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象学中,将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和沙尘暴三个等级。浮尘指在无风或风力较小的情况下,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浮游的尘土和细沙多为远地沙尘经上层气流传播而来,或为沙尘暴、扬沙出现后尚未下沉的沙尘。扬沙指由于风力较大,将地面沙尘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沙尘暴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强烈的沙尘暴(瞬时风速大于25米/秒,风力10级以上)可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低于50米,破坏力极大,俗称“黑风”。
沙尘暴和扬沙天气的发生一般需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足够强劲持久的风力,强冷空气是形成沙尘天气的驱动力;二是地表丰富的松散干燥的沙尘。 沙尘天气特别强沙尘天气(沙尘暴或强沙尘暴)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均造成很大损失,尤其是给城市生活带来种种不便,确实让人厌烦和痛苦。但沙尘对于人类生存来说,有害也有利,关键是要正确面对,积极地趋利避害。任何事物总是一分为二,不能只看到其害而不见其利。有关专家指出,科学地评价沙尘暴,也有其“善良”的一面。
其一是,沙尘一方面污染空气,一方面也净化空气。沙尘天气过后,尘埃落定的天空是最洁净、最晴朗的。原因是沙尘形成的气溶胶里面钙的含量较高,沙尘在降落过程中对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物质具有一定的中和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酸雨;沙尘在降落过程中还可以吸收工业烟尘和汽车尾气中的氧化硫等物质,不仅过滤空气,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抑制因大气温室效应增强所造成的全球变暖现象。
其二是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的土壤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东北部输入的沙尘量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190公斤的土壤。我国黄土高原的形成,一些土石山区的土壤,也是风沙的造化。而且,沙尘暴刮走一些地方土壤中肥沃的浮土,也给降落地增加了土壤中的养分。