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小米没成为我国人的主食

时间:2015-11-30  归属:地理备课资料

  北方小米的主食地位被小麦取而代之,原因有四:1.冬小麦这一革命性品种的出现。(内因)2.来自官府的强力推广。(外因)3.面食的大规模普及。(内因)4.耕作技术进步后的产量优势。(内因)

  一.冬小麦的出现商周时期,麦(大麦小麦先后)就已经从西亚传入中国,《左传·成公十八年》中有这么一段:“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说明春秋时期,麦已是中原地区比较常见的作物,不能辨识大豆和小麦成了“无慧”的标志。但是小米此时在中国人饮食中的地位是小麦无法企及的,从远古先人时期,粟(小米)就是黄河流域的主食,这种传统延续了上千年,对小米来说,不管是种植技术还是饮食技术,都已经非常发达,而小麦则不然,它的抗寒能力强于小米而耐旱却不如,加上粒食传统和路径依赖,麦还不具备取代小米的资格,但就在这一时期,麦种有了一个革命性的巨变,冬麦出现了。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巨变呢?冬麦是秋播夏收的品种。中国传统的粮食作物都是春种秋收型的,比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得就是小米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每年的夏季往往会出现青黄不接,引发粮食危机,而冬麦的出现给了旱地农业的中原地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种冬小麦,起到继绝续乏,缓解粮食紧张的作用。正是因为这一点,小麦的种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民以食为天的古代中国,这是革命性地物种,给了小麦巨大的政治光环。

  二.来自官府的强力推广

  【先秦时期,《礼记·月令》所载:“季春之月……天子乃为麦祈实。”又:“仲秋之月……乃命有司,趣民收敛,务畜菜,多积聚,乃劝种麦,毋或失时,其有失时,行罪无疑。”此等重视程度是其他作物所没有的。汉书:“《春秋》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参见汉书卷24食货志)。这话说的是圣人孔老夫子非常重视麦子和小米,唐时经学家孔颖达有评价说,“以黍、稷、百谷不云劝种,于麦独劝之,是尤重故也。”】

  为什么麦会这么受圣人重视呢?一是因为冬麦和小米的这种互补性,能解决青黄不接的问题,起到继绝续乏,缓解粮食紧张的作用,二是一旦遇到灾年,秋天绝收,可以立刻补种冬麦,防止灾情扩散,特别是这一点,尤为受到统治者的注意,所以麦从众多的粮食作物中脱颖而出,成为小米的一号备胎,在汉武帝末年,关中地区仍然没有形成种麦的习惯,董仲舒就向汉武帝提建议:“今关中俗不好种麦”,然后建议在关中推广麦作,“遣谒者劝有水灾郡种宿麦。”汉昭帝时还向没有麦种的贫民发放种子,并免收遭受灾害损失者的田租和所贷出去的种子等物。到西汉末年的成帝时,关中地区的麦作在有名的农学家氾胜之的推广之下得以普及。三国时的曹操更以重视小麦种植著称。他曾立下“士卒无败麦,犯者死”的命令。于是当军队要通过麦田时,“骑士皆下马,付麦以相持”,曹操还以身作则,割发代刑,以示对自己坐骑腾入麦中的一种惩罚。看起来冬小麦产量大,耐寒,还能秋种夏收,受到圣人的关注,来自政府强力推广,似乎有希望挑战小米的主食地位了,但情况没有想象中美好,这个时候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还是粒食为主,所谓粒食就是饭得一粒一粒的吃,这是中原文明的象征。不论大米、小米、黄米、大麦、小麦、大豆、小豆,都要一粒一粒吃。这个时候对麦子的吃法叫麦饭,而不是当代流行的面食。更为严峻的一个问题是,在许多中医师眼中,小麦是有毒的,唐代本草学家陈藏器云:“小麦秋种夏熟,受四时气足,自然兼有寒温,面热麸冷宜其然也”。这些观点严重阻碍了小麦的推广,特别是在广大的南方地区,小麦就从来没有能够挑战过稻米的主食地位。中国人使用石磨这个工具,是战国末期到秦朝之际才出现。这个时候面食虽然已经出现,但因为石磨远没有普及,制粉技术远没有成熟,麦饭还是麦的主流吃法,但麦饭的口感特别差,所谓“麦饭蔬食”或“麦饭豆羹”都是用来形容生活的艰苦朴素,因为“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主流社会,或者说上流社会对麦饭是不接受的,这一点和麦粉的待遇是截然不同的。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我国人中国人小米主食
  • 上一篇:厄尔尼诺事件持续发展达极强标准
  • 下一篇:泾渭分明的我国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