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察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艾青)
	1.艾青描述的地理事物存在于(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岩浆
	解析:艾青描述的是鱼化石,它存在于沉积岩中。
	答案:A
	2.上题中选择的地理事物(  )
	A.具有层理构造
	B.一定含有化石
	C.自然界中硬度最大
	D.与其“前身”相比,结构和矿物成分没有变化
	解析: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但不一定含有化石。
	答案:A
	(2012•沈阳四校协作体测试)位于冰岛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于2011年4月14日喷发,火山灰在7 000~10 000米的高空形成了火山灰云团。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冰岛火山喷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山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B.造成北极地区冰盖大面积融化,形成洪水
	C.将增强大气的吸收作用,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D.火山喷发后当地昼夜温差变小
	4.该岛屿拥有丰富的(  )
	A.地热资源    B.石油资源
	C.淡水资源    D.人力资源
	解析:第3题,火山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冰岛的火山喷发会使大气中的悬浮物质增多,这些悬浮物质会削弱白天的太阳辐射、增强夜晚的大气逆辐射,受此影响该地的昼夜温差会变小。第4题,冰岛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因此地热资源丰富,其首都雷克雅未克大量利用地热取暖,是世界著名的“无烟城市”。
	答案:3.D 4.A
	(2010•山东高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④①     B.③①④
	C.④②①     D.④①③
	6.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解析:第5题,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从图中信息“石钟乳、石笋”可知该地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可溶性岩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是在溶洞内发育形成的,故应先有溶洞,再有石钟乳。第6题,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条件,意在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喀斯特地貌是流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的溶蚀、淀积而形成的,故A、B不正确;喀斯特地貌发育区地表水渗漏严重,而地下水较丰富;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广西境内和云贵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地表崎岖,土层薄且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业生产。
	答案:5.D 6.C
	二、综合题
	7.(2012•南昌调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甲是__________,乙是________。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欲在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为什么不能选择乙、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解析:第(1)题,根据岩层弯曲形态及岩层新老关系即可判断出甲为背斜,乙为向斜,丙为断层。第(2)题,甲为背斜谷,这与外力侵蚀有关。第(3)题,判断乙处地质构造依据有二:岩层弯曲形态及岩层新老关系。第(4)题,乙为向斜,易汇集地下水,发生透水事故;丙为断层,易诱发地质活动。
	答案:(1)谷地(鞍部) 山地 背斜 断层
	(2)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
	(3)岩层年龄: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岩层弯曲形态:岩层向下弯曲。
	(4)乙地为向斜,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易变成水道;丙地为断层,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地质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造成建筑物塌陷。
	 
	(时间3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2•东城模拟)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主要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③①②表示的地壳物质变化过程是(  )
	A.从变质岩到岩浆岩    B.从沉积岩到变质岩
	C.从岩浆岩到沉积物    D.从岩浆岩到变质岩
	解析:第1题,图中①是峡谷地貌,由流水侵蚀而成;②是河口三角洲,流水堆积所致;③为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火山锥;④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沙丘地貌。第2题,③图表示岩浆岩的形成,经①图所示的流水侵蚀作用,最终大量泥沙等碎屑物在河口地带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图②)。
	答案:1.D 2.C
	下图为目前世界主要板块接触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太平洋里的两大群岛都是(  )
	A.火山岛     B.冲积岛
	C.板块挤压形成的    D.内力作用形成的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包含了六大板块
	B.板块的交界处都是消亡边界
	C.最深处位于大洋中脊附近
	D.大洋板块刚好和大洋边界吻合
	解析:第3题,夏威夷群岛是海底火山喷发堆积而成,日本群岛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隆起形成,两群岛都是内力作用形成的。第4题,图中有三处大洋中脊,为板块的生长边界,还有三处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共包含了六大板块。
	答案:3.D 4.A
	5.(2012•南京二模)下图是沿甲—乙之间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P类岩石的成因最可能是(  )
	 
	A.岩浆喷发    B.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    D.侵蚀作用
	解析:P处岩石在沉积岩和岩浆岩之间,最有可能为变质岩,受到内力作用和变质作用而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