,积雪不易存留和堆积,故此“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该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寻找关键信息和知识的灵活运用。小题3根据上题判断的关键信息,积雪厚度和季节是影响冻害的因素,即可直接判读答案。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积雪厚度变薄,保温能力减弱,通过材料可以推出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降雪期推后。该题组难度较大,可以把一组题全部阅读晚一遍之后,在重新做题,第三题的选项会给以前面两道题一定的提示。
9.A
10.B
11.D
6.在高山苔原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气的温度与海拔有关,A错;该带由于海拔高,气候严寒,湿度很大,降水量较多,降水量与海拔有关,B错;该地风力较大,坡度越大的地区,积雪厚度小;坡度较小的地区和洼地,积雪的厚度大,因此积雪的厚度与坡度有关,与海拔无关,C对;坡度大小影响土层薄厚,海拔高低影响气温,土层和温度都会影响植被的生长,D错。
7.由上题可知,雪期缩短会加剧冻害,由此判断积雪覆盖一方面通过增加土壤的湿度,起到抵御冻害的作用;另一方面“积雪覆盖”会低于强风的侵袭,起到“保温”作用。长白山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A错;西北坡,不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地区,气温不是最低,B错;西北坡是夏季风的背风坡,晴天多,日照时数不是最少的,C错;西北坡是冬季的迎风坡,风势猛烈,积雪易被风力吹散,不易堆积,植被裸露,导致冻害加剧。
8.气候变暖,一方面,降雪的条件不易形成,使得雪期退后,另一方面,由于温度较高,积雪不易存留堆积,积雪冬季覆盖时间变短,矮小灌木裸露,缺少积雪的覆盖,加上强劲的风力,使得冻害加剧。
【考点定位】考查气候变暖的影响,意在考察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带的影响。
【名师点睛】本组题以全球热点气候变暖位背景材料,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对高山自然带的影响。小题1,用排除法即可,在高山苔原带,大气的温度、降水量、植被的覆盖率都与海拔有一定的关系,因此ABD排除,积雪的厚度与坡度的陡缓,积雪存留的条件相关,与海拔关系不大。小题2由材料中“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加剧,可知冻害与西北坡的积雪厚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西北坡是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强劲,积雪不易存留和堆积,故此“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该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寻找关键信息和知识的灵活运用。小题3根据上题判断的关键信息,积雪厚度和季节是影响冻害的因素,即可直接判读答案。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积雪厚度变薄,保温能力减弱,通过材料可以推出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降雪期推后。该题组难度较大,可以把一组题全部阅读晚一遍之后,在重新做题,第三题的选项会给以前面两道题一定的提示。
9.A
10.B
11.D
【解析】试题分析:
9.根据材料,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A对。没有限制服务等级、服务范围、服务人口 ,B、C、D错。
10.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城市分工明确,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B对。空间规划对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产品升级影响不大,A、C、D错。
11.根据材料,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可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D对。不会提高乡村人口比重,A错。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不会降低人口密度,B错。减少了城市竞争,C错。
考点:区域城市空间特征,空间规划措施及影响。
12.C
13.D
9.根据材料,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A对。没有限制服务等级、服务范围、服务人口 ,B、C、D错。
10.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城市分工明确,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B对。空间规划对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产品升级影响不大,A、C、D错。
11.根据材料,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可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D对。不会提高乡村人口比重,A错。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不会降低人口密度,B错。减少了城市竞争,C错。
考点:区域城市空间特征,空间规划措施及影响。
12.C
13.D
【解析】
12.由图可以看出,我国水稻生产重心整体向东北移动,A错误;图中显示,1990年前,我国水稻生产重心改变了四次,B错;1990年后,我国水稻生产重心在相同时间内移动的空间距离增大,移动速度变快,C正确;2003年——2006年移动最大,D错误。
13.图中显示,我国水稻生产重心总体向东北方向移动,表明我国传统水稻产区(南方地区)产量增长速度减慢,产量重心下降,D正确。
14.A
15.D
16.B
12.由图可以看出,我国水稻生产重心整体向东北移动,A错误;图中显示,1990年前,我国水稻生产重心改变了四次,B错;1990年后,我国水稻生产重心在相同时间内移动的空间距离增大,移动速度变快,C正确;2003年——2006年移动最大,D错误。
13.图中显示,我国水稻生产重心总体向东北方向移动,表明我国传统水稻产区(南方地区)产量增长速度减慢,产量重心下降,D正确。
14.A
15.D
16.B
【解析】试题分析:
14.土壤、光照、水分虽说也是影响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但影响不到早熟。只有该地夏季热量比其他棉花种植区充足,才会提前收获,所以A正确。
15.无论什么品种的棉花都需要运输,种植都会消耗水源,对生态环境不利,市场上对新品种(彩色棉和有机棉)需求量大,所以D正确。
16.阿拉善位于内蒙古西部,地广人稀,机械化作业可缓解劳动力缺乏问题,所以B正确。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17.A
18.D
19.C
14.土壤、光照、水分虽说也是影响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但影响不到早熟。只有该地夏季热量比其他棉花种植区充足,才会提前收获,所以A正确。
15.无论什么品种的棉花都需要运输,种植都会消耗水源,对生态环境不利,市场上对新品种(彩色棉和有机棉)需求量大,所以D正确。
16.阿拉善位于内蒙古西部,地广人稀,机械化作业可缓解劳动力缺乏问题,所以B正确。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17.A
18.D
19.C
【解析】
17.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但电力资源较为充足,即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18.电解铝业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向大气中排放较多的废气,我国电解铝业向西北地区转移导致原料和产品运输成本增加。
