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必须具备许多条件,而起决定性作用的条件可归纳为社会条件和个人条件。
(一)社会条件旅游者的产生有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上曾有这样的经验统计:当一个国家(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美元时,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的动机;达到1 000美元时,将产生跨国旅游的动机;超过3 000美元时,将产生洲际旅游动机。这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从现实来看,发达国家产生了全世界90%以上的国际旅游者,同时又接待了全世界80%以上的国际旅游者。可见,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延长,从而为外出旅游提供金钱和时间的保证;另一方面社会也能为广大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条件。
(二)个人条件在社会条件的基础上,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还必须具备三方面的条件,即金钱、闲暇时间和旅游动机。
首先,要有足够支付旅游费用的可随意支配的收入。即在家庭或个人的总收入中,扣除全部税收及社会消费(如保险)以及生活之必需消费(衣、食、住、行等)之后,余下的部分足够旅游消费。可见,经济条件对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具有决定意义,它决定着旅游者到何处去旅游,以及旅游时间长短和消费水平的高低。因此,可随意支配的收入增多,人们娱乐性消费的比例也随之增加。一般发达国家的居民消费构成中,用于娱乐性消费占个人消费支出的比例达40%。意大利人一般将工资的20%~25%花在夏季旅游上。
其次,要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闲暇时间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增长,必然导致劳动时间缩短,闲暇时间增多,从而为人们外出旅游创造时间上的条件。目前,西欧和北美的发达国家已普遍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每周工作时间已缩短到35~40小时;人们每年连续的假期有一个多月,其中法定带薪水的假期约20天。闲暇时间(尤其是带薪休假)的延长,不但为人们提供了度假休息娱乐的机会,也是现代大规模群众性旅游迅速发展的条件之一。
第三,要有旅游的动机。旅游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心理因素。旅游动机产生于旅游的需求,没有旅游的需求,就不会产生旅游动机,而没有旅游动机,就没有旅游的行动。旅游动机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旅游者的国家、民族、职业、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不同,其旅游的动机和目的也各不相同。有的为了消遣娱乐,有的为了追新猎奇,有的想了解异国文化,有的重在探亲访友,等等。就是同一旅游者,在不同时间或条件下,其旅游动机也会发生变化。正是由于旅游者有不同的旅游动机和旅游动机的变化,才促使旅游的形式不断翻新和多样,旅游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