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短尾猴喜欢在多岩石的疏林山坡活动,属于比较畏惧寒冷,昼行性、树栖的动物。除采食和夜宿多在树上外,白天大多在地面或矮树上活动。常在小河沟中翻石扒捞落在溪沟中的枯枝烂叶以寻找昆虫、草叶等作为食物。喜欢群居,每个群体的数量为10-30只不等。与中国其他猕猴类比较,地栖性更强,特别在受惊后多沿地面逃窜。黄山短尾猴游荡路线常较固定,在河边、竹林中运动时,常呈一定顺序,可在地上形成猴路。
黄山海拔1860多米,区内沟谷溪流众多,奇峰怪石多见,这给短尾猴的活动创造了空间。据专家绘制的短尾猴四季栖息地分布图可知,它们喜欢在溪谷附近活动,不同季节活动的范围和海拔高度不一样。春季栖息地在570-1550米之间,夏季则活动于较高海拔地区,大约为1000-1600米的林带,秋季栖息地位于650-1200米之间;冬季则在600-900米之间。这是为什么呢?栖息地的变化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受气候和植物物候期的影响,有明显的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这种活动现象也受其食物构成影响,其食物主要为植物的鲜枝嫩叶、花芽、野果、竹笋、竹叶以及小型动物。从气候上看,短尾猴喜欢生活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地方,而且不同季节在黄山不同海拔高度上其主要的食物数量不一,这就造成了其活动范围不一样了。春季,气温自低海拔至高海拔逐渐回升,嫩叶、花芽等则自低海拔向高海拔依次出现,但量比较小,这就使得短尾猴活动的海拔范围较大了;夏季,山脚气温较高,整个黄山植被最为茂盛了,但高海拔则较为凉爽,食物也较充足,因此其栖息地海拔在夏季就比较高了;秋季,野果成熟,短尾猴为食野果活动范围变大,但较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因此栖息地最高海拔定格在1200米左右;冬季高海拔地区气温则更低,山脚常绿林则为其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气温较高,也便于短尾猴顺利过冬。
为什么短尾猴的活动范围主要在沟谷附近的山坡上呢?原来,沟谷附近山坡裸露的岩石较多,便于其嬉戏、休憩,谷地溪流较多,植被更为茂盛,虫类也较多,这为短尾猴的生存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