19.电解铝厂污染较为严重,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因此电解
铝厂选址应远离绿洲。
考点: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0.C
17.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但电力资源较为充足,即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18.电解铝业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向大气中排放较多的废气,我国电解铝业向西北地区转移导致原料和产品运输成本增加。
19.电解铝厂污染较为严重,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因此电解
铝厂选址应远离绿洲。
考点: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0.C
【解析】城市内部建筑物高,不利于通风采光, A错误;不利于城市内部热量和温室气体排放,,不能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强度,B错误;市中心地价高,增加建筑物的高度可以降低单位面积用地成本,C正确;和建筑风格无关,D错误。
21.(1)提高原材的附加值,增加收入;扩大就业;保护红木(森林)资源。
(2)(地处边境)接近原料(红木)产地;(我国)市场需求旺盛;(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交通便捷;(作为边境地区的较大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
(3)接近家具厂(客户),节省运输费用;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
21.(1)提高原材的附加值,增加收入;扩大就业;保护红木(森林)资源。
(2)(地处边境)接近原料(红木)产地;(我国)市场需求旺盛;(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交通便捷;(作为边境地区的较大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
(3)接近家具厂(客户),节省运输费用;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信息“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的提示,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从而提高原材的附加值,增加收入,红木加工企业增多,为越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扩大了就业,同时也对越南的红木资源起到保护作用。
(2)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从交通、市场、原材料、工业基础、技术、政策等,结合材料信息,凭祥靠近红木资源丰富的越南,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凭祥,交通便利,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市场广阔,凭祥是中越边境较大城市,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因而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
(3)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接近家具厂,节省运输费用,有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性能力,工业企业集聚,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产生规模效益。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名师点睛】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上述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不断变化。
1.由于工业所用原料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与此同时,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2.工业原料的运入、产品的运出,都需要交通运输,因此,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在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不断解放体力劳动同时,工业对劳动力技能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本地劳动力素质往往成为吸引外资,尤其是吸引技术现金的大型跨国公司到该地投资办厂的重要因素之一。
(1)根据材料信息“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的提示,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从而提高原材的附加值,增加收入,红木加工企业增多,为越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扩大了就业,同时也对越南的红木资源起到保护作用。
(2)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从交通、市场、原材料、工业基础、技术、政策等,结合材料信息,凭祥靠近红木资源丰富的越南,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凭祥,交通便利,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市场广阔,凭祥是中越边境较大城市,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因而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
(3)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接近家具厂,节省运输费用,有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性能力,工业企业集聚,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产生规模效益。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名师点睛】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上述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不断变化。
1.由于工业所用原料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与此同时,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2.工业原料的运入、产品的运出,都需要交通运输,因此,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在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不断解放体力劳动同时,工业对劳动力技能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本地劳动力素质往往成为吸引外资,尤其是吸引技术现金的大型跨国公司到该地投资办厂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