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地质作用与地貌专题讲座

时间:2014-11-07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考纲链接】
  本专题考试大纲中要求如下:1.地壳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3.地壳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命题剖析】
  综合分析近几年高考真题发现,本专题高考命题的主要特点有:
  1.以各种地质构造及其形成过程示意图、地貌景观图等图示为背景,考查主要的地质作用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依托景观图、剖面图等图示,结合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等热点,考查地质作用、地貌成因、地质构造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
  3.结合等高线图,分析主要地形或地质构造对聚落或交通的影响。
  4.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分析各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其相互转化。
  【核心归纳】
  一、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二者关系
内力作用 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①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地球上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②内力作用使地表隆起或拗陷,造成地表高低起伏,形成高山、盆地;③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
外力作用 地球外部的太阳能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的转化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是构成地貌、土壤的物质基础,是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提供各种矿产资源。
(1)岩石成因分类及其成因
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按照岩石成因可以分为:
①岩浆岩: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而成,在地表以下凝结形成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地表冷却凝结形成喷出岩又叫火成岩(玄武岩);
②沉积岩:岩石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由化学沉积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如石灰岩,具有层理构造和化石。
③变质岩:已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形成变化岩,如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
(2)岩石物质的循环
二、内力作用与地貌
1.地壳运动
形式 特点 二者关系
水平运动 ①弯曲隆起→巨大的褶皱山系,如喜马拉雅山;②断裂张开→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①相伴发生,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期,有主次;②就全球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垂直运动 抬升或下沉→地势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2.板块构造学说
岩石圈(地壳和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被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全球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1)规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
(2)结果:①在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地区,形成裂谷或海洋(如:大西洋、东非大裂谷)。②板块相撞(消亡边界)地区,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陆边缘隆起为岛孤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一侧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如: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
3.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褶皱(背斜和向斜)
形态 特点 形成的正地形 形成的逆地形
背斜 岩层向上拱,核部老两翼新 山岭 谷地或盆地
向斜 岩层向下弯,核部新两翼老 谷地或盆地 山岭
 
(2)断层(地垒和地堑)
形态 特点 形成的地形 典例
地堑 两边岩块相对上升,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相对下降的岩块 狭长的凹陷地带 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地垒 两边岩块相对下降,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相对上升的地块 块状山地(断块山) 庐山、泰山、华山
 
(3)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形态 意义
背斜 良好的储油构造,如石油、天然气一般存在于背斜构造之中;山地开凿隧道,通常选在背斜部分,岩层向上拱起,符合力学原理,比较牢固;选择背斜部位作为采石点,施工容易,可节约施工时间,降低劳动强度
向斜 有利于储存地下水,常形成自流井盆地,如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
断层 隧道工程通过断层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辟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导致地震、滑坡、渗漏等;在山区溪沟、河流常沿断层面发育,“逢沟必断”,有断层的地方,常有地下水出露
 
三、外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
流水侵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云南石林、瑶琳仙境)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沉积作用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四、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山岳对交通的影响 
  特点 原因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公路为主,铁路为辅 公路成本较低,难度较小
铁路成本高,难度大
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 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其他地区密度低 盆地、河谷地势相对和缓
交通线的延伸方向 弯曲程度大,线路总长度大 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迂回前进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聚落分布 原因
 高原
 地区
呈带状,分布于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深切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山区 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形成明显的条带状,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 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十富,并淤积有肥沃的土壤
平原区 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岸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 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
【典例分析】
例题1:龙里猴子沟风景区内部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主要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龙里高山草原地貌特征示意图
(1)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2)图示地区主要的岩石类型和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岩浆岩、风力侵蚀     B.岩浆岩、流水堆积
C.沉积岩、冰川侵蚀     D.沉积岩、流水侵蚀
解析:图中广泛分布着溶洞、孤峰、残丘等喀斯特地貌,符合云贵高原的特征。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沉积岩)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作用下经化学溶蚀(流水侵蚀的一种类型)形成。
答案:(1)D (2)D
例题2: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图示①②③④四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沉积岩 ②──侵入岩 ③──变质岩 ④──岩浆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下列各种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换过程中,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     )
A.①—②—③—④—①     B.③—⑤—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⑤
解析:据图可知,①有层理,为沉积岩;②为侵入岩;③为岩浆;④为变质岩;⑤为喷出岩。地壳的物质循环为由岩浆到岩浆岩,再到沉积岩、变质岩,最后再生成新的岩浆的过程。
答案:(1)A (2)B
【跟踪训练】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岩石属于同一类的是(     )
A.甲与乙     B.乙与丙     C.丁与丙     D.甲与丁
2.影响图中乙地地表形态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风化作用、风力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流水搬运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冰川沉积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海浪沉积作用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3~5题。

3.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流水作用     C.外力作用     D.内外力共同作用
4.关于图示④⑤处地貌信息的叙述的正确的是(     )
①两处地貌反映的是“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②两处地貌反映的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③两处的地势差异主要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④两处的地势差异主要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在图中①~④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图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甲、乙两处出现地形倒置的是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应选择甲处还是乙处?说明理由。
(3)甲地东侧为山地的迎风坡,降水量大,但谷地中发育的河流径流量却较小。据图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D  2.A  3.A  4.C  5.B  6. (1)甲 该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向斜槽部因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  (2)乙处   岩层为拱形,结构稳定,不易积水。(3)地下有断层带,地表水下渗明显。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地貌地质作用专题讲座
  • 上一篇:地质作用与地貌高考链接
  • 下一篇:大气运动与自然带考题考向链接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