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011·江苏地理卷3~4题)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1~2题。
时间 地点 |
当日 |
次日 |
||
日出 |
日落 |
日出 |
日落 |
|
① |
9:00 |
23∶00 |
8∶58 |
23∶02 |
② |
7∶19 |
18∶41 |
7∶20 |
18∶40 |
③ |
5∶40 |
18∶48 |
5∶39 |
18∶49 |
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2.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2010·四川文综卷10~11题)下图是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度变化图。图内三条曲线,其中一条是正确的。请阅读正确曲线,回答3~4题。
3.若该图表示6月22日状况,则南纬40度-50度地区的夜长约为
A.15小时~16小时20分 B.17小时~19小时20分
C.19小时20分~21小时20分 D.22小时40分~23小时20分
4.若该图表示南半球的状况,当北京时间12点时,下列四图与之相符的是
(2009·福建文综卷10、12题)读下图,完成5~6题。
5.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A.0°-20°N B.0°-20°S
C.20°N -23°26′N D.20°S -23°26′S
6.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时
C.11月23日6时 D.12月22日18时
(2008·全国文综Ⅰ卷8~10题)下图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7~9题。
7.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8.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30°~40° B.45°~55° C.5°~l 5° D.60°~70°
9.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30分 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 D.4月、5时
(2007·全国文综Ⅰ卷6~7题)下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10-11题。
10.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A.5时 B.15时 C.9时 D.19时
11.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A.55°N B.54°N C.75°N D.85°N
二、综合题
12.(2003·上海地理卷36~40题)下图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问题。(36分)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3分)( )
A.∠XOF B.∠TOF C.∠FON D.∠TON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 带。(4分)
(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 , , 。(9分)
(4)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8分)(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E.无大气环流现象 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5)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 (纬度)纬线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 带和 带。(12分)
13.(2001·上海地理卷十五题)读下图回答问题。(20分)
(1)图中北纬66°34′处的昼长为 小时。(4分)
(2)下列四地中,这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4分)( )
A.新加坡(约1°N) B.广州(约23°N)
C.悉尼(约33°S) D.北京(约40°N)
(3)图示日期所在的季节,亚热带气候区大陆东部的河流处于 (洪水期、枯水期);西部的气候特征为 。(1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通过所给表格计算出①地当日昼长14小时、②地当日昼长11小时22分钟、③地当日昼长13小时零8分钟。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所以①纬度最高,②纬度最低。故选B。
2.C 如果③为北京,可计算出北京当日昼长为13小时零8分钟,次日昼长为13小时10分钟。昼长大于12小时且逐渐变长,所以此时为春分到夏至之间,故选C。
3.A 若图所示6月22日状况,根据图中曲线变化,首先判断出三根曲线中最上面一根是正确的,然后读出北纬40°-50°昼长大约为15小时~16小时20分,而南北半球则关于赤道对称,即北半球的昼长就是南半球的夜长。故选A。
4.D 若该图表示南半球的状况,则越往南日出越早,白昼越长,选A或D。又此时为北京时间12点,所以150°W为18点。位于昏线附近,故选D。
5.C 若EF为赤道,则H、P之间与EF垂直的线段为地轴,从图中可以看出晨昏线和地轴夹角为20°,P为70°N,即70°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太阳直射点在20°N及其以北,故选C。
6.D 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可知弧HP为昼弧或夜弧。设弧HP为昼弧,北半球昼短夜长,是冬至前后。弧的中间为12时,求出E点是18时。设其为夜弧,北半球昼长夜短,是夏至前后。弧的中间为0时,求出E点是6时。故选D。
7.C 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交点,地方时为5:30(12点之前,只能是晨线与该经线交点),说明Q点处于日出,由此可推出其昼长(12-5:30)×2=13小时>12时,昼大于夜,当地为夏半年,故选C。
8.D 地方时为2:30(12点之前,仍然只能是晨线与该经线交点),说明Q点处于日出,由此可推出其昼长(12-2:30)×2=19小时>12时,昼远大于夜,说明当地纬度高是接近极昼夜的地方,故选D。
9.A 4月和9月接近二分日,且位于低纬,昼夜长短变化较小,日出日落时间应接近6时和18时,而B选项的17时和D选项的5时均差近1小时,所以错误。C选项在低纬即使6月份昼长也不可能达到15个小时,日出时间也就不能早到4点半,错误。故选A。
10.B 南极附近是极昼现象,因此此时北极附近是极夜现象;M点是北极附近晨昏线的纬度最高点,所以M点所在经线时间应该是12点;最后根据材料中给出的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0,判断出M、P经度差为450,P又在M的东侧,所以P地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5时。故选B。
11.C 此时为7月份,北极附近应为极昼现象。夏至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晨昏线的纬度最高点也就是图中的M点位于北极圈上,7月份时极昼的范围略有减小,晨昏线的纬度最高点M点应略向北移,故选C。
二、综合题
12.
(1)C
(2)北温带
(3)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扩大 (太阳直射点至EF时)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全部为极夜,之后,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缩小
(4)ABD
(5)35°N 热带 寒带
13.
(1)24
(2)B
(3)洪水期 高温干旱或炎热